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春·大地·呼唤——解读叶赛宁与海子自然诗审美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一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共3页
诗人对美的理解,是把他们对美的认识带进生活,带进作品中,几乎走近俄罗斯叶赛宁和中国海子的人都会感到他们的青春、真实、质朴、平凡的美。美是自然,美是大地,诗人在崇尚自然美的同时,认为自然之美的根源来自于生长的大地。从他们的诗... 诗人对美的理解,是把他们对美的认识带进生活,带进作品中,几乎走近俄罗斯叶赛宁和中国海子的人都会感到他们的青春、真实、质朴、平凡的美。美是自然,美是大地,诗人在崇尚自然美的同时,认为自然之美的根源来自于生长的大地。从他们的诗中可以感受到自然审美精神和思想,同时也能赏析到自然诗歌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赛宁 海子 自然诗 审美思想
下载PDF
超越生活之上——别尔嘉耶夫艺术创造论评析
2
作者 李一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131,160,共6页
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非常重视"创造"的概念,提出了艺术创造论。他对艺术、文学、文化充满兴趣,对诸多哲学家、作家、艺术家思想、艺术流派做出评论,提出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而进行艺术创造的论点。他的艺术创造论源于德国... 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非常重视"创造"的概念,提出了艺术创造论。他对艺术、文学、文化充满兴趣,对诸多哲学家、作家、艺术家思想、艺术流派做出评论,提出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而进行艺术创造的论点。他的艺术创造论源于德国神秘主义,走向人类学,其思想对艺术创造的本体论、当今文化艺术的迷失问题、艺术家对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尔嘉耶夫 艺术创造论 美学 自由
下载PDF
勇士的情结 艺术的张力——俄罗斯油画《搏斗》与中国同类题材作品之比较
3
作者 李一帅 《文史杂志》 2010年第5期44-46,共3页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崇尚勇敢,勇士(或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作为描绘这个民族历史身影的俄罗斯画家、雕塑家们,亦是具有强烈勇士情结的卓越艺术家群体。俄罗斯当代著名画家贝斯特洛夫就属于这个群体。他是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 艺术家 作品 题材 同类 中国 搏斗 油画
下载PDF
俄罗斯画家卡柳塔的《圣诞夜》及其宗教观
4
作者 李一帅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6-77,共2页
尤里·卡柳塔(1957-)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作者于1996年创作了油画《圣诞夜》,是前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俄罗斯绘画界涉及到宗教题材少见的精品之作。作品自问世以来,俄罗斯评论家对其好评从未间断。卡柳塔经历了前苏联... 尤里·卡柳塔(1957-)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作者于1996年创作了油画《圣诞夜》,是前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俄罗斯绘画界涉及到宗教题材少见的精品之作。作品自问世以来,俄罗斯评论家对其好评从未间断。卡柳塔经历了前苏联解体时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冲击,沉闷的心情加深了作者对宗教题材的兴趣,创作思想也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圣诞 宗教观 画家 列宾美术学院 宗教题材 创作思想 社会矛盾
下载PDF
秋日里的和谐美——读俄罗斯油画《苏兹达利的秋天》
5
作者 李一帅 《文史杂志》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一 戈雷雪夫出生在离莫斯科东北方向190公里处的弗拉基米尔市。他于198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师范学院线条艺术系,后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萨拉霍夫创作研究室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师从著名绘画大师萨拉霍夫;从2003年开始在莫斯... 一 戈雷雪夫出生在离莫斯科东北方向190公里处的弗拉基米尔市。他于198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师范学院线条艺术系,后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萨拉霍夫创作研究室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师从著名绘画大师萨拉霍夫;从2003年开始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写生艺术系任教,现为俄罗斯美术家创作协会会员和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戈雷雪夫继承了俄罗斯前辈艺术大师的自然写实风俗画的传统艺术手法。他在2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和谐 油画 国立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下载PDF
“现代性”与“本土化”漫谈——访文艺理论家钱中文
6
作者 李一帅 钱中文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1期104-123,I0004,共21页
一、深厚积淀:俄罗斯文学对文艺理论的奠基,李一帅(以下简称“李”):钱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能够采访您,首先祝贺您的《钱中文文集》(5卷本)出版,这在文艺理论学界具有重要意义。您经历了20世纪文艺理论“唯苏论”的时期、经历了在干校蛰... 一、深厚积淀:俄罗斯文学对文艺理论的奠基,李一帅(以下简称“李”):钱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能够采访您,首先祝贺您的《钱中文文集》(5卷本)出版,这在文艺理论学界具有重要意义。您经历了20世纪文艺理论“唯苏论”的时期、经历了在干校蛰伏的时期、经历了80年代西方文论涌入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俄罗斯文学 钱中文 西方文论 百家争鸣 现代性 本土化 20世纪
