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患者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熙熙 《四川中医》 2022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究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湿热瘀阻证)患者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CP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究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湿热瘀阻证)患者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CP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尿症状、疼痛症状、全身症状、舌脉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CP症状,改善其血流流变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瘀阻证 公英葫芦汤加减治疗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缪素萍 朱熙熙 +1 位作者 付朝霞 胡广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0期2279-2280,共2页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手术相关情况,对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结果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3...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手术相关情况,对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结果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3.18%(76/2386),根据Logistics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可见,高龄、合并糖尿病病史、术前准备时间短、手术切口类型为Ⅲ型、住院时间长、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早等都是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因素。从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入手,对其进行针对性防治,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与环境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缪素萍 朱熙熙 钟文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和对照组(未进行气管切开术危重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痰液p H值改变前后周围的物品、空...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和对照组(未进行气管切开术危重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痰液p H值改变前后周围的物品、空气、咽部分泌物、护理人员手部带菌情况,对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口咽部细菌定植种类及改变情况、病原微生物的发生与分类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3、7天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7%、36.7%,研究组分别为13.3%、40.0%、6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中间葡萄球菌,而研究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主要菌群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呼吸道感染 环境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原因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2
4
作者 缪素萍 朱熙熙 钟文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4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 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护理干预,采集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痰液...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 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护理干预,采集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痰液p H值改变前后,床单元、空气、咽部分泌液、护理人员带菌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呼吸道感染及主要菌群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第1、3、7天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3.3%、26.7%、36.7%,低于对照组的13.3%、40.0%、60.0%(P<0.05)。研究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0.0%、26.7%、33.3%、6.7%、0,低于对照组的60.0%、40.0%、53.3%、26.7%、13.3%(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与护理措施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气管切开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缪素萍 朱熙熙 钟文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其与环境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外科手术患者,其中30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组,30例未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术后第1、3、7天采集两组患者p H值改变前后的咽部分泌液、...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其与环境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外科手术患者,其中30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组,30例未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术后第1、3、7天采集两组患者p H值改变前后的咽部分泌液、床单元、空气及护理人员手部带菌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以及分泌物、环境中主要菌群。结果研究组术后第1、3、7天感染率分别为20.00%、43.33%、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3.33%及33.33%(P<0.05)。两组患者中,床单元、空气及护理人员手含有铜绿假单胞菌等;研究组患者咽部分泌物主要菌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关,可为临床诊疗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感染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