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8例术前发生院内急性脑梗死的老年骨折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1
作者 周琪 朱燕宾 +2 位作者 栗维宁 李叔寒 张秀果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5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前院内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老年骨折手术患者18435例,其中58例术前发生急性脑梗死,其病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首次实验室指标、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前院内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老年骨折手术患者18435例,其中58例术前发生急性脑梗死,其病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首次实验室指标、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脑梗死发生时间等,统计患者术前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现状,对老年骨折患者入院后术前急性脑梗死的机制、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老年骨折患者术前院内急性脑梗死发生率约为0.314%,纳入58例中男19例(32.8%),女39例(67.2%),男女性别比为1∶2.05;患者平均年龄(74.0±1.3)岁,75岁以上患者40例(69.0%);髋部骨折47例(81.0%),股骨远端骨折3例(5.2%),肱骨骨折3例(5.2%),股骨干骨折2例(3.4%),尺骨鹰嘴骨折2例(3.4%),胫骨上段骨折1例(1.7%);脑梗死发生时间1~7天,72小时内35例(60.3%);入院首次实验室异常指标多为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白蛋白;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贫血(70.7%)、下肢深静脉血栓(56.9%)、电解质紊乱(43.1%)、低蛋白血症(41.7%)和肺部感染(37.9%)。结论老年骨折患者院内急性脑梗死多发生于72小时内,≥75岁女性髋部骨折患者较常见,重点评估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指标,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减少术前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术前 急性脑梗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不均匀沉降在膝关节退变及内翻过程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34
2
作者 张英泽 李存祥 +4 位作者 李冀东 王飞 朱燕宾 杨光 田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8-219,共2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既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般认为膝关节外侧关节囊、韧带、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内翻 不均匀沉降 腓骨近端段切术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1334例60岁及以上患者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燕宾 马信龙 +7 位作者 韩鸿宾 周君琳 部文茜 王仁贵 耿进朝 杜继臣 彭如臣 张英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阅该地区8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数字化X线片,统计相关研究信息,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133...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阅该地区8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数字化X线片,统计相关研究信息,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1334例,男女比例为1∶1.88,平均年龄(74.7±8.2)岁。左侧多于右侧;71-80岁所占42.3%;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1例(4.53%)。AO分型中31-B2型占40.3%,31-B3型骨折明显增加(P〈0.001)。移位的GardenⅢ、Ⅳ型骨折高达74.2%。结论京津冀地区女性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数明显高于男性,〉70-8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同以往研究相比,31-B3型骨折比例有了明显增加;移位的GardenⅢ、Ⅳ型比例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流行病学 京津冀地区 AO分型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海涛 殷兵 +17 位作者 李彦森 孙然 孙涛 陈伟 王娟 蔡贤华 黄仲奎 郭晓山 郝宏毅 王海立 刘磊 张如云 程家祥 朱燕宾 刘松 孙家元 杨宗酉 张英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对四所不同省份医院胫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四所不同省份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选取... 目的对四所不同省份医院胫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四所不同省份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所有成人胫骨干骨折的病例,采集所有病例性别、骨折时年龄,按AO/OTA骨折综合性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对四所医院患者平均年龄、性别、骨折构成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所医院胫骨干成人骨折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显著性(χ2=33.250,P<0.001),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平均年龄均高于其他三所医院,其他三所医院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四所医院患者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707,P=0.871),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成人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4.485,P<0.001),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儿童骨折所占比例低于其他三所医院,其他三所医院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四所医院成人胫骨干骨折类型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2.975,P=0.005),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杂骨折比例高于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其他医院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分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股骨头、颈及转子间骨小梁三角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叶丹丹 朱燕宾 +1 位作者 陈伟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基于“Ward三角区”,张英泽院士团队提出了“张氏N三角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股骨头、颈及转子间骨小梁模型的数学分析,可用于研究骨小梁结构轨迹分布的动态计算机模拟。