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框架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朱超 张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8期0102-0105,共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构建一个基于数字化场景的系统化框架体系,针对高职专业教育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通过建立一个以专业教育质量数据为中心的收集系统,包含了平台架构、信息搜集方案,以及关键数...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构建一个基于数字化场景的系统化框架体系,针对高职专业教育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通过建立一个以专业教育质量数据为中心的收集系统,包含了平台架构、信息搜集方案,以及关键数据的获取与逻辑分析,围绕学习群体的行为特点、教师教法改革,以及教育教学研究等开展探讨,形成多维度深入分析,运用如曲线图、条形图等基本图形化展示方式,配合色温图、蜘蛛图等高级可视化工具,采用融合互动式的数据可视化方法,详尽展示高职专业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育质量 数据分析 可视化 框架体系
下载PDF
基于MOOC的“高分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少君 王亮 +2 位作者 赵东 朱超 王欢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类专业的重要课程,理论体系严谨,知识点众多。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学习自主性较弱。通过构建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驱动,强化过程考核,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由近年来本...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类专业的重要课程,理论体系严谨,知识点众多。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学习自主性较弱。通过构建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驱动,强化过程考核,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由近年来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数据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模式的改革产生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慕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过程化考核
下载PDF
“发酵工程”课程“理论——仿真——实操”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朱超 +1 位作者 王晓玥 郑健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发酵工程”是生物制药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发挥仿真实验教学的链接作用,“理论—仿真—实操”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学成效分析显示,该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 “发酵工程”是生物制药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发挥仿真实验教学的链接作用,“理论—仿真—实操”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学成效分析显示,该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促进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虚拟仿真实验 虚实结合 “理论—仿真—实操”教学体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
4
作者 孙晨晨 朱超 +1 位作者 董晓婷 冯立顺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6-100,共5页
第二课堂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创新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文章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强调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在思政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文体活动... 第二课堂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创新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文章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强调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在思政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探究第二课堂的创新模式,提升第二课堂的立德树人作用,为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创新育人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基于AHP的“双高”专业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
作者 孙玉兰 朱超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16-19,共4页
国家“双高”计划项目立项以来,各建设单位制定了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开展“双高”专业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有利于激发项目建设团队活力,促进专业群建设质量,保障各项任指标务高质量完... 国家“双高”计划项目立项以来,各建设单位制定了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开展“双高”专业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有利于激发项目建设团队活力,促进专业群建设质量,保障各项任指标务高质量完成。文章以AHP为主要分析方法,开展“双高”专业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选取工作量、工作进度、成果产出等五个指标为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细化了13条考核措施形成三级指标,对专业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专业群 项目管理绩效 层次分析(AHP)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中造价的控制
6
作者 朱超 《门窗》 2025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装饰装修中造价控制的关键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影响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然后探讨了其造价控制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系列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提高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装饰装修中造价控制的关键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影响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然后探讨了其造价控制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系列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提高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造价控制 材料管理 项目管理 施工工艺
下载PDF
