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霞 朱锡颜 麦少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9期107-107,共1页
目的观察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100例。改进组采用改进的穿刺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法进行穿刺。对比2组接受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受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疼痛... 目的观察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100例。改进组采用改进的穿刺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法进行穿刺。对比2组接受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受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2.0%高于传统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无痛静脉输液技术优于传统穿刺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 输液技术 疼痛
下载PDF
不同部位注射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黎发雄 孙银莲 朱锡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0-940,945,共2页
目的:研究腋窝外侧皮下注射和上臂内侧皮下注射胸腺肽α1(Tα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腋窝外侧皮下注射Tα1,B组采用上臂内侧皮下注射Tα1,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A... 目的:研究腋窝外侧皮下注射和上臂内侧皮下注射胸腺肽α1(Tα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腋窝外侧皮下注射Tα1,B组采用上臂内侧皮下注射Tα1,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A、B两组ALT均有明显下降;治疗6个月后,A组的ALT水平继续下降,而B组下降不显著。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均有显著下降,A组HBVDNA水平下降出现较早(A组3个月即出现显著下降,B组6个月才出现下降)。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比较:A组注射部位疼痛较轻、较少,局部硬节少。结论:腋窝外侧及上臂内侧皮下注射Tα1,治疗CHB均能取得较好效果。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给药期间ALT水平能持续下降,HBVDNA水平较早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胸腺肽α1 疗效观察 不同部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皮下注射 ALT水平 DNA水平 上臂内侧 HBVDNA 注射部位疼痛 治疗作用 治疗前后 不良反应 局部硬节 注射给药 CHB Tα1 下降 外侧 腋窝 出现 B组
下载PDF
腋窝外侧无痛性皮下注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银莲 朱锡颜 罗广铃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4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探索腋窝外侧皮下注射对长期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减轻注射疼痛。方法将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组、上臂内侧皮下注射组以及臀部肌肉注射组。结果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组ALT正常率及H... 目的探索腋窝外侧皮下注射对长期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减轻注射疼痛。方法将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组、上臂内侧皮下注射组以及臀部肌肉注射组。结果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组ALT正常率及HBeAg阴转率优于臀部肌肉注射组,与上臂内侧皮下注射组相同。三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窝外侧皮下注射疗效显著,疼痛少,长时间注射无红肿、硬节。病人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外侧皮下注射 疼痛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浅谈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4
作者 钟东云 朱锡颜 +1 位作者 赵秀娥 郭巧玲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本文针对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探讨从护理学的角度提出如何从实际出发运用护理方法和技术,做好对病情的观察,对患者饮食、心理及用药的指导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结脑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病情观察 综合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