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灵的交流 智慧的传递——感受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铁琴 《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2005年第2期51-52,共2页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在于激励和鼓舞,数学教师要用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这正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最近,有幸聆听了吴...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在于激励和鼓舞,数学教师要用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这正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最近,有幸聆听了吴老师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深深被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课堂上师生在生命情感的涌动中,忘我地探寻着数学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吴正宪 《平移与旋转》 教学艺术
下载PDF
心灵的交流 智慧的传递——感受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铁琴 周炳炎 《四川教育》 2005年第4期38-38,共1页
“导”而有方,“导”而有效,“导”出智慧,“导”出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教师或引导学生在文本深处“穿行”,进入文本的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巧设“问题情境”,拓宽思维的“域”,把学生的思维从“求同... “导”而有方,“导”而有效,“导”出智慧,“导”出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教师或引导学生在文本深处“穿行”,进入文本的世界,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巧设“问题情境”,拓宽思维的“域”,把学生的思维从“求同”引向“求异”;或在关键之处“铺路搭桥”,“拉扶”一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或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妙用资源”,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师的“预设”;或制造“困难”和“麻烦”,让学生在“痛苦”中突破“成长上限”……教师“导”得高明,“导”得精彩。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师与生对学习活动的快乐享受,是刻苦攻关的精彩无限,是徜徉于精神家园的心理满足,是诗意般的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艺术 吴正宪 老师 交流 心灵 感受 传递 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 艺术魅力 激励学生 数学教师 积极主动 生命情感 第四册 师生
下载PDF
怎样安排最省时
3
作者 朱铁琴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07年第12期16-17,共2页
星期天下午,明明的妈妈准备去超市购物,临行前她问明明:"下午你准备做些什么啊?"明明想了想,说:"我计划做5件事:用30分写作业,用20分听音乐,用35分煮饭。
关键词 听音乐 踢球 煮饭 整理 购物 房间 计划 长时间 电子钟 下午
下载PDF
三年级柜台
4
作者 朱铁琴 周炳炎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06年第Z2期70-74,8,共6页
亲爱的同学们,快乐而充实的三年级即将结束,我们将满怀信心地进入一个新的学期。想知道自己有哪些收获吗?我们一起来挑战自己,闯关夺星吧!
关键词 三年级 柜台 身高 正方形 生产零件 扑克牌 面积 展厅 长方形 每小时
下载PDF
究竟给学生几根小棒?——“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究中学具选择心路
5
作者 朱铁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8年第10期26-27,共2页
新课程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操作离不开学具,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 新课程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操作离不开学具,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成了新课程下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自己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所用小棒几次不同的选择和调整.谈谈个人对学具选择的一此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关系 三角形 学生 学具 小棒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 数学能力
下载PDF
类化练习 拾就深刻——小学数学题组练习设计例谈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铁琴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11期6-8,共3页
一、缘起 1.测试目的:通过练习材料的不同编排,比较不同的编排方式对解答效果的影响,分析在“粗心”的表象下,学生错误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 类化 题组 编排方式 深层次原因 测试目的 “粗心”
原文传递
以题组策略干预“错误”之实践点滴
7
作者 朱铁琴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一、问题与思考 1.缘起:一次对比测试。刚接手新一届四年级,为了对整个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作个大致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三年级下册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内容作了一次检测。在各自编排试题时,针对类似的材料,老师们无意识... 一、问题与思考 1.缘起:一次对比测试。刚接手新一届四年级,为了对整个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作个大致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三年级下册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内容作了一次检测。在各自编排试题时,针对类似的材料,老师们无意识的一个编排差别引发了我们许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策略 实践 干预 “问题解决” 三年级下册 学习状况 四年级 无意识
原文传递
读出教材的厚度——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的思考
8
作者 朱铁琴 《小学数学教师》 2010年第4期50-57,共8页
一、缘起:这是一节复习课吗 参加教能比武.抽到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的一个内容:教材第91页“数学思考”例5。这个内容编排在小学数学的总复习阶段,但例5具体编排的却是一个学生还没学过的知识内容.该如何定... 一、缘起:这是一节复习课吗 参加教能比武.抽到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的一个内容:教材第91页“数学思考”例5。这个内容编排在小学数学的总复习阶段,但例5具体编排的却是一个学生还没学过的知识内容.该如何定位这节课?是复习还是新授?如果是复习课,“数学思考”这个内容又该如何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考” 六年级 人教版 下册 教材 “整理和复习” 内容编排 厚度
原文传递
由错例反思概念教学
9
作者 朱铁琴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1年第6期16-17,共2页
一、问题的缘起 这是一次普通的《垂直与平行》的单元练习,其中有两道练习: 题目1(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关键词 概念教学 反思 错例 单元练习 平行线 垂直 直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