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D技术和聚类分析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2 位作者 曾士迈 孟安明 冯继东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试用45个随机引物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6个生理小种(CYR17,SU11,CYR23,CYR28,CYR29和CYR30)进行了RAPD分析,其中10个适宜引物具有鉴别作用,共扩增出89条RAPD图带,多态性为73%... 试用45个随机引物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6个生理小种(CYR17,SU11,CYR23,CYR28,CYR29和CYR30)进行了RAPD分析,其中10个适宜引物具有鉴别作用,共扩增出89条RAPD图带,多态性为73%。自CYR23、CYR28和CYR29三个生理小种中扩增出了特征性RAPD图带。根据RAPD分析结果,将这一结果与6个小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和成株期致病性的聚类分析作了比较。可将供试小种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CYR17、SU11和CYR23,其中前两者的相似性最大;CYR28和CYR29也较相近,属于第二组;新小种CYR30与其它小种的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菌 生理小种 RAPD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万年青炭疽病菌的识别与鉴定
2
作者 姜宁 王成彬 +2 位作者 薛寒 朴春根 李永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鉴定高邮市普遍发生的万年青(Rohdea japonica)叶片炭疽病菌,并明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方法】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几丁质合成酶(chs)、肌动蛋白(act)、微管蛋白(tub2)这5个基... 【目的】鉴定高邮市普遍发生的万年青(Rohdea japonica)叶片炭疽病菌,并明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方法】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几丁质合成酶(chs)、肌动蛋白(act)、微管蛋白(tub2)这5个基因片段以及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对分离自病斑的菌株进行准确鉴定;并通过致病性测定试验,明确菌株的致病力。【结果】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自万年青的菌株与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的模式菌株(CBS 119444)聚成一支;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镰刀形、同侧略弯的分生孢子符合山麦冬刺盘孢的形态特征。因此,分离菌株被鉴定为白蜡树刺盘孢复合种内的山麦冬刺盘孢。本研究获得的山麦冬刺盘孢菌株接种到健康叶片上能引起典型的炭疽病斑,并能够从接种病斑中再次分离到山麦冬刺盘孢菌株。【结论】结果明确了山麦冬刺盘孢是高邮市发生严重的万年青炭疽病病原菌,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麦冬刺盘孢 小丛壳目 万年青炭疽病 系统学 分类
下载PDF
日照市5种草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3
作者 王成彬 马春艳 +3 位作者 李永 薛寒 朴春根 姜宁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78-87,共10页
【目的】明晰日照市草地植物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原种类。【方法】2021—2022年在日照市进行草地植物病害调查。通过采集和分离病害样本获得病原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ITS-gapdh-chs-1-act-tub2)鉴定病原并明确其分类地位... 【目的】明晰日照市草地植物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原种类。【方法】2021—2022年在日照市进行草地植物病害调查。通过采集和分离病害样本获得病原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ITS-gapdh-chs-1-act-tub2)鉴定病原并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致病性测定试验明确病原菌。【结果】确定4种刺盘孢引起5种草地植物炭疽病,即隐秘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enigma)引起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炭疽病、喀斯特刺盘孢(C. karstii)引起山莴苣(Lactuca sibirica)炭疽病、烟草刺盘孢(C. tabacum)引起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炭疽病以及平头刺盘孢(C. truncatum)引起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炭疽病。【结论】本研究可为草地植物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盘孢 炭疽病 系统发育学 形态学
下载PDF
韩国、美国和中国栗疫病菌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朴春根 Kim Kyung-hee +2 位作者 Lee Sang-hyun Lee Seung-kyu Moon Byung-ju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用RAPD方法,对来自韩国、美国和中国的26个栗疫病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使用筛选的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了115个0.19~3.1 kb大小的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占61.7%。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系数为0.92时,26个菌株分为两大组,一组由21个... 用RAPD方法,对来自韩国、美国和中国的26个栗疫病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使用筛选的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了115个0.19~3.1 kb大小的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占61.7%。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系数为0.92时,26个菌株分为两大组,一组由21个菌株组成,包括大部分韩国菌株和美国菌株;另一组包括部分韩国菌株和中国菌株。表明美国菌株和大部分韩国菌株的遗传相似性很高,部分韩国菌株有较大的变异,而中国菌株则表现出了遗传上的远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 寄生隐丛赤壳 栗树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栗疫病菌弱毒性菌株的筛选及其dsRNA的转化稳定性
5
作者 朴春根 李永 +3 位作者 Lee Sanghyun Kim Kyunghee Lee Seungkyu 郭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8,共4页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树木病理研究室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树木病理研究室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间的细胞融合试验。结果表明:2个弱致病力菌株(KCP-135和KCP-136)中均检测到了dsRNA,弱毒性菌株KCP-22和其他19个强毒性菌株之间的菌落形成明显的隔离带并沿着隔离带产生分生孢子,没有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而弱毒性菌株KCP-22和强毒性菌株KCP-9之间的菌落则呈现了显著的细胞融合现象,而且其细胞融合菌株的培养特性和转化dsRNA数量均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DSRNA 弱毒性 栗疫病
