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刺激靶点在经颅直流电刺激介导的帕金森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玉连 习冲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以大量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无创性神经调控技术,在改善PD运动迟缓、平衡功能、步态和认知功能等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被认为是一种较有潜力的治...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以大量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无创性神经调控技术,在改善PD运动迟缓、平衡功能、步态和认知功能等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被认为是一种较有潜力的治疗方式。由于PD症状的多样性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可以通过调节多个大脑区域来促进功能恢复,tDCS在PD康复中的应用有多种方案,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对tDCS在PD康复所使用的刺激靶点进行综述,主要包括M1区、背外侧前额叶区(DLPFC)、小脑和辅助运动皮层区(SMA)等刺激靶点在PD康复中的应用。M1区及左侧DLPFC区是常见的tDCS阳极兴奋性刺激靶点,tDCS治疗时期为开期,刺激强度>1 mA,持续20 min效果较好。tDCS在治疗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康复治疗同时进行。相关研究以单次刺激较多,缺乏多次重复刺激的效应,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各研究tDCS参数(靶点、强度、持续时间、次数等)不一致,下一步还需开展针对PD不同症状的标准化tDCS方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刺激靶点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沃柑中溴菌腈、氟吡菌酰胺、亚胺唑的残留量
2
作者 朱玉连 何京明 +3 位作者 曾永明 黄勇明 刘淑兰 黄丽娥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80-85,共6页
建立乙酸乙酯超声/振荡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提取同时检测沃柑中溴菌腈、亚胺唑、氟吡菌酰胺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加入乙酸乙酯超声/振荡提取25 min,盐析离心后,取上清液,每毫升提取液加入40 mg PSA和200 mg ... 建立乙酸乙酯超声/振荡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提取同时检测沃柑中溴菌腈、亚胺唑、氟吡菌酰胺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加入乙酸乙酯超声/振荡提取25 min,盐析离心后,取上清液,每毫升提取液加入40 mg PSA和200 mg MgSO4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溴菌腈、氟吡菌酰胺、亚胺唑在0.01~1.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9;溴菌腈定量限为0.076 mg/kg,回收率60.00%~89.93%;亚胺唑定量限为0.00015 mg/kg,回收率63.66%~102.2%;氟吡菌酰胺定量限为3.0×10^(–6) mg/kg,回收率74.0%~91.0%;精密度RSD在3.90%~5.88%(n=8)。该方法定性精确,定量准确,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溴菌清 氟吡菌酰胺 亚胺唑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辰 朱玉连 王卫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8-1074,共7页
1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动作迟缓等症状。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常常还会出现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 1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动作迟缓等症状。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常常还会出现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sorder,PI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异常 冻结步态 帕金森病 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 神经调控技术 神经系统
下载PDF
基于叠加效应的全身振动联合蹲起同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冬艳 王卫宁 +5 位作者 梁思捷 刘加鹏 潘力 刘罡 吴毅 朱玉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叠加效应的全身振动联合蹲起同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浦东院区)40例监护或者辅助具下,可以独立步行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全身振动训练组(WBVT组)和对照组,两组均... 目的:探讨基于叠加效应的全身振动联合蹲起同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浦东院区)40例监护或者辅助具下,可以独立步行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全身振动训练组(WBVT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每天40min。WBVT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全身振动联合蹲起同步训练,20min/次/天。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在全身振动平台上无振动站立,20min/次/天。分别在入组时和干预4周后,采用穿戴式三维步态评估仪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估,使用表面肌电图仪采集患者步行过程中的股直肌和股二头肌长头的肌电信号,并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两组的步速和步幅均比治疗前有提高(P<0.05),且WBVT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WBVT组膝关节摆动角度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侧单支撑相(SS),WBVT组双侧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协同收缩率干预前后均有差异(P<0.05);在患侧摆动相(SW),两组双侧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协同收缩率干预前后均有差异(P<0.05),但干预后WBVT组患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叠加效应的全身振动联合有节律的蹲起同步训练能够改善患者步行速度、步幅和下肢肌肉协同收缩率,改善患者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蹲起训练 脑卒中 协同收缩率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刺激小脑在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习冲 潘力 +3 位作者 郭慧敏 俞风云 王卫宁 朱玉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1])。该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预计在2030年达到500万,对家庭及社会将带来极大的负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功能障碍^([1])。该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预计在2030年达到500万,对家庭及社会将带来极大的负担^([2])。目前除运动训练外,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也开始尝试用于PD的治疗^([3])。小脑与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存在着广泛联系,通过对小脑的神经调控可以影响这些远隔区域的活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迟缓 经颅磁刺激 皮质下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帕金森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iTBS模式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夏逸飞 刘珏 朱玉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中国人发生长期残疾的第三大原因[1]。卒中后患者极易丧失多种运动能力,包括上下肢的活动能力、平衡和步行能力。这些能力的丧失是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退、社会生活...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中国人发生长期残疾的第三大原因[1]。卒中后患者极易丧失多种运动能力,包括上下肢的活动能力、平衡和步行能力。这些能力的丧失是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退、社会生活能力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给卒中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压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步行能力 神经系统疾病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患者 卒中后 经济负担
