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世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6,47,共4页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控制自然而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 ,自然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本文分析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状态的技术异化 ,自然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异化 。
关键词 自然 技术异化 物质存在状态
下载PDF
高科技投入中技术风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雁 何又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8-29,共2页
高科技投入也是高风险投资,然而对应的也是由技术所带来的高收益。技术在整个投资投入过程中具有主体和客体两方面风险。主体方面是我们的技术主体缺乏“思考企业”观念;客体方面是指作为客体技术本身所产生的风险。文章从高科技投入... 高科技投入也是高风险投资,然而对应的也是由技术所带来的高收益。技术在整个投资投入过程中具有主体和客体两方面风险。主体方面是我们的技术主体缺乏“思考企业”观念;客体方面是指作为客体技术本身所产生的风险。文章从高科技投入过程、高科技的性质以及技术本质入手,分析了高科技投入中技术风险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投入 高风险投资 高技术 性质 技术风险 技术主体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雁 李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共同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生态思想对今天生态哲学的产生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打开了哲学转向生态的大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看作一个系统,人类的自然观实现了向生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共同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生态思想对今天生态哲学的产生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打开了哲学转向生态的大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看作一个系统,人类的自然观实现了向生态方向的转向。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态思想的历程是曲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发挥了转折性作用,使人类的思维转向生态并产生了今天的生态哲学。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倡导关心自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道德伦理,使道德伦理转向生态,追求世界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人与人统一,达到人、自然界、社会的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哲学 生态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从生态学的层面以能量流动解析社会发展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世雁 刘静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01-204,225,共5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从生态学的层面解析了社会发展过程。论述了发展的本质是能量的流动、追求有序,发展的方向是负熵能量流动的方向。人产生于自然发展过程之中,人本身是自然最伟大的创造,需要最大的负...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从生态学的层面解析了社会发展过程。论述了发展的本质是能量的流动、追求有序,发展的方向是负熵能量流动的方向。人产生于自然发展过程之中,人本身是自然最伟大的创造,需要最大的负熵能量流动,这样,自然相对于人具有先在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了现实的人、人类思维、人的创造性等有关人的逻辑,从而揭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分析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广泛联系的生态关系延伸进入社会,如何构筑了社会和谐发展的逻辑。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从过程哲学的视角解读生态纪产生的必然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世雁 王志平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这也是生态纪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过程哲学和中国哲学同样解构了二元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哲学指出了科学产生掠夺自然的原因,同时从过程的视角也可...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这也是生态纪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过程哲学和中国哲学同样解构了二元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哲学指出了科学产生掠夺自然的原因,同时从过程的视角也可以看到科学本身对自然的真实解读。以过程哲学为基础的生态纪思想,提出走向生态纪元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未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的共同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科学技术 二元论 生态纪
下载PDF
过程哲学与生态危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世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7,41,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现代西方过程哲学的独特之处 ,研究了过程哲学对于解决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首先指出 ,空间的宽容性使过程哲学不同于以往的过程思想 ;其次以过程哲学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思想的历史 ;最后 。
关键词 过程哲学 过程思想 相互依存 生态危机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雁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3,34,共4页
作为生物学分支学科而产生的生态学,对现代科学本身具有反叛性。它所揭示的自然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反叛性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人类不是世界的惟一主体,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中的一部分,能量在自然与社会发展过... 作为生物学分支学科而产生的生态学,对现代科学本身具有反叛性。它所揭示的自然观把世界看成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反叛性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人类不是世界的惟一主体,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中的一部分,能量在自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流动,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关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过程哲学的自然观。生态学揭示,每一个体,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流动,支持了过程哲学所倡导的创造性;个体以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创造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由此支持了过程哲学的多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能量流动 自然观 创造性 价值观
下载PDF
浅论社会技术——技术、法律、环境与社会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世雁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62,共2页