下载PDF
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6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1-33,共3页
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中国林业科学院森保所朴春根北京农业大学唐文华自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Kohn等人首次实现了试管内DNA分子重组以来,有别于传统杂交分析的生物遗传本质的微观研究便进入了崭... 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中国林业科学院森保所朴春根北京农业大学唐文华自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Kohn等人首次实现了试管内DNA分子重组以来,有别于传统杂交分析的生物遗传本质的微观研究便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病性 病原菌 致病性 分子生物学 研究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2近等基因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朴春根 唐文华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46,58,78,共3页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小麦 白粉病抗性基因Pm2 RAPD分析
全文增补中
树木溃疡病病原真菌类群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Ⅰ.——小穴壳菌属、疡壳孢属、壳囊孢属、盾壳霉属分类地位的分子证明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星耀 赵仕光 +2 位作者 朴春根 吕全 贾秀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40,共7页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aSa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Lib.)、壳囊孢属(CytosporaEhrenb.)、盾壳霉属(Coniot...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aSa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Lib.)、壳囊孢属(CytosporaEhrenb.)、盾壳霉属(ConiothyriumSacc.)等4属真菌是引起树木溃疡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类群,是我国现阶段森林的重大有害生物。本文报道了这4个属的真菌基于28SrDNAPCRRFLP和RAPD解析的分类学研究结果,15个供试菌株聚为4类,每一类即一属,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属的传统分类地位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溃疡病 病原真菌 分类学 分子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被引量:53
9
作者 刘洪剑 朴春根 +3 位作者 汪来发 申相澈 郑荣镇 束庆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肿腿蜂 松墨天牛 致病力
下载PDF
我国几种植物植原体的快速分子鉴别与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永 田国忠 +1 位作者 朴春根 朱水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99,共7页
选用桑萎缩病(M u lberry dw arf,MD)、枣疯病(Ju jube w itches-broom,JW B)、酸枣丛枝病(W ild ju jube w itches-broom,W JW B)、泡桐丛枝病(Pau lownia w itches-broom,PaW B)和苦楝丛枝病(Chinaberry tree w itches-broom,CW B)5... 选用桑萎缩病(M u lberry dw arf,MD)、枣疯病(Ju jube w itches-broom,JW B)、酸枣丛枝病(W ild ju jube w itches-broom,W JW B)、泡桐丛枝病(Pau lownia w itches-broom,PaW B)和苦楝丛枝病(Chinaberry tree w itches-broom,CW B)5种不同植物植原体和来源于3个不同地区PaW B和JW B材料进行16S rDNA和23S rDNA PCR扩增、异源双链迁移率分析(HMA)、PCR产物的RFLP分析和16S rDNA的克隆和测序等比较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确定未知植原体种类和分类地位的分子鉴别与鉴定优化程序;并可对田间采集的各种植物植原体样品进行快速鉴定和鉴别。16S rDNA PCR产物HMA分析结果显示,JW B与CW B、MD和PaW B皆可形成明显的异源杂交双链;而CW B、MD和PaW B植原体之间未能形成异源双链。JW B和PaW B不同地区样品之间、JW B和W JW B之间也未发现异源杂交双链的形成。而23S rDNA PCR产物HMA分析则可以将MD与PaW B区分开。进一步对未知分类地位的CW B序列测定及与其它植原体16S rDNA的RFLP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CW B与PaW B同源性为99.5%,其中与MD的同源性高达99.7%,因而应将CW B归为翠菊黄花组16S r I-B,16S r I-B(r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原体 分子鉴别与鉴定 异源双链迁移率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序列测定
下载PDF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Ⅱ)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祥谓 崔宝凯 +2 位作者 徐梅卿 朴春根 刘洪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3-791,共9页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木材上有5种,如皱褶栓菌、冷杉附毛菌、伏果圆炷菌(干朽菌,泪菌)等,其中伏果圆炷菌能生于各种木质物和建筑木材上,是危害最大的腐朽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木 建筑木材 真菌 腐朽菌 担子菌 子囊菌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控现状 被引量:61
12
作者 王曦茁 曹业凡 +2 位作者 汪来发 朴春根 李成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6-267,共12页
松材线虫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美国的Steiner和Buhrer作为新种报道,但直至1971年才在日本被确认是引起松树枯死的原因。目前松材线虫在世界上分布还不很普遍,但对世界松林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松材线虫发生及防控现状,着重介绍了松材... 松材线虫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美国的Steiner和Buhrer作为新种报道,但直至1971年才在日本被确认是引起松树枯死的原因。目前松材线虫在世界上分布还不很普遍,但对世界松林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松材线虫发生及防控现状,着重介绍了松材线虫在世界的分布、寄主植物、传媒昆虫及管理现状。针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控现状,探讨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对策和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松属 墨天牛属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不同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寄生率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来发 王艳娜 +2 位作者 朴春根 田国忠 张路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7-781,共5页
