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伍建 李浩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外科手术是脊柱结核的重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纠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前入路、单纯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此外,微创手术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本... 外科手术是脊柱结核的重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纠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前入路、单纯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此外,微创手术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本研究总结分析以往研究资料,综述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现状,希望为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性标志物水平与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伍建 郑琎喆 杨立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胫骨骨折疗效及骨性标志物水平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84例,按术后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胫骨骨折疗效及骨性标志物水平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84例,按术后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骨肽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骨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骨碱性磷酸酶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比值、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降钙素含量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含量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踝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胫骨骨折效果显著,能明显调节骨性标志物水平,促进骨形成及骨折愈合,改善患肢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肽注射液 高压氧 骨性标志物水平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两种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立峰 杨斌辉 +4 位作者 刘丰虎 卫永鲲 张波 郑劲喆 李伍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9-1400,1402,共3页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第二大常见类型骨折,根据骨折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1-3])。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微创的理念,儿童GartlandⅢ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加石膏治疗成为趋势^([4])...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第二大常见类型骨折,根据骨折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1-3])。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微创的理念,儿童GartlandⅢ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加石膏治疗成为趋势^([4])。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 GARTLAND 经皮克氏针固定 内固定 提携角 肱骨外髁 神经损伤 肘内翻 治疗方法 肘关节
下载PDF
自制股骨头内撑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立峰 肖东民 +8 位作者 彭春雷 李康华 杨斌辉 刘丰虎 卫永鲲 张波 李伍建 郑劲喆 王伟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6-1101,共6页
背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得到大多数学者们的认同,但术后股骨头容易塌陷,如何防止塌陷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对股骨头内撑器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 背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得到大多数学者们的认同,但术后股骨头容易塌陷,如何防止塌陷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对股骨头内撑器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青壮年意外死亡新鲜股骨标本1具,大体观无畸形、骨折、经X射线证实,无肿瘤、骨质疏松等病理性骨质病变。应用螺旋CT分别对正常股骨头颈、髓芯减压股骨头颈、内撑器置入并植骨股骨头颈由近端向远端垂直纵轴进行扫描,并获得图像数据。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应用有限元法对3种模型股骨头颈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正常股骨头受压后应力分散并向下传导,压应力集中在股骨距、张应力集中于转子窝;(2)髓芯减压后股骨头部负重区应力集中,位移大,应变增大;(3)内撑器置入并植骨后应力变化与正常股骨头部应力相近;(4)结果提示,髓芯减压后股骨头负重区应力集中,应变增大,负重区容易塌陷;内撑器置入并植骨模型应力分散,承载负荷大于正常股头颈部,且应变减小,符合正常股骨头颈部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VAS、JO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琎喆 李伍建 +2 位作者 赵金龙 吴涛 张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腰5骶1(L5S1)椎间盘突出症(LDH)疗效及对疼痛和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拟接受经皮内镜下手术治疗的老年L5S1 LDH患者60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椎间孔组与椎板...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腰5骶1(L5S1)椎间盘突出症(LDH)疗效及对疼痛和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拟接受经皮内镜下手术治疗的老年L5S1 LDH患者60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椎间孔组与椎板间组,每组30例。椎间孔组采用椎间孔入路,椎板间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腰部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间孔组比较,椎板间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P<0.05)。治疗后1 d、1个月,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腰部功能ODI评分治疗后1 d、1个月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L5S1 LDH均取得满意疗效,两种入路方式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椎板间入路在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时间改善方面较椎间孔入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疼痛测定 JOA评分 ODI评分 老年人
下载PDF
胫后肌腱转位治疗足下垂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少波 刘继超 +2 位作者 杨立峰 丁永峰 李伍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34-2340,共7页
背景:胫后肌腱转位作为治疗腓总神经不可逆性损害所致足下垂的金标准,对其临床疗效研究报道甚多,但一直缺少详细的有限元受力分析。目的:建立腓总神经损伤所致足下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力学特性,并与传统经验相互验证。方法:①导入1例... 背景:胫后肌腱转位作为治疗腓总神经不可逆性损害所致足下垂的金标准,对其临床疗效研究报道甚多,但一直缺少详细的有限元受力分析。目的:建立腓总神经损伤所致足下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力学特性,并与传统经验相互验证。方法:①导入1例左侧腓总神经损伤导致左侧足下垂男性患者的足踝部CT数据,运用MIMICS、Cero、Abaqus、ANSYS等一系列软件重建足踝部骨骼;②选择10位受试者,测量计算出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幅值RMS,对肌力大小进行预估;③赋予各个部分的材料参数,得出具有正常足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腓总神经完全损伤所致的足下垂畸形状态;④在此基础上,对胫后肌腱转位,锚定点分别确定为内、中、外侧楔骨,转位肌腱将足固定于背伸10°位,且转位后胫后肌肌力下降一级;⑤对3个不同锚定位置的2次下垂状态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分别计算这9种工况下的踝关节背屈、内外翻角度以及转位肌腱的最大应力。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所有受试者均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①正常足模型的背伸、跖屈角度均接近且小于极限角度(背伸25.62°<27°,跖屈43.67°<45°);下垂足模型背伸状态的背伸角度为-44.65°,与研究对象的背伸角度-47°相比,较为接近;②纠正足下垂畸形的效果最明显、肌腱所受应力最小的是锚定中间楔骨;纠正足下垂畸形的效果最差、肌腱所受应力最大、有轻度外翻踝作用的是锚定外侧楔骨;具有内翻踝作用的是锚定内侧楔骨;③转位后肌腱的应力集中点在肌腱与骨接触的锚定点附近;④结果说明,有限元建立的足踝生物力学模型可以初步模拟正常足和腓总神经完全损伤源性的下垂足;治疗足下垂畸形时,优选中间楔骨作为转位后锚定点,可以获得较佳的力学效应。此结论与传统手术经验相符合,但也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的受力分析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足踝 足下垂 背屈 肌腱转位 生物力学 畸形