下载PDF
从“西方启蒙”到“东方兴趣”:18世纪俄国的“中国风”艺术
7
作者 李一帅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18世纪的俄国兴起“中国风”艺术,起初是受到了欧洲启蒙主义浪潮中的“中国思想”影响,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都直接影响了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后来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开启了中俄贸易的大门,大量中国艺术品... 18世纪的俄国兴起“中国风”艺术,起初是受到了欧洲启蒙主义浪潮中的“中国思想”影响,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都直接影响了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后来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开启了中俄贸易的大门,大量中国艺术品被俄国传教士、商人带回俄国,拥有中国艺术品的规模成为俄国皇室与王公贵族彰显身份的标志。彼得一世在俄国实施改革、兴建圣彼得堡的过程中,引进了“中国风”的艺术形式—修建了“中国屋”;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又将“中国风”的艺术风格在俄国本土进一步推进,直接修建了具有“中国风”的景观园林和建筑—“中国村”。中国艺术不仅在18世纪中俄两国的文明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学精神海外传播开辟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 洛可可 彼得一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 启蒙主义
下载PDF
身份与象征:1920-1930年代苏联视野中的鲁迅
8
作者 李一帅 《外国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16,共21页
1929年俄语版《阿Q正传》问世,身为汉学家的译者王希礼认为鲁迅是当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但他批判鲁迅逃避革命,把他定性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时代苏联学界对鲁迅的认识。1930年代,随着... 1929年俄语版《阿Q正传》问世,身为汉学家的译者王希礼认为鲁迅是当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但他批判鲁迅逃避革命,把他定性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时代苏联学界对鲁迅的认识。1930年代,随着苏联国内政治局势的转变,翻译了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鲁迅在苏联学界的身份定位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无产阶级翻译家、作家”的头衔。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无产阶级思想受到法捷耶夫等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的认可,成为“中国的高尔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礼 鲁迅 《阿Q正传》 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历史、生存与艺术创造——别尔嘉耶夫的时间美学之维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一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8,共9页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对“历史、生存、艺术创造”关系的理解是他重要的美学思想遗产之一。别尔嘉耶夫提出历史哲学时间概念的三种类型——宇宙时间、历史时间、生存时间,并强调生存时间的重要性,他的美学思想和生存时间有深入的...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对“历史、生存、艺术创造”关系的理解是他重要的美学思想遗产之一。别尔嘉耶夫提出历史哲学时间概念的三种类型——宇宙时间、历史时间、生存时间,并强调生存时间的重要性,他的美学思想和生存时间有深入的关联。别尔嘉耶夫提出积极的末世论,认为艺术在历史时间内会终结,但是会在生存时间内永生。别尔嘉耶夫的美学思想从宗教观出发,但最终指向人的生存——人应不断进行美的创造,产生精神意义,来抵抗瓦解与毁灭。别尔嘉耶夫的艺术创造论在历史哲学、文化哲学与美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尔嘉耶夫 历史哲学 宗教哲学 生存时间 艺术创造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论公共阐释论中的三个主要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一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公共”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起源与发展不同,西方的“公共”强调共享视觉与空间,立足于群体行为的自发性、自觉性;而中国的“公共”强调“平等”“公正”“公平”的概念,立足于个体与群体的规范和准则。公共阐释论既有“语言—认识”... “公共”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起源与发展不同,西方的“公共”强调共享视觉与空间,立足于群体行为的自发性、自觉性;而中国的“公共”强调“平等”“公正”“公平”的概念,立足于个体与群体的规范和准则。公共阐释论既有“语言—认识”阐释行为上的共享职能,又有阐释话语中的规范和准则。公共阐释论中“理解主体—文本—阐释者”三者的关系是以“文本”为中心展开的,阐释活动是连接他们所有之间彼此关系的纽带,文本的主体位置不变,理解主体和阐释者循环围绕文本进行公共阐释。公共阐释论中的公共理性是一种理性共识,正如有感性美与理性美的区分,人与人之间先进入感性共识,而后走向具有知性层面和伦理层面的理性共识,公共阐释的过程即是寻找理性共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论 公共 文本 理性
