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锥刀具旋转磨粒流去毛刺和钝化抛光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高航 郭天博 +3 位作者 彭灿 王宣平 李伟秋 林海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7,共9页
目的高效、低成本地消除丝锥、铰刀、钻头、铣刀等金属加工刀具磨削后产生的表面毛刺、亚表面烧伤等加工缺陷,实现刀具的高效钝化抛光。方法基于磨粒流加工(AFM)技术,提出一种刀具旋转磨粒流抛光(R-AFM)原理和方法。通过模拟仿真方法获... 目的高效、低成本地消除丝锥、铰刀、钻头、铣刀等金属加工刀具磨削后产生的表面毛刺、亚表面烧伤等加工缺陷,实现刀具的高效钝化抛光。方法基于磨粒流加工(AFM)技术,提出一种刀具旋转磨粒流抛光(R-AFM)原理和方法。通过模拟仿真方法获得优化的刀具运动轨迹,进一步研发可装夹40把刀具的多工位旋转磨粒流高效抛光专用设备;以高速钢丝锥为研究对象,选用新研制的GC磨料介质作为钝化抛光介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工件转速、加工时间、磨粒粒径及磨粒质量分数等工艺参数对刃口钝圆半径的影响规律;再选用正交试验获得的工艺参数组合,采用自主研制的WS和GC磨料介质,分别对丝锥刀具进行钝化抛光试验,分析2种新型磨料介质的钝化抛光特性;最后,基于前面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优选刀具钝化抛光复合加工的工艺参数,并验证刀具的钝化抛光效果。结果各工艺参数对刀具刃口钝圆半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刀具回转速度、钝化抛光时间、磨粒质量分数和粒度。高硬度的GC磨料介质具有材料去除率高、对刃口的钝化能力较强等特点。在保持切削刃锋利度的前提下,采用低硬度的WS磨料介质,其毛刺去除效果更好。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和自主研制的WS、GC磨料介质,对新加工的丝锥分别进行了1.5 min和1 min的组合抛光,加工后丝锥表面的毛刺得以完全去除,表面磨削烧伤痕迹显著消减,表面粗糙度Sa可从0.73μm降至0.26μm,刃口圆角半径可控制在企业要求的5μm以内,刃口得到了有效修整,且避免了刀具刃口的“过顿”现象,抛光效率平均可达20支/min。结论旋转磨粒流抛光技术与装备能高效去除刀具表面的毛刺,有效地改善了刃口加工缺陷,为复杂结构成型刀具等零件的高质、高效钝化抛光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锥刀具 旋转磨粒流抛光 去毛刺 刃口钝化
下载PDF
一种人表皮黑素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秋 刘少辉 +3 位作者 徐丹丹 方斌 林玲 陈玮莹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9-2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方法。方法:以PET聚酯薄膜为支持物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纵向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人表皮黑素细胞可在PET聚酯薄膜上培养生长,有利于观察人表皮黑素细胞及其树突状突起的超微结构。结论:... 目的:探讨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方法。方法:以PET聚酯薄膜为支持物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纵向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人表皮黑素细胞可在PET聚酯薄膜上培养生长,有利于观察人表皮黑素细胞及其树突状突起的超微结构。结论:PET聚酯薄膜可作为支持材料应用于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本法可用于多极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黑素细胞 透射电镜 PET聚酯薄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形态结构的效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艳美 杨权 +2 位作者 许崇涛 李康生 李伟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9-723,共5页
为研究慢性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采用尼氏 (Nissl)染色法、高尔基 (Golgi)镀染法和透射电镜技术 ,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的效应 .结果显示应激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 为研究慢性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采用尼氏 (Nissl)染色法、高尔基 (Golgi)镀染法和透射电镜技术 ,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的效应 .结果显示应激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应激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 (35 14± 3 85 )较对照组 (38 74± 3 5 4 )显著减少 (P <0 0 5 ) ;顶树突的总长度 (15 5 6 7μm± 33 32 μm)较对照组 (195 6 3μm± 34 6 1μm)显著缩短(P <0 0 5 ) ;应激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出现超微结构的改变 ,包括细胞固缩、体积缩小、核膜皱缩、线粒体变性和粗面内质网模糊不清 .这提示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大鼠 海马锥体细胞 形态结构 效应
下载PDF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展勤 石刚刚 +3 位作者 陈彩云 李伟秋 吴惜贞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30min ,再灌注 30min ,于缺血前舌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F2 (1,2 ,4mg·kg-1)。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30min ,再灌注 30min ,于缺血前舌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F2 (1,2 ,4mg·kg-1)。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 (GOT)、丙二醛 (MDA)的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透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 F2 能呈量效关系降低由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害心肌酶CK、CK MB、LDH、HBDH、GOT的释放 ,保护SOD的活性 ,降低MDA的产生 ;透视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F2 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季铵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多 秦达念 +2 位作者 王勇 庄楚香 李伟秋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睾丸局部受热后生精细胞凋亡的情况。 