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中国社会的“关系”及其公共性提升 被引量:3
1
作者 朴雨淳 叶克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6,共7页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社会的"关系"与信誉(trust)、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治理(governance)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现实中,信誉、社会资本、治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在社会意义上,信誉是一种有别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信誉。社会资...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社会的"关系"与信誉(trust)、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治理(governance)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现实中,信誉、社会资本、治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在社会意义上,信誉是一种有别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信誉。社会资本是一个源于经济学的有用概念,但被广泛使用于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治理是一种政府管理的新型调控机制,通常强调不同社会部门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网络。为了保证社会领域中的"公共利益"或"公共性",上述概念已被社会科学家们所使用。本文试图解释为什么中国面对一些社会问题难以发现及时而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环境中,"关系"对于谋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起着决定性但又是负面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关系"基本上依赖于个人信誉,阻碍着基于客观信息的社会信誉的形成。"关系"的个人因素如此强大,致使人们不愿意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消除个人关系。其次,狭义的社会资本是一种无论男女据此均可获取某种利益的个人关系网络。但是,社会资本的"社会"则意味着,资本的社会维度将赋予超越个人层面的社会利益。从总体上看,动用"关系"是为了达成个人目的而不是其他原因。再次,基于"关系"的中国人虽然正在逐步改进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在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中仍然保持着"关系"的巨大影响。有鉴于此,提出中国社会中基于关系的治理远胜于基于规则的治理的有关假设是非常自然的。"关系"的未来命运理应转向公共领域,而在公共领域中,社会信誉、社会资本和基于规则的治理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可以发挥主要作用。这将引导中国走向成熟的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关系” 公共性 中国研究 公共管理 社会学
下载PDF
中国社会的“关系”文化——兼论能否增进“关系”的公共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朴雨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6,共12页
通常认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倚重个人“关系”开展经济交易和维系社会交往。“关系”一般是指基于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通过获取资源的相互责任、持续的合作与互惠来维系合作伙伴的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关系”通常被认为... 通常认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倚重个人“关系”开展经济交易和维系社会交往。“关系”一般是指基于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通过获取资源的相互责任、持续的合作与互惠来维系合作伙伴的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关系”通常被认为与行贿或腐败有密切关系,但中国正在经历快速而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民营化和伴随跨国公司所导入的截然不同的职业道德与运行规则已在削弱“关系”纽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关系”是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的。因此一些学者主张,如果中国人能将“关系”作为制度或法律工具的替代物,那么“关系”所导致的诸如行贿或腐败等负面道德问题将会消除。本文坚持认为,在中国社会仅靠建立法律和正式制度结构不足以割断“关系”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一个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保持其合法私人利益的同时,将基于“关系”的合作伙伴转入公共领域,只要他们不违反社会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按照“旋转门”理论,为了取得互惠的发展格局,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应致力于更为积极而有效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公共性社会关系 “关系”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