骨小梁模型描述了且预测小梁可能存在的所有位置,不仅发现了Ward... 基于“Ward三角区”,张英泽院士团队提出了“张氏N三角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股骨头、颈及转子间骨小梁模型的数学分析,可用于研究骨小梁结构轨迹分布的动态计算机模拟。骨小梁模型描述了且预测小梁可能存在的所有位置,不仅发现了Ward三角区还发现了其他四个“宏观三角区”,从而论证“张氏N三角理论”。“张氏N三角理论”是在Ward三角区基础上的延伸和理论创新。该理论对于指导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研发、植入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小梁 Ward三角区 数学建模
下载PDF
胫骨平台Hoffa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启才 朱剑 +3 位作者 朱燕宾 叶志鹏 于腾波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972-973,共2页
介绍1例特殊的胫骨近端骨折-胫骨平台Hoffa骨折,男性,41岁,被他人踹伤左小腿外侧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及CT显示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采用双反牵引顺势复位微创固定技术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满意。胫骨平台Hoff... 介绍1例特殊的胫骨近端骨折-胫骨平台Hoffa骨折,男性,41岁,被他人踹伤左小腿外侧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及CT显示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采用双反牵引顺势复位微创固定技术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满意。胫骨平台Hoffa骨折多因受伤时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来自股骨髁的垂直剪切力作用于胫骨内侧平台后侧引起的,容易漏诊。尽量采取微创技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骨平台 Hoffa 微创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类型、性别及年龄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松 张奇 +3 位作者 陈伟 朱燕宾 李彦森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7-289,325,共4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京津冀地区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类型、性别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京津冀地区13家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数据。结果采集367例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 目的调查并分析京津冀地区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类型、性别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京津冀地区13家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数据。结果采集367例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男女比为5.12∶1,中位年龄40岁。高发年龄段为青年组。不同年龄段男女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女比明显高于中年和老年(P<0.05)。不同骨折类型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多见于青年男性,各种骨折类型高发年龄段均为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掌骨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构建骨科物理学体系推动骨科创新进展
8
作者 陈伟 邢欣 +3 位作者 王娟 朱燕宾 张晓娟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物理学在医学实践的长期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医学物理学这一交叉融合学科。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骨科损伤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中同样有着广泛深刻的应用。进一步推动骨科与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构建骨科物理学体系,用物理学的原理... 物理学在医学实践的长期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医学物理学这一交叉融合学科。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骨科损伤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中同样有着广泛深刻的应用。进一步推动骨科与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构建骨科物理学体系,用物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解释、解决骨科临床和研究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以进一步促进对骨与软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促进骨科伤患致伤原因、致病机制的研究,促进精准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促进骨科疾病诊治、预防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病医学 物理学 研究 创新 学科
下载PDF
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9
作者 张奇 陈伟 +3 位作者 于沂阳 邵佳申 朱燕宾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982-984,共3页
