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残留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仕尉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残留血肿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并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血肿残留量是否小于15 mL,对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残留血肿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并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血肿残留量是否小于15 mL,对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机(大于12小时)和术前血肿表面积是影响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残留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发病超过12 h及术前血肿表面积小于75.5 cm2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更有希望达到术后残留血肿量小于15 mL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 血肿表面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幕上浅表脑膜瘤定位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仕尉 王洪财 +1 位作者 陈海 陈茂送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2436-2438,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幕上浅表脑膜瘤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7至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18例幕上浅表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进行3D打印导板定位,并于术后CT融合重建评估骨窗范围是否理想。结...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幕上浅表脑膜瘤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7至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18例幕上浅表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进行3D打印导板定位,并于术后CT融合重建评估骨窗范围是否理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152±44)min,定位导板打印时间为(238±71)min,术中使用头架7例,术后出现迟发性脑出血1例。术后CT融合重建结果显示,14例(77.8%)术前定位准确,骨窗位置优;4例(22.2%)术前定位有偏差,骨窗位置良。11例未使用头架的患者中,10例(90.9%)骨窗位置优,仅1例(9.1%)骨窗位置良;7例使用头架的患者中,4例(57.1%)患者骨窗位置优,3例(42.9%)患者骨窗位置良。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幕上浅表脑膜瘤的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脑膜瘤 定位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洪财 谢作润 +4 位作者 童贻蕾 汪浩 李仕尉 陈茂送 王波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TO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TO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进行常规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4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式19例(试验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等,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评估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估指标为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长为56.3~103.5 min[(76.6±23.4)min],试验组为75.1~121.6 min[(93.2±1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09).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术前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10例、眼前手动6例、眼前指数2例;术后3个月,无光感5例、光感7例、眼前手动7例、眼前指数3例、LogMAR视力表≥0.022例,手术有效比例为9/24.试验组术前视力:无光感4例、光感7例、眼前手动6例、眼前指数2例;术后3个月,无光感3例、光感4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6例、LogMAR视力表≥0.023例,手术有效比例为13/19.两组间手术有效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36).两组无一例发生脑脊液鼻漏、颈内动脉损伤及嗅觉丧失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TON在临床实践中安全、可行,并能提高对TON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视神经管扩大减压 视柱磨除
原文传递
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洪财 童贻蕾 +3 位作者 李仕尉 陈茂送 陈海 王波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97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自发性出血患者共15例(占3.0... 目的探讨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97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自发性出血患者共15例(占3.0%),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果1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慢性头痛、一侧肢体乏力、视力下降或癫痫等前期症状突然加重(6例),亦可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偏瘫、癫痫发作等类似卒中发作表现(9例)。头颅CT和MRI上显示为血肿、肿瘤占位和瘤周水肿征象。根据肿瘤与血肿的位置关系,脑膜瘤自发性出血可分为单纯瘤内出血型(7例)、单纯瘤周出血型(6例)和瘤内外混合性出血型(2例)3个类型。所有患者同期行肿瘤切除和血肿清除。肿瘤切除程度达SimpsonⅠ级9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15例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3例术后存在神经功能后遗症,余12例均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结果提示,15例患者中,2例肿瘤进展或复发;余13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其临床表现与卒中急症相似。通过术前头颅CT结合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可分为单纯瘤内出血型、单纯瘤周出血型和瘤内外混合性出血型。基于患者的临床特征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患者多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颅内出血 诊断 影像学分型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