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和尿NGAL、KIM-1、CysC对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警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道谋 钟丽花 陈彩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探讨晚发型败血症(LOS)新生儿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胱抑素C(CysC)水平对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OS新生儿... 目的:探讨晚发型败血症(LOS)新生儿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胱抑素C(CysC)水平对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O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用改良AKIN分期系统进行评估,分为AKI组(n=23)和非AKI组(n=97)。在入院后2 d内采集4次(0、12、24、48 h)血液和尿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NGAL、KIM-1及CysC的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清和尿NGAL、KIM-1及CysC对LOS患儿早期AKI的预测价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S患儿继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2 d内AKI组患儿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根据AKI分级标准,Ⅲ级组(n=4)患儿血清NGAL水平和尿NGAL、KIM-1水平高于Ⅰ级组(n=12)(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NGAL(OR=6.507,95%CI 1.899~17.431)、KIM-1(OR=2.304,95%CI 1.385~5.496)及CysC(OR=1.420,95%CI 1.097~2.641)水平升高是LOS患儿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尿NGAL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NGAL(P<0.05)。而血清与尿中KIM-1、CysC比较,预测AKI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相较于血清NGAL,尿NGAL与实际结果的相关性更高(rs=0.588,P<0.05)。经H-L拟合优度检验,血清和尿NGAL、KIM-1、CysC对AKI的预测效果与实际结果拟合度良好(均P>0.05)。结论:LOS继发性早期AKI患儿表现为早期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普遍升高,相较于血清NGAL,检测尿NGAL对于AKI的预警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晚发型败血症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道谋 钟丽花 陈彩华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153例NRDS相关资料,患儿均使用iPPV,将加用PS治疗患儿纳入研究组(n=82例),而未应用PS治疗则纳入对照组(n=71)。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相关治疗情况,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时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4%vs 84.51%,P<0.05);研究组患儿氧气治疗时间、通气治疗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氧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PaCO2、OI、PaO2、SpO2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潮气量、达峰容积比以及达峰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PPV联合PS用于治疗NRDS可以显著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麦伟虎 向伟 +4 位作者 郭梦颖 陈彩华 黎小年 朱道谋 郑君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制订海南地区的ROP筛查标准。方法对2017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南省内各市县医院转诊来我院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如患有严重疾病认为较高危的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资...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制订海南地区的ROP筛查标准。方法对2017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南省内各市县医院转诊来我院的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如患有严重疾病认为较高危的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资料完整并随访的有1 124例(2 248眼),其中男624例,女500例,出生胎龄(GA)<37周,出生体质量≤2 000g。采用新生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Retcam3)或双目间接眼底镜进行眼底筛查,并详细记录眼底发育情况。发生ROP的早产儿须对其全身情况进行记录,并随访至病变退化或视网膜完全血管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ROP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发生ROP的早产儿209例,占18.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有吸氧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盘早剥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发生ROP的重要高危因素(P<0.01);而性别、分娩方式、试管婴儿、多胎妊娠、感染、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与ROP发生无关(P>0.05)。结论海南地区ROP发生率为18.59%,高于国内部分地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新生儿有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吸氧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盘早剥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危险因素时应予以特别关注,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RO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 流行病学研究 新生儿筛查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蔓芳 朱道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4-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Vit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科的8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2=4...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Vit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科的8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2=41),治疗组于生后第8天开始使用250IU/(kg·次)的rHu.EPO,1周3次皮下注射,共用6周。对照组未用rHu—EPO;两组患儿均配合使用铁剂和VitE,必要时输血治疗。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水平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血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8、6、6、6例,共4例需要输血,而对照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19、32、34、34例,共21例需要输血;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出现贫血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皮下注射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早产儿 重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声触诊组织定量与MRI技术对不同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春苗 孟小慧 +2 位作者 李雪娇 朱道谋 董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声触诊组织定量(VTQ)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161例女性患者共161个超声BI-RADSⅢ~... 目的:分析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声触诊组织定量(VTQ)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161例女性患者共161个超声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73例)和良性组(88例)。所有患者术前或活检前行CDUS、VTQ与MRI技术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等MRI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US、VTQ与MRI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73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61例(占83.56%),比例最高;良性组88例患者中纤维腺瘤56例(占63.64%),比例最高。CDUS诊断良性病灶55例,占62.5%(55/88),诊断恶性病灶70例,占95.8%(70/73)。恶性组患者Ktrans的最大值(max)及平均值(mean)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8,Z=-5.719;P<0.05)。MRI诊断良性病灶67例,占76.1%(67/88),诊断恶性病灶57例,占78.0%(57/73)。恶性组患者VTQ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9,P<0.01)。VTQ诊断良性病灶80例,占90.9%(80/88),诊断恶性病灶68例,占93.1%(68/73)。三者联合诊断良性病灶83例,占94.3%(83/88),诊断恶性病灶70例,占95.8%(70/73)。CDUS、VTQ和MR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869和0.781;三者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AUC为0.915。结论:VTQ技术对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CDUS、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 声触诊组织定量(VTQ) 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病灶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曼芬 关丽 朱道谋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5期830-832,共3页
目的观察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及体温复常时间的影响。方法10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退热、积极补液及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 目的观察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及体温复常时间的影响。方法10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退热、积极补液及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解透表汤治疗,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和比较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皮肤疱疹及发热等中医证候积分皆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解透表汤联合甲泼尼龙能够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SE水平及体温复常时间,降低TNF-α及IL-6水平,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清解透表汤 甲泼尼龙 中医证候积分 血清NSE 体温复常时间
下载PDF
IL-8、IL-27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彩华 朱道谋 张娅琴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02-204,212,共4页