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热处理组 ( 43℃ )和对照组 ( 2 2℃ ) ,分别按睾丸局部处理后 12h、1d、3d、6d、10d、5 0d和 80d分成 7个亚组。应用电镜、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 目的 :研究大鼠睾丸局部受热后生精细胞凋亡的情况。 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热处理组 ( 43℃ )和对照组 ( 2 2℃ ) ,分别按睾丸局部处理后 12h、1d、3d、6d、10d、5 0d和 80d分成 7个亚组。应用电镜、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 ,检测各亚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电镜显示热处理各组均出现生精细胞凋亡表现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热处理各组亚单倍体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 (P <0 .0 1) ;TUNEL法显示热处理各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各类生精细胞对热的敏感性不同。 结论 :大鼠睾丸局部受热后生精细胞凋亡增加 ,初级精母细胞受热后最敏感 ,其次为精子细胞和精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细胞 局部热作用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苯妥英钠对应激大鼠海马NO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艳美 杨权 +4 位作者 李康生 许崇涛 李伟秋 郑志超 吴彩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81-984,I004,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对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及海马匀浆液中亚硝酸盐 (NO- 2 ) /硝酸盐 (NO- 3)含量的影响及苯妥英钠对它们的效应。方法 :采用强迫游泳作为应激模型。利用免疫... 目的 :探讨应激对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及海马匀浆液中亚硝酸盐 (NO- 2 ) /硝酸盐 (NO- 3)含量的影响及苯妥英钠对它们的效应。方法 :采用强迫游泳作为应激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nNOS和i NOS的表达水平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匀浆液中NO- 2 /NO- 3的含量。结果 :应激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nNOS表达的平均灰度值 (1 55 42± 3 77)显著低于对照组 (1 64 54± 4 62 )和应激给药组 (1 64 2 7± 2 55) (P <0 0 1 ) ;应激组iNOS表达的相对切面面积比 (5 87%± 2 9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0 90 %± 0 89% )和应激给药组 (0 90 %±0 88% ) (P <0 0 1 ) ;应激组海马匀浆液中NO- 2 /NO- 3含量 (42 75μmol/L± 1 4 4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2 1 2 3μmol/L± 6 99μmol/L)和应激给药组 (1 8 40 μmol/L± 8 1 1 μmol/L) (P <0 0 1 ) ,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激可诱导海马CA3区锥体细胞nNOS和iNOS表达水平增加及海马中NO含量升高 ,苯妥英钠能阻止慢性应激所致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nNOS和iNOS异常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应激 海马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许益民 漆松涛 +4 位作者 曾绍文 石小峰 李伟秋 黄广龙 庄冰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6-869,874,共5页
目的观察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6月内不同时期的血管材料腔内面内膜层的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变化,探讨研制一种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切除3cm颈总动脉,以口径4mm的小口径新型人造血管进... 目的观察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6月内不同时期的血管材料腔内面内膜层的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变化,探讨研制一种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切除3cm颈总动脉,以口径4mm的小口径新型人造血管进行桥接。其中19只犬的19侧颈部随机分为1、8、12、24周四组,各含4、4、6、5条动脉。四组的近、远心端均行端-端吻合术。以彩色多普勒B超监测移植血管2周内通畅情况,并于取材前行颈总动脉DSA造影术,观察人造血管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术后1、8、12、24周分期切取标本,标本经处理后分别作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四组19条人造血管除12周组和24周组各1条血管阻塞外,其余血管均通畅。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植入后1周,血管吻合口处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混杂有薄层少量红色血栓形成,尚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8周,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新内膜形成较均匀,其中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但仍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且内皮细胞形态成熟,其下的胶原纤维增生更致密;而于人造血管中段,可见不成熟的内皮细胞呈岛状生长,新内膜层结构较吻合口处疏松,其间尚可见炎性细胞生长。