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对脑出血病人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启龙 张金海 +2 位作者 顾少华 王冠军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IC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对脑出血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脑出血后的脑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关血脑屏障与继发性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不多,关于时间因素对微创手术患者血脑屏障... 高血压脑出血(IC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对脑出血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脑出血后的脑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关血脑屏障与继发性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不多,关于时间因素对微创手术患者血脑屏障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更少。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从超早期手术是否对患者血脑屏障功能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角度,研究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 血脑屏障功能 脑出血病人 超早期手术 继发性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损伤机制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刚 杨利平 +2 位作者 朱祖建 冯小明 王冠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5期671-673,共3页
目的研究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意义。方法对35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不同时间点采血后行静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气分析,分析亚低温对静脉血气、动脉血气的影响及颈内静脉血氧饱... 目的研究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意义。方法对35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不同时间点采血后行静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气分析,分析亚低温对静脉血气、动脉血气的影响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随着亚低温治疗的进行,SjvO2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各不同采血点之间SjvO2有显著性差异(P≤0.01),降温治疗72小时较后降温前SjvO2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随着亚低温治疗的进行,PjvO2逐渐升高,不同采血点之间PjvO2有差异(P≤0.05),但PjvCO2及静脉乳酸随亚低温进行组间并无差异。2.随着亚低温治疗的进行,动脉乳酸逐渐降低,不同采血点之间动脉乳酸有差异(P≤0.05),但PaCO2和PaO2并无统计学差异。3.亚低温治疗前SjvO2明显升高者预后差,但随着积极治疗,SjvO2降低者仍可能有较好的预后。结论通过颈内静脉置管不同时间点采血行血气分析是一种技术简答、绝大多数医院可行的评估颅脑损伤患者氧代谢状况判断方法,对于临床开展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颈内静脉血气分析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小明 杜静漪 +2 位作者 王冠军 刘刚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2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面神经损伤患者4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地塞米松、甲钴胺、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还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20μg肌肉注...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面神经损伤患者4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地塞米松、甲钴胺、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还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20μg肌肉注射,1日1次,平均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瘫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面神经传导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外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肯定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外伤性面神经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3例外伤开颅术后头皮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刚 钱薇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942-943,共2页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头皮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外伤开颅延迟愈合伤口予以特殊换药(伤口早期使用银离子敷料及康惠尔敷料),分析伤口延迟愈合原因及特殊换药的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愈合不良伤口根据首次渗出物培养结果分...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头皮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外伤开颅延迟愈合伤口予以特殊换药(伤口早期使用银离子敷料及康惠尔敷料),分析伤口延迟愈合原因及特殊换药的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愈合不良伤口根据首次渗出物培养结果分为感染性伤口和非感染性伤口;其中感染性伤口3例,经过积极长期处理1例伤口愈合,另2例患者伤口均未能愈合,取出植入物。10例非感染性伤口分为钛板伤口7例和人工脑膜伤口3例,其中钛板伤口愈合5例,2例伤口逐渐裂开;3例人工脑膜伤口均愈合。结论感染性伤口愈合可能性小,建议尽早彻底清创,取出异物,非感染性伤口愈合与基底部组织厚度、血运、营养等密切相关,特殊换药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切口 延迟愈合 藻酸银离子敷料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
下载PDF
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地佐辛针用于清醒开颅手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冠军 欧建强 +2 位作者 陈瑞 沈永波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应用地佐辛针在清醒开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额、颞、顶部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对照组(A组)和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应用地佐辛针(B组),两组均为20例。记录麻醉前、切皮、锯颅骨、打开...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应用地佐辛针在清醒开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额、颞、顶部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对照组(A组)和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应用地佐辛针(B组),两组均为20例。记录麻醉前、切皮、锯颅骨、打开硬膜30分钟和术毕缝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应用地佐辛针可安全应用于清醒开颅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地佐辛 清醒 颅脑手术
下载PDF
自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小明 范琴梅 +1 位作者 王冠军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4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干出血的治疗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中存活29例(82.9%),其中良好7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有脑积水及时行脑室外引流术,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干出血的治疗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中存活29例(82.9%),其中良好7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有脑积水及时行脑室外引流术,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尼莫地平治疗、维持血压平稳、脱水、抗感染、抑酸、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脑干出血的死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脑室外引流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早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血清IL-10和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祖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早期运动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炎症相关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轻度到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早期运动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炎症相关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轻度到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介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组分别在住院1d及14d进行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日常行为能力,并测定血浆中IL-10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一致,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P<0.05)。住院1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IL-10和TNF-α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IL-10水平较住院1d时显著升高(P<0.05),TNF-α则显著降低(P<0.05);治疗14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IL-10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早期运动训练能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脑损伤、提高其日常行为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抑炎因子IL-10和下调促炎因子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软胶囊 运动训练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预防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卫良 朱祖建 +3 位作者 苏稳 陈瑞 李建荣 王冠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D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患者于术...