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水热法制备棒状纳米氧化锌及其表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世帅 冯秀鹏 +2 位作者 黄金昭 张仲 陶冶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13-116,共4页
以Zn(NO3)2和NaOH为原料,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的合成时间和合成温度下制备棒状纳米ZnO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谱(PL)、电导率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ZnO粉... 以Zn(NO3)2和NaOH为原料,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的合成时间和合成温度下制备棒状纳米ZnO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谱(PL)、电导率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ZnO粉末具有六方红锌矿结构并沿(101)面择优生长;随着合成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样品的纯度逐渐增加;合成时间为25h,温度为200℃时,样品的结晶最好,样品基本成棒状,平均直径约为30~40nm,长度约为300~400nm、电阻率最大,且在376nm和500~600nm处有明显发射现象。深入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纳米ZNO 光致发光 电阻率 缺陷能级
下载PDF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_(2-3x)La_(2x)Ca_x)FeMoO_6的电输运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秀鹏 李世帅 +3 位作者 黄金昭 孙茂峰 张仲 陶冶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04-206,共3页
分别用固相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位双掺杂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2-3xLa2xCax)Fe-MoO6。XRD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多晶单相,随掺杂量增加,样品空间群在x=0.2处转变,由I4/m群转变为Fm3-m群。四探针法对电输运性质的表征表明,样品电阻率... 分别用固相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位双掺杂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2-3xLa2xCax)Fe-MoO6。XRD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多晶单相,随掺杂量增加,样品空间群在x=0.2处转变,由I4/m群转变为Fm3-m群。四探针法对电输运性质的表征表明,样品电阻率随反位缺陷程度的加剧而增加,随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定量掺杂以限制化合物相结构、完善制备工艺以优化晶界条件,能有效控制材料的电导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溶胶-凝胶法 固相烧结法 电输运性质 晶粒尺寸
下载PDF
氧化锌薄膜的光电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铭杨 李世帅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3-86,共4页
由于氧化锌特殊的结构及在光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氧化锌的光电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综述了氧化锌薄膜在短波激光、透过率、电子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光电特性 进展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Ba_2FeMoO_6薄膜生长的影响及磁性质研究
4
作者 张仲 冯秀鹏 +2 位作者 李世帅 黄金昭 陈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4-1218,1223,共6页
利用自制的Ba2FeMoO6陶瓷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钛酸锶SrTiO3(100)衬底上,于衬底温度分别为700℃、800℃、900℃下制备出了厚度为100 nm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Ba2 FeMoO6薄膜。分别采用XRD、AFM和VS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 利用自制的Ba2FeMoO6陶瓷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钛酸锶SrTiO3(100)衬底上,于衬底温度分别为700℃、800℃、900℃下制备出了厚度为100 nm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Ba2 FeMoO6薄膜。分别采用XRD、AFM和VS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质。结果表明,在衬底温度为900℃时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效果最佳、成膜质量最好,从生长过程角度解释了原因;样品M-H曲线表明在衬底温度不同时生长出的各样品均具有铁磁性,其磁性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子饱和磁矩在700℃到800℃时变化显著,在800℃到900℃时变化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Ba2FeMoO6薄膜 衬底温度 磁性质 饱和磁矩
下载PDF
有机多层阱结构中光谱蓝移的研究
5
作者 黄金昭 李世帅 +1 位作者 冯秀鹏 于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0-3103,共4页
为了研究有机多层阱结构中光谱蓝移的原因,制备了以N,N′-Di-[(1-naphthalen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为垒层和以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Alq3)为阱层的有机多层阱结构器件.利用光致发光的方法... 为了研究有机多层阱结构中光谱蓝移的原因,制备了以N,N′-Di-[(1-naphthalen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为垒层和以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Alq3)为阱层的有机多层阱结构器件.利用光致发光的方法,对具有不同周期及不同阱层厚度的有机多层阱结构器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有机多层阱结构中的光谱蓝移是由于光谱重叠造成的,而并非量子尺寸效应或激子限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多层阱结构 有机量子阱 蓝移 光致发光 激子
下载PDF
多级孔Beta沸石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世帅 刘佳奇 +1 位作者 王佳一 杨江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2-926,共15页
沸石分子筛是许多工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其中,Beta沸石因其具有三维大微孔结构而成为生产广泛并且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沸石材料之一。与传统微孔Beta沸石相比,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更小的空间位阻,更高的传质效率等诸多优点,从而能... 沸石分子筛是许多工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其中,Beta沸石因其具有三维大微孔结构而成为生产广泛并且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沸石材料之一。与传统微孔Beta沸石相比,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更小的空间位阻,更高的传质效率等诸多优点,从而能减少其在作为催化剂时积碳的形成,从而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催化剂利用效率。本文以Beta沸石为代表,从“自下而上”(直接合成)和“自上而下”(后期修饰)两种策略详细地介绍了多级孔沸石合成的研究进展,对硬模板剂法、软模板剂法、无介孔模板剂法、脱铝法和脱硅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简要介绍了多级孔Beta沸石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BETA沸石 催化剂
下载PDF
以YbH_(2)-MgO体系为烧结助剂制备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为得 陈寰贝 +3 位作者 李世帅 姚冬旭 左开慧 曾宇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9-966,共8页
