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工业区春夏季VOCs污染特征及精细化来源解析
1
作者 李丛舒 刘永全 +3 位作者 刘欢 刘金玉 程绍玲 降升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2021年3—8月,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天津工业区环境空气中10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离线监测,研究了VOCs组成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及来源,并对工业源进行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浓度为(46.6±19.7)~(136.8&#... 2021年3—8月,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天津工业区环境空气中10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离线监测,研究了VOCs组成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及来源,并对工业源进行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浓度为(46.6±19.7)~(136.8±55.7)μg/m^(3),对VOCs浓度贡献较高的物种是烷烃、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烷烃、芳香烃浓度呈中午低、早晚高的日变化趋势,OVOCs反之;OFP贡献占比较大的物种有烷烃、芳香烃、烯烃和OVOCs,烷烃的OFP贡献占比主要受其浓度占比影响,夏季芳香烃、烯烃的OFP贡献占比明显升高,臭氧(O3)治理应加强二者的排放管控。来源解析显示,春夏季VOCs的主要来源为工业源、溶剂使用源、柴油车尾气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天然源。工业源精细化分析表明,芳香烃浓度与焦炭、纯碱产量,OVOCs浓度与天然气、乙烯、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卤代烃浓度与天然气、汽车、农用氮磷钾化肥、纯碱产量,烯烃浓度与发电设备产量均呈正相关,初步判断,本地区环境空气中的芳香烃、OVOCs、卤代烃、烯烃可能来自于以上细分工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天津工业区冬春季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2
作者 刘欢 刘永全 +4 位作者 赵伊琳 李丛舒 刘金玉 郭艳玲 降升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2-1431,共10页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_(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_(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76.23±197.56)、(180.30±94.46)ng/m^(3),主要成分是酯、含杂原子化合物,且冬季SVOCs的浓度大于春季。WSIIs均以SO_(4)^(2-)、NO^(-)_(3)和Na^(+)为主,冬春季二次无机气溶胶SO_(4)^(2-)、NO^(-)_(3)、NH^(+)_(4)(SNA)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60±21.61)、(30.88±16.46)μg/m^(3),且春季SNA在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Is)中的占比大于冬季。冬春两季大气PM_(2.5)均偏酸性,春季的硫氧化率(SOR)与氮氧化率(NOR)均高于冬季,二次转化程度加强。PM_(2.5)中各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_(2.5)中WSIIs的主要结合方式有(NH_(4))_(2)SO_(4)、NH_(4)HSO_(4)、NH_(4)NO_(3),还有部分以NaCl、Na_(2)SO_(4)、NaHSO_(4)、NaNO_(3)的形式存在;冬季的多环芳烃(PAHs)可能来源于交通移动排放,而春季则主要来自燃烧排放;工业源对冬春两季污染贡献均较大。根据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工业源是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_(2.5)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工业区 PM_(2.5) 半挥发性有机物 水溶性无机离子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碳量子点及槲皮素对荧光的猝灭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丛舒 刘仔明 张海容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14-15,共2页
以β-环糊精为碳源,采用微波法合成碳量子点。探讨了最佳的微波时间、微波功率、β-环糊精与PEG-200的配比及p H值对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碳点的激发波长在350 nm,发射波长在440 nm左右。该碳量子点的荧... 以β-环糊精为碳源,采用微波法合成碳量子点。探讨了最佳的微波时间、微波功率、β-环糊精与PEG-200的配比及p H值对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碳点的激发波长在350 nm,发射波长在440 nm左右。该碳量子点的荧光能被槲皮素猝灭。据此,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槲皮素猝灭碳点的分析法。槲皮素的线性范围1×10-6~8×10-4mol/L,对银杏叶片中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微波法 β-环糊精 槲皮素 银杏片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冬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金玉 李丛舒 +3 位作者 秦润 刘欢 韩越 降升平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5-59,74,共6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逸夫楼北侧冬季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析.建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及识别各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不同空气质量指数(AQI)下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规律.探讨空气中挥...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逸夫楼北侧冬季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析.建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及识别各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不同空气质量指数(AQI)下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规律.