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采取开胸手术)和B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采取开胸手术)和B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的血清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水平。结果:术后6、12、24、72 h,B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B组的血清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较轻,炎性因子、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控制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 肺癌根治术 趋化因子 选择素
下载PDF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及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及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组)和观察组(胸...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及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组)和观察组(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PCT、CRP及ESR)、红细胞免疫(RBC-C3bR、RBC-ICR、FEER及FEIR)及Th17类细胞因子(IL-17、IL-23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术前1 d,两组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的RBC-C3bR、FE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BC-ICR、FE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的Th17类细胞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的红细胞免疫及Th17类细胞因子影响相对小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可能与机体炎性反应的控制较好有关,在本类患者围术期的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围术期 红细胞免疫 Th17类细胞因子
下载PDF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4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50例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给予研究组50例患者实施胸腔镜下... 目的研究分析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组50例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给予研究组50例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比较两组肺癌者的并发症情况、各项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研究组(6.00%),组间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患者的放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1±1.02)d、(623.12±30.81)m L、(5.10±2.35)d,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85±2.01)d、(836.25±36.88)mL、(8.69±3.80)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1 d、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20±2.10)分和(2.85±1.52)分和(1.13±0.52)分,常规组术后1 d、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分别为(7.90±3.11)分和(4.98±2.01)分和(2.36±1.02)分,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外科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对于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而言,及时进行手术可将病灶切除及其周围淋巴结扫清。其中胸腔镜下单孔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 肺癌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情况 疼痛指数
下载PDF
探讨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治疗中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8例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历号奇偶差异为标准分组,观察组采用单孔操作、对照组采用两孔... 目的探讨肺癌治疗中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8例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历号奇偶差异为标准分组,观察组采用单孔操作、对照组采用两孔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4.08%vs.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治疗中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在临床效果方面没有差异,但是单孔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疼痛感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两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肺癌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肺癌应用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试... 目的探究肺癌应用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87±0.11)万元、(5.44±1.24)d、(3.07±0.44)d、(6.39±1.67)cm、(142.25±15.65)mL、(150.36±10.22)min,对照组分别为(3.37±0.13)万元、(9.81±1.54)d、(4.36±0.58)d、(12.87±2.54)cm、(199.54±14.21)mL、(167.58±9.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周后试验组的hs-CRP、IL-6、IL-18水平及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 d、手术后3 d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2周后试验组的VAS评分虽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对患者产生的损伤,改善肺功能,减少多种较严重的并发症,进而缩短恢复时间和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开胸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围术期促炎状态及细胞免疫的变化研究
6
作者 朱秣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9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围术期促炎状态及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开胸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观察组...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围术期促炎状态及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开胸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7 d的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应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列腺素E2(PGE2)及铜蓝蛋白(CER)]及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术后1、3、7 d,两组IL-1β、IL-8及TNF-α均先升后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hs-CRP、PGE2及CER先升后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CD3+及CD4+呈现先降后升,CD8+先升后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治疗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围术期促炎状态及细胞免疫的波动幅度均小于开胸手术,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围术期 促炎状态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