以YbH_(2)-MgO体系为烧结助剂,采用两步法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研究了YbH_(2)-MgO对氮化硅致密化行为、相组成、微观形貌、热导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在预烧结阶段,YbH_(2)在还原SiO_(2)的同时原位生成了Yb_(2)O_(3),进... 以YbH_(2)-MgO体系为烧结助剂,采用两步法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研究了YbH_(2)-MgO对氮化硅致密化行为、相组成、微观形貌、热导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在预烧结阶段,YbH_(2)在还原SiO_(2)的同时原位生成了Yb_(2)O_(3),进而形成“缺氧–富氮”液相。该液相不仅有利于晶粒的生长,更有利于阻碍晶格氧的生成,相较于Yb_(2)O_(3)-MgO助剂体系,β-Si_(3)N_(4)晶粒尺寸更大,晶格缺陷更少,低热导晶间相更少,在1900℃保温24 h后,热导率最优可达131.15 W·m^(–1)·K^(–1),较Yb_(2)O_(3)-MgO体系提升13.7%。用YbH_(2)代替Yb_(2)O_(3),在低温条件下烧结制备得到的氮化硅抗弯强度有所改善,在1800℃保温4 h的抗弯强度可达(1008±35)MPa;但在高温烧结时强度略有下降,这与微观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YbH_(2)-MgO体系是制备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的有效烧结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YbH_(2) 热导率 抗弯强度
下载PDF
高硅沸石分子筛ZSM-11用于CH_(4)与N_(2)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武杰 李媛 +5 位作者 李世帅 吴新龙 谭晋崇 李薇 杨江峰 李晋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调节铝源和硅源的比例合成了两种高硅铝比(n(Si)/n(Al)=100、500)沸石分子筛ZSM-11,采用XRD、TG和N2吸/脱附等方法对ZSM-1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样品在500 kPa下对CH_(4)和N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 以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调节铝源和硅源的比例合成了两种高硅铝比(n(Si)/n(Al)=100、500)沸石分子筛ZSM-11,采用XRD、TG和N2吸/脱附等方法对ZSM-1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样品在500 kPa下对CH_(4)和N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ZSM-11-500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略高于ZSM-11-100,两个样品的CH_(4)/N_(2)吸附选择性均达到4.0以上,优于商业吸附剂水平。混合气体穿透模拟结果显示,ZSM-11具有良好的CH_(4)/N_(2)分离能力,且对于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的富集纯化脱除N_(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ZSM-11分子筛 CH_(4)/N_(2) 吸附分离
下载PDF
造纸黑液提取物在超临界乙醇中液化制取生物质油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璐 翟佳 +5 位作者 马中正 王鑫玉 程舒曼 王卓雅 李世帅 刘红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6-691,共6页
针对造纸黑液提取物液化转化产率低和解聚复杂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和HZSM-5催化剂处理复杂的生物质并使其液化制备燃料。以制浆造纸黑液木质素为原料,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中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解聚,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 针对造纸黑液提取物液化转化产率低和解聚复杂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和HZSM-5催化剂处理复杂的生物质并使其液化制备燃料。以制浆造纸黑液木质素为原料,在超临界乙醇体系中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解聚,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造纸黑液提取物液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温度为285℃、时间为30min、催化剂用量为0.5g),其中原料转化率为69.98%,残渣得率为30.02%。采用热重(thermogravimetry,TG)分析法研究了造纸黑液木质素的热化学特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发热量分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解聚产物进行表征。本研究对造纸黑液木质素大分子结构解聚制备生物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木质素 乙醇 超临界 生物质油
下载PDF
White-light emiss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10
作者 李世帅 张仲 +2 位作者 黄金昭 冯秀鹏 刘如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341-345,共5页
In:ZnO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process. The ratios of In/(Zn+In) are 0%, 5%, 8%, 10%, and 15%, respectively. Crystal phase structure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se samples are characteri... In:ZnO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process. The ratios of In/(Zn+In) are 0%, 5%, 8%, 10%, and 15%, respectively. Crystal phase structure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se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and the 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of different samples are also calculated in CIE-XYZ colour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eferred growth direction of ZnO changes from (002) plane to (001) plane and interplanar distance becomes shorter. When the doping amount of In is 5%, Zn atoms are completely replaced by In atoms. The resistivities of the samples first decrease, then increase afterward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In. With the increase of In, the ultraviolet emission is redshifted and new peaks occur at 465 nm, 535 nm, and 630 nm. The sample with 10% indium has white-light emission. The band structures of samples with 0% and 12.5% indium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first principle method. The mechanism of white emiss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dditional energy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resistivity chromaticity coordinate white-light emitting first principle
下载PDF
Confirmation on origin of primary electron in solid state cathodoluminescence
11