利用来自不同地域的淡紫拟青霉的13个菌株,分别用其孢子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粒、菌丝处理分散卵粒、孢子液处理卵囊以评价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在被试所有菌株中,同一菌株三种不同方法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相比,孢... 利用来自不同地域的淡紫拟青霉的13个菌株,分别用其孢子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粒、菌丝处理分散卵粒、孢子液处理卵囊以评价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在被试所有菌株中,同一菌株三种不同方法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相比,孢子液处理卵囊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有很大的差异。三种处理方法结果显示618号菌株寄生率均为最高。菌株对卵的寄生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菌株 南方根结线虫 寄生率 卵囊 分散卵粒 处理方法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淡紫拟青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曦茁 朴春根 +4 位作者 李虹 汪来发 郭民伟 李永 刘晓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102,共8页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选择植物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建立以G418为筛选标记遗传转化体系。通过优化遗传转化条件,达到较高的转化效率:1000~2400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表明T...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选择植物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建立以G418为筛选标记遗传转化体系。通过优化遗传转化条件,达到较高的转化效率:1000~2400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表明T-DNA已整合到淡紫拟青霉的基因组中,表型测定发现转化子的遗传表现稳定。农杆菌介导淡紫拟青霉突变体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对植物线虫致病性高的突变体、了解淡紫拟青霉的侵染过程和侵染机制提供基础,对培育更优良的植物线虫生防菌株,开发高效生防制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淡紫拟青霉 G-418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中国不同栽培区杨树品系及其病害种类 被引量:37
15
作者 徐梅卿 周旭东 朴春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5-714,共10页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 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 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 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 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0%。2002—2007年,经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杨树良种有28个。中国杨树委员会将杨树生长的地理区域划为5个。本文汇总了近40年来有关杨树病害的文献,统计了98种(包括品种、无性系、栽培种)杨树上的生物病原物246种,其中真菌205种(子囊菌门38种、担子菌门99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68种)、细菌12种、病毒1种、线虫11种、螨类6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1种。又在每一杨树品种下列出各自的病原物种类。并分别统计5大派杨树病原真菌种类数量和出现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不同栽培区杨树品系 杨树病害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病力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曦茁 汪来发 +3 位作者 孟繁丽 郭民伟 朴春根 王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通过淡紫拟青霉山东寿光菌株搭载神舟八号获得10个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方法]以这10个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进行寄生试实验,观察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 [目的]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通过淡紫拟青霉山东寿光菌株搭载神舟八号获得10个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方法]以这10个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进行寄生试实验,观察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作用,并对与毒力相关的胞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盆钵试验方法,检验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花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0个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与原始菌株存在分化,其中有3个诱变菌株的寄生率增强,即Sd-m-9、Sd-m-16和Sd-m-26;这10个诱变菌株的几丁质酶和蛋白质酶的活性与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之间呈正相关。在盆钵试验中,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根结指数较原始菌株下降88.34%89.70%。[结论]因此,航天诱变菌株Sd-m-9、Sd-m-16和Sd-m-26可用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淡紫拟青霉 航天诱变 致病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白僵菌孢悬液添加增效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死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洪剑 束庆龙 +3 位作者 汪来发 朴春根 方建民 董广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6,共5页