下载PDF
基于丰富环境理论的多感官反馈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
7
作者 徐冬艳 王卫宁 +4 位作者 潘力 刘罡 刘加鹏 吴毅 朱玉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理论的视觉和听觉等多感官反馈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接受卧位和坐位下常规康...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理论的视觉和听觉等多感官反馈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接受卧位和坐位下常规康复治疗,每次40 min。对照组接受地面步行训练,每次20 min;试验组接受基于丰富环境理论的多感官反馈步态训练,每次20 min。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数字化运动监控跑台测量步速,健侧和患侧步长,髋、膝关节平均摆动角度和双侧负重对称性,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髋关节平均摆动角度、健侧和患侧步长、步速明显改善(|t|>3.162,P<0.01),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t|>2.568,P<0.05);试验组膝关节平均摆动角度和双侧负重对称性明显改善(|t|>3.249,P<0.01);两组BBS、FMA-LE和BI评分明显提高(|t|>3.569,P<0.01),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t|>2.922,P<0.05)。结论基于丰富环境理论的多感官反馈步态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增加日常生活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丰富环境 多感官反馈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疫情期间线上康复成长营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疗效及家长情绪的干预研究
8
作者 闫鹏飞 朱俞岚 +3 位作者 林怡 米纯亿 朱修明 朱玉连 《现代医院》 2023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以疫情期间多学科团队线上干预的方式,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提供多元化心理社会支持。方法2022年4—7月对56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以讲座、成长营、微信群等服务进行干预,使用PHQ-9和GAD-7进行OBPP家长的焦虑抑郁情... 目的以疫情期间多学科团队线上干预的方式,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提供多元化心理社会支持。方法2022年4—7月对56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以讲座、成长营、微信群等服务进行干预,使用PHQ-9和GAD-7进行OBPP家长的焦虑抑郁情况前后对照,使用Mallet肩关节评估量表进行患儿前后康复情况的对照。使用Stata 15.1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干预后PHQ-9得分减少2.09,GAD-7得分减少1.62,重度抑郁减少6人,中重度和中度焦虑减少8人,Mallet肩关节评估后测得分相比前测增加0.95分。线上成长营干预后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得到改善,儿童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得到一定改善。结论社工联动的多学科合作的线上成长营干预模式是可行的、具有效果的,提供了一种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务社工非面对面干预服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线上康复指导 多学科合作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4 位作者 谢臻 沈莉 徐一鸣 朱秉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72,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规范化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心理疏导
下载PDF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8 位作者 吴毅 姜从玉 孙莉敏 范文可 谢臻 沈莉 朱秉 白玉龙 李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0,408,共5页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 ,发病后第 1个月月末、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运动相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进行自身前后对比 ,发现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积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照组除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的运动功能积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别 ,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别 (P <0 0 5 )。另外 ,从患者康复各阶段运动功能变化上可以看出 ,康复组在各阶段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积分在各阶段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早期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 ,后期康复治疗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但是速度变慢 ,然而相对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仍然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康复 运动功能 偏瘫 脑卒中 脑血管病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前3个月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被引量:42
11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1 位作者 吴毅 徐一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1~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海地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1~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海地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综合利用Bobath、神经促通技术等的手法训练、作业治疗训练及电刺激疗法等,每例患者进入课题时、1个月后和3个月后分别评价1次Fugl-Mayer(FMA)运动功能和ADL能力(BI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FMA:治疗组分别为(21±16),(47±22),(70±23)分,对照组为(20±19),(28±21),(36±23)分。BI值:治疗组分别为(29±23),(66±20),(85±17)分,对照组为(28±25),(41±24),(55±24)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运动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ADL能力后一阶段两组恢复程度无差异(P>0.05),前一阶段治疗组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前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功能恢复 治疗 脑出血 手术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下肢强制性运动对其步行能力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3-886,共4页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协调及平衡功能障碍,随意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存质量,也使整个社会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减少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是康复工...