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生态学的繁荣
1
作者 朱焕滇 饶西玲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4-36,共3页
当代的生态环境研究,比较引人注目的方面,莫过于将系统理论引入了生态环境的研究过程,这不仅因为一般系统理论是渊源于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更主要的是因为无论是生物个体或是某一群种的生存、发展及与其所处的环境,都确实是一个复杂... 当代的生态环境研究,比较引人注目的方面,莫过于将系统理论引入了生态环境的研究过程,这不仅因为一般系统理论是渊源于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更主要的是因为无论是生物个体或是某一群种的生存、发展及与其所处的环境,都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化过程.经过普里戈金、哈肯、艾肯等人将更深刻的物理、化学、数学方法用于实际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如钱学森同志所认为的那样:艾肯把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达尔文学说,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通过巨系统高阶环理论数学化了,提出了一个言之有理的自组织系统模型,并从这个模型推导出生物的一些生殖、遗传、变异、进化的性状.这就使得贝塔郎菲40年前提出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明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生态学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浅论可持续教育
2
作者 朱焕滇 《环境教育》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干部教育 可持续教育 教育事业
下载PDF
试论感性认识的非直接性
3
作者 朱焕滇 《哲学动态》 1983年第5期13-15,共3页
作为认识的第一阶段的感性认识,是怎样在实践中产生的呢?国内的多数哲学著作都以“直接反映”来表达这个过程的特点。有些哲学教科书这样写道:“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生动的直观,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在感性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中... 作为认识的第一阶段的感性认识,是怎样在实践中产生的呢?国内的多数哲学著作都以“直接反映”来表达这个过程的特点。有些哲学教科书这样写道:“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生动的直观,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在感性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见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版第167页)面对现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形势,根据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实践形式的发展,“直接反映”论还能确切地说明感性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吗?本文试就感性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认识 中间环节 非直接性 客观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感觉器官 哲学教科书 现代自然科学 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环境保护工作者之歌
4
作者 朱焕滇 《绿叶》 1997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作 工作者 保护生态 清洁生产 依靠科技 节约资源 基本国策 控制污染 监理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