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7 位作者 侯传举 邓东安 金岩 全薇 盛晓棠 王琦光 魏明 崔春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 (室缺 )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 17例 ,左心房增大 8... 目的 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 (室缺 )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 17例 ,左心房增大 8例。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室缺。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为 3~ 10 (4 .9± 1.8)mm ,室缺上缘距主动脉瓣下缘 1~ 5 (2 .3± 0 .9)mm ,36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出瘤 ,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和 1例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和Terumo导丝 ,通过室缺建立轨道 ,82例采用膜部室缺封堵器 6~ 14型号封堵 ,7例选用PDA蘑菇伞封堵 ,合并PDA者先行室缺封堵而后堵闭PDA。结果  88例介入治疗成功 ,6 7例即刻无分流 ,2 1例有少量分流 ,1例室缺术后封堵器脱落 ,经导管取出后行外科手术修复室缺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 1~ 15个月无异常表现。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 ,膜部室缺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部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双腔右心室75例临床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鲜阳 张玉威 +4 位作者 韩秀敏 王淑范 盛晓棠 全薇 侯传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1-542,共2页
回顾性总结 75例经临床检查并经手术证实有双腔右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和右室造影表现特点 ,总结诊断和鉴别诊断经验。结果显示 ,术前诊断有双腔右心室 5 7例 (76 % ) ,其中单... 回顾性总结 75例经临床检查并经手术证实有双腔右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和右室造影表现特点 ,总结诊断和鉴别诊断经验。结果显示 ,术前诊断有双腔右心室 5 7例 (76 % ) ,其中单纯双腔右心室 9例 ,合并其它心内畸形 48例 (6 4% ) ,同手术结果比较 ,术前有 18例 (2 4% )未诊断出双腔右心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右心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经导管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9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朱鲜阳 王琦光 +5 位作者 韩秀敏 盛晓棠 崔春生 张端珍 邓东安 张坡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998年3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介入治疗PDA 941例,其中男259例,女682例;年龄3个月-74岁(平均13.7岁);体重3.5-101 kg(平均31.2 kg)。结果主动脉造影按Krichenko分类,A型...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998年3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介入治疗PDA 941例,其中男259例,女682例;年龄3个月-74岁(平均13.7岁);体重3.5-101 kg(平均31.2 kg)。结果主动脉造影按Krichenko分类,A型641例(68.1%),B型11例(1.1%),C型202例(21.5%),D型8例(0.9%),E型79例(8.4%)。PDA最窄内径1.2-15(4.6±2.9)mm,主动脉端内径2.0-32.7(11.1±5.7)mm,长度2-42.6(6.7±3.3)mm;平均肺动脉压9.7-106(34.7±19.4)mm Hg。采用进口AGA蘑菇伞146例,AGA房间隔缺损封堵伞2例,国产PDA蘑菇伞720例,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伞18例,国产肌部室间隔封堵伞6例,国产偏心PDA封堵伞18例和德国pfm弹簧圈31例。7例未能完全封堵,治愈率达99.3%。结论绝大多数患者可用介入方法达到治愈,正确掌握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准确娴熟的操作技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慎重处理婴幼儿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PDA患者,正确评价肺动脉高压的性质是介入治疗指征的关键。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PDA患者远期疗效尚需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导管插入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4 位作者 邓东安 侯传举 张玉威 全薇 王琦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ASD 病例报告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影响法洛四联症患者存活的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朱鲜阳 王淑范 +6 位作者 张玉威 韩秀敏 邓东安 全薇 盛晓棠 王琦光 金岩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患者存活的因素。方法 :对 2 134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时年龄分儿童组和成人组 ,成人组 (≥ 15岁 ) 4 6 0例 ,儿童组 (<15岁 ) 16 74例。通过症状、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 目的 :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患者存活的因素。方法 :对 2 134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时年龄分儿童组和成人组 ,成人组 (≥ 15岁 ) 4 6 0例 ,儿童组 (<15岁 ) 16 74例。通过症状、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资料分析 ,观察其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低氧发作、右室流出道狭窄的严重程度、左心室发育不良和并存的其它心脏畸形的发生率 ,儿童组显著高于成人组 (P<0 .0 1) ,而肺动脉瓣下室缺的发生率 ,成人组则显著高于儿童组 (P<0 .0 1)。结论 :低氧发作 ,右室流出道狭窄的范围及程度 ,室缺位置 ,左室大小和并存畸形是影响法洛四联症患者存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儿童 成人 存活因素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门诊患者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鲜阳 张玉威 +4 位作者 张端珍 韩秀敏 王琦光 邓东安 侯传举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调查和描述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门诊患者的分布特征。方法:从2005年1月起,由先心病内科专家门诊负责,对先心病明确诊断的初诊患者连续登记至2011年1月,共11 780例,由26种畸形组成。统计分析26种先天畸形构成比以及其中8种常见畸形... 目的:调查和描述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门诊患者的分布特征。方法:从2005年1月起,由先心病内科专家门诊负责,对先心病明确诊断的初诊患者连续登记至2011年1月,共11 780例,由26种畸形组成。