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活素防治心血管外科围术期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朴虎林 郝燕丽 +1 位作者 刘可妍 李丹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419-2423,共5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术后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接... 目的: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术后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接受新活素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肌酐水平、BNP水平及尿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结新活素防治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新活素组治疗72 h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平均每小时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平均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72 h平均LVEF和平均每小时尿量略高于治疗前,平均BNP水平略低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治疗24 h血肌酐值略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72 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24 h血肌酐值略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仍略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新活素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其中8.33%(5/60)患者血压低于90/60 mmHg。新活素组平均住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30 d内MACE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新活素的早期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但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衰 心血管外科 围术期 安全性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博 吴慧颖 +1 位作者 朴虎林 柳克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提高心肌原代细胞存活率及纯度。方法应用0.1%的Ⅱ型胶原酶消化出生第1d乳鼠的心肌组织,收集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和,加入DNA酶消化一次,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结果在分离培养新生大... 目的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提高心肌原代细胞存活率及纯度。方法应用0.1%的Ⅱ型胶原酶消化出生第1d乳鼠的心肌组织,收集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和,加入DNA酶消化一次,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结果在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胶原酶和DNA酶的组合使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可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本研究应用改良的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心肌细胞存活率高,纯度高,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原代培养 胶原酶 分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博 吴慧颖 +1 位作者 朴虎林 柳克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2-106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心肌梗死后血管修复的作用,阐明其修复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10、50及100μg·L-1)的GDF5作用于细胞,同时设正常对照组,CCK8法和立体培养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心肌梗死后血管修复的作用,阐明其修复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10、50及100μg·L-1)的GDF5作用于细胞,同时设正常对照组,CCK8法和立体培养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迁移。结果:CCK8实验法,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GDF5剂量的增加,抑制率也相应地增加达2倍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培养法检测,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GDF5剂量的增加,细胞运动明显增快,不同浓度GDF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应用神经延长架延长兔坐骨神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帅星 朴虎林 +3 位作者 石伟 华益 张志刚 金成峰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2期87-90,T001,共5页
目的 利用神经延长器延长周围神经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的神经延长架 ,每天分数次延长 1mm ,修复神经缺损 10mm ,9周后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延长段神经外膜血供基本正常 ,神经缺损修复后其... 目的 利用神经延长器延长周围神经 ,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的神经延长架 ,每天分数次延长 1mm ,修复神经缺损 10mm ,9周后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延长段神经外膜血供基本正常 ,神经缺损修复后其神经刺激阈值与神经原位缝合组差异无显著性 ,与神经移植组差异有显著性 ,组织学观察 ,延长组和原位缝合组有基本正常组织结构 ,神经移植组有明显空泡变性 ,髓鞘凝固变性。结论 应用神经延长装置 ,采用合适的连接方法 ,可有效的延长周围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延长架 兔坐 骨神经 实验 周围神经缺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眼睑Merkel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朴虎林 尹龙 东明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Merkel细胞 眼睑 老年人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胃黄斑瘤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武丕 韩光石 +1 位作者 朴虎林 崔香丹 《中国医药》 2007年第6期350-350,共1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在胃黄斑瘤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中经病理证实的胃黄斑瘤58例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服用洁维乐、甲硝唑共7d,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58例均在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一次后胃黄斑瘤消失,临床症状明显缓...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在胃黄斑瘤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中经病理证实的胃黄斑瘤58例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服用洁维乐、甲硝唑共7d,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58例均在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一次后胃黄斑瘤消失,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9个月无复发,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胃黄斑瘤的射频消融疗法治疗彻底,一次性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斑瘤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成人心血管手术无输血经验总结
7
作者 张旭 杜宇 +4 位作者 郑晓梅 朴虎林 王勇 王天策 柳克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总结心血管外科成人手术无输血(异体血)的临床经验,旨在进一步拓宽无输血手术范围,缓解血源紧张的压力,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术前调整凝血功能至适合手术的状态、术中合理配置体外循环管道系统、合理的手术技术及有效的术... 目的总结心血管外科成人手术无输血(异体血)的临床经验,旨在进一步拓宽无输血手术范围,缓解血源紧张的压力,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术前调整凝血功能至适合手术的状态、术中合理配置体外循环管道系统、合理的手术技术及有效的术后止血、血液回收及回输技术的使用等综合措施来保护血液。结果 648例患者中有516例完成无输血手术,总体无输血率达79.6%,无输血组术后血红蛋白(111.3±15)g/L,平均红细胞比容(0.32±0.04),术后引流量(255.9±64.6)ml,气管插管时间(7.89±3.02)h,ICU停留时间(30.56±23.54)h,总住院时间(11.17±3.37)d。结论采取综合的节血措施后,无输血手术在心脏外科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无输血手术 血液保护
下载PDF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晨宇 李博 +4 位作者 朴虎林 李丹 续晋宇 魏士博 柳克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0-814,共5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更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CABG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29例)和氯吡格雷组(131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更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CABG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29例)和氯吡格雷组(131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1)+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mg·d-1)+阿司匹林(100mg·d-1)行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随访收集有效性相关不良事件,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因再发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及因再发心力衰竭入院)和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共241例,其中替格瑞洛组122例,氯吡格雷组119例。替格瑞洛组共发生MACE 10例(8.2%),氯吡格雷组共发生MACE 19例(16.0%),2组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发生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1例(0.8%),氯吡格雷组发生6例(5.0%),2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27例(22.1%),氯吡格雷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17例(14.3%),2组间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氯吡格雷比较无明显差别,二者均可作为CABG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有效性 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重度乙醇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7例临床分析(附2例尸检报告)
9