技术可以包括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法律属于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可立法进行限制。立法要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把公正不仅赋予人与人之间 ,也赋予人与自然之间 ;法律这一社会技术对于社会关系的调节是以自然技术为基础的 ,它... 技术可以包括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法律属于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可立法进行限制。立法要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把公正不仅赋予人与人之间 ,也赋予人与自然之间 ;法律这一社会技术对于社会关系的调节是以自然技术为基础的 ,它不仅存在特有的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技术 社会技术 技术异化 法律保护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伦理、环境伦理及科技伦理的生态逻辑——过程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世雁 何又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伦理属于自然演化过程在社会中得以继续的最佳准则,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既自然又自觉地遵循着的一种关系准则。人类社会面对环境危机,需要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自然法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延伸到自然,参... 伦理属于自然演化过程在社会中得以继续的最佳准则,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既自然又自觉地遵循着的一种关系准则。人类社会面对环境危机,需要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自然法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延伸到自然,参与自然生生不息的共生过程。技术异化的解决,需要科技伦理,科技伦理从人的行为向度考察人类生而面对的危机,涉及危机的极限。“模糊界限”原则阐明了危机极限的内涵及其严峻的现实,这也肯定了科技伦理的意义,从而提出走向生态纪元是地球共同体的未来,也是伦理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伦理 环境伦理 科技伦理 模糊界线
下载PDF
生态哲学之解读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世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突飞猛进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它提倡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生态哲学... 突飞猛进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它提倡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生态哲学意味着生态性的哲学。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这是哲学在不同时代的外在转向;哲学还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外在的转向和内在逻辑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构成应该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生态方法论体现为环境伦理学。由于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人的实践、人的行动,哲学在关注世界、关注人的思维之后,关注人的行动就是发展的必然。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规范,环境伦理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生态哲学才会在环境伦理学领域里率先发展起来。生态认识论的研究可以从人类思维的历史分析中来阐释,在时间维度的整体中考察哲学思想的历史。从哲学的逻辑起点开始,研究不同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分析生态哲学思想之所以生成的逻辑必然性,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这是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生态本体论体现了生态世界观,本体论可借助于自然科学成果来研究。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哲学把认识世界的任务交付给了科学,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基础,那么生态哲学本体论的阐明就离不开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宇宙论是最宏大的自然观,它对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现代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作为生态哲学科学基础的生态学科学、地史地质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混沌理论等如何支撑生态哲学,如何深化有关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是研究生态本体论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哲学的转向 哲学的内在逻辑
下载PDF
从达尔文到怀特海的本体论逻辑进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世雁 张建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8-132,共5页
达尔文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进化论思想作为否定目的论和有神论的根据,从而发展物质一元论的本体论。但这种物质一元论面对着无法为进化论提供本体论支撑的困难。创造进化论和突创进化论则试图通过... 达尔文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进化论思想作为否定目的论和有神论的根据,从而发展物质一元论的本体论。但这种物质一元论面对着无法为进化论提供本体论支撑的困难。创造进化论和突创进化论则试图通过突出生命和心灵的地位,从而解决进化论的困难,为自然选择提供可以进行选择的实体。但创造进化论和突创进化论利用的却是二元论的本体论,这样也面对着矛盾。最终,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将物质和心灵统一为机体,从而在本体论层面上为进化论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本体论 有机体哲学
下载PDF
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之中的技术-社会过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世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地球的发展是其地质-生命过程的共同进步,人类是地球的一员,人类的技术体现为技术-社会过程,也是从属于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之中的。人类在非洲的出现,埃及古老文明的产生,再到犹太文化在巴勒斯坦的繁荣,这些都紧密联系在地球的地质过... 地球的发展是其地质-生命过程的共同进步,人类是地球的一员,人类的技术体现为技术-社会过程,也是从属于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之中的。人类在非洲的出现,埃及古老文明的产生,再到犹太文化在巴勒斯坦的繁荣,这些都紧密联系在地球的地质过程之中。做为西方科学渊源的希腊文明以及古罗马的繁荣与衰落,伊斯兰的强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做为欧洲的文化和科学中心的意大利之技术的快速进步,一直到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都是技术-社会过程的展现,紧密编制在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之中,是走向生态纪元的必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社会过程 地质—生命过程 生态纪元
下载PDF
发展过程的科学解读——“生态纪”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世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88-92,共5页
“生态纪”思想是解读发展的一种语言。“生态纪”就是地球地质——生命过程的未来走向,它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物理学以物质的本质和宇宙起源揭示了发展过程是能量的流动;生物学、生态学对生命本性的解读讲述了发展是怎样继续的,从而... “生态纪”思想是解读发展的一种语言。“生态纪”就是地球地质——生命过程的未来走向,它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物理学以物质的本质和宇宙起源揭示了发展过程是能量的流动;生物学、生态学对生命本性的解读讲述了发展是怎样继续的,从而涉及了广泛联系和系统孤立是解决进化论和熵定律矛盾的关键;“生态纪”思想的提出涉及发展进步过程中自我本识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纪 发展 能量流动 生命本性
下载PDF