下载PDF
三种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李伍建 何少波 +2 位作者 任聪 郑琎喆 刘继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2-708,共7页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2月本科收治的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组(perforating arter...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2月本科收治的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组(perforating artery perforator flap, PAPF),15例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皮瓣组(sural neurocutaneous flap, SNCF),7例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s, ALTF)。比较三组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ALTF组手术时间[(165.5±26.4) min vs (125.3±13.8) min vs (120.8±11.3) min, P<0.001]、皮瓣面积[(62.7±6.7) cm~2vs (55.3±6.4) cm2vs (54.9±8.2) cm~2, P=0.038]、术中失血量[(298.6±30.7) ml vs (238.9±38.9) ml vs (229.6±30.7) ml, P<0.001]均显著大于PAPF组和SNCF组,PAPF组和SNC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供区闭合形式、供区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7±2.0)个月。三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三组VAS评分、踝背伸-跖屈ROM、AOFAS评分、供区瘢痕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PAPF组受区感觉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而SNCF组和ALTF组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PAPF组、 SNCF组的踝背伸-跖屈ROM均显著优于ALTF组[(62.1±5.1)°vs (61.7±6.2)°vs (54.9±5.3)°, P=0.010],PAPF组和ALTF组的受区感觉功能分级[优/良/可/差:(17/7/3/2) vs (4/1/1/1) vs(2/3/7/3), P=0.046]、供区瘢痕评分[(3.9±0.9) vs (4.2±1.3) vs (5.1±0.9), P<0.001]显著优于SNCF组。[结论] PAPF逆行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皮肤缺损并发症少,皮瓣外观及感觉功能恢复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开放骨折 脱位 软组织缺损 皮瓣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8
作者 何少波 刘继超 +3 位作者 李伍建 张根生 郑琎喆 黄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中,采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的准确性。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足踝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男7例,女3例;年龄33~69岁...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中,采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的准确性。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足踝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男7例,女3例;年龄33~69岁,平均5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压伤4例,机器伤1例。创面范围5 cm×3 cm~14 cm×7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为7~24 d,平均12.8 d。术前行下肢CT血管造影,将获得的数据以Mimics软件构建穿支血管、骨骼三维图像;术中运用AR技术将上述图像投影叠加至患肢体表,实施精准定位下的皮瓣设计和切取。皮瓣切取范围6 cm×4 cm~15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术前AR定位10例患者胫后动脉穿支1~4支,平均3.4支;术中穿支血管定位位置与术前AR技术定位基本一致,两者距离0~16 mm,平均12.2 mm。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切取皮瓣并完成创面修复。术后9例皮瓣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2例供区植皮局部感染,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发生。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达优8例、良1例、差1例。结论 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规划中可应用AR技术确定穿支血管位置,降低皮瓣坏死风险,手术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欧阳振 杨斌辉 +3 位作者 刘丰虎 卫永鲲 张波 李伍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诊治的18例寰椎骨折,采用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1例合并C5、6椎体骨折脱位者同时行C5、6次全切除、椎管减压、... 目的 探讨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7-12诊治的18例寰椎骨折,采用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1例合并C5、6椎体骨折脱位者同时行C5、6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加自体骨移植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0~235 min,平均138 min;术中出血量120~450 ml,平均200 ml。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8(2~48)个月。无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肌力、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发现内固定螺钉松动或断裂,寰椎骨折植骨均骨性愈合。不同Levine-Edwards分型患者术后2周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后路单椎节椎弓根钉横向加压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可以重建颈椎稳定性,最大限度保留颈椎活动功能并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单椎节 椎弓根钉 横向加压 内固定
原文传递
195-B1型挖掘机推压缓冲装置的改进
10
作者 李伍建 孙俊义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挖掘机 推压缓冲装置 改进
原文传递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少波 杨立峰 +1 位作者 李伍建 刘继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6月在三二〇一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7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6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6月在三二〇一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7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6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组),28例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二组手术相关指标、病灶清除效率、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率、神经功能ASIA分级、ODI评分、植骨融合、并发症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抗酸染色均为阴性,二组术后引流液结核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术中结核病灶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后引流液结核培养阳性率低于后路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后凸Cobb角矫正率高于前路组,丢失角度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植骨融合时间、Ⅰ~Ⅱ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ASIA分级、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结核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病灶清除 钛笼植骨 内固定
原文传递
195-B_1型挖掘机初步试验情况
12
作者 艾云昌 庄金铎 +1 位作者 李伍建 张载洛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18,共2页
正在金堆城钼业公司露天矿试用的195-B_1型挖掘机是与美国B-E公司合作制造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
关键词 挖掘机 195-B1型 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