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 “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朱靖华
|
《前卫》
|
2024 |
0 |
|
2
|
多级递阶工程结构系统抗地震设计的全局优化 |
朱靖华
王光远
|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3
|
多级递阶工程系统抗地震设计整体优化的计算实现 |
朱靖华
王光远
|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结构谐振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动凝聚、迁移子结构法 |
朱靖华
薛惠钰
|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
1991 |
4
|
|
5
|
多级递阶工程系统全局优化抗震设计的混合法 |
朱靖华
王光远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6
|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的研究 |
朱靖华
李丽娟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8 |
6
|
|
7
|
结构化FORTRAN语言形式及功能扩展——编译器CHTRF与CC语言 |
朱靖华
薛惠钰
|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0 |
3
|
|
8
|
结构通用分析程序SAP95的自由式数据文件设计 |
朱靖华
姚江峰
|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
1998 |
3
|
|
9
|
前、后《赤壁赋》题旨新探 |
朱靖华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1982 |
2
|
|
10
|
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苏轼艺术创造奥秘》之一章 |
朱靖华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东坡意象创造论 |
朱靖华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2
|
结构通用分析程序SAP 95的前处理输入器 |
朱靖华
姚江峰
|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
1998 |
2
|
|
13
|
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 |
朱靖华
|
《新东方》
|
1996 |
7
|
|
14
|
再论李清照“欲说还休”的难言之隐——对姚玉光“商榷”的商榷 |
朱靖华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5
|
东坡《竹枝歌》可入词集——与曾枣庄先生商榷 |
朱靖华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6
|
改进遗传算法在智能组卷中的应用 |
朱靖华
胡楠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2
|
|
17
|
世纪之交华语文新词汇教学的思考 |
朱靖华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8
|
苏轼的灵感论 |
朱靖华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9
|
论宋代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
朱靖华
|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20
|
文的“元”精神与苏轼的再创造 |
朱靖华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