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标准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津沁 崔建 +3 位作者 高晓嶙 时永进 朱超 黄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0所高校足球队的219名运动员进行标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通过问卷和医学检查跟踪调查受试者测试后1年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确定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指标的性别差异及评估标准。结果与结论:①219名受试者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8.22±1.65)分,其中男性(8.29±1.74)分、女性(8.07±1.44)分,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测试后1年内,219名受试者总体损伤率为10.05%,发病率为15.98%;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12.75%,发病率为20.13%;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4.29%,发病率为7.14%,男女间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损伤组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50±1.14),(8.08±1.64)分,P<0.01];男性受试者中,损伤组的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63±1.12),(8.09±1.73)分,P<0.01];④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曲线下面积为0.773(P=0.000),对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有诊断意义,最佳截断点为8.5,灵敏度为0.842,特异性为0.623,阳性似然比为2.233,阴性似然比为0.254,相对危险系数为8.400,比值比为8.816;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对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没有诊断意义;⑤结果表明,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男性足球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标准,最佳截断点为8.5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8.5分的男性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是<8.5分运动员的8.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LESS) 非接触性损伤 损伤风险 足球 跳跃 落地
下载PDF
乳腺癌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子旭 张立功 +3 位作者 朱超 朱光正 郭晨旭 钱军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BC)共发甲状腺癌(TC)的危险因素,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在2020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集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的信息,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生存信息。回顾性分析某医院住院的BC共发T... 目的分析乳腺癌(BC)共发甲状腺癌(TC)的危险因素,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在2020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集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的信息,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生存信息。回顾性分析某医院住院的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A)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A)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临床资料以及生存信息。结果①SEER数据库分析,共发组482例、单纯组50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和孕激素受体(PR)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OR=1.800,95%CI:1.387~2.337,P<0.001)、PR(OR=1.364,95%CI:1.023~1.818,P=0.034)是BC共发TC的独立危险因素。剔除随访资料不完整者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PR是BC共发TC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BC共发TC的独立预后因素(OR=4.328,95%CI:1.410~13.288,P=0.010);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和肿瘤直径是单纯BC的预后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OR=2.443,95%CI:1.014~5.889,P=0.047)、肿瘤直径(OR=2.030,95%CI:1.039~3.969,P=0.038)是单纯BC的独立预后因素。②某医院住院患者分析,共发组A 40例(50%),单纯组A 40例(50%)。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情况、PR、增殖指数Ki-67、TT_(3)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月经情况(OR=0.175,95%CI:0.052~0.591,P=0.005)、PR(OR=5.686,95%CI:1.677~19.282,P=0.005)、Ki-67(OR=3.966,95%CI:1.133~13.875,P=0.031)是BC共发TC的独立危险因素。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共发组A死亡6例,生存27例,失访7例;单纯组A死亡2例,生存29例,失访9例。2组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次确诊年龄、月经情况、PR、Ki-67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是BC共发TC的独立预后因素。首次确诊年龄和肿瘤直径是单纯BC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第二原发性肿瘤 危险因素 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 预后
下载PDF
大流量高压燃烧加热器振动加速度测试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梦坤 唐志共 +2 位作者 朱超 金烜 曹晓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不同采样频率下(10、20、50、100、200 kHz)大流量高压燃烧加热器振动加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冷吹试验、敲击试验、点火试验。采用时域分析法中的均方根、偏度、峭度,频域分析法中的功率谱密度,时频域分析法中的小... 针对不同采样频率下(10、20、50、100、200 kHz)大流量高压燃烧加热器振动加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冷吹试验、敲击试验、点火试验。采用时域分析法中的均方根、偏度、峭度,频域分析法中的功率谱密度,时频域分析法中的小波变换,并结合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法重点分析了10 kHz和200 kHz采样频率下的振动数据。获得了传感器的安装谐振频率、安装底座和待测设备组合体的固有频率以及加热器运行的主要频段,与声振频率计算公式的结果偏差小于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 kHz的采样频率能够有效表征加热器的振动情况,该方法可为大型复杂燃烧设备振动测试采样频率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加速度 采样频率 燃烧加热器 高温风洞 测试方法
下载PDF
完全暴露的碳基电极边缘-平面位点用于高效水氧化
10
作者 郭静雅 刘炜 +9 位作者 商文喆 司端惠 朱超 胡金文 辛存存 程旭升 张松林 宋俗禅 王秀云 史彦涛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72-283,共12页
