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水法和皮褶厚度法对55~69岁的115名中老年人体脂含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值差异有显著性。用前一种方法测值与体围指标(X_1:前臂围、X_2:上臂围、X_3:小腿围,X_4:大腿围、X_5:腹围、X_6:臀围)、BMI(Body mass i...用排水法和皮褶厚度法对55~69岁的115名中老年人体脂含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值差异有显著性。用前一种方法测值与体围指标(X_1:前臂围、X_2:上臂围、X_3:小腿围,X_4:大腿围、X_5:腹围、X_6:臀围)、BMI(Body mass index)建立测体脂含量(F%)的回归方程,男性F%=-15.88+1.37BMI+0.0102Y,女性为:F%=-34.96+0.51BMI+0.1469Y,其中Y为X_1+X_2+X_3+X_4+X_5+X_6之和,BMI=体重(kg)/身高(m^2)。该回归方程提供了测定中老年人体脂含量的简易方法。 将体脂含量百分比(F%)划分肥胖法与按超体重百分比和BMI划分肥胖法进行比较,结果是:超体重百分比法划分肥胖率较F%法低,BMI法则较F%法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RMS1基因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的75·0%和正常内膜的86·7%;与临床分期(χ2=4·978)、肌层浸润深度(χ2=5·999)及淋巴结转移(χ2=4·20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D44V6基因表达率为69·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的16·7%和正常内膜的0,P<0·01;与临床分期(χ2=5·802)及淋巴结转移(χ2=5·57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3)BRMS1与CD44V6mRNA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肯德尔相关系数为0·069,P>0·05。结论:BRMS1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作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其侵袭及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山东省1970年-2005年肝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0年-2005年期间的4次全死因调查资料,计算肝癌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Jo inpo in t回归软件分析肝癌死亡率的升降速率及长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山东省肝癌死亡率...目的分析山东省1970年-2005年肝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0年-2005年期间的4次全死因调查资料,计算肝癌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Jo inpo in t回归软件分析肝癌死亡率的升降速率及长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山东省肝癌死亡率在1970年-197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率为9.7%,1974年-1992年为2.6%;1992年后年均增长速率减慢,为0.1%。结论山东省1970年-2005年肝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前期上升速率比较高。40-59岁人群肝癌高发。展开更多
文摘用排水法和皮褶厚度法对55~69岁的115名中老年人体脂含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值差异有显著性。用前一种方法测值与体围指标(X_1:前臂围、X_2:上臂围、X_3:小腿围,X_4:大腿围、X_5:腹围、X_6:臀围)、BMI(Body mass index)建立测体脂含量(F%)的回归方程,男性F%=-15.88+1.37BMI+0.0102Y,女性为:F%=-34.96+0.51BMI+0.1469Y,其中Y为X_1+X_2+X_3+X_4+X_5+X_6之和,BMI=体重(kg)/身高(m^2)。该回归方程提供了测定中老年人体脂含量的简易方法。 将体脂含量百分比(F%)划分肥胖法与按超体重百分比和BMI划分肥胖法进行比较,结果是:超体重百分比法划分肥胖率较F%法低,BMI法则较F%法高。
文摘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RMS1基因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的75·0%和正常内膜的86·7%;与临床分期(χ2=4·978)、肌层浸润深度(χ2=5·999)及淋巴结转移(χ2=4·20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D44V6基因表达率为69·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的16·7%和正常内膜的0,P<0·01;与临床分期(χ2=5·802)及淋巴结转移(χ2=5·57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3)BRMS1与CD44V6mRNA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肯德尔相关系数为0·069,P>0·05。结论:BRMS1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作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其侵袭及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文摘目的分析山东省1970年-2005年肝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0年-2005年期间的4次全死因调查资料,计算肝癌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Jo inpo in t回归软件分析肝癌死亡率的升降速率及长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山东省肝癌死亡率在1970年-197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率为9.7%,1974年-1992年为2.6%;1992年后年均增长速率减慢,为0.1%。结论山东省1970年-2005年肝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前期上升速率比较高。40-59岁人群肝癌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