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予文 赵桂叶 +2 位作者 扈秀丽 刘伟利 许世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70-771,共2页
目的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比较其优劣势。方法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经左右侧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右心室,对57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透视下26... 目的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比较其优劣势。方法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经左右侧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右心室,对57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透视下26例患者心脏起搏全部成功,非透视下31例患者27例起搏成功,4例失败,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有效、节时、安全,与透视下临时起搏相比疗效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常规急救措施在临床急救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临时起搏 患者 紧急 透视 并发症 对比研究 锁骨下静脉 结论 途径 优势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致AVB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予文 张若瑜 +1 位作者 刘伟利 赵桂叶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AVB患者行心电监护并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治疗措施的价值。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AVB消失,2例遗留二度Ⅰ型、Ⅱ型交替性AV...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AVB患者行心电监护并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治疗措施的价值。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AVB消失,2例遗留二度Ⅰ型、Ⅱ型交替性AVB,1例遗留三度AVB。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AVB多为可逆性病变,经临床积极治疗多可恢复,少数不能完全恢复的多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极少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患者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房室传导阻滞 血流动力学 心脏起搏器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的诊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予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265-1266,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栓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对照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予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比较国产低分子肝素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分别选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 1周 ,观察 2周并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 目的 比较国产低分子肝素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分别选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 1周 ,观察 2周并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9.4 %和 91.9% (P >0 .0 5 ) ;出血副作用分别为 13.2 %和 10 .8% (P >0 .0 5 )。两组各死亡 1例 ,均与出血无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副作用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治疗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QTcd改善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李予文 牛新丽 +2 位作者 刘伟利 赵桂叶 许世然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和QTcd的改善程度。方法:将145例住院的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LMWH和普通肝素治疗1周。结果:LMWH治疗组有效率:94.4%.普通肝素对照组组81.6%(P<0.01);QTcd的改...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和QTcd的改善程度。方法:将145例住院的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LMWH和普通肝素治疗1周。结果:LMWH治疗组有效率:94.4%.普通肝素对照组组81.6%(P<0.01);QTcd的改善LMWH治疗组也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LMWH治疗UA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WH 普通肝素 UA 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低分子量肝素钙 对照组 改善 有效率 发生率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予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76例接受PTCA+Stenting(PCI)的患者分为通心络干预治疗组(A组)和普通治疗组(B组),观察PCI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超声心动图EF值的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 A组的心绞痛...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76例接受PTCA+Stenting(PCI)的患者分为通心络干预治疗组(A组)和普通治疗组(B组),观察PCI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超声心动图EF值的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 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低(P<0.01),EF值A组较B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的心绞痛缓解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有较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冠状动脉支架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单纯狭窄型病变行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
7
作者 李予文 张若瑜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目的 对冠状动脉非单纯狭窄型患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PCI)随后观察其预后判断。方法 对 5 1例非单纯狭窄型病变 (NSCAD)患者进行PCI ,随访 6个月。同时将 3 5例NSCAD未行PC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也随访 6个月。结果 PCI组无心脏... 目的 对冠状动脉非单纯狭窄型患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PCI)随后观察其预后判断。方法 对 5 1例非单纯狭窄型病变 (NSCAD)患者进行PCI ,随访 6个月。同时将 3 5例NSCAD未行PC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也随访 6个月。结果 PCI组无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CI组和对照组心脏事件 (未含心绞痛 )的发生率分别为40 .12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单纯狭窄 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心脏事件
下载PDF
普通电极非透视下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3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予文 赵桂叶 +2 位作者 扈秀丽 刘伟利 许世然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临时起搏 床旁 紧急 心内膜 起搏器 临床 心律失常 透视 效果 电极
下载PDF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后的临床预后价值
9
作者 李予文 刘伟利 +1 位作者 赵桂叶 许世然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择期手术 PCI 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支架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10
作者 李予文 刘伟利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梗死相关动脉 (IRCA)再通对QT离散度 (QTcd)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后成功静脉溶栓者 5 2例 ,于发病后 2~ 4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其中 2 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2 3例成功 ,未接受PCI者...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梗死相关动脉 (IRCA)再通对QT离散度 (QTcd)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后成功静脉溶栓者 5 2例 ,于发病后 2~ 4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其中 2 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2 3例成功 ,未接受PCI者 2 8例 ,加上 1例PCI不成功者共 2 9例 ,分别观察入院后即刻及PCI术前 1d、术后 1d、7d两组患者的QTcd ,进行对照。结果 PCI组术前与非PCI组间QTcd差异无显著性 ,PCI组术后QTcd降低 ,而非PCI组QTcd恢复速度慢于PCI组 ,其中 6例于入院当天发生室颤的患者其QTcd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结论 AMI恢复期IRCA再通达完全再灌注可以使患者的QTcd显著缩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恢复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QT离散度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静注ATP致阿斯综合征一例
11
作者 李予文 牛新丽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宋某某,女,24岁,干部。发作性心慌、胸闷4年,1988年9月16日以再发半小时急来就诊。患者曾经各项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未能明确病因,先后多次静注ATP及西地兰均于短时间内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时稍感心前区不适。平时未用药... 宋某某,女,24岁,干部。发作性心慌、胸闷4年,1988年9月16日以再发半小时急来就诊。患者曾经各项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未能明确病因,先后多次静注ATP及西地兰均于短时间内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时稍感心前区不适。平时未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 阿斯综合征 心动过速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99
