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海莲 李涛 《嘉兴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从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社会需求、体育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作用,认为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互动性"和"支持性",应该科学地组织教学,... 从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社会需求、体育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作用,认为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互动性"和"支持性",应该科学地组织教学,促进学习迁移,以良好的行为促进人格改善,提升学习效果,建构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体系,为全面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和提升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 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特征、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海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教育目标。学生营养改善了,体育课时增加了,体育场地改善了,体育经费落实了,体育师资素质提升了,但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仍然呈持续下降趋势,业已引起国家领导人和全社会的...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教育目标。学生营养改善了,体育课时增加了,体育场地改善了,体育经费落实了,体育师资素质提升了,但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仍然呈持续下降趋势,业已引起国家领导人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也值得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本职教育功能的体育教学部门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 下降 体育课程 改革
下载PDF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与体育干预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海莲 李涛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体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始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本文对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干预措施,为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大学生体质... 体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始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本文对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干预措施,为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大学生体质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 下降 体育干预
下载PDF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非身体制约因素及适应性运动处方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海莲 黄燕飞 《嘉兴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35-138,141,共5页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的几大因素。重点研究心理、体育认识、日常行为等主观因素和体育场所、体育指导、体育课程等客观因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弱势个体参加体育锻炼制定了适应性运动处方,并具有...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制约高校体育弱势群的几大因素。重点研究心理、体育认识、日常行为等主观因素和体育场所、体育指导、体育课程等客观因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弱势个体参加体育锻炼制定了适应性运动处方,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体育弱势个体的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具有良好的调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弱势群体 体育锻炼 制约因素 非身体因素 适应性运动处方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置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海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85-87,共3页
所谓的职业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本文所提到的职业能力仅限于职业素质方面,对职业素质进行展开论述。以工作任务(项目)为驱动的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 所谓的职业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本文所提到的职业能力仅限于职业素质方面,对职业素质进行展开论述。以工作任务(项目)为驱动的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取向。文章以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已经开设职业能力训练的浙江几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按学生的职业需求设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问题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设置、选择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构职业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以期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需求 训练项目 设置
下载PDF
以体验式拓展训练为载体推进高校德育创新的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海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体验式拓展训练"作为通过"营造氛围,身临其境"来提升个人和团体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一种有效载体,将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 体验式拓展训练 高校德育 创新
下载PDF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海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7期210-212,共3页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体育课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的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与现有的体育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具有教育理念先进、课程内容新颖、教学质量优良和教学效果显著的积...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体育课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的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与现有的体育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具有教育理念先进、课程内容新颖、教学质量优良和教学效果显著的积极意义,而且对推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深化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下载PDF
浙江省高职院校特殊需要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莲 翁惠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教育公平的呼声使大学中特殊需要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现有的几种特殊体育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特殊... 教育公平的呼声使大学中特殊需要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现有的几种特殊体育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特殊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指出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应在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给予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从政策保障、支持系统、课程设计等方面应进行全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特殊需要学生 体育教育 模式 探讨
下载PDF
“特殊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海莲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年第6期67-68,共2页
体育运动的功能对于“特殊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开展“特殊学生”的体育课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从“特殊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出发,分析了开展“特殊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 “特殊学生” 体育教育 体育活动 运动处方
下载PDF
论大学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从分析大学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着手 ,就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
关键词 大学女生 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方法途径 心理特点
下载PDF
试论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海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文章在分析普通院校传统体育教学局限性的同时 ,指出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具有直观性、科学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 ;各媒体多元化、立体型优化组合 ,可取长补短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育方法 教育环境
下载PDF
人文关怀视野下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第5期55-57,61,共4页
从维系高校教育生态链中的"体育弱势群体"——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对我省高校现行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扫描,发现至今我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仍呈"边缘生存"的状态。抑制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 从维系高校教育生态链中的"体育弱势群体"——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对我省高校现行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扫描,发现至今我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仍呈"边缘生存"的状态。抑制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保障、社会的接受和支持服务等环节上的不到位。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特殊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在保障制度确立、课程开发、支持系统完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证特殊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学习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校 特殊学生 体育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特殊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07年第6期55-58,共4页
采用问卷、访谈法,对我省高职院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殊体育课程地位、目标、内容、课程师资、成绩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通过研究认为:现行的特殊体育教... 采用问卷、访谈法,对我省高职院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殊体育课程地位、目标、内容、课程师资、成绩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通过研究认为:现行的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特殊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指出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应在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给予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从政策保障、课程设计、支持系统完善等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职院校 特殊需要学生 体育教育 展望
下载PDF
论大学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海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从分析大学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着手 ,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探讨提高大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
关键词 大学女生 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海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10期215-218,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课余生活和对健康内涵的理解,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寻求增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旨在唤起教育决策部门和学生自身对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课余生活和对健康内涵的理解,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寻求增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旨在唤起教育决策部门和学生自身对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纠正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 研究
下载PDF
浙江省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海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12期199-202,共4页
特殊学生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特殊体育课的目标定位与教材内容开发,是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析了浙江省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现状,指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设... 特殊学生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特殊体育课的目标定位与教材内容开发,是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析了浙江省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现状,指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特殊体育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立足长远,旨在对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特殊学生群体 体育教材 研究 开发
下载PDF
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困境及社会支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第2期35-37,54,共4页
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的薄弱已经影响到杭州市"生活品质之城"的建立。文章以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现状和健身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杭州13个区县市生理性弱势... 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的薄弱已经影响到杭州市"生活品质之城"的建立。文章以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现状和健身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杭州13个区县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指出现阶段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应构建政策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技术支持,最终实现自我支持的支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服务提出应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培养、启动公民教育、依托学校多部门合作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生理性弱势群体 健身困境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试论师范学生徒手操创编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02年第2期33-34,37,共3页
创编徒手操是每位体育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教学能力 ,这种能力在体育教学中 ,最经常、最广泛地被应用。根据徒手操项目特点提出了创编的目的性、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等原则 。
关键词 徒手操 创编原则 师范院校 实践指导
下载PDF
高校生理性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的改革诉求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第6期84-86,108,共4页
生理性弱势学生是指因先天生理上的原因或后天自然灾害造成的肢残、智弱人员,也包括身体虚弱、患病、肥胖和高龄等学生。生理性弱势学生在体育技能的学习、参与方面存在短板,是一个需要帮助、支持的特殊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生理性弱势... 生理性弱势学生是指因先天生理上的原因或后天自然灾害造成的肢残、智弱人员,也包括身体虚弱、患病、肥胖和高龄等学生。生理性弱势学生在体育技能的学习、参与方面存在短板,是一个需要帮助、支持的特殊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生理性弱势学生对体育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健康校园等诉求。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从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整合资源、健全诉求机制等方面改善策略,集各方之力解救其边缘地位,让生理性弱势学生同样受益于高等体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生理性弱势学生 体育诉求 路径
下载PDF
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生态化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第5期88-91,共4页
文章论述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健身基础的薄弱:即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特殊体育教育匮乏、健身服务不到位以及家庭社区支持不足等;提出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科学健身应以特殊体育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指导,建立学校体育行... 文章论述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健身基础的薄弱:即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特殊体育教育匮乏、健身服务不到位以及家庭社区支持不足等;提出了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科学健身应以特殊体育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指导,建立学校体育行政支持、特殊体育教育支持、健身志愿者服务支持和家庭社区协助支持等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网络,最终实现自我支持。保证特殊学生群体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健身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特殊学生 体育健身 生态化保障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