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湾扇贝类衣原体寄生及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英杰 宋微波 +5 位作者 王崇明 朱洺壮 贺桂珍 张宏义 姜卫蔚 潘金培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idians)大量死亡期间,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海湾扇贝进行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贝消化腺上皮细胞内发现嗜碱性的类衣原体包涵体,该包涵体为圆形及不规则形状,大小约9μm×7μm,HE染... 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idians)大量死亡期间,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海湾扇贝进行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贝消化腺上皮细胞内发现嗜碱性的类衣原体包涵体,该包涵体为圆形及不规则形状,大小约9μm×7μm,HE染色呈兰色。包涵体发育至晚期破裂,宿主细胞崩解,类衣原体逸出。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包涵体内部含有大小不同的3种个体形态,即网状体、原体和中间体。网状体大而疏松,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890.5±164.6)nm×(623.6±129.3)nm(n=20);原体个体小而致密,呈较为整齐的短棒状或纺锤形,大小为(317.5±40.1)nm×(180.3±40.0)nm(n=18);中间体数量较少,大小介于上述2种个体之间,可能处于二者的过渡阶段。将类衣原体分离后对海湾扇贝的幼体、稚贝和成贝进行了人工感染,结果表明,类衣原体可以感染海湾扇贝不同发育阶段(幼贝、稚贝、成贝)的个体,受感染个体生长缓慢,内脏干瘪,易从附着基上脱落。但不同阶段的贝体感染率与死亡率差异较大,幼体组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达80%和90%以上;稚贝组分别达50%和70%左右;成贝组的感染率达50%以上,但死亡率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类衣原体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对幼体和稚体扇贝的危害,但对成贝影响不大,不能导致成贝宿主的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衣原体 包涵体 人工感染 寄生
下载PDF
栉孔扇贝类立克次体自然感染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英杰 王崇明 +5 位作者 朱洺壮 王秀华 李赟 张宏义 任晴光 潘金培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2,W007,W008,共9页
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导致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可疑病原进行了系统调查 ,在栉孔扇贝体内发现 1种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根据该原核生物超微形态结构及所形成的包涵体形态特征及染色性质分析 ,初步确定为... 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导致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可疑病原进行了系统调查 ,在栉孔扇贝体内发现 1种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根据该原核生物超微形态结构及所形成的包涵体形态特征及染色性质分析 ,初步确定为类立克次体 (Rickettsia likeorganisms ,RLO)。该RLO大小为 (3.6 2 3± 1.4 35 ) μm× (1.343± 0 .32 6 ) μm (n =4 5 ) ,主要寄生在栉孔扇贝的鳃、消化腺的上皮组织中。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水温及栉孔扇贝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人工感染试验证明 ,RLO可引起栉孔扇贝感染 ,但不形成大面积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本研究表明 ,RLO对栉孔扇贝不具明显的致病性 ,不是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立克次体 自然感染 人工感染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