将球孢白僵菌孢悬液分别与海藻糖、葡萄糖、L-丙氨酸和FeSO44种增效剂混合,各自配成4种不同浓度的增效剂白僵菌孢悬液,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体表。结果表明,4种增效剂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过程中都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添加海藻糖可... 将球孢白僵菌孢悬液分别与海藻糖、葡萄糖、L-丙氨酸和FeSO44种增效剂混合,各自配成4种不同浓度的增效剂白僵菌孢悬液,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体表。结果表明,4种增效剂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过程中都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添加海藻糖可使天牛幼虫的致死率平均提高18.05%,葡萄糖平均提高8.75%。第11天时,4种浓度海藻糖使天牛幼虫的致死率分别提高23.1%、76.9%、15.4%、53.8%;葡萄糖分别提高30.8%、0.0%、53.8%、7.7%;L-丙氨酸分别提高38.5%、23.1%、23.1%、-7.7%;FeSO4分别提高14.04%、36.39%、16.71%、2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剂 球孢白僵菌 松墨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多位点序列分析揭示我国16SrI组植原体不同株系间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少帅 李永 +4 位作者 任争光 宋传生 林彩丽 朴春根 田国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8,共14页
【目的】16SrI组植原体对我国作物和生态植物危害严重。目前植原体尚不能分离培养,对于我国植原体不同株系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尚不清晰,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揭示我国不同地区16SrI组不同植原体株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目的】16SrI组植原体对我国作物和生态植物危害严重。目前植原体尚不能分离培养,对于我国植原体不同株系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尚不清晰,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揭示我国不同地区16SrI组不同植原体株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植原体株系间不同持家基因的变异程度,为我国不同植原体株系的检测、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和依据。【方法】应用rp,tuf,secA,secY,ipt,dnaK,fusA,gyrB,pyrG和rpoB共10个持家基因序列,结合16S rDNA序列,以全基因序列已完成的洋葱黄化植原体(OY-M)、翠菊黄化丛枝植原体(AYWB)、澳大利亚葡萄黄化植原体(CPA)、草莓致死黄化植原体(SLY)和苹果簇生植原体(CPM)共5种植原体株系为参照,分析我国10个省(市)苦楝丛枝、莴苣黄化、桑萎缩、泡桐丛枝和长春花绿变植原体株系(共18株)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分析不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和变异程度。【结果】我国18株苦楝丛枝、莴苣黄化、桑萎缩、泡桐丛枝和长春花绿变植原体株系的rp,tuf,secA,secY,ipt,dnaK,fusA,gyrB,pyrG和rpoB多位点序列共有15种序列类型,从而揭示16SrI组不同植原体株系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rp等10个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将16SrI-B、D亚组的不同植原体株系清晰地分开。10株苦楝丛枝植原体株系与2株桑萎缩植原体株系系统发育关系最近,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将这2种基于16S rDNA序列难以区分的植原体株系清晰地区分。10株苦楝丛枝植原体株系分为4个进化枝,其多位点序列存在8种序列类型,这4个分枝与植原体株系的地理分布关系密切。与我国长春花绿变和泡桐丛枝植原体株系相比,福建三明2株莴苣黄化植原体株系与日本洋葱黄化植原体株系OY-M系统发育关系较近。在已检测分析的植原体不同基因序列片段中,dnaK基因序列片段的变异水平最高。【结论】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做为一种对植原体鉴定、区分以及株系遗传多样性全面检测的有效、可靠方法。在以后的研究中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深入探讨植原体不同组间或亚组间株系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原体 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 遗传变异 序列类型(ST)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鸭梨果实轮纹病潜伏侵染时期及采后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艳娜 王贵禧 +2 位作者 梁丽松 朴春根 赵晓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0-634,共5页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果实,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套袋处理、解袋暴露处理、涂抹和刺伤接种轮纹病菌孢子悬液处理的鸭梨果实采后不同时期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轮纹病菌主要侵染期为盛花期后50~70d,但盛花期110d以后仍然可以侵染,而盛花期...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果实,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套袋处理、解袋暴露处理、涂抹和刺伤接种轮纹病菌孢子悬液处理的鸭梨果实采后不同时期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轮纹病菌主要侵染期为盛花期后50~70d,但盛花期110d以后仍然可以侵染,而盛花期后50d内不易感染轮纹病菌;轮纹病病原菌更容易通过伤口侵染;在采后梯度降温贮藏条件下,鸭梨轮纹病的集中发病期为采后40~60d;接种孢子悬液使果实的发病期提前、发病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果实 轮纹病 潜伏侵染 采后发病
下载PDF
林分因素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姚松 汪来发 +1 位作者 朴春根 束庆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5,共5页
2006年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选择岱山、家山、静山和阡马山为试验点,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及在各林分中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坡向、林分位置放置诱捕器,调查以上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植被覆盖率(F=16.02,P... 2006年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选择岱山、家山、静山和阡马山为试验点,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及在各林分中不同的林地植被覆盖率、郁闭度、坡向、林分位置放置诱捕器,调查以上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植被覆盖率(F=16.02,P=0.0003)、坡向(F=2.32,P=0.0378)对松墨天牛数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林地植被覆盖率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林分位置中林缘与林中的不同对其影响达到显著水平(F=4.29,P=0.0447),林分类型(F=1.67,P=0.1660)、郁闭度(F=0.09,P=0.7666)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因素 松墨天牛 种群数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