作者 黄金昭 李世帅 +2 位作者 冯秀鹏 王培吉 张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48-550,共3页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brightness-voltage waveform curve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electron in solid state cathodoluminesc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electron is from the interface state of SiO2/MEH-...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brightness-voltage waveform curve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electron in solid state cathodoluminesc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electron is from the interface state of SiO2/MEH-PPV (Poly[2- 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 under the lower electric field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580-nm emission. With increasing the electric field, the 405-nm emission is obtained, and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origin of the primary electron is mainly from tunn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electron solid state cathodoluminescence organic inorganic heterostructure
下载PDF
I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白光发射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世帅 张仲 +2 位作者 黄金昭 冯秀鹏 刘如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7-5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本征ZnO薄膜和In:(Zn+In)分别为5%,8%,10%的ZnO薄膜,对薄膜的晶相结构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CIE-XYZ表色系统中计算了不同样品的色品坐标.结果表明:In掺入后ZnO薄膜的择优生长方向由(002)面变为(10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本征ZnO薄膜和In:(Zn+In)分别为5%,8%,10%的ZnO薄膜,对薄膜的晶相结构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CIE-XYZ表色系统中计算了不同样品的色品坐标.结果表明:In掺入后ZnO薄膜的择优生长方向由(002)面变为(101)面且面间距变小,当In掺杂量为5%时,In原子完全替代Zn原子;薄膜的电阻率随In含量的增加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随着In的掺入光谱的紫外发射峰红移,并在670nm左右出现一个新的峰值;In:(Zn+In)为5%样品具有白光发射特性.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了本征及In含量为5%的薄膜的能带结构,从附加能级的角度讨论了样品白光发射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掺杂ZnO薄膜 溶胶-凝胶 色品坐标 白光发射
原文传递
Zn_(1-x-y)Na_xCo_yO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帅 冯秀鹏 +3 位作者 黄金昭 刘春彦 张仲 陶冶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5-639,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111)衬底上成功制备出不同含量Na,Co共掺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荧光光谱仪以及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台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掺杂浓度对薄膜光电性质...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Si(111)衬底上成功制备出不同含量Na,Co共掺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荧光光谱仪以及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台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掺杂浓度对薄膜光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o共掺没有改变ZnO的六角纤锌矿结构且掺杂导致薄膜仅有的的紫外发光峰出现红移.当Na,Co掺杂浓度分别为10时,峰值最强且红移最明显,发光峰波长为397nm,薄膜的电阻率最低,达到了8.34×10-1Ω.cm.深入讨论了上述结果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Zn1-x-yNaxCoyO薄膜 光电性质 红移
原文传递
ZnO纳米棒的低温溶液法制备、光电特性研究及其在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金昭 李世帅 冯秀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39-5844,共6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垂直于衬底的定向生长的ZnO纳米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的方法对其形貌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场发射性能测试装置对ZnO纳米棒的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水热法在较低的温度(95℃)下生长了具有...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垂直于衬底的定向生长的ZnO纳米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的方法对其形貌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场发射性能测试装置对ZnO纳米棒的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水热法在较低的温度(95℃)下生长了具有较好形貌和结构的ZnO纳米棒,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场发射特性,当电流密度为1μA/cm2时,开启电场是2.8V/μm,当电场为6.4V/μm时,电流密度可以达到0.67mA/cm2,场增强因子为3360.稳定性测试表明,在5h内,4.5V/μm的电场下,其波动不超过25%.将制备的ZnO纳米棒应用到有机/无机电致发光中,其中ZnO纳米棒为电子传输层,m-MTDATA(4,4′,4″-tr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为空穴传输层,得到了ZnO的342nm的紫外电致发光,此发光较ZnO纳米棒光致发光的紫外发射有约40nm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 场发射 水热法 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Zn_(0.8)Na_(0.1)Co_(0.1)O薄膜的制备及衬底温度对其影响
15
作者 张仲 李世帅 +3 位作者 黄金昭 冯秀鹏 刘春彦 陶冶微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399,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温度为400、500和600℃的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出Zn0.8Na0.1Co0.1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仪、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台等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温度为400、500和600℃的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出Zn0.8Na0.1Co0.1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仪、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台等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没有改变ZnO的六角纤锌矿结构;表面较平坦;薄膜只有较强的紫外发射且较本征ZnO出现红移;薄膜呈现低电阻率的特性。当衬底温度为600℃时,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紫外发射最强;衬底温度为400℃时,薄膜电阻率最低,达到了7.55×10-1Ω.cm。讨论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PLD) ZNO薄膜 衬底温度 光电性质 红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