12
作者 陈娓 李予文 +1 位作者 娄百玉 石玉中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 62例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 ,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 62例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 ,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 (SAS2 8.0 9± 5 .12 ,SDS2 6.3 5± 4.91)较对照组(SAS3 7.60± 5 .5 3 ,SDS3 4.62± 5 .72 )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情绪障碍 心理干预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心电图ST段的相关性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扈秀丽 董予新 +4 位作者 宋晓漪 刘秀平 李予文 魏静霞 薛云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心电图 ST段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辛伐他汀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对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扈秀丽 宋晓漪 +4 位作者 王桂芳 刘秀平 贾月如 张秀花 李予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91例(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办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入院-3日所有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安体舒通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辛...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91例(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办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入院-3日所有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安体舒通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辛伐他汀10mg/d。次日晨化验血清CRP。病情稳定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6个月后二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流出道最大血流速度(VLVOr)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CRP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在全面拮抗神经一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并降低CRP。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受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 C反应蛋白 辛伐他汀
下载PDF
矛盾栓塞16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予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的诊治体会,提出其临床诊治的新见解。方法选择16例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患者,均进行溶血栓和抗凝血治疗,并深入研究其诊治过程。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均与开始溶栓治... 目的 研究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的诊治体会,提出其临床诊治的新见解。方法选择16例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患者,均进行溶血栓和抗凝血治疗,并深入研究其诊治过程。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均与开始溶栓治疗较早有关。结论 急性肺栓塞合并矛盾栓塞临床并不少见,若能及时溶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矛盾栓塞 溶血栓疗法 抗凝血疗法
下载PDF
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娓 桂立辉 +1 位作者 娄百玉 李予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40-341,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行为干预 介入治疗后 康复 心脏介入手术
下载PDF
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娓 桂立辉 +2 位作者 李予文 郭素芹 李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3-12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6例中选择择期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 目的:探讨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3-12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6例中选择择期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认知教育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认知教育组在接受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认知教育。观察冠心病介入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并在入院时及手术后进行2次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认知教育组患者术中出现血压过高或血压过低、低血糖反应,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94~19.05,P<0.05~0.01);术后焦虑的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39%)(χ2=4.624,P<0.05),而抑郁发生率(18%)虽较对照组(32%)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认知教育组SDS和SAS总评分明显低于较同期对照组(t=6.124,7.028,P<0.01),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651,22.081,P<0.01)。结论:系统认知教育可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教育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扈秀丽 李予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有华法林抗栓指征的患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联合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心房颤动(有1项以上危险因素)、机械瓣置换术后和左室血栓的患者,冠脉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联合华... 目的观察有华法林抗栓指征的患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联合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心房颤动(有1项以上危险因素)、机械瓣置换术后和左室血栓的患者,冠脉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联合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组)治疗,严格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2.5,观察1年总的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选择同期86例冠心病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组)治疗,64例有华法林抗凝指征的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抗凝组)治疗(INR2.0~3.0)进行比较。结果三重抗栓组1年总的出血发生率为17.4%,与双重抗血小板组(4.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抗凝组(10.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严重出血事件三重抗栓组显著高于其他两者(13.3%vs 1.2%,4.7%,P<0.01或0.05)。结论三重抗栓治疗明显增加患者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冠心病 支架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出血
下载PDF
硫酸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桂叶 李予文 刘伟利 《职业与健康》 CAS 2005年第3期451-452,共2页
目的 观察硫酸氯吡格雷 (商品名 :泰嘉 )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对 2 0 0 3年 1~ 10月住院的 10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5 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 目的 观察硫酸氯吡格雷 (商品名 :泰嘉 )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对 2 0 0 3年 1~ 10月住院的 10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5 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泰嘉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94.0 % ,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 84.0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泰嘉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嘉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
下载PDF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静霞 牛新丽 李予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比较其优劣势。方法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经锁骨下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右心室,对57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透视下26例患者... 目的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比较其优劣势。方法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经锁骨下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右心室,对57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透视下26例患者起搏全部成功,非透视下31例患者27例起搏成功,4例失败,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有效、节时、安全,与透视下临时起搏相比疗效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常规急救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下 非透视下 心脏临时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