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Me-DAB诱导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53及相关基因mRNA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付艳 邓伟国 +1 位作者 李玉林 杉山俊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41,共7页
背景与目的:有关肝癌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异常已有报道,但其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尚不清楚。为了解在肝癌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p53、谷胱甘肽转硫酶P(glutathioneS-transferaseP,GST-P)、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白蛋白m... 背景与目的:有关肝癌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异常已有报道,但其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尚不清楚。为了解在肝癌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p53、谷胱甘肽转硫酶P(glutathioneS-transferaseP,GST-P)、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白蛋白mRNA水平的变化,本研究定量分析癌前病变和癌灶中GST-P、AFP和白蛋白mRNA的量。方法:在3'-甲基-4-二甲胺偶氮苯(3'-methyl-4-dimethylaminoazobenzene,3'-Me-DAB)诱发F344大鼠肝癌过程中,用激光捕获显微取样仪(LCM)准确获得大鼠肝脏中微小癌灶或癌前病变组织后,采用LightCyclerTMV3System实时(real-time)RT-PCR定量分析这些病灶组织中mRNA水平。结果:在实验的第6、12和24周,癌前病变组织中p53mRNA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1)。从第6周到第24周,癌前病变组织中p53mRNA逐渐降低(P<0.01)。癌组织中p53mRNA含量高于正常组织,低于同期癌前病变组织(P=0.028和0.0136)。第24周的癌前病变组织或癌组织中细胞核呈p53强染色。各实验期,癌前病变中GST-PmRNA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组织(P<0.001)。癌组织中AFP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P<0.001),白蛋白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这两种组织(P<0.01)。GST-P和AFP分别在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呈灶状强表达。结论:G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e-DAB 诱导 大鼠 MRNA P53基因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肝癌
下载PDF
p53基因变异在F344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付艳 邓伟国 +1 位作者 李玉林 杉山俊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纯系 F344大鼠经 0 .0 6% 3′-甲基 -4-二甲胺基偶氮苯饲喂 6、1 2和 2 4周致癌。激光显微切取肝脏癌前病变和癌灶 ( LCM样品 ) ,进行p5 3基因的 PCR- 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结果 :2 ... 目的 :研究 p5 3基因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纯系 F344大鼠经 0 .0 6% 3′-甲基 -4-二甲胺基偶氮苯饲喂 6、1 2和 2 4周致癌。激光显微切取肝脏癌前病变和癌灶 ( LCM样品 ) ,进行p5 3基因的 PCR- 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结果 :2 5 %癌前病变 LCM样品及 45 .8%癌 LCM样品分别在外显子 6/7或 (和 ) 8呈现 PCR- SSCP电泳带移动率改变 ( P>0 .0 5 )。 2 0 .5 %癌前病变 LCM样品在外显子 6/7或 (和 ) 8发生了错义突变 ,显著低于癌灶样品 ( 62 .5 % ,P<0 .0 1 )。在较晚的癌前病变和癌灶细胞核中发现变异的 p5 3蛋白。结论 :p5 3基因突变始发于肝脏化学性癌发生早期的癌前病变 ,提示突变导致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53基因 基因变异 遗传学 激光显微切割 癌前状态
下载PDF
CD4 T细胞缺乏对胸腺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张凤春 卢振霞 +1 位作者 张秀梅 杉山俊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通过对LEC大鼠和正常对照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的研究,探讨了CD4T细胞缺乏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电子显微镜、抗ss-DNA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DNA片段梯形电泳带结果提示:CD4T细胞缺乏可诱导不成熟T细胞凋亡,对成... 通过对LEC大鼠和正常对照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的研究,探讨了CD4T细胞缺乏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电子显微镜、抗ss-DNA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DNA片段梯形电泳带结果提示:CD4T细胞缺乏可诱导不成熟T细胞凋亡,对成熟T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缺乏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ATP7B基因在转基因大鼠的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分析
4
作者 孟雁 三好一郎 +5 位作者 平林真澄 本谷安正 寺田邦彦 上田正次 杉山俊博 笠井憲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目的 利用转基因大鼠模型 ,研究人Wilson病致病基因ATP7B在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方法 将构建的 7 1kb含有鸡 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人正常ATP7BcDNA ,经显微注射法导入Wilson病动物模型LEC(long_evanscinnamon)大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以R... 目的 利用转基因大鼠模型 ,研究人Wilson病致病基因ATP7B在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方法 将构建的 7 1kb含有鸡 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人正常ATP7BcDNA ,经显微注射法导入Wilson病动物模型LEC(long_evanscinnamon)大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以RT_PCR和Westernblot分析其在转基因大鼠各组织内的表达谱 ;用抗大鼠铜蓝蛋白抗体检测肝细胞全铜蓝蛋白 (holoceruloplasmin)的合成 ;同时对 6~ 30周龄的转基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活性、血清铜浓度、胆汁的铜分泌量、以及肝、肾和脑组织中的铜含量进行分年龄段连续测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转基因大鼠体内 ,ATP7B在各种组织中获得广泛表达 ,其中肝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较高 ,肝细胞恢复了全铜蓝蛋白的合成 ,血清中的铜含量及胆汁的铜排泄量增加 ,肝、肾组织中的铜蓄积减少。结论 完整表达人ATP7B基因产物的转基因大鼠的肝细胞 ,通过CPN介导的铜向血清的分泌和调节铜向胆汁的排泄 ,恢复了ATP7B参与铜转运功能 ,Wilson病的铜蓄积与ATP7B基因的突变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7B 转基因大鼠 铜代谢 血清全铜蓝蛋白 医学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