统计分析26种先天畸形构成比以及其中8种常见畸形(VSD、ASD、PDA、TOF、PS、AVSD、AS、TGA)在婴幼儿、儿童和成年人等阶段比例和单病种先心病中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4种常见先心病(VSD、ASD、PDA、AS)的3种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呈现特点。结果:①不同年龄段疾病构成比不同,VSD,TOF和TGA婴幼儿期明显高于成年人,VSD,TOF和TGA在婴幼儿和成人比例分别为53.8%和26.6%,8.6%和2.5%,5.1%和0.2%,而ASD和AS则成年人显著高于婴幼儿期,分别为41.1%和5.7%,6.8%和0.4%;②并发症呈现特点:艾森曼格综合征在VSD、ASD和PDA患者中绝大多数系成人,占97%,存活达50岁以上不足10%;心房颤动在ASD比较常见(2.4%),其次是PDA(1.1%),而VSD少见(0.2%);感染性心内膜炎在AS中较常见,发生率为6.1%,VSD和PDA分别为0.52%和0.55%。结论:先心病在各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构成比不同;婴幼儿期或儿童期手术可预防致残或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心脏缺损 心脏病 先天性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治疗成功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5 位作者 侯传举 邓东安 金岩 全薇 王琦光 韩雅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功能
下载PDF
采用pfm弹簧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4 位作者 王琦光 全薇 张玉威 侯传举 邓东安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 :评价使用 pfm弹簧圈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 1998- 0 3~ 2 0 0 1- 0 2 ,2 3例患者进行了PDA封堵术 ,年龄 8个月~ 32岁 (平均 10 .7岁 ) ,体重 9.5~ 5 5 (2 9.0± 16.6) kg,肺动脉平均压 2 0 .6 (10~ 38) mm... 目的 :评价使用 pfm弹簧圈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 1998- 0 3~ 2 0 0 1- 0 2 ,2 3例患者进行了PDA封堵术 ,年龄 8个月~ 32岁 (平均 10 .7岁 ) ,体重 9.5~ 5 5 (2 9.0± 16.6) kg,肺动脉平均压 2 0 .6 (10~ 38) mmHg,PDA最窄内径 1.6~ 4.1(2 .7± 0 .8) mm,3例为开胸结扎术后再通。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成功 ,封堵术后主动脉造影显示 19例完全封堵 ,4例有残余分流 ,术后 2 4h彩色多普勒显示 2 2例无血流通过 ,平均 X光暴露时间是15 .5 min(7~ 34 min) ,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 Duct- Occlud(pfm)弹簧圈封堵 PDA是安全有效的 ,PDA最窄内径应在 3mm以内 ,输送系统较细可用于婴幼儿 ,封堵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弹簧圈 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采用新型成角蘑菇伞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9
9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5 位作者 盛晓棠 邓东安 崔春生 张坡 全薇 侯传举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成角蘑菇伞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全组共15(男5,女10)例,年龄5.5个月~8岁(2.8±2.5岁),3岁以内婴幼儿12例,体质量6~30kg。PDA最小内径2~12(5.9±3.1)mm,术前均有肺...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成角蘑菇伞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全组共15(男5,女10)例,年龄5.5个月~8岁(2.8±2.5岁),3岁以内婴幼儿12例,体质量6~30kg。PDA最小内径2~12(5.9±3.1)mm,术前均有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为34~65mmHg。选用新型封堵伞直径6~20(12.9±4.2)mm。结果15例均获得成功。重复主动脉造影,无主动脉腔内狭窄和变形,无明显造影剂分流后释放封堵器。术后12例即刻无分流,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h超声心动图示分流消失,肺动脉压术后均有下降。结论应用新型成角蘑菇伞治疗小儿特殊类型PDA适应证范围广,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介入治疗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鲜阳 张端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56-360,共5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损介入治疗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胚胎发育过程 继发孔型 解剖学特点 发病机制 ASD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鲜阳 陈火元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343-346,共4页
房间隔缺损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房间隔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封堵器及传送装置的发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的对象及手术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现就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材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3 位作者 张端珍 崔春生 张坡 魏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2,共1页
主动脉缩窄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病例报告 血管扩张 血管直径
下载PDF
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鲜阳 崔春生 +5 位作者 张端珍 韩秀敏 王琦光 张坡 盛晓棠 陈火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37-137,共1页
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 kg,中位数38.8 kg。均可于胸左缘3~... 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 kg,中位数38.8 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部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 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的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肌部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肌部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肌部室缺直径3~6 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 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肌部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部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右颈内静脉 左心室造影 先天性 选择
下载PDF