中国外交的过程哲学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世雁 王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当今世界外交的价值取向是机械的还原论与人物两分,从而导致国家与国家的分割,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横行。中国外交虽然在古代有过辉煌,但是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于世界之中,承受着别国外交的压力。中国应认清现在世界外... 当今世界外交的价值取向是机械的还原论与人物两分,从而导致国家与国家的分割,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横行。中国外交虽然在古代有过辉煌,但是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于世界之中,承受着别国外交的压力。中国应认清现在世界外交价值取向带来的弊端,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后现代外交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中国外交 价值取向 后现代
下载PDF
城市化与辽宁的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世雁 吴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42-45,共4页
城市化是辽宁的科学发展方向,有助于辽宁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解决辽宁的三农问题,也涉及辽宁的人口问题。城市化对劳动力素质的高要求会使人口的总体素质提高。城市化首先改变人的居住生存环... 城市化是辽宁的科学发展方向,有助于辽宁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解决辽宁的三农问题,也涉及辽宁的人口问题。城市化对劳动力素质的高要求会使人口的总体素质提高。城市化首先改变人的居住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城市质的发展即是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它为辽宁解决资源枯竭问题寻找出路。城市化拉动经济的发展,也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 资源与环境 辽宁的发展
下载PDF
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世雁 鲁佳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2-42,共11页
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在思考自然界的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时,引发了环境伦理中"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在思考自然界的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时,引发了环境伦理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自然价值、自然权利问题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焦点。生态自然观是从分析科学技术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技术异化开始的,把自然观和价值观联系到一起是生态哲学的整体思想决定的。中国的生态哲学研究哲学历史思维中的生态思想进程,又从哲学的内在逻辑中解读生态哲学的必然。中国学者明确指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它要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以及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后现代的思想、过程哲学、托马斯·柏励的"生态纪"思想都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环境伦理学 自然价值 过程哲学 生态纪
下载PDF
人与计算机技术之矛盾走向生态的消解——基于《黑客帝国》的生态启示
17
作者 李世雁 杨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2-127,141,共6页
计算机是人的思维延伸,以此为逻辑起点,从生态哲学角度对影片《黑客帝国》进行思考。通过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之间的种种矛盾之争,影片呈现出现实的人类世界、未来的计算机世界及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共同存在的网络世界三个不同世界... 计算机是人的思维延伸,以此为逻辑起点,从生态哲学角度对影片《黑客帝国》进行思考。通过人与具有人格化的计算机之间的种种矛盾之争,影片呈现出现实的人类世界、未来的计算机世界及人类世界与计算机世界共同存在的网络世界三个不同世界,具有很深的生态隐喻。此隐喻不仅对现今世界具有很深的警示意义,而且也对传统观念即只有人类才是世界唯一主体进行了颠覆。人与计算机技术之矛盾的生态消解是可行的,并且这种消解以人为主导,其未来走向必定是在各自的生态位达到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共生以实现协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黑客帝国 人格化的计算机 生态平衡 生态位
下载PDF
经济中的技术异化
18
作者 李世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42-244,共3页
提出经济中的技术异化表现为消极地或激进地阻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观点。指出经济中的技术消极异化是落后的技术体系对新的技术体系的抵制 ,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 ,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而技术激进异化是以高新技术优势消除可与自己竞争的技... 提出经济中的技术异化表现为消极地或激进地阻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观点。指出经济中的技术消极异化是落后的技术体系对新的技术体系的抵制 ,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 ,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而技术激进异化是以高新技术优势消除可与自己竞争的技术的生存土壤 ,为自己的垄断服务 ,消除了竞争 ,也就消除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所以本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异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异化 垄断 经济 技术激进异化
下载PDF
现代科技下环境保护运动中的环境法主体分析
19
作者 李世雁 伍静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下环境保护运动中环境法相关主体及其地位、作用和行为。首先,对国家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分析了环保浪潮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主体;最后对环保运动的全球化使主体的行为规范具有全球性进行了... 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下环境保护运动中环境法相关主体及其地位、作用和行为。首先,对国家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分析了环保浪潮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主体;最后对环保运动的全球化使主体的行为规范具有全球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法 国家主体 民众主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20
作者 李世雁 安振 《神州》 2017年第16期254-255,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两个方面。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指导具体实践的科学。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及经营中所创造的具有这个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两个方面。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指导具体实践的科学。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及经营中所创造的具有这个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其持续合理的发展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理解和分析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并使其实践能力及知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企业文化的理念文化及行为文化进行了讨论,并以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我厂的企业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及方法论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利益最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