髓内钉主钉断裂仍时有发生,断裂率为2.4%~6.3%。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通过生物力学试验,对比分析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实验组)与传统髓内钉(对照组)在骨折疲劳试验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以解决髓... 髓内钉主钉断裂仍时有发生,断裂率为2.4%~6.3%。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通过生物力学试验,对比分析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实验组)与传统髓内钉(对照组)在骨折疲劳试验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以解决髓内钉断裂的问题。2对4根尸体股骨的固定装置生物力学结果显示,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固定的疲劳寿命较传统髓内钉固定在50万次循环后均未出现系统失败。实验组在峰值载荷为2 800N时出现固定失败,骨折截骨面轴向压缩距离为(3.98±0.12)mm。对照组在峰值载荷为2 600N时出现固定失败,骨折截骨面轴向压缩距离为(2.17±0.06)mm。实验组骨折截骨面轴向压缩距离长于对照组。因此,新型应力分散型适形髓内钉在生物力学方面较传统髓内钉有明显的伸缩性和应力分散作用,未来生物力学应在量化弹性结构的标准方面持续推进,以求最优的应力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生物力学 应力分散
下载PDF
园林绿化施工及植物栽植探讨——以齐网开源大数据松江园区项目室外景观及绿化工程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燕宾 《城市住宅》 202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在城市发展中,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对园林绿化有了更高需求。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园林绿化施工要点,探讨乔木、灌木及草坪等绿植栽植技术,以及园林绿植的养护要求,旨在提升绿化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园林绿化 绿化施工 植物栽植 绿植养护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洪庆 朱燕宾 +3 位作者 宋利华 白庆兵 马天骁 王冬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 目的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定义感染标准确定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内发生切口感染4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骨折AO分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开放骨折GustiloⅡ~Ⅲ型、手术时间>130 min和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是桡骨远端关节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这些因素的探究对于评估罹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戒烟、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减少切口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大伟 朱燕宾 +2 位作者 王宇钏 王忠正 金柱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栓位置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南开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8例。入院后,对患者行常规超声多普勒扫描以评估患者...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栓位置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南开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8例。入院后,对患者行常规超声多普勒扫描以评估患者双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将有血栓者为病例组(112例),无血栓者为对照组(596例)。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病、受伤情况和入院时实验室结果,采用单因素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12例(15.8%)患者诊断为DVT,84例(75.0%)为远端型,21例(18.8%)为近端型,7例(6.2%)为混合型DVT。75.9%(85/112)的患者DVT发生在骨折侧肢体,12.5%(14/112)发生于双侧肢体,11.6%(13/112)发生于未骨折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D-二聚体升高(>0.5 mg/L、受伤至入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35 g/L)和血小板计数(>262×10^(9)/L)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DVT发生率较高,近端DVT达到6%。多个相关危险因素与DVT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深静脉血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阜阳市工业结构研究
13
作者 朱燕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0-101,共2页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方向正在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而合理的工业结构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阜阳市工业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方向正在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而合理的工业结构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阜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工业生产结构和工业"三废"产生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为降低阜阳市环境污染,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灰色关联 “三废”产生量
下载PDF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远端不同锁定方式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14