开发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对于推进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具有完整蜂窝结构的石墨碳基面是电化学惰性的,需要依赖缺陷或者掺杂结构诱导的电荷极化效应来提升催化活性.相比于基面,边缘位点具有... 开发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对于推进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具有完整蜂窝结构的石墨碳基面是电化学惰性的,需要依赖缺陷或者掺杂结构诱导的电荷极化效应来提升催化活性.相比于基面,边缘位点具有特殊的局域电子态,为提升石墨碳电极的本征催化活性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其结构精准构筑目前仍面临极大挑战.本文以“人字形”多壁碳纳米管(H-MWCNTs)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高温熔盐介质主导的插层剥离和截断效应,实现“边缘-平面位点”结构可控构筑,为实现高效电解水析氧反应(OER)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通过熔盐辅助热解方法可控制备了具有完全暴露的内外边缘平面的目标催化剂H-MWCNTs-MS,并研究其OER催化性能.在碱性介质中10 mA cm^(-2)电流密度所需过电位仅为236 mV,是目前报道的较好的非金属电催化剂.同时,H-MWCNTs-MS在10,50和100 mA cm^(-2)电流密度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技术研究了“边缘-平面位点”在OER过程中的结构重构过程,与理论计算分析的高能“边缘态”结果一致,并确定酮氧官能化位点为真实催化活性中心.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氧官能团修饰结构能够显著促进电荷的再分配,增强层间耦合作用,降低关键含氧中间体*OOH的形成能垒,加速OER反应动力学.此外,H-MWCNTs-MS的开放式结构极大程度提高了“边缘-平面位点”的利用率,减小的纳米管壁厚促进了层间电荷迁移,也是增强OER活性的关键要素.综上,精准构筑“边缘-平面位点”为开发高效石墨碳电极开辟了新的思路,通过原位谱学技术揭示边缘位点催化结构重构,能够进一步丰富研究者对于电催化协同效应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边缘-平面位点 析氧反应 熔融盐 电子耦合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声—力学特征研究
11
作者 陈结 孟历德仁 +5 位作者 蒲源源 崔义 杨妮 朱超 刘博 张定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8,共8页
降雨是加剧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灾害的重要因素,准确剖析降雨作用下的岩石声—力学特征是实现矿山安全监测的前提条件。为研究降雨作用对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声—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室内声学测试与力学测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不同探头... 降雨是加剧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灾害的重要因素,准确剖析降雨作用下的岩石声—力学特征是实现矿山安全监测的前提条件。为研究降雨作用对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稳定性与声—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室内声学测试与力学测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不同探头布置方式下砂岩在水饱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并定量分析了干燥与饱水2种状态下岩样破坏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①降雨作用对声发射信号衰减显著,各探头位置波形最大幅值下降约43.3%,波形频率降低约33.3%,呈现出明显的“频移”现象;②声发射事件在干燥岩样破坏过程中呈现较为随机的、缓和的方式,而在饱水岩样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集中性;③干燥和饱水岩样的破坏形式均以剪切破坏为主,并伴随一定的张拉破坏,但饱水岩样的张拉破坏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可为露天矿山岩质边坡岩体声—力学特性分析提供参考,促进微震监测技术在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降雨 声发射 声—力学特征
下载PDF
载人月面探测高效能源技术综述
12
作者 张德斌 朱超 +1 位作者 马季军 何小斌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3,共15页
根据我国载人月球探测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将进入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能源作为制约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整个任务规划的有效实施。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月面探测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出载人月面探... 根据我国载人月球探测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将进入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能源作为制约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整个任务规划的有效实施。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月面探测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出载人月面探测能源系统的发展启示。基于载人月面探测能源系统的研究,对大功率高效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控制与管理技术、传输与分配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多种能源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月面应用场景,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验证类、技术攻关类和创新发展类3类关键技术发展建议,可为我国后续载人月面探测高效能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面探测 高效能源系统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台湾海峡水沙数值模拟与地貌冲淤分析
13
作者 钟皓 周洁琼 +3 位作者 吴自银 赵荻能 曹振轶 朱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5,共16页
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也是东海和南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海峡内地形变化剧烈,海洋动力环境复杂,加上两侧众多山溪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是研究动力沉积作用的理想场所。目前,由于缺乏海峡整体的高分辨率地形以... 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也是东海和南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海峡内地形变化剧烈,海洋动力环境复杂,加上两侧众多山溪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是研究动力沉积作用的理想场所。目前,由于缺乏海峡整体的高分辨率地形以及相关实测水文数据,以整个台湾海峡为研究区域的动力沉积模拟尚不多见。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地形和相关水文数据,建立了台湾海峡水动力数值模型,耦合泥沙输运模块,模拟台湾海峡的动力沉积过程,并用现场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动力模拟结果表明,台湾海峡的潮流流场由南、北两个潮波控制,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潮流流速夏季大于冬季,海峡中部小于南北两侧,北侧小于南侧。基于冲淤模拟结果,将台湾海峡划分为淤积区、侵蚀区、冲淤平衡区三大类共计7个沉积分区,淤积区沉积速率最大可达5 cm/a,主要集中在台湾浅滩北部,侵蚀区冲刷速率为2~5 cm/a。结合模拟结果,本文建立了台湾海峡沉积输运模式与“源-汇”格局模式,阐述了台湾海峡冲淤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和“源-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数值模拟 水动力 泥沙输运 地貌演变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4
14
作者 朱超 胡坪 +2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3-689,共7页
代谢组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与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组学,与其他组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它们的整合运用加速了代谢组学... 代谢组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与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组学,与其他组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它们的整合运用加速了代谢组学的研究进程。本文就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技术 整合运用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脂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超 胡坪 +2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0-1396,共7页