移植后24周,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吻合口附近新内膜表面可见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结论以新型生物型人造血管修复犬颈总动脉缺损是可行的,新内膜形成早和完整,24周内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人造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生物型人造血管 重建 组织病理学 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 内皮化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非蛋白结合铜和锌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源 林哲绚 +4 位作者 李伟秋 张俏忻 李慧 罗红军 罗文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64-2866,共3页
建立两步沉淀蛋白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非蛋白结合铜和锌的方法。无水乙醇以2∶1与血清混合后,再经70℃温度变性处理,可将蛋白质完全沉降。用氘灯校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检测限:Cu,1.2μg.L-1,Zn,0.098μg.L-... 建立两步沉淀蛋白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非蛋白结合铜和锌的方法。无水乙醇以2∶1与血清混合后,再经70℃温度变性处理,可将蛋白质完全沉降。用氘灯校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检测限:Cu,1.2μg.L-1,Zn,0.098μg.L-1。回收率:Cu,92.3%~104%,Zn,为90%~107%。利用此方法测定了肿瘤患者血清中游离铜与锌,并与健康人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AAS 蛋白质沉淀
下载PDF
小口径生物型人工血管移植后的血管内皮再生 被引量:4
9
作者 林绿标 许益民 +3 位作者 漆松涛 曾绍文 李伟秋 庄冰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9期5412-5416,共5页
背景: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但人工血管的内皮再生是解决血管长期通畅的关键。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移植血管壁内膜再生的组织病理学... 背景: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但人工血管的内皮再生是解决血管长期通畅的关键。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移植血管壁内膜再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建立犬颈总动脉-人造血管端端连续缝合的动物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光镜:移植后12周于吻合口处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6个月通畅的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5年管腔通畅,部分内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②电镜:移植后12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排列规则,从吻合口向移植血管中段爬行;移植后6个月内皮细胞从吻合口向移植血管中段爬行,移植血管中段呈跳跃式片状生长的内皮细胞群落,细胞排列更致密,形态更接近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后1.5年整段血管内壁均有致密内皮细胞覆盖,部分内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说明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新生内皮形成早,血管内膜重构能力强,生物相容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 生物型人造血管 组织病理学 血管内皮细胞 颈总动脉
下载PDF
小口径生物型人工血管移植后的血管壁重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益民 漆松涛 +3 位作者 林绿标 曾绍文 李伟秋 庄冰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731-4734,共4页
背景:人工血管相对人体血管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丰富,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其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1.5年内不同时期实验犬的生存、生活状况,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背景:人工血管相对人体血管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丰富,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其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1.5年内不同时期实验犬的生存、生活状况,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移植血管壁重构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以猪血管为基材,经交联固定,多方位去抗原,共价结合肝素,以及偶联可黏附、富集生长因子的特定多肽等系列生化处理而制成的一种高抗凝的人造血管,管径3.5~4.5mm。建立犬颈总动脉-人造血管端端连续缝合的动物模型,1.5年内不同时期切取标本,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切取标本发现,移植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少、疏松。病理组织学检查:移植后8周,镜下开始发现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6个月,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个月,移植血管管壁VG染色尚可见支架层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生长,原先的支架结构已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移植后18个月,原先的支架结构已大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说明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新内膜形成早且完整,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血管壁重构和血管支架的再生能力强,生物相容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 生物型人造血管 组织病理学 重构 颈总动脉