下载PDF
法复尔斯基版画在中国——以鲁迅的收藏与评介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一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71,78,共12页
鲁迅收藏的苏联版画是被他视为"遗珠"的珍品,这些版画的作者多为鲁迅同时代的苏联中青年艺术家。在鲁迅写及的苏联版画艺术家当中,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即法复尔斯基(1886-1964)。1932年,鲁迅在致曹靖华的信中即强调法复尔斯... 鲁迅收藏的苏联版画是被他视为"遗珠"的珍品,这些版画的作者多为鲁迅同时代的苏联中青年艺术家。在鲁迅写及的苏联版画艺术家当中,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即法复尔斯基(1886-1964)。1932年,鲁迅在致曹靖华的信中即强调法复尔斯基木刻版画的重要性,说:"至今为止,收到的木刻之中,共有五家,其中的Favorsky和Pavlinov是在日本文的书上提起过的,说F.氏是苏联插画家的第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靖华 木刻版画 鲁迅 收藏
下载PDF
跨世纪的经典战争电影翻拍——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版本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一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在苏联时期和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时期,俄罗斯都拍摄了不少战争题材的电影.近年来,中国对红色经典战争题材的电影十分重视,也开始翻拍几十年前影响两三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对经典战争电影的翻拍并不容易,既要保留其传统的美学价值,又要考... 在苏联时期和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时期,俄罗斯都拍摄了不少战争题材的电影.近年来,中国对红色经典战争题材的电影十分重视,也开始翻拍几十年前影响两三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对经典战争电影的翻拍并不容易,既要保留其传统的美学价值,又要考虑当今电影的国际观众审美品位,考虑当代人的审美接受.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进行了一次经典战争电影翻拍的尝试,电影于1972年第-次改编上映,再于2015年翻拍,1972年版(后称老版)和2015年版(后称新版)中间间隔了43年之久,两个版本都在俄罗斯本土以外的国家上映.43年期间,俄罗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部电影在苏联和新俄罗斯时期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变化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争电影 版本比较 俄罗斯 翻拍 苏联时期 战争题材 红色经典
下载PDF
构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难点思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一帅 《美育学刊》 2020年第2期92-101,共10页
自20世纪开始,美学家对中西方美学观念进行融合与对比的阐释,更多的是西方艺术美学跨进中国艺术美学领域,而中国艺术美学极少跨进西方领域。原因之一是艺术作品跨文化过程中会遇到语言符号、审美意识形态、文化习得三个主要问题,这三个... 自20世纪开始,美学家对中西方美学观念进行融合与对比的阐释,更多的是西方艺术美学跨进中国艺术美学领域,而中国艺术美学极少跨进西方领域。原因之一是艺术作品跨文化过程中会遇到语言符号、审美意识形态、文化习得三个主要问题,这三个难点给跨文化艺术美学带来阻碍。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不仅是中西观念的跨文化,更需要以艺术作品作为依托,因此可以通过戏曲、舞蹈、设计、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来说明这三个难点在跨文化过程中的原因与特征,以艺术中图像符号的凸显、消费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审美想象对审美经验的代替来缓解这三个跨文化难点,探索跨文化艺术美学的中西方话语平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美学 艺术
下载PDF
艺术经典的美育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一帅 《美育学刊》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首先辨析经典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意义,回顾艺术经典的评价标准,以朱自清对《经典常谈》的编写为例,说明艺术经典需要与时俱进以迎合美育的目的。其次分析中国艺术的创作审美意识,需达到"道、技、人"的统一,"艺术家、艺... 首先辨析经典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意义,回顾艺术经典的评价标准,以朱自清对《经典常谈》的编写为例,说明艺术经典需要与时俱进以迎合美育的目的。其次分析中国艺术的创作审美意识,需达到"道、技、人"的统一,"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精神"的统一,说明审美者除了欣赏艺术经典作品,需理解艺术创作精神,才能达到美育的深层效果。最后分析艺术经典对大众群体与学生群体的美育普及作用,说明艺术经典在两个群体中,先后起到提高审美层次和培育德性的两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经典 美育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论人格主义美学的构建与冲突——以别尔嘉耶夫为例
15
