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天无总碱的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宏达 郭涛 +2 位作者 颜鸣 程非 朴希晨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及其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夏天无总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考察工艺和参数条件。结果... 目的研究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及其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夏天无总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夏天无中总生物碱,考察工艺和参数条件。结果阳离子树脂对夏天无总碱的最大吸附量为31.33 mg/g。上样浓度:1 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方法:先用蒸馏水除杂,经氨水碱化后,再用3 BV 80%乙醇洗脱,洗脱率为89.5%,得到的总生物碱含量为62.4%。再经酸碱沉淀纯化后的夏天无总生物碱的含量大于70%。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夏天无总生物碱的吸附能力较好,可用于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提取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夏天无 生物碱 原阿片碱 延胡索乙素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夏天无总生物碱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宏达 安晔 +2 位作者 郭涛 颜鸣 朴希晨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4456-4458,共3页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夏天无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夏天无总生物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综合评分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夏天无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夏天无总生物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综合评分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5h。提取物中总生物碱含量约为67%,原阿片碱含量约为17%,延胡索乙素含量约为1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夏天无总生物碱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法 夏天无 总生物碱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药师实行网格化分区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朴希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39-240,共2页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药品,同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临床工作中发现,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居多。如果能够加强药物监测管理、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及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文...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药品,同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临床工作中发现,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居多。如果能够加强药物监测管理、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及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文观察并分析药师实行网格化分区管理以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监测 分区管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网格化 头孢菌素类 氟喹诺酮类 用药不良反应 药师
原文传递
药师干预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4
作者 朴希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71-472,共2页
针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以药物治疗控制和改善病情为主,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要求较高。但是患者常因健忘、消极态度等原因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疾病治疗预后效果[1]。为了提高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我院尝试了药师干预方... 针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以药物治疗控制和改善病情为主,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要求较高。但是患者常因健忘、消极态度等原因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疾病治疗预后效果[1]。为了提高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我院尝试了药师干预方法,对患者遵医行为方面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药师干预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药依从性 药师干预 预后效果 患者遵医行为 药物治疗 疾病治疗 消极态度 慢性心脑血管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干预对ICU感染患者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朴希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61-361,共1页
ICU收治的患者因病情危重、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为提高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药师应深入临床,参与用药治疗过程,对不合理医嘱实施干预。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ICU感染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 ICU收治的患者因病情危重、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为提高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药师应深入临床,参与用药治疗过程,对不合理医嘱实施干预。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ICU感染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感染患者200例为对象,排除新生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医嘱 感染风险 新生儿患者 卧床时间 临床药师干预 抗感染治疗 感染患者 用药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