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裔女性英文自传《古韵》的世界文学内涵——凌淑华与伍尔夫的交往及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丛朔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Ancient Melodies(古韵)》是华裔女作家凌淑华20世纪中期发表在英国的自传体小说。该作品的创作和出版都受到同一时代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很大影响。但如同其他华裔英文写作/跨文化写作一样,《古韵》本身及作者和伍尔夫... 《Ancient Melodies(古韵)》是华裔女作家凌淑华20世纪中期发表在英国的自传体小说。该作品的创作和出版都受到同一时代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很大影响。但如同其他华裔英文写作/跨文化写作一样,《古韵》本身及作者和伍尔夫关于这部作品的交流,都受到了来自后殖民视角的质疑。《古韵》中的确存在东方主义的问题,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从审美和性别的角度,看到该作品对世界文学审美多样性、世界女性文学多样性的积极影响及其与东方主义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 凌淑华 伍尔夫 世界文学 女性文学
下载PDF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丛朔 《党史文苑》 2016年第6期55-56,共2页
瞿秋白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从俄文原文直接翻译苏俄文艺作品的翻译家之一,他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发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歌词与当今流行版本不太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起来,... 瞿秋白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从俄文原文直接翻译苏俄文艺作品的翻译家之一,他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发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歌词与当今流行版本不太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旧社会破坏得彻底,新社会创造得光华。莫道我们一钱不值,从今要普及天下……”,要让“全中国受压迫的劳苦平民,也能和世界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歌》 仆御 短篇小说集 世界无产阶级 绥拉菲摩维支 文艺作品 《时事新报》 中共中央机关 论列宁主义基础 并世无两
下载PDF
“颠覆性”女作家: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伍尔夫与凌叔华
3
作者 李丛朔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01,共9页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将女性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依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位在文学史上看似十分具有“颠覆性”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凌叔华。尽管两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却跨越文化边界,产生了...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将女性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依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位在文学史上看似十分具有“颠覆性”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凌叔华。尽管两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却跨越文化边界,产生了思想碰撞。她们都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颠覆了传统的性别概念、女性写作模式以及文学创作中的文化中心论。由此可见,正是基于性别共同体所产生的女性共鸣和力量,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女作家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边界,发挥出文学与思想潜能,从而颠覆了已有的写作模式与性别印象,加速了世界文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凌淑华 颠覆性 世界文学 女性文学
下载PDF
京派作家凌叔华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抽象性特质——兼与现代主义作家伍尔夫比较
4
作者 李丛朔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191,共6页
京派作家凌叔华的作品包含大量中国传统审美元素,如古诗词、水墨画等等。这些看似传统的中国古代审美特质,却与20世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作品有相通之处。两位作家曾在20世纪上半叶有过一场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伍... 京派作家凌叔华的作品包含大量中国传统审美元素,如古诗词、水墨画等等。这些看似传统的中国古代审美特质,却与20世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作品有相通之处。两位作家曾在20世纪上半叶有过一场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伍尔夫一直被看作是现代主义先锋作家,而京派作家凌叔华则是以新传统主义为特色。将这两位看似风格迥异的作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现代主义抽象性通过京派新传统主义文学表达出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伍尔夫 京派 现代主义 抽象性
下载PDF
“颠覆性”女作家: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伍尔夫与凌叔华
5
作者 李丛朔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颠覆性(subversive)"一词曾被用于对维多利亚时期煽情小说的评论。该小说体裁中的女性形象很多是强势且具有进攻性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中天使",因而在当时的文学评论中被解读为离经叛道。比如威尔基·柯... "颠覆性(subversive)"一词曾被用于对维多利亚时期煽情小说的评论。该小说体裁中的女性形象很多是强势且具有进攻性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中天使",因而在当时的文学评论中被解读为离经叛道。比如威尔基·柯林斯、艾伦·伍德等作家被批评为"自以为是、粗俗不堪的颠覆分子"。而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这种对传统维多利亚男权的"颠覆"是积极进步的体现,更为后来女性文学形象的丰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凌叔华 文学语境 伍尔夫 女性文学形象 维多利亚时期 离经叛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