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州市宜耕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亨伟 田莹莹 +1 位作者 李涛 陈海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达州市宜耕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表明:宜耕土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开江县、宣汉县、渠县和达县。一等适宜和二等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共1841.64hm2。主要集中分布在达州市中南部,其中... 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达州市宜耕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表明:宜耕土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开江县、宣汉县、渠县和达县。一等适宜和二等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共1841.64hm2。主要集中分布在达州市中南部,其中开江县、渠县和达县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耕土地后备资源 潜力评价 达州市
下载PDF
达州市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评价与分级研究
2
作者 李亨伟 田莹莹 +1 位作者 李涛 陈海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本文从农用地整治数量、质量、可实施性3个方面,对四川达州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评价与分级研究。分析表明:达州市通过农用地整治,预计可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为4999.08hm2;现实潜力为98527.19hm2,预计可新增耕地4042.84hm2;土地质量... 本文从农用地整治数量、质量、可实施性3个方面,对四川达州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评价与分级研究。分析表明:达州市通过农用地整治,预计可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为4999.08hm2;现实潜力为98527.19hm2,预计可新增耕地4042.84hm2;土地质量等级平均可提高1.52个自然质量等,预计可提高产能32123.2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整治潜力 评价与分级 达州市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畜禽废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龙用波 邓仕槐 +2 位作者 朱春兰 伍阳 李亨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418-422,共5页
本文研究了操作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5d启动试验,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CODCr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97.5%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也稳定在92%~96.6%之间,由此反应... 本文研究了操作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5d启动试验,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CODCr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97.5%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也稳定在92%~96.6%之间,由此反应器的启动已经完成,系统可进入运行期;当操作条件是温度25℃、DO为4.5mg·L^-1、HRT为12h时,各污染物的综合除去效果达到最佳,此时MBR系统对畜禽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高于96%、对氨氮的去除率高于93%、对总磷的去除率也能保持在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畜禽废水 温度 溶解氧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的紫色水稻土腐殖质分布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马世五 高雪松 +3 位作者 邓良基 胡玉福 李亨伟 黄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2,共8页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水稻土土壤腐殖质碳的剖面分布及其组成特征,探讨了土壤腐殖质与活性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腐殖质碳含量、HA/FA值同时受母质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冲沟上部的淹育性水稻土主要受母质的影响,而...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水稻土土壤腐殖质碳的剖面分布及其组成特征,探讨了土壤腐殖质与活性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腐殖质碳含量、HA/FA值同时受母质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冲沟上部的淹育性水稻土主要受母质的影响,而冲沟交汇处的潜育性水稻土,则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剖面分布上,土壤腐殖质碳含量、HA/FA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水分条件的影响下,腐殖质碳含量、HA/FA值表现为淹育性水稻土<渗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2)腐殖质碳、HA、HA/FA值的含量与L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FA与LOC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3)腐殖质碳、HA、HA/FA与TN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FA与T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碳 HA/FA 活性有机碳 紫色水稻土
下载PDF
啶酰菌胺对酸性紫色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帆 胡玉福 +4 位作者 李亨伟 舒向阳 庞宇 蒋双龙 王静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12-2317,共6页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啶酰菌胺对酸性紫色土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下在培养第7 d对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及脱氢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10 mg·kg^(-1...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啶酰菌胺对酸性紫色土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下在培养第7 d对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及脱氢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10 mg·kg^(-1)处理下,酶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50 mg·kg^(-1)浓度处理下,除脱氢酶外,其余酶活性在培养期内能恢复正常水平;100mg·kg^(-1)浓度处理下,亚硝酸还原酶表现出"抑制-恢复-激活",脲酶、硝酸还原酶及脱氢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均表现出抑制;200 mg·kg^(-1)浓度处理下,四种酶在培养期内均受到显著抑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脲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亚硝酸还原酶、脱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与脱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菌胺 酸性紫色土 酶活性
下载PDF
达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涛 李亨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8-39,共2页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部署和要求,达州市自2005年启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以实施项目为载体,开展田间肥效试验241个和校正试验230个,巩固完善地力定位监测点14个,制定完善肥料配方120个,建立核心示范片239...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部署和要求,达州市自2005年启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以实施项目为载体,开展田间肥效试验241个和校正试验230个,巩固完善地力定位监测点14个,制定完善肥料配方120个,建立核心示范片239个,新增粮油总产合计为354022.1t,新增产值66762.64万元,节约化肥24815.12t,节约生产支出达12407.56万元,新增纯收益达到79033.12万元,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新增产量 新增产值
下载PDF
高寒草地2种固沙灌木根际土壤碳氮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蒲琴 胡玉福 +3 位作者 李亨伟 蒋双龙 彭佳佳 舒向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76,28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固沙植物对高寒草地土壤碳氮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选取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人工种植的2种固沙灌木(红柳,沙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总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 为研究不同固沙植物对高寒草地土壤碳氮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选取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人工种植的2种固沙灌木(红柳,沙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总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及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2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SOC、MBC、TN、AN、MBN含量及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其中红柳根际土壤SOC、MBC、TN、AN、MBN含量分别增加了124.24%,6.20%,116.67%,111.60%,264.21%;沙棘根际土壤SOC、MBC、TN、AN、MBN含量比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71.23%,33.01%,152.63%,172.79%,83.42%。红柳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含量比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61.62%,97.73%,56.52%;沙棘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含量比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150.23%,177.17%,80.00%。土壤碳氮养分和酶活性间关系紧密,其中土壤SOC,TN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N与纤维素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蔗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BC、MBN与纤维素酶、脲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发现,川西北常见的2种固沙灌木中沙棘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具有较大的积累和转化作用,但沙棘对沙化土壤养分积累效果更显著。因此,在沙化草地修复过程中应以种植沙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沙化草地 固沙灌木 根际土壤 土壤碳氮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微地形下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亨伟 胡玉福 +4 位作者 邓良基 张世熔 林正雨 黄春 杨明朝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2-554,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分析和数理统计结合的方法,对川中丘陵区微地形下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坡位之间表现为:丘脚>丘腰下部>丘腰上部>丘腰中部>丘顶。在不同坡形之间表现为:凹形坡>线形坡>... 通过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分析和数理统计结合的方法,对川中丘陵区微地形下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坡位之间表现为:丘脚>丘腰下部>丘腰上部>丘腰中部>丘顶。在不同坡形之间表现为:凹形坡>线形坡>凸形坡。在不同坡度之间,有机质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不同坡向之间,阴坡和半阴坡有机质含量高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微地形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原文传递
微地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正雨 高雪松 +2 位作者 邓良基 李亨伟 郭燕梅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1-475,共5页
以川中丘陵区微地形95个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度组成的关系,并分析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小于... 以川中丘陵区微地形95个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度组成的关系,并分析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小于0.05mm的细颗粒物质,尤其是粘粒,其次是粉粒;空间分析表明土壤分形维数在微地形上受地形影响,高值区多出现在丘顶及丘腰中上部,低值区出现在丘脚及冲沟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够反映出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空间变异 丘陵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