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验猴国家标准对野外救护猴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
1
作者 李世宗 李艳艳 +10 位作者 金志堃 李中员 杨凤梅 靳玮华 唐洁 陈丽雄 刘权 孙文亭 邓自君 赵远 和占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为了调查分析云南省内野外救护猴病毒血清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来源于云南省范围内救护的野生熊猴(Macaca assamensis)、北豚尾猴(M.leonina)、猕猴(M.mulatta)和短尾猴(M.arctoides)的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猴T细胞趋向... 为了调查分析云南省内野外救护猴病毒血清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来源于云南省范围内救护的野生熊猴(Macaca assamensis)、北豚尾猴(M.leonina)、猕猴(M.mulatta)和短尾猴(M.arctoides)的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猴T细胞趋向性病毒Ⅰ型(STLV-1)、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逆转D型病毒(SRV)和猴痘病毒(SPV)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野生猴BV、STLV-1和S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96%、1.06%和3.19%,SIV和SPV抗体未检出。熊猴、北豚尾猴、猕猴和短尾猴的B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8%、0、26.47%和75.00%;熊猴和北豚尾猴SRV抗体阳性率为2.33%和15.38%;仅有猕猴检测到STLV-1抗体,阳性率为2.94%;混合感染率为0。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比较,雌性和雄性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熊猴与猕猴、熊猴与短尾猴BV抗体阳性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猴BV及SRV阳性率较高。野生猴病毒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不同物种间部分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野生动物救护治疗及野生猴疫源疫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猴 病毒 血清抗体 国家标准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中国印度野牛(Bos gaurus)野外救护中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宇 刀建红 +5 位作者 李中员 李德荣 王智红 姚冲学 武俊会 陈明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3-717,共5页
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野外救护一头受伤野生印度野牛。详细介绍了在无人机上安装麻醉吹管,采用无人机监测、寻找受伤野牛并对其进行远程麻醉,以及该野牛获救后无人机对其进行持续监测等过程。总结这一成功案例,... 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野外救护一头受伤野生印度野牛。详细介绍了在无人机上安装麻醉吹管,采用无人机监测、寻找受伤野牛并对其进行远程麻醉,以及该野牛获救后无人机对其进行持续监测等过程。总结这一成功案例,我们认为无人机技术值得在大型哺乳动物,特别是攻击能力强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外监测和救护中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野牛 野外救护 无人机技术 远程麻醉
下载PDF
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对缓解人象冲突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中员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81-84,共4页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展了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先后89次把亚洲象吸引到这一区域活动。经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内的活动及取食情况分析,其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与人类的农事活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提出适当增加食物源基地的面积和数量,逐渐改变食物源基地的种植结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食物源基地 人象冲突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游客行为意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中员 张忠员 李金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选择与旅游活动最为相关的因素—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选择野象谷景区作为旅游对象的行为意识。以客源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游客基本特征和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和伙伴等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游客对景区的选择;以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选择与旅游活动最为相关的因素—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选择野象谷景区作为旅游对象的行为意识。以客源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游客基本特征和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和伙伴等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游客对景区的选择;以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对景区的要求以及游客希望采取的管理措施探讨游客的保护意识。以制作警示牌、加设高架栈道、聘请亚洲象跟踪人员等措施减少游客因观看亚洲象带来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 保护意识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
下载PDF
思小公路珍稀保护植物迁地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中员 郭贤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2期4-6,共3页
思小高等级公路,途中有约20km的路段途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的勐养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该路段的珍稀保护和具有经济值的植物,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文章介绍了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迁移树种、移植技术、管... 思小高等级公路,途中有约20km的路段途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的勐养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该路段的珍稀保护和具有经济值的植物,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文章介绍了该路段的珍稀植物、迁移树种、移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此次迁地保护植物共移植8种78株,成活68株,成活率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珍稀保护植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思小公路
下载PDF
西双版纳村民对野生亚洲象控制性保护的认知和态度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嘉琦 王曼 +6 位作者 朱高凡 李中员 马杰 苏锐 杨开能 陈飞 陈明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3-462,共10页
针对频繁肇事的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当地政府在勐海县勐阿镇建立管控区开展该种群的控制性保护,为使这种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当地村民开展了认知和态度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半结构式访问调... 针对频繁肇事的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当地政府在勐海县勐阿镇建立管控区开展该种群的控制性保护,为使这种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当地村民开展了认知和态度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法获取数据,采用Spearman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受访的182名村民中,认为该象群应“全部管控起来”的占68.1%;亲眼见过管控区的94名受访者中,“非常赞同”和“赞同”对亚洲象进行管控的人占53.2%和38.3%。村民的年龄(P<0.01)、耕地总面积(P<0.01)、“亚洲象是否危险”(P<0.05)、“是否害怕亚洲象”(P<0.01)、“是否与亚洲象发生过冲突”(P<0.01)与“对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亚洲象种群的管理态度”有显著相关性;村民的年龄(P<0.05,R_(S)为-0.241)、“是否害怕亚洲象”(P<0.01,R_(S)为0.311)、“是否与亚洲象发生过冲突”(P<0.01,R_(S)为-0.305)与“是否同意对亚洲象进行管控”有显著相关性。当地政府在保护亚洲象种群的同时,更注重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举措受普遍支持。但长期对某个亚洲象种群进行控制性保护也存在许多问题,其成效需要开展更深入地研究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控制性保护 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法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对缓解人象冲突的效应 被引量:24
7
作者 郭贤明 何謦成 +3 位作者 王兰新 杨正斌 李中员 朱子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33-3137,共5页
建设食物源基地的目的是招引亚洲象返回保护区深处而减少周边村寨的人象冲突。2005—2010年对勐养子保护区食物源基地内亚洲象活动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亚洲象在基地的活动规律,结合基地周边村寨的亚洲象肇事情况,研究了基地对亚洲... 建设食物源基地的目的是招引亚洲象返回保护区深处而减少周边村寨的人象冲突。2005—2010年对勐养子保护区食物源基地内亚洲象活动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亚洲象在基地的活动规律,结合基地周边村寨的亚洲象肇事情况,研究了基地对亚洲象和周边村寨的影响,以探讨基地对缓解人象冲突的效应。结果表明:基地提供大量食物招引亚洲象,对缓解人象冲突有一定作用;亚洲象在基地活动的月节律和日节律与当地农作物的播种、成熟时间以及日常劳作时序基本一致;食物匮乏时,亚洲象取食引种的外来植物王草,或是进入周边村寨取食作物,并出现距离基地越近,亚洲象肇事越严重的现象。因此,认为食物源基地建设应格外关注其位置布局和更恰当的植物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源基地 亚洲象 人象冲突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