作者 李一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是人格主义哲学家代表人物,他肯定人格和个性的至上地位,承认美对人格的发现和探索起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用文学来弥补空洞的伦理理念。但同时,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他在人格主义美学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人格主...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是人格主义哲学家代表人物,他肯定人格和个性的至上地位,承认美对人格的发现和探索起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用文学来弥补空洞的伦理理念。但同时,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他在人格主义美学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人格主义、存在主义和神学思想的冲突问题,他接受这种悖论,并强调精神在各种学说之间的重要性。最终建立起人与美的生存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主义 美学 文学 别尔嘉耶夫
下载PDF
战争电影海外传播的意义探究
16
作者 李一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8,共6页
战争电影不仅仅是电影的一种题材,它更是通过战争的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体现民族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个体、性别、阶级等伦理观的一种表达。战争是一种全面展示人的正义、罪、善的现象,电影艺术的视听与叙事综合性正是... 战争电影不仅仅是电影的一种题材,它更是通过战争的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体现民族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个体、性别、阶级等伦理观的一种表达。战争是一种全面展示人的正义、罪、善的现象,电影艺术的视听与叙事综合性正是能够展现与还原战争故事的最好形式之一,是回顾战争历史、挖掘战争深层意义的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电影 深层意义 海外传播 战争历史 民族价值观 电影艺术 伦理观
下载PDF
丰碑·英雄·颂歌——《最后的致礼》民族性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一帅 王永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俄罗斯当代画家克拉夫佐夫·伊戈尔(1964-)于2005年创作布面油画《最后的致礼》,作品表现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树立的丰功伟绩,塑造了为国英勇牺牲的将士形象,体现作者歌颂英雄,追溯历史,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创作思想,对该作... 俄罗斯当代画家克拉夫佐夫·伊戈尔(1964-)于2005年创作布面油画《最后的致礼》,作品表现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树立的丰功伟绩,塑造了为国英勇牺牲的将士形象,体现作者歌颂英雄,追溯历史,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创作思想,对该作品民族性探究具有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夫佐夫·伊戈尔 当代绘画 民族性
原文传递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纪实美术宣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一帅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5期80-83,共4页
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全苏抗战的需要,在短暂四年中,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宣传作品,展示了苏联人民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战争的史实,既是艺术品,又是最珍贵的历史文献,值得我们探析。
关键词 苏联 卫国战争 美术宣传 历史文献
原文传递
苏联时期的卫国战争油画
19
作者 李一帅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9期59-64,73,共6页
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苏联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卫国战争,虽然这些作品受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但在苏联艺术史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苏联卫国战争油画的历史背景、绘画特色、艺术形象、发展特点和美学... 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苏联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卫国战争,虽然这些作品受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但在苏联艺术史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苏联卫国战争油画的历史背景、绘画特色、艺术形象、发展特点和美学价值多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卫国战争 油画
原文传递
中国道教和俄罗斯东正教的绘画艺术
20
作者 李一帅 《国画家》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在璀璨的中国历史中,道家思想是集社会、人生为一体的思想。道教是道家思想的神化形式,道家思想自然发展成了宗教体系,道教也成为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不管道教还是佛教,都讲究参禅悟道的静修方式,相似的是,在东正教中也存在静修主义... 在璀璨的中国历史中,道家思想是集社会、人生为一体的思想。道教是道家思想的神化形式,道家思想自然发展成了宗教体系,道教也成为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不管道教还是佛教,都讲究参禅悟道的静修方式,相似的是,在东正教中也存在静修主义。儒家也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儒家学说更倾向于一种伦理学说,道家学说似乎更形而上,更具有宗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东正教 静修 道家学说 儒家学说 伦理学说 老子化胡经 耶稣基督 玉晨大道君 南极长生大帝 亿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