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部位血肿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朱阳星 利春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3期157-159,共3页
骨折愈合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各种基因表达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目前研究认为骨折部位血肿提供了成骨潜力细胞、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等成分,有骨诱导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提供环境因素及支架功能,以往被认为对骨折断端仅起到物... 骨折愈合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各种基因表达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目前研究认为骨折部位血肿提供了成骨潜力细胞、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等成分,有骨诱导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提供环境因素及支架功能,以往被认为对骨折断端仅起到物理支撑作用,无其他生物学作用。现已有许多学者根据血肿的生物学作用,将骨折部位血肿应用在临床手术上且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而其在骨折愈合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也逐渐被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对骨折部位血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术中应用上,而国外学者则更专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血肿是骨折愈合的反应池,提供最原始的骨传导作用,它涉及骨、血管组织再生、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能反映骨折修复的进程,影响着骨折愈合的程度。本文阐述国内外学者对骨折部位血肿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血肿促进骨折愈合的相关机制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血肿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及原因分析
2
作者 魏小华 陈文锋 朱阳星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因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异位...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因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并应用CT评估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对性别、年龄、骨折AO-Denis-Weber分型、有无下胫腓前后軔带撕脱性骨块、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11例发生下胫腓联合处异位骨化,发生率2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下胫腓联合异位骨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后,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加上螺钉刚性固定是下胫腓联合异位骨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下胫腓联合螺钉 异位骨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