下载PDF
蛋白质沉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的非蛋白结合铜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源 罗红军 +4 位作者 张俏忻 李伟秋 林哲绚 李慧 罗文鸿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0-101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铜蓝蛋白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蛋白质沉淀 测定 细胞癌变 异常机制 促氧化作用 DNA损伤
下载PDF
GFAAS测定乙醇-EDTA法分离血清中不同形态的铜和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源 林哲绚 +4 位作者 李慧 彭琳 罗红军 李伟秋 罗文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6-819,共4页
血清中元素不同形态含量变化与人体营养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利用两步沉淀蛋白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血清中非蛋白结合的铜和锌。无水乙醇以2∶1与血清混合后,再经70℃温度变性处理,通过贝克曼离心机高速离心,可将蛋白质完全沉... 血清中元素不同形态含量变化与人体营养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利用两步沉淀蛋白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血清中非蛋白结合的铜和锌。无水乙醇以2∶1与血清混合后,再经70℃温度变性处理,通过贝克曼离心机高速离心,可将蛋白质完全沉降。在血清中加入EDTA可将白蛋白结合的铜和锌脱落,转化为非蛋白结合铜和锌,从而可测得球蛋白和白蛋白分别结合的铜和锌含量。用氘灯校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检测限:Cu,1.2μg.L-1 Zn,0.098μg.L-1。回收率:Cu,92.3%~104%,Zn,90%~107%。利用此方法测定了健康人及肿瘤患者血清和肝豆状核性患者中球蛋白、白蛋白及结合的铜与锌以及游离的铜和锌,并与健康人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GFAAS
下载PDF
钙拮抗剂通过PKCα/ERK1/2通路拮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付春 陈高勇 +5 位作者 李振鹏 李伟秋 郑燕珊 徐涵 石刚刚 张艳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65-870,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钙拮抗剂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及经典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时心肌细胞PKCα/ERK1/2信号通路及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H/R模型,于缺... 目的:观察新型钙拮抗剂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 haloperidol iodide,F2)及经典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时心肌细胞PKCα/ERK1/2信号通路及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H/R模型,于缺氧液和复氧液中加入F2(1×10-6mol/L)及维拉帕米(2×10-6mol/L)。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磷酸化PKCα(pPKCα)、总PKCα、磷酸化ERK(p-ERK1/2)和总ERK1/2蛋白表达的变化;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测定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 I)的含量,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早中期凋亡情况,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结果:H/R激活培养心肌细胞PKCα和ERK1/2,使细胞c Tn I浓度升高,早中期凋亡增加,存活率下降;PKCα抑制剂可下调H/R所致的PKCα和ERK1/2活化程度;ERK1/2抑制剂可抑制H/R所致心肌细胞c Tn I漏出,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F2及维拉帕米能够下调H/R所致PKCα和ERK1/2的活化程度,抑制细胞c Tn I漏出,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PKCα激动剂和ERK激动剂可拮抗F2对H/R心肌细胞PKCα和ERK1/2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H/R可引起心肌细胞PKCα/ERK1/2通路激活,F2和维拉帕米均可通过调节PKCα/ERK1/2信号通路拮抗心肌细胞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维拉帕米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损伤
下载PDF
超声透析-GFAAS法测定动物组织可溶性小分子蛋白结合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源 韩溟 +4 位作者 林哲绚 李慧 李伟秋 赖梅超 罗文鸿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84-1785,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Menke病、婴儿期和儿童期铜中毒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等均与铜代谢失衡有关,如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患者血清游离铜水平升高、AD病患者脑组织Cu2+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异常结合。铜缺乏会导致Cu/Zn—SOD和... 肝豆状核变性、Menke病、婴儿期和儿童期铜中毒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等均与铜代谢失衡有关,如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患者血清游离铜水平升高、AD病患者脑组织Cu2+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异常结合。