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绿假单胞杆菌O-2-2产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及LC-MS/MS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方龙
朱零清
+1 位作者
杨雪
卢文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5,共7页
鼠李糖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二次采油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铜绿假单胞杆菌O-2-2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表明,磷酸盐、硝酸盐和微量元素对鼠李...
鼠李糖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二次采油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铜绿假单胞杆菌O-2-2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表明,磷酸盐、硝酸盐和微量元素对鼠李糖脂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Box-Behnke(BB)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磷酸盐、硝酸盐和微量元素用量分别为3.2g/L、13.76g/L和5.17ml,理论的最大产量为8.48g/L,与实测糖脂产量8.85g/L接近。摇瓶优化后的鼠李糖脂产量较优化前的6.24g/L提高了30.8%。最优化条件下采用10%的接种量逐级放大,并通过补料发酵,最终200L罐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70g/L,发酵时间仅为110h。采用新发明的二次蒸馏工艺,鼠李糖脂纯度达86.6%。液质联用(LC-MS)分析表明所生产的鼠李糖脂成分及含量为:双糖单脂32.9%、双糖双脂17.02%、单糖单脂3.16%、单糖双脂3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铜绿假单胞杆菌
响应面优化
分离工艺
原文传递
题名
铜绿假单胞杆菌O-2-2产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及LC-MS/MS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方龙
朱零清
杨雪
卢文玉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5,共7页
文摘
鼠李糖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二次采油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铜绿假单胞杆菌O-2-2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表明,磷酸盐、硝酸盐和微量元素对鼠李糖脂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Box-Behnke(BB)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磷酸盐、硝酸盐和微量元素用量分别为3.2g/L、13.76g/L和5.17ml,理论的最大产量为8.48g/L,与实测糖脂产量8.85g/L接近。摇瓶优化后的鼠李糖脂产量较优化前的6.24g/L提高了30.8%。最优化条件下采用10%的接种量逐级放大,并通过补料发酵,最终200L罐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70g/L,发酵时间仅为110h。采用新发明的二次蒸馏工艺,鼠李糖脂纯度达86.6%。液质联用(LC-MS)分析表明所生产的鼠李糖脂成分及含量为:双糖单脂32.9%、双糖双脂17.02%、单糖单脂3.16%、单糖双脂33.54%。
关键词
鼠李糖脂
铜绿假单胞杆菌
响应面优化
分离工艺
Keywords
Rhamnolipi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0-2-2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eparationprogress
分类号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绿假单胞杆菌O-2-2产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及LC-MS/MS分析
赵方龙
朱零清
杨雪
卢文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