作者 王宇钏 程晓东 +5 位作者 朱燕宾 李泳龙 王忠正 杨延江 陈伟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远端动态锁定和静态锁定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髋关节至胫骨上段CT影像数据,应用Mimics 20.0和Geomagic 2013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模型,运用NX 12.0...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远端动态锁定和静态锁定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髋关节至胫骨上段CT影像数据,应用Mimics 20.0和Geomagic 2013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模型,运用NX 12.0软件将股骨三维模型制作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参考常用内固定参数,分别建立4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PFBN固定模型:远端单横钉动态锁定(模型A)、单斜钉动态锁定模型(模型B)、单钉静态锁定模型(模型C)和双钉静态锁定模型(模型D)。采用Abaqus6.14软件加载分析内固定应力及骨折断端位移情况。结果在2100 N载荷下,四种模型的应力峰值均位于主钉,其中主钉应力峰值最小的为模型D(161.9 MPa),较模型A(192.5 MPa)减少15.9%,较模型B(191.9 MPa)减少15.6%,较模型C(163.3 MPa)减少0.9%;固定螺钉应力峰值最大的为模型A(95.3 MPa),最小的为模型B(91.5 MPa),模型C和D的分别为91.5、92.2 MPa;内置物整体位移由大到小依次为模型A(10.14 mm)、模型B(10.10 mm)、模型C(10.09 mm)、模型D(10.05 mm),骨折端位移由大到小同样为模型A(0.125 mm)、模型B(0.121 mm)、模型C(0.110 mm)、模型D(0.098 mm)。结论相较于动态锁定,PFBN远端静态锁定可以增强内固定稳定性,并减少内固定应力集中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髋关节 骨折 应力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
15
作者 张一凡 王海程 +6 位作者 霍昊宇 姚孟轩 丁凯 陈伟 张奇 朱燕宾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索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后膝关节内力学传导的变化,确定胫骨平台应力与畸形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8具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膝关节标本,男性与女性各半,年龄为(51.4±9.5)岁。膝关节结构完整,屈伸活动无异常,X线检查排除... 目的探索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后膝关节内力学传导的变化,确定胫骨平台应力与畸形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8具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膝关节标本,男性与女性各半,年龄为(51.4±9.5)岁。膝关节结构完整,屈伸活动无异常,X线检查排除骨质疏松、结核及可能影响骨质的疾病。膝关节标本分为1个对照组(正常完整胫骨)(n=4)与6个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模型组,每组男女各半:3个垂直畸形愈合组(即V1组、V2组、V3组,分别为垂直向下移位1、2、3 mm,n=4)和3个分离畸形愈合组(即S3组、S5组、S7组,分别为分离移位3、5、7 mm,n=4)。在膝关节被动屈曲0°、30°、60°、90°、120°下施加600 N垂直载荷,利用压敏片分别测量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的应力大小。结果在600 N的垂直载荷下,当膝关节呈中立位(即屈曲0°)时,不同畸形愈合模型的胫骨平台内、外侧应力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到30°时,V3组和S7组的胫骨内侧平台应力均显著大于正常胫骨内侧平台应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为60°时,V3、S5、S7组内侧平台应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的差异较膝关节屈曲30°时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为90°时,V2、V3、S5和S7组内侧平台应力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3的胫骨外侧平台应力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进一步增大达到120°时,所有畸形愈合模型组内、外侧平台应力值与正常胫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90°的差异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0 N的垂直载荷下,对照组与所有畸形愈合组膝关节未弯曲(即0°)的情况下内、外侧平台的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大到30°时,对照组内、外侧平台的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3组和S7组内、外侧平台应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60°、90°、120°时,所有组内、外侧胫骨平台的应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Hoffa骨折发生畸形愈合后膝关节应力峰值与畸形愈合程度、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关。轻度畸形愈合与正常膝关节的力学性能差异不大,但较大移位(垂直移位>2 mm,分离移位≥5 mm)会增加膝关节应力峰值,增加膝关节炎的风险。当畸形愈合程度确定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会增大胫骨内外侧平台应力峰值的差异,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生物力学 骨关节炎 HOFFA骨折 畸形愈合
原文传递
应用交叉点改进后的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王忠正 朱燕宾 +7 位作者 程晓东 李泳龙 杨振邦 王宇钏 田华 张奇 陈伟 张英泽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交叉点改进前、后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名年龄37岁、身高176 cm、体重70 kg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提供股骨全长CT扫描数据,通过Mimi...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交叉点改进前、后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名年龄37岁、身高176 cm、体重70 kg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提供股骨全长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20.0软件、Geomagic Studio 13.0软件重建股骨实体化模型。利用UG NX 12.0软件建立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重建PFBN模型(模型A)、增大锁定横钉与主钉成夹角PFBN模型(模型B)和水平上移锁定横钉PFBN模型(模型C),并分别与骨折模型进行装配。在Abaqus 6.14软件中,模拟3倍体重载荷模式,获取三种内固定方式下股骨模型与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分布、股骨整体位移和骨折断端间隙最大间隙位移数据。结果在3倍体重载荷下,与模型A相比,模型B使斜钉最大应力减小11.91 MPa(12.9%),但使斜钉与主钉通孔外侧壁最大应力增加12.54 MPa(7.7%);而模型C使斜钉最大应力减小23.66 MPa(5.7%),但使斜钉与主钉通孔外侧壁最大应力增加64.00 MPa(39.5%)。