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内一种新型医用垃圾桶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湘筠 杨冬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7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具有一定致死风险的新发传染病.在疫情早期阶段,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传染性尚不清楚、防护意识和措施均不够充分时,医务人员的传染病职业暴露风险极高.近2年来,随着对病毒传染性及特性的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具有一定致死风险的新发传染病.在疫情早期阶段,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传染性尚不清楚、防护意识和措施均不够充分时,医务人员的传染病职业暴露风险极高.近2年来,随着对病毒传染性及特性的充分了解,且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更应高度重视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医用垃圾桶,运用杠杆与齿轮结合的原理,采用脚踩踏板驱动装置将污染的防护服以转动卷入的形式装入垃圾袋中;同时通过加热条对垃圾袋进行封口,阻断了病毒的扩散和污染,方便了医务人员将防护装备装入垃圾桶,减少了需要手动塞入的步骤,降低了与病毒正面接触的概率及职业暴露的风险.该医用垃圾桶设计有独到之处,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0208681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垃圾桶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胰岛素调节血糖控制卡尺的设计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劼 徐小琴 +4 位作者 朱湘筠 许俊 曹立俊 曹伟中 郁慧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199,共2页
静脉泵胰岛素推注是急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方式,目前血糖监测及胰岛素用量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缺乏对胰岛素用量统一的调节标准,从而造成了危重症患者血糖调节难以达到目标水平,或有较高的变异度。胰岛素调节血糖... 静脉泵胰岛素推注是急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方式,目前血糖监测及胰岛素用量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缺乏对胰岛素用量统一的调节标准,从而造成了危重症患者血糖调节难以达到目标水平,或有较高的变异度。胰岛素调节血糖控制卡尺是将统一规范的程序化血糖控制方式以控制卡尺的形式进行简化,避免了繁琐的计算,方便临床使用;同时消除了医护人员个体经验差异对胰岛素用量调节的影响,使得血糖水平更易达到目标水平,减少了血糖的波动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 胰岛素调节 血糖监测
下载PDF
科研机构组织中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
作者 朱湘筠 《湖南交通科技》 1996年第3期75-78,共4页
推广、转化科研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为目的的中试生产是弥补现阶段企业对科技成果接纳力不高和增强科研机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 推广、转化科研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为目的的中试生产是弥补现阶段企业对科技成果接纳力不高和增强科研机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我省交通科研机构在组织中试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促进科研机构的中试生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中试生产 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谈话手册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冬梅 孙辉 +1 位作者 朱湘筠 郁慧杰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谈话手册的设计观察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PCI术前谈话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再灌注治疗时间窗、PCI手术的原理、可能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符合PCI手术指征的ST... 目的介绍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谈话手册的设计观察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PCI术前谈话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再灌注治疗时间窗、PCI手术的原理、可能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符合PCI手术指征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传统谈话组和手册辅助谈话组,每组各20例。传统谈话组使用语言描述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利用墙式挂图;手册辅助谈话组在谈话手册协助下进行沟通交流。观察两组患者开始PCI知情同意谈话至PCI知情同意签署的时间、门球时间。术后对行PCI手术的患者本人及知情同意人进行术后回访,回访内容为对术前谈话的理解程度等。结果传统谈话组开始知情同意谈话至PCI知情同意签署的时间为(7.05±3.39)min,手册辅助谈话组为(5.10±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门球时间分别为(61.31±10.74)min和(59.72±9.4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中认为术前谈话非常清晰并理解的比例手册辅助谈话组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本人作为知情同意或参与知情谈话传统谈话组为4人,手册辅助谈话组为12人,两组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谈话手册能让STEMI患者或其授权人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好的理解,减少犹豫和延误。在越来越多患者选择本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谈话手册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家属决策时间 门球时间
下载PDF
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湘筠 徐小琴 +3 位作者 许俊 曹立俊 曹伟中 郁慧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9-620,共2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机械通气4 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 d者为晚发性VAP。VAP是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V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机械通气4 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 d者为晚发性VAP。VAP是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导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增加,并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日益普及,如何有效预防VAP成为重症医学领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回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医院获得性肺炎 设计 重症医学