探讨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溯源方法及过程.结果表明:SH-Rxi-624Sil MS色谱柱对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芳香烃和烷烃类的物质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空气质量为优时,羧酸和醛类物质是主要污染物,分别占比26.9%和18.5%.而当空气质量为良、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时,主要污染物是芳香烃和烷烃,依次占比34.1%和20.9%、32.9%和16.0%、38.6%和17.1%、40.9%和18.4%.随着AQI的增加,VOCs的物质种类、峰强度和峰面积也增加.通过特征比值法溯源分析,ρ_(甲苯)与ρ_(苯)的比值在1.0~2.4,芳香烃和烷烃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而羧酸类和醛类物质可能来源于监测站位周围植物的天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物 空气质量指数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测定中药夏枯草、淡竹叶黄酮
5
作者 刘仔明 李丛舒 +1 位作者 张毓秋 张海容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通过能量转移建立了溶菌酶荧光猝灭法测定槲皮素。荧光猝灭法研究了不同外界因素如溶菌酶浓度、最佳反应时间、pH及温度对槲皮素猝灭溶菌酶荧光的影响。淡竹叶、夏枯草提取液对溶菌酶的荧光均可产生强猝灭作用,槲皮素对溶菌酶荧光猝灭... 通过能量转移建立了溶菌酶荧光猝灭法测定槲皮素。荧光猝灭法研究了不同外界因素如溶菌酶浓度、最佳反应时间、pH及温度对槲皮素猝灭溶菌酶荧光的影响。淡竹叶、夏枯草提取液对溶菌酶的荧光均可产生强猝灭作用,槲皮素对溶菌酶荧光猝灭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10^(-7)~2×10^(-5)mol·L^(-1),相关系数R^2=0.9936检出限为1.31×10^(-6)mol·L^(-1)。并对夏枯草、淡竹叶两种样品黄酮含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槲皮素 荧光猝灭 能量转移 夏枯草 淡竹叶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去壁灵芝孢子粉片的含量测定与免疫调节及心脏保护功能研究
6
作者 杨继鸿 张国亮 +5 位作者 李丛舒 骆光鑫 徐靖 王瑛 史月姣 李振皓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目的 研究并评价“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的免疫调节和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运用UPLC-Q-TOFMS和比色法分析“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的主要化学成分,考察其对斑马鱼巨噬细胞减少症模型、斑马鱼心衰模型、H_(2)O_(2)诱导的心... 目的 研究并评价“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的免疫调节和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运用UPLC-Q-TOFMS和比色法分析“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的主要化学成分,考察其对斑马鱼巨噬细胞减少症模型、斑马鱼心衰模型、H_(2)O_(2)诱导的心肌及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通过巨噬细胞形成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抗神经炎症能力、心脏收缩舒张改善能力、抗心肌及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能力等多个指标评估其免疫调节及心脏保护作用。结果 “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可以提高巨噬细胞形成及吞噬能力,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少神经炎症并缓解心肌及内皮细胞因氧化应激而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免疫调节和心脏保护作用。结论 “仙芝3号”去壁灵芝孢子粉片有望用于免疫功能调节及心脏功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壁灵芝孢子粉片 免疫调节 心脏保护
原文传递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组织样本中抑癌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 被引量:4
7
作者 荆潇宽 姜棋予 +5 位作者 李丛舒 张年荣 柴燕涛 冯帆 李伯安 李炎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0-1227,共8页
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 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集和保存的52例单纯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HCC成对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样本,提取样本中的总DNA样品;使用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品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PTEN启动子区进行扩增,进一步对扩增产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在对PTEN甲基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中通过log-rank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患者组间生存期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29.17%±9.5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7%±2.86%)(t=19.970,P<0.05)。同时,在HCC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其表达负相关(F=47.270,P<0.0001;Y=-1800×X+38.03),PTEN甲基化率与患者接受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的预后负相关(χ^(2)=4.313,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型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方法,PTEN甲基化率可能是HCC诊断及靶向治疗的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肝细胞癌 下一代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