三种内固定方式下股骨整体位移和骨折断端间隙位移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与PFBN改进前相比,增大锁定横钉与主钉夹角的PFBN,既能够显著改善交叉点接触部位的应力分布,又不会使斜钉与主钉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增加,有利于恢复股骨近端正常生物力学特性,减少内固定失败率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有限元分析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分型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振邦 朱燕宾 +1 位作者 孙惠莲 张英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交通事故、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原因,具有骨折形态多样、临床治疗棘手和预后不理想等特点。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主要根据骨折结构特点确定骨折分型,进而根据分型规划手术治疗方案,以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交通事故、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原因,具有骨折形态多样、临床治疗棘手和预后不理想等特点。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主要根据骨折结构特点确定骨折分型,进而根据分型规划手术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良好的临床预后。因此,简单、科学、可精准指导临床治疗的骨折分型方法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及诊疗理念的更新,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相关方法仍在不断完善,不同分型方法各有侧重,在指导临床应用方面的价值各异。为此,笔者对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诊断 胫骨平台
原文传递
原位推进骨瓣技术与不植骨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对截骨间隙愈合的影响比较
18
作者 蔚佳昊 吴东蔚 +1 位作者 朱燕宾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比较原位推进骨瓣技术与不植骨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中对截骨间隙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行OW-HTO的85例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植... 目的比较原位推进骨瓣技术与不植骨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中对截骨间隙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行OW-HTO的85例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植骨将患者分为2组:推进骨瓣组(术中采用原位推进骨瓣技术)42例,女32例,男10例;年龄(63.7±6.6)岁。未植骨组(术中不植骨)43例,女31例,男12例;年龄(63.2±9.4)岁。记录并比较的两组患者指标包括:术后3、6、12、18个月截骨间隙愈合率,术后6、18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术后即刻、术后18个月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胫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6、12、18个月推进骨瓣组患者的截骨间隙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未植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推进骨瓣组患者的WOMAC[(26.1±5.9)分]、疼痛VAS[(4.1±1.4)分]、KOOS[(47.0±9.7)分]均显著低于未植骨组[(31.3±8.3)、(4.8±1.6)、(56.1±1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MPTA、股胫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推进骨瓣组MPTA(88.7°±1.1°)优于未植骨组(8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高于推进骨瓣组的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W-HTO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中,采用原位推进骨瓣技术填充截骨间隙可加速截骨间隙愈合,减少截骨间隙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截骨术 骨折愈合 胫骨高位截骨 推进骨瓣
原文传递
物理通便器在老年骨科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李泳龙 胡经略 +8 位作者 杨振邦 王天宇 程鑫群 吴东蔚 李承思 蔚佳昊 郭海川 朱燕宾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物理通便器并初步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并接受物理通便器治疗的46例老年患者(>60岁),男性21例(45.7%),女性25例(54.3%),平均...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物理通便器并初步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并接受物理通便器治疗的46例老年患者(>60岁),男性21例(45.7%),女性25例(54.3%),平均年龄71.4±8.7岁。根据患者特征和便秘性质进行亚组分析,以评估物理通便器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通便成功率。结果物理通便器的总成功率为91.3%(42/46)。对于便秘发生于术前、术后和习惯性便秘患者,通便成功率分别为100.0%(8/8)、94.4%(17/18)和85.0%(17/20)。相较于非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物理通便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成功率更高100.0%(24/24)。结论物理通便器对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不同老年骨折患者群体中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便秘 便秘治疗 物理通便器
原文传递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精准微创手术技术要点
20
作者 秦士吉 朱燕宾 +5 位作者 李计东 陈伟 付蕾 杨思繁 张奇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精准、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主流趋势,但目前缺乏对精准微创技术要点的详细描述性研究。本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精准微创手术技术三部分要点,包括闭合复位技术、纵行小切口入路以及自定... 精准、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主流趋势,但目前缺乏对精准微创技术要点的详细描述性研究。本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精准微创手术技术三部分要点,包括闭合复位技术、纵行小切口入路以及自定位跟骨导航板精准植入,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创伤骨科或足踝外科医师更好地了解、掌握、应用精准微创手术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微创 精准 导航 自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