原文传递
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及气道多重耐药菌定植的预防作用:一项318例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嵩翱 郁慧杰 +4 位作者 孙辉 朱湘筠 徐小琴 许俊 曹伟中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气道内多重耐药菌(MDR)定植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生单盲随机平行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 目的观察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气道内多重耐药菌(MDR)定植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生单盲随机平行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接受MV治疗的330例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封闭式吸痰组和防喷溅吸痰组。3组患者分别使用普通呼吸回路管、封闭式吸痰装置和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进行MV及吸痰。记录3组患者VAP发生率,气道细菌、MDR和真菌的定植率,以及MV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和院内预后。结果在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等病例后,最终318例纳入分析。与开放式吸痰组比较,封闭式吸痰组和防喷溅吸痰组总VAP发生率有降低趋势[20.95%(22/105)、21.90%(23/105)比29.63%(32/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1000个MV日VAP发生例数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例:14.56、17.35比23.07)。开放式吸痰组和防喷溅吸痰组气道细菌定植率和MDR定植率均明显低于封闭式吸痰组[32.41%(35/108)、28.57%(30/105)比46.67%(49/105),20.37%(22/108)、15.24%(16/105)比39.05%(4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放式、封闭式、防喷溅吸痰组真菌定植率分别为4.63%、3.81%、6.6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封闭式吸痰组比较,开放式吸痰组和防喷溅吸痰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缩短趋势[MV时间(d):8.00(4.00,13.75)、8.00(5.00,13.00)比9.00(5.00,16.00),ICU住院时间(d):10.00(6.00,16.oo)、11.00(7.00,19.00)比13.00(7.50,22.00),总住院时间(d):16.50(9.25,32.00)、19.00(10.50,32.50)比21.00(10.00,36.00)],人均住院费用有降低趋势[万元:4.95(3.13,8.62)、5.47(3.84,9.41)比6.52(3.99,11.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院内预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防喷溅呼吸回路管具有封闭式吸痰装置的优点,且克服了封闭式吸痰装置带来的MDR定植增多、价格昂贵的缺点,对VAP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OR-16009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回路管 细菌定植
原文传递
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俊 索源 +3 位作者 柏晓奇 朱湘筠 孙辉 曹伟中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 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仪 按压质量 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原文传递
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对急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郁慧杰 张玲芳 +5 位作者 许嵩翱 许俊 孙辉 朱湘筠 徐小琴 曹伟中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1-776,共6页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对急危重症患者血糖集中趋势、波动性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影响,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平行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对急危重症患者血糖集中趋势、波动性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影响,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平行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00例合并明显高血糖需要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尺组(使用专利产品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调节方案)和常规组(采用常规胰岛素用量调节方案),每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入院主要疾病、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肝肾功能不全、降糖药物、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静脉葡萄糖使用等)、各时间节点的血糖值(使用胰岛素后12 h内每2 h测定1次,16~72 h每4 h测定1次)、血糖变异度(CV)、血糖不稳定指数(GLUGLI)、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值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及预后等指标.结果 剔除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等病例后,最终9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卡尺组47例,常规组4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APACHEⅡ、SOFA、入院时是否存在感染、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入院时血糖、外科术后患者比例、入院主要疾病及影响血糖主要因素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卡尺组共获得1379次血糖测定值,常规组共获得1332次血糖测定值.卡尺组6~72 h各时间节点血糖均值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常规组比较,卡尺组GLUGLI、GLUMAGE明显降低〔GLUGLI:12.96(8.73,19.58)比23.27(13.07,44.61),GLUMAGE(mmol/L):0.66±0.22比0.87±0.28,均P〈0.01〕,低血糖发生率有降低趋势〔8.51%(4/47)比15.56%(7/45),但P〉0.05〕,血糖值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明显增高〔41.99%(579/1379)比27.18%(362/1332),P〈0.01〕,而两组CV、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预后及人均费用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血糖进行目标控制、减小血糖波动性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等方面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1800015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胰岛素用量调节卡尺 血糖波动 低血糖症