目的研究IL-8、IL-27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水平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45例MPP患儿纳入MPP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例气管异物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 目的研究IL-8、IL-27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水平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45例MPP患儿纳入MPP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例气管异物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就诊时血液生化指标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27的表达水平,统计MPP组患儿临床疗效,分析BALF中IL-8、IL-27与儿童MPP发生、各项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儿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BALF中IL-2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患儿BALF中IL-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ALF中IL-8与中性粒细胞、CRP、PCT水平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儿童MPP发生、MPP临床疗效均具有相关性(P<0.05);BALF中IL-27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儿童MPP发生及临床疗效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IL-8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可见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均具有明确相关性,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方案制订及疗效评估等提供量化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27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气管抽吸物单核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成英 朱道谋 +3 位作者 邓颖云 卢磊 邢舒旺 曾唯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亚型的变化,借此探讨其与B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62例,其中BPD组(氧依赖超过28天)24例,对照组38组。流式...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亚型的变化,借此探讨其与B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62例,其中BPD组(氧依赖超过28天)24例,对照组38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亚型M1和M2所占的比例,ELISA法检测TNF-α、IL-1和IL-10表达。结果两组早产儿气管抽吸物中单核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BPD组M1占7.65±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0.54%(P<0.01),BPD组M2占3.38±0.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5±1.32%(P<0.01)。BPD组早产儿气管抽吸物中TNF-α和IL-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PD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BPD患者单核细胞M1亚型比例显著升高,M2亚型比例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单核细胞M1亚型 单核细胞M2亚型
下载PDF
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对策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会荣 李帮涛 +2 位作者 朱道谋 陈彩华 刘琳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2-1404,142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控制方法,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治疗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6年10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763例,统计医院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情况以及治疗情况,...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控制方法,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治疗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6年10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763例,统计医院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情况以及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对策及措施。结果 27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5例,感染率为3.80%;年龄<3岁、营养状况较差、入院时存在感染、住院时间>5d、抗菌药物种类≥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d、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有侵袭性操作为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儿<3岁(OR=1.485)、营养状况差(OR=1.285)、入院时感染(OR=4.584)、住院时间>5d(OR=2.287)、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OR=3.820)、抗菌药物使用>3d(OR=1.752)、使用激素(OR=1.842)以及有侵袭性操作(OR=1.726)为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可从多方面予以预防和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08~2009年海南省手足口病24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钟丽花 朱道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469-1469,共1页
手足口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与CA16不同,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童 EV71
原文传递
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景美 陈秋霞 +2 位作者 朱道谋 林秋玉 黄小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85-3488,共4页
目的探究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HBV感染24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研究组每日口服一次替比夫定600 mg,每月一次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 目的探究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HBV感染24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研究组每日口服一次替比夫定600 mg,每月一次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至分娩后停药,对照组每月一次肌注HBIG 200 IU,所有孕妇治疗前均接受HBV两对半及HBV DNA检测,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取静脉血行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查及乙肝病毒DNA定量。对新生儿的畸形、窒息、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BV DNA研究组平均下降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V DNA阳性58例,宫内感染4例,占6.90%;阴性62例,宫内感染0例。对照组HBV DNA阳性59例,宫内感染18例,占30.51%;阴性61例,宫内感染0例。HBV阳性患者中,研究组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畸形率、窒息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出生体质量、身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胎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且抗病毒治疗药物替比夫定的安全性高,不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Th17细胞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邱成英 朱道谋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RSVP)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亚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R...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RSVP)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亚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RSVP患者148例,将所有患儿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变化。用ELISA法检测IL-17表达。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Th17细胞比例[(12.11±2.12)%vs(12.03±2.24)%]和IL-17表达水平[(33.65±5.36) ng/ml vs(32.14±5.4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Th17细胞比例[(6.75±1.43)%vs(10.73±2.56)%]和IL-17表达水平[(16.48±3.14)ng/ml vs(25.71±4.46)ng/ml]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患儿住院、体温恢复和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42±1.16)d、(2.38±0.52)d和(2.53±0.5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3±1.51)d、(3.52±0.64)d和(3.66±0.72)d(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vs 82.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4/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RSVP,可以降低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布地奈德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婴幼儿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彩华 钟丽花 朱道谋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6期732-739,共8页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126例RV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126例RV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3,采取布拉酵母菌散^(+)蒙脱石散治疗)与对照组(n=63,采取双歧杆菌^(+)蒙脱石散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对2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等进行比较。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轻与中度脱水发生率等临床资料,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TNF-α、IL-8及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拟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Z20180111),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55/6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48)。②研究组患儿腹泻、呕吐、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4±5.5)h、(23.4±4.4)h、(25.6±3.9)h、(46.3±6.7)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4±7.3)h、(46.8±6.6)h、(49.9±5.9)h、(66.3±7.5)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98、16.427、11.944、8.420,P<0.001)。③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TNF-α、IL-8水平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治疗后,2组患儿CD4^(+)、CD4^(+)/CD8^(+)水平组内比较均显著增高,而CD8^(+)水平组内比较,则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CD8^(+)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2组患儿拟杆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组患儿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治疗中,2组患儿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RVE患儿的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布拉酵母菌散 蒙脱石散 免疫功能 肠道微生态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