DSA判断法乐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和左心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鲜阳 李军 +2 位作者 张玉威 胡为民 张仁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法乐四联症患者肺动脉狭窄和左心功能与手术关系。材料和方法:采用DSA24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测量了63例法乐四联症患者心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动脉指数(PAI)、M... 目的:研究法乐四联症患者肺动脉狭窄和左心功能与手术关系。材料和方法:采用DSA24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测量了63例法乐四联症患者心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动脉指数(PAI)、McGoon比值、左心室射血指数(SVI)与术后右心室/左心室压力比值呈负相关。结论:PAI>150mm2/BSA,McGoon比值>1.8,SVI>30ml/m2可作为法乐四联症心内修复术选择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心血管造影 DSA肺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鲜阳 张端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PAH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还是缺乏规范的PAH诊断流程及标准,没有统一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PAH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还是缺乏规范的PAH诊断流程及标准,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医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滥用钙通道阻滞剂及某些血管扩张剂,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正规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反应 HYPERTENSION ARTERIAL 试验 急性 治疗方案 钙通道阻滞剂
下载PDF
ESE2012瓣膜性心脏病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鲜阳 顾俊骏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8期1477-1478,共2页
通过临床检查评估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程度,须重视心脏听诊。在辅助检查中,心电图和胸片最常用,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测量相关指数,可评估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组织多普勒可检测患者早期左室功能损害,并测量肺血管压力及右室功能。
关键词 瓣膜性心脏病 诊疗指南 解读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 肺血管压力 临床检查 心脏听诊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及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鲜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女性是男性的2倍。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PDA。早产儿中发病率明显增加,出生体重〈1000g者,其发病率高达80%。PDA可以...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女性是男性的2倍。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PDA。早产儿中发病率明显增加,出生体重〈1000g者,其发病率高达80%。PDA可以是单一的畸形,也可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同时存在。PDA管径大小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小PDA者(内径≤2mm)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有杂音;中、大PDA者,有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PDA内径≥6mm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上呼吸道感染史 重度肺动脉高压 左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鲜阳 刘玉昊 +6 位作者 侯传举 韩秀敏 盛晓棠 张端珍 崔春生 邓东安 张玉威 《沈阳部队医药》 2007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为探讨影响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本文总结2002年8月~2006年2月在我院用介入法治疗358例的临床资料。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腰径4~19(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 为探讨影响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本文总结2002年8月~2006年2月在我院用介入法治疗358例的临床资料。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腰径4~19(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0枚,对称型封堵器218枚,所有病例的PMVSD均获得完全关闭。术后每天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持续7天,系统分析影响PMVSD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35例,其中严重心律失常17例。封堵器型号大(8.6±2.7)mm,偏心型封堵器,PMVSD与三尖瓣隔瓣距离<3mm和并有膜部膨出瘤是PM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PMVSD封堵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封堵器型号、类型、PMVSD与三尖瓣隔瓣的距离和是否合并有膜部膨出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膜部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成功2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4 位作者 全薇 王琦光 侯传举 邓东安 张玉威 《沈阳部队医药》 2002年第3期229-230,F004,共3页
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常位于肌小梁间,手术修补较困难,易造成传导束损伤和残余分流。我们采用(?)mplatzer 肌部室缺封堵器(AMVSDO)封堵2例病人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肌部 介入治疗 Amplatzer肌部室缺封堵器 残余分流
下载PDF
介入法成功治疗1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5 位作者 侯传举 邓东安 金岩 全薇 王琦光 韩雅玲 《沈阳部队医药》 2003年第6期528-528,共1页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4岁。2个月前在外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一直用扩冠、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心悸、气短加重,不能平卧,腹胀、下肢浮肿,于2002—12—29入我院。查体:血压70/45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4岁。2个月前在外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一直用扩冠、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心悸、气短加重,不能平卧,腹胀、下肢浮肿,于2002—12—29入我院。查体:血压70/45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增大,心律整齐,心率110/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至心尖部闻及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法 治疗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病例报告 心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