作者 金武丕 金帅星 +1 位作者 朴虎林 李香玉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重度乙醇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尸检报告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宽 李博 +1 位作者 朴虎林 柳克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PPM)极为罕见,约占所有恶性间皮瘤的0.7%,所有恶性肿瘤的0.01%-0.025%,男性多见,其发病与石棉接触史相关。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4例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病理,旨在探讨CT在原发性心...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PPM)极为罕见,约占所有恶性间皮瘤的0.7%,所有恶性肿瘤的0.01%-0.025%,男性多见,其发病与石棉接触史相关。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4例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病理,旨在探讨CT在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恶性间皮瘤 弥漫性 原发性 临床病理 CT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夹层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楚龙 李博 +3 位作者 朴虎林 王勇 许日昊 王维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4期728-731,共4页
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动脉壁正常结构改变,血管内的血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膜破口而进入动脉内膜和中层的假腔内,使动脉壁扩张并延伸。目前研究认为夹层动脉瘤动脉壁的结构改变多与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中层平滑... 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动脉壁正常结构改变,血管内的血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膜破口而进入动脉内膜和中层的假腔内,使动脉壁扩张并延伸。目前研究认为夹层动脉瘤动脉壁的结构改变多与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中层平滑肌细胞、内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以及主动脉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有关([1]),而这些变化都涉及到骨桥蛋白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骨桥蛋白 外膜成纤维细胞 中层平滑肌细胞 生发 动脉内膜 结构改变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朴虎林 王勇 +8 位作者 郑晓梅 朱翠琳 王维铁 黄茂勋 魏士博 谢楚龙 高星昊 徐健 柳克祥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总结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支架象鼻术.患者出院前行CT血管造影评估手术效果.结果22... 目的 总结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支架象鼻术.患者出院前行CT血管造影评估手术效果.结果222例患者在院死亡12例(5.4%),截瘫3例(1.4%),脑卒中9例(4.1%).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5.2±29.1)min,停循环时间(37.5±7.1)min.出院时弓部假腔闭合率为81.8%,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为69.4%.结论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短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夹层 手术 主动脉弓修复术 内覆式技术 支架象鼻术
原文传递
中度低温停循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朴虎林 王维铁 +6 位作者 王勇 李博 朱志成 李丹 王天策 许日昊 柳克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28℃)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50例应用深度低温(25℃)停循环技术,50例应用中度低温(28℃)停循环技术。...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28℃)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50例应用深度低温(25℃)停循环技术,50例应用中度低温(28℃)停循环技术。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降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对比研究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中度低温组死亡2例,深度低温组死亡3例。中度低温组在降温时间、停循环时间、复温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第1天转氨酶较深度低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肌酐、总胆红素、卒中、下肢轻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一过性意识障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低温组在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深度低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充分脑灌注及脊髓保护的条件下,中度低温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应用较为安全,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中度低温 体外循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影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云 朴虎林 +7 位作者 李博 王勇 谢楚龙 魏士博 徐健 高星昊 杜宇 柳克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因素,提高不停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8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在心脏不... 目的探讨影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因素,提高不停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8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在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搭桥。按是否并行体外循环将患者分为两组: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CABG组) 797例,其中男592例、女205例,平均年龄(60.5±8.4)岁;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BH组)101例,其中男77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8.2)岁。结果 OPCABG组患者平均搭桥数(3.36±0.74)支,OPBH组患者平均搭桥数(3.71±0.69)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和OPBH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0.8±9.5)h vs.(20.6±12.3)h]、住ICU时间[(28.8±15.5)h vs.(37.4±30.8)h]、住院时间[(10.9±4.8)d vs.(14.8±8.6)d]、死亡率(1.1%vs. 3.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2.4%vs. 8.9%)及体外膜肺氧合使用率(0.5%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98例患者死亡12例,总体无输血率为91.3%。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尖及心肌固定器的引入、手术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良好的麻醉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灵活精确运用,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那些心脏显著扩大,心功能差,术中搬运心脏导致循环不稳定的患者,需要体外循环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士博 朴虎林 +4 位作者 王勇 李丹 高星昊 王天策 柳克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4-536,共3页
目的总结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疗效,探讨影响ECMO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67例因围手术期心功能衰竭行VA-ECMO辅助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41例,女26例;患儿3例... 目的总结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疗效,探讨影响ECMO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67例因围手术期心功能衰竭行VA-ECMO辅助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41例,女26例;患儿3例,年龄分别为22、24、30个月;成人患者64例,年龄32-78岁,平均(56.52±10.99)岁。结果平均ECMO支持(235.79±123.87)h,平均机械通气(166.11±148.31)h。49例脱离ECMO,其中38例出院,死亡11例(脱离ECMO后28天内);放弃治疗18例。67例中有4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肾功能不全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4例、术后感染9例、因纵隔渗血二次开胸止血6例、消化道出血4例、插管部位出血3例、肢端末梢缺血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VA-ECMO是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把握ECMO指征、早期停止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包括预防和控制出血、合理抗凝、控制感染、保护脏器功能、预防肢端末梢缺血)等是提高VA-ECMO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原文传递
对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急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6
作者 朴虎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9,共3页
探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在临床中接受不同急诊治疗方式及其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重度乙醇患者60例进行研究。常规组应用传统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纳洛酮。对比干... 探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在临床中接受不同急诊治疗方式及其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重度乙醇患者60例进行研究。常规组应用传统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纳洛酮。对比干预有效率及心肌损伤状况。结果:实验组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干预前心肌损伤指标无显著差异,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肌损伤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急诊留观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讨论: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急诊治疗期间不同方式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结合应用纳洛酮能够发挥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并发挥良好的催醒与理想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乙醇中毒 急诊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