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协调及平衡功能障碍,随意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存质量,也使整个社会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减少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是康复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步行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常见和最明显的功能障碍之一,偏瘫患者中有70%以上可恢复步行能力,但其中大部分未获得良好的步态和步行速度,成为日后跌倒的最大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步行能力恢复 强制性运动 平衡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肢 运动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3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MA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的FMA评价均较治疗前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但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3个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偏瘫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玉连 吴毅 +2 位作者 胡永善 范文可 胡瑞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506-3508,共3页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积极、及时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采用康复评定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积极、及时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采用康复评定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治疗1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功能评定,并制定出患者后期所需接受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案,以期最终达到功能恢复。发病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康复评定,发病6个月后进行第四次评定,以观测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
下载PDF
功能训练开始时间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2 位作者 冯鹏程 徐一鸣 沈莉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0期1479-1479,共1页
关键词 中风 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玉连 梁思捷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文章总结归纳脑机接口(BCI)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从BCI定义与分类、临床治疗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具体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BCI是指一种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通信系统技术,通过使用脑电... 文章总结归纳脑机接口(BCI)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从BCI定义与分类、临床治疗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具体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BCI是指一种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通信系统技术,通过使用脑电活动产生的控制信号,使人类能够在不受周围神经和肌肉影响的情况下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它可以通过控制外部设备帮助患者实现一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BCI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方便、恢复效果良好的特点。根据信号采集的位置,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和侵入式脑机接口,其中非侵入式接口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信号采集、预处理或信号增强、特征提取、分类和控制接口5个步骤。目前,BCI技术已被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手、下肢和步行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治疗,其主要是通过恢复和替代这2种方法来促进脑卒中患者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但BCI技术在临床诊疗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号采集质量有待提高、治疗运动处方参数设置亟待规范、治疗方式选择存在难点等。BCI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较好,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有效借鉴,但下一步还需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具体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化研究,以提高BCI技术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机接口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打浆与羧甲基改性处理对甘蔗浆纤维形态及结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玉连 徐辉 +3 位作者 卞辉洋 徐网根 李关莲 戴红旗 《甘蔗糖业》 2015年第5期51-57,共7页
甘蔗纤维通过打浆、磨浆及羧甲基化改性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分析改性前后纤维形态和结晶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打浆及磨浆处理后的纤维,再经羧甲基改性,可以在纤维保留一定长度的前提下,在纤维微... 甘蔗纤维通过打浆、磨浆及羧甲基化改性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分析改性前后纤维形态和结晶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打浆及磨浆处理后的纤维,再经羧甲基改性,可以在纤维保留一定长度的前提下,在纤维微纤丝层间进行较均一低取代度羧甲基改性反应。羧甲基取代度低于0.5时,改性后的纤维基本保持原有的纤维素晶型结构。打浆及磨浆处理使得纤维结构变疏松,羧甲基改性反应在纤维微纤丝层间的进行,使纤维微纤丝层水化、层间结合力削弱,为纤维微纤丝柔性解离、制备分散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纤维 打浆 羧甲基改性 纤维形态 结晶结构
下载PDF
康复治疗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玉连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9-12,26,共5页
作为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康复治疗技术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并在继承古今中外传统医学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深深地引领和加快着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现代技术革命对康复治疗技术发展... 作为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康复治疗技术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并在继承古今中外传统医学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深深地引领和加快着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现代技术革命对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影响的角度叙述康复治疗技术在康复评估、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 智能化 科学技术
下载PDF
神经网络治疗仪对偏瘫后上、下肢及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2 位作者 杨晓冰 吴毅 刘道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9期69-,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治疗仪的疗效和肢体瘫痪后康复治疗的最佳组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或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肌电刺激组对照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功能训练结合...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治疗仪的疗效和肢体瘫痪后康复治疗的最佳组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或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肌电刺激组对照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功能训练结合神经网络治疗仪对偏瘫患者的早期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训练 神经网络 偏瘫
下载PDF
木薯渣多级逆流厌氧发酵产酸条件的探讨
20
作者 朱玉连 聂伟 +3 位作者 李瑞 孔巧平 古碧 周敬红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21-25,共5页
比较了木薯渣逆流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底物停留时间的产酸效果和底物降解率。在底物浓度为80 g/L,底物停留时间在12 d时为最佳,挥发性有机酸浓度达到6.75 g/L,乙酸占总挥发性有机酸中的比例达到75.9%和底物降解率达到2... 比较了木薯渣逆流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底物停留时间的产酸效果和底物降解率。在底物浓度为80 g/L,底物停留时间在12 d时为最佳,挥发性有机酸浓度达到6.75 g/L,乙酸占总挥发性有机酸中的比例达到75.9%和底物降解率达到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厌氧发酵 逆流工艺 底物浓度 底物停留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