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痛阈测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颀 朱纯正 +1 位作者 杨欢 郭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通过压痛测量仪定量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后关节的压力痛觉阈值(pain pressure threshold,PPT),观察压力痛阈测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为患者... 目的:通过压痛测量仪定量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后关节的压力痛觉阈值(pain pressure threshold,PPT),观察压力痛阈测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为患者组,社会上招募正常人59例为正常组。患者组入院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测量患者的主观疼痛强度,通过压痛测量仪检测患者腰椎后关节痛阈大小,分别在压痛最明显的患侧后关节和对侧后关节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均取平均值记为T值。所有患者在接受1个疗程的保守治疗后(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常规脱水消炎)再次测量VAS评分、两侧腰椎后关节痛阈指标。正常组随机选择一侧腰椎后关节进行压痛痛阈的测量。结果:(1)两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压力痛阈测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依次对患侧后关节治疗前T值[(4.72±2.14) kg/cm^2,(4.96±2.10) kg/cm^2,(5.11±2.09) kg/cm^2],治疗后T值[(7.38±2.36) kg/cm^2,(7.62±2.51) kg/cm^2,(7.58±2.47) kg/cm^2],对侧后关节治疗前T值[(7.18±2.80) kg/cm^2,(7.19±2.68) kg/cm^2,(7.20±2.69) kg/cm^2],治疗后T值[(9.54±2.89) kg/cm^2,(9.76±3.01) kg/cm^2,(9.77±3.09) kg/cm^2]和正常组随机后关节T值[(12.23±1.56) kg/cm^2,(12.51±1.48) kg/cm^2,(12.69±1.63) kg/cm^2]共5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显示各后关节处连续测量3次痛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保守治疗后患侧痛阈[(7.58±2.38) kg/cm^2]和对侧腰椎后关节痛阈[(9.70±2.92) kg/cm^2]均较治疗前[(4.93±2.04) kg/cm^2,(7.19±2.62) kg/cm^2]升高,但患侧仍低于对侧,且都低于正常组[(12.48±1.44) kg/cm^2];患侧T值、对侧T值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T值与对侧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T值、对侧T值与正常组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的主观疼痛强度越强,患侧后关节痛阈越低,随着主观疼痛强度减轻患侧腰椎后关节痛阈也随之升高: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和前后VAS评分差值与对应的患侧T值和对侧T值做多元回归分析示患侧T值的相关系数r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T值相关系数的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痛阈测试能准确地评估腰椎后关节处的疼痛强度及其变化特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后关节 压力痛阈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