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纠纷“源头”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1
作者 李仁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21-,共1页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病人 民事纠纷 防范对策 医务人员 医疗安全
下载PDF
依那普利(enalapril)和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之比较
2
作者 李仁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8-319,共2页
作者以原先使用地高辛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为对象,比较依那普利和地高辛的疗效和耐受性。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ENALAPRIL 心功能级别 心脏肥大 组心率 洋地黄中毒 心源性死亡 心纹痛 心肌病 血清钠
下载PDF
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3
作者 李仁嘉 《中国卫生资源》 2003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医疗纠纷 产生原因 防范 医务人员 业务素质
下载PDF
冠心病房颤临床分析
4
作者 李仁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冠心病房颤 老年人房颤 心律失常 持久性 呼吸道感染 快速房颤 心房颤动 心肌缺血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168例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
5
作者 李仁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183-183,共1页
168例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李仁嘉冠心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对其易患因素作一探讨。一、临床资料本院1991~1993年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人共... 168例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李仁嘉冠心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对其易患因素作一探讨。一、临床资料本院1991~1993年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人共168例,占同期同类住院病人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老年人 临床分析 严重 多发病 常见病 防治工作 危害
下载PDF
第四心音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李仁嘉 《中级医刊》 1994年第7期36-37,共2页
第四心音的临床意义李仁嘉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关于第四心音(S4)的临床意义,医学界长期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认为S4在正常人很少听到,它的出现标志着心脏异常,因而可借以诊断心脏病及过筛性检查早期... 第四心音的临床意义李仁嘉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关于第四心音(S4)的临床意义,医学界长期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认为S4在正常人很少听到,它的出现标志着心脏异常,因而可借以诊断心脏病及过筛性检查早期冠心病[1]。另有作者提出S4是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诊断 第四心音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7
作者 茅钰文 李仁嘉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6期253-254,共2页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23例,共1811人次。现将CHD治疗CRF的体会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行CHD的CRF患者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开始透析时年龄20~64岁,平均年...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23例,共1811人次。现将CHD治疗CRF的体会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行CHD的CRF患者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开始透析时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48±2.46岁;其中>60岁老年患者3例。 1.2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占91.3%;多囊肾1例,占4.4%;多发性骨髓瘤1例,占4.4%。 1.3 透析前实验室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5ml/min 9例,5~10ml/min 13例,10~20ml/min 1例;血肌酐592~2440μmol/L,血尿素氮9.2~100.5mmol/L,血钾3.4~6.9mmol/L,血钙1.18~2.66mmol/L,血红蛋白34~81g/L。 1.4 接受维持性血透时间 1~116个月,平均透析时间27.02±5.73个月,其中6例曾接受腹膜透析(PD)1.5~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透析疗法
下载PDF
窦房和房室Ⅱ°传导阻滞并存1例
8
作者 刘长才 李仁嘉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1期34-34,共1页
患者女性,68岁。反复发作性头晕伴黑朦半年,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SSS)。此次因突然感心慌、头晕、黑朦继而晕倒入院。心电图示多数窦性P波按序出现,P—P间距1.16~1.46s,P<sub>2</sub>~P<sub>3... 患者女性,68岁。反复发作性头晕伴黑朦半年,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SSS)。此次因突然感心慌、头晕、黑朦继而晕倒入院。心电图示多数窦性P波按序出现,P—P间距1.16~1.46s,P<sub>2</sub>~P<sub>3</sub>长达2.46s正好是短P—P间距的2倍。P—R间期恒定0.27s。P<sub>7</sub>未下传心室。心室率平均42次/min。心电图诊断:窦缓伴窦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窦房和房室双层平面Ⅱ°Ⅱ型传导阻滞。 讨论 心脏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束室、束支和分支阻滞。在分析时不仅要区分真正的传导阻滞和功能性引起者,还要对阻滞程度作出分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对阻滞平面作推断。尽管体表心电图无法进行精确定位,但仍有不少线索可供参考。这对预后判断、治疗决策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黑朦 P波 束支 间期 房室结 阻滞平面 分支阻滞
下载PDF
R on T综合征2例报告
9
作者 刘长才 夏万新 李仁嘉 《心电学杂志》 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
例1 患者男性,36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P波规则,P-R0.15s,心电轴左偏约—30°,Q-T间期正常。图中可见室早,配对间期0.32s时呈单发,当配对间期为0.28s。
关键词 心动过速 病例报告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