脂质的生物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代谢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质的分析量化对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和诊断治疗,以及医药研发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的运用,促使脂质分析不断完善。脂组... 脂质的生物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代谢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质的分析量化对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和诊断治疗,以及医药研发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的运用,促使脂质分析不断完善。脂组学就是对生物样本中脂质的整体分析,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代谢组学的发展。本文就脂质的生物功能、脂质分析以及脂组学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组学 脂质分析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代谢组学 评述
下载PDF
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 被引量:36
16
作者 朱超 沈海琦 +3 位作者 侯明夫 梁斌 唐金山 顾强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行肘外翻练习。[结果]所有病例都得到1~2年的随访,平均1.5年,治疗效果:肘外翻练习组优良率91.2%,对照组优良率78.5%;肘外翻练习组肘内翻发生率7.4%,对照组肘内翻发生率20%,无论是优良率还是肘内翻发生率,2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肘外翻练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中应用肘外翻性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使患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康复
下载PDF
代谢组学的整合化发展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朱超 梁琼麟 +1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0-1068,共9页
代谢组学迅猛发展,自身特点及科研使命决定了其整合化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代谢组学经历了内部整合(包括:检测技术整合、多样本整合分析、数据处理方法整合)以及外部整合(代谢组学与其它组学的整合分析)。整合化发展增强了代谢组学在其... 代谢组学迅猛发展,自身特点及科研使命决定了其整合化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代谢组学经历了内部整合(包括:检测技术整合、多样本整合分析、数据处理方法整合)以及外部整合(代谢组学与其它组学的整合分析)。整合化发展增强了代谢组学在其应用领域的科学创新性与说服力。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的整合化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整合化发展 评述
下载PDF
站域信息实时同步采集中同步采样时钟的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超 梅军 +2 位作者 黄潇贻 倪玉玲 郑建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1,共6页
站域信息实时同步采集是智能变电站中实现全景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在研究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采样数据同步的基础上,针对合并单元同步采样时钟对晶振依赖性强,及在晶振老化、频率准确度降低的情况下输出误差较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 站域信息实时同步采集是智能变电站中实现全景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在研究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采样数据同步的基础上,针对合并单元同步采样时钟对晶振依赖性强,及在晶振老化、频率准确度降低的情况下输出误差较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同步采样时钟闭环校正实现方法。通过对2种同步采样时钟输出误差的定量分析,证明可通过软件补偿改善输出误差,并在提高同步采样脉冲输出精度的同时,保证输出相位的一致性。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使用普通石英晶振时,合并单元的同步采样值能达到0.2s级精度,体现了良好的同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单元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同步采样 晶振时钟 闭环系统 输出误差
下载PDF
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超 梁琼麟 +3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Rob J.Vreeken Thomas Hankemeier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4-993,共10页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体内磷脂化合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磷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磷脂组学是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解决现有生物...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体内磷脂化合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磷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磷脂组学是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解决现有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模式。磷脂分析检测技术是实现磷脂组学研究的关键,包括样品前处理、分离、定性与定量分析和组学数据挖掘等。本文综述了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为发展快速、稳定、可靠、高灵敏、高分辨、高通量的磷脂检测平台技术提供参考。磷脂组学与其他组学的整合研究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分析检测技术 磷脂组学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骨架和最优传输距离的玉米点云茎叶分割和表型提取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超 苗腾 +3 位作者 许童羽 李娜 邓寒冰 周云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8-198,共11页
针对当前三维点云分割方法难以精确分割玉米植株顶部新叶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点云骨架和最优传输距离的玉米点云茎叶分割方法。首先利用拉普拉斯骨架提取算法获得植株骨架;其次根据玉米形态结构特征将植株骨架分解成器官子骨架,... 针对当前三维点云分割方法难以精确分割玉米植株顶部新叶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点云骨架和最优传输距离的玉米点云茎叶分割方法。首先利用拉普拉斯骨架提取算法获得植株骨架;其次根据玉米形态结构特征将植株骨架分解成器官子骨架,并实现器官粗分割;再以最优传输距离作为点云距离度量,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对未分割点云进行精细分割;最后自动提取株高、冠幅、茎高、茎粗、叶长和叶宽6种表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茎叶分割的平均精确度、平均召回率、平均微F1分数和平均总体准确率分别为0.967、0.961、0.964和0.967;6个表型参数的提取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99、0.96、0.97、0.93和0.96。该研究方法能对茎叶器官进行精确分割,为玉米高通量表型检测、三维几何重建等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表型 机器视觉 玉米 点云分割 骨架提取 最优传输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