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D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患者于术后当天开始药物治疗,共28 d。随访期84 d。比较2组血肿复发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MGS)。结果联合组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0 vs 11.4%,P=0.039)。2组癫痫、感染、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GS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GCS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0.8±0.5)分vs(1.5±0.9)分,(12.8±1.9)分vs(10.3±2.5)分,P<0.05]。结论老年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血肿复发率,并改善神经功能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地塞米松 血肿 硬膜下 引流术 复发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祖建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7期3780-3781,共2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5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5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表现,效果显著且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治疗机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祖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10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安宫牛黄丸 纳络酮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祖建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3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值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Hs-CRP下降,IL-10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MDA和NIHSS评分值下降,SOD则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脑梗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血清炎性因子 自由基 NIHSS
下载PDF
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卫良 苏稳 +3 位作者 陈瑞 朱祖建 李建荣 王冠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ATO)组与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DXM+ATO)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的手术方式。ATO组方案:口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ATO)组与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DXM+ATO)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的手术方式。ATO组方案:口服阿托伐他汀28天。DXM+ATO组方案: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地塞米松,疗程共28天。患者于术后当天开始药物治疗。随访期为84天。比较两组CSDH复发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arkwalder's Grading Scale and Glasgow Coma Scale)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XM+ATO组血肿复发率低于A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P=0.745,P=0.305)。DXM+ATO组术后MGS评分明显低于ATO组,GCS评分明显高于A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39)。结论地塞米松协同阿托伐他汀应用于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可显著降低血肿复发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阿托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新理念在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祖建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坚持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新理念.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同时加强情商培养,促使新知识... 坚持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新理念.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同时加强情商培养,促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体现时代特点和精神的教学,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 主体意识 生物课程 新理念 合作学习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14
作者 朱祖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3期204-205,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采用患侧直切口钻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采用患侧直切口钻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病 小骨窗开颅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血肿量
下载PDF
PMD指标对光纤的影响
15
作者 朱祖建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39,共2页
随着光纤系统的改进及未来通信系统剧增的需要 ,长距离、多信道、高数据率光纤系统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光纤偏振模散 (PMD)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就光纤的PMD指标进行论述 ,为光纤系统设计 ,提高光纤系统性能 。
关键词 PMD指标 光纤 偏振模色散 双折射率 模耦合 光纤偏振模散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早期干预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朱祖建 刘刚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3期275-275,共1页
本院采用早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观察高热及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醒脑静注射液 早期干预 临床观察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有线电视网络中UPS的应用和维护
17
作者 朱祖建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 UPS 应用 维护 故障
下载PDF
有线电视分配网故障分析与维修
18
作者 朱祖建 《中国有线电视》 2005年第19期2026-2027,共2页
关键词 故障分析 有线电视分配网 光接收机 维修 射频输出 电源部分 现象分析 故障原因 供电电压
下载PDF
脑血管病与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
19
作者 朱祖建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成为了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预后效果差,死亡率在各种致死性疾病中排前3位。人生中1/3的时间都用于睡眠,许多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和睡眠呼吸障碍关系密切,而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SRBD)与...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成为了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预后效果差,死亡率在各种致死性疾病中排前3位。人生中1/3的时间都用于睡眠,许多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和睡眠呼吸障碍关系密切,而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SRBD)与脑血管病(CVD)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SRBD与CVD作如下综述。〈br〉 SRBD是指睡眠期间产生呼吸不足( SH )或呼吸暂停( SA)的现象。 SH是指口鼻气流幅度和血氧饱和度( SaO2)比睡前分别下降50%和3%以上;SA是指口鼻气流在睡眠呼吸监测( PSG)上显示持续停止10秒以上[1]。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后可能会产生睡眠障碍,其病理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脑血管病后 失眠 致死性疾病 SRBD 睡眠呼吸监测 血氧饱和度 睡眠期间
下载PDF
CAD系统软件在半导体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祖建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第4期38-39,共2页
半导体芯片作为电路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技术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兼容性。在进行版图设计期间,需要借助CAD系统软件(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对半导体芯片版图的科学设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将CAD系... 半导体芯片作为电路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技术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兼容性。在进行版图设计期间,需要借助CAD系统软件(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对半导体芯片版图的科学设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将CAD系统软件与半导体芯片设计进行充分结合。根据系统功能设计情况,完成对CAD子系统的科学设计;从参数化绘图、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建立两个方面入手,完成对参数化标准件库的科学开发。将CAD系统软件应用于半导体芯片设计中,便于半导体芯片内部复杂结构借助标准件库的形式,实现安全存储和管理,提高产品设计的方便性和快捷性,降低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系统软件 半导体芯片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