原文传递
无肝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抢救严重肺挫伤伴大咯血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郁慧杰 朱湘筠 +1 位作者 徐小琴 曹伟中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0-1482,共3页
患者,男性,24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处疼痛流血4 h,伴咯血”于2019年8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h前骑摩托车时发生车祸,与护栏及地面猛烈撞击,当即感到胸部、右肩、右臂、右髋、右眼眶等全身多处疼痛伴流血,并咯出大量鲜红色血液,伴有胸... 患者,男性,24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处疼痛流血4 h,伴咯血”于2019年8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h前骑摩托车时发生车祸,与护栏及地面猛烈撞击,当即感到胸部、右肩、右臂、右髋、右眼眶等全身多处疼痛伴流血,并咯出大量鲜红色血液,伴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无意识不清,无腹痛,无呕吐呕血,无血尿等。120救护车送当地医院急诊就诊,行CT检查示“颅脑未见明显外伤性征象,胸部多发肋骨骨折,右侧液气胸,两肺挫伤,右肺撕裂伤,肺内多发血肿形成,右侧锁骨、肩胛骨及颈7-胸7椎体横突骨折。腹部未见明显外伤性征象,附见右侧髂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鲜红色血液 体外膜肺氧合 右眼眶 液气胸 右侧锁骨 多发血肿 肺挫伤
原文传递
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国平 孙辉 +5 位作者 朱湘筠 徐小琴 黄劼 索源 曹立俊 许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6-377,共2页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湿化方法有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等,但大多存在湿化中断、湿化不充分、反复暴露气道、增加护理工作量等缺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设计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解决了上述问...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湿化方法有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等,但大多存在湿化中断、湿化不充分、反复暴露气道、增加护理工作量等缺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设计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雾化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406688.9)。该装置在传统雾化器的贮液器上增加了一个与贮液器贯通的补液管,该补液管与外接的输液装置相连;同时在贮液器内的补液管末端设计了一个带导向杆的浮标,通过浮标的浮力作用来自动控制补液。该装置由氧气驱动,实现气道湿化。一次性雾化器可实现持续充分的气道湿化,避免频繁添加湿化液造成反复暴露气道,达到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护理工作量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持续湿化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者的个体化血糖控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琼 朱湘筠 +1 位作者 曹伟中 郁慧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3-836,共4页
1血糖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机制有研究报道,在ICU病房血糖正常的患者仅占22.7%[5]。血糖紊乱与患者预后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中高血糖可通过细胞因子释放、血小板活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等途径致使患者出现不良结局[... 1血糖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机制有研究报道,在ICU病房血糖正常的患者仅占22.7%[5]。血糖紊乱与患者预后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中高血糖可通过细胞因子释放、血小板活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等途径致使患者出现不良结局[6],尤其是既往无糖尿病的患者[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血糖正常 酸碱紊乱 急危重症患者 血小板活化 血糖控制 血糖紊乱 不良结局
原文传递
一种病员转移助力架的设计和应用
12
作者 孙辉 朱湘筠 +5 位作者 徐小琴 沈国平 索源 曹立俊 郁慧杰 许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8-1159,共2页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对于无法自行移动的危重患者,大多采用人力拉扯抬移的方法,常依靠医护多人协作,不仅增加搬运风险和患者不适,也对搬运人员造成一定骨骼肌肉损伤。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自行设计一种病员转移助力架,并获得国家实...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对于无法自行移动的危重患者,大多采用人力拉扯抬移的方法,常依靠医护多人协作,不仅增加搬运风险和患者不适,也对搬运人员造成一定骨骼肌肉损伤。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自行设计一种病员转移助力架,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820579844.X)。该助力架由上框架、下框架和底座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呈长方形,处于水平位置,上框架可借用其上布满的圆管相对于下框架左右滑动;底座两端各有一个升降杆用于调节高度,并分别与下框架的两端固定,底座下部设有4个脚制刹万向轮。在使用时,助力架利用圆管的滚动及两条滑动轨道转移患者,使患者移动顺畅、舒适,并减轻搬运者的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助力架 转运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