铜缺乏会导致Cu/Zn—SOD和铜蓝蛋白两种抗氧化成份酶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AAS法 铜中毒 小分子蛋白 动物组织 透析 可溶性 Β-淀粉样蛋白 测定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美 李伟秋 +3 位作者 郑燕珊 徐涵 刘幸平 郑付春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浓度;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Western-blot及North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及复氧过程中给予维拉帕米能改善H/R所致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减轻H/R所致cTnI和TNF-α的漏出或分泌,抑制H/R所致的心肌细胞Egr-1基因和蛋白过量表达。结论维拉帕米对培养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多重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Egr-1基因及蛋白过量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下载PDF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课教学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艳美 霍霞 +1 位作者 李伟秋 庄冰容 《继续医学教育》 2003年第6期37-38,共2页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课主要是为生物医学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其最终目的是协助他们完成生物微细结构方面的科研工作。指出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应特别强调与科研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参与意识 。
关键词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生物医学 研究生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巨噬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美 廖晗 +5 位作者 郑付春 李伟秋 郑燕珊 徐涵 刘幸平 石刚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3-15,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巨噬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方法:采用制备缺氧液与氮气饱和相结合的方法制造细胞缺氧环境。巨噬细胞系RAW264.7分为对照组、缺氧(30、60和120min)复氧(15或30min)组及H/R+不同剂量的依达拉奉(EDA)组,借助于倒...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巨噬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方法:采用制备缺氧液与氮气饱和相结合的方法制造细胞缺氧环境。巨噬细胞系RAW264.7分为对照组、缺氧(30、60和120min)复氧(15或30min)组及H/R+不同剂量的依达拉奉(EDA)组,借助于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测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浓度的变化,作为评判H/R模型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缺氧60min复氧15 min组即可引起ROS浓度明显升高(P<0.05),随着H/R时间延长,ROS生成呈进行性增加趋势。ROS清除剂EDA能剂量-依赖地抑制H/R所致ROS的大量生成。结论:应用制备缺氧液与氮气饱和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巨噬细胞H/R模型,该模型适于不同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共同分子机制的探讨及寻找共同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缺氧复氧 模型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小儿经皮肾活检病理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扬 林创兴 +6 位作者 林广裕 苏鸿辉 周晓华 陈派镇 唐秋灵 肖丹萍 李伟秋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2-9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评价肾组织病理检查在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肾脏疾病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观察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评价肾组织病理检查在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肾脏疾病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均成功获取肾组织,取材成功率100.0%。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儿童 肾穿刺活检术 肾脏病理
下载PDF
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组织中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珏龙 傅意玲 +4 位作者 方泽漫 李伟秋 庄冰容 朴仲贤 何韶衡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6-147,150,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分泌颗粒内特异性酶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并探讨肥大细胞的功能。方法:用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类胰蛋白酶抗体(AA5)及类糜蛋白酶抗体(CC4),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肥大细胞内分泌...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分泌颗粒内特异性酶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并探讨肥大细胞的功能。方法:用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类胰蛋白酶抗体(AA5)及类糜蛋白酶抗体(CC4),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中富集类胰蛋白酶和(或)类糜蛋白酶,多数酶蛋白呈细小球形结构;在细胞膜内侧分泌颗粒融合形成分泌通道,细胞的外侧可见肥大细胞脱出的颗粒;细胞内的另侧分泌颗粒呈球形小泡。结论:肥大细胞内酶蛋白的富集可为肥大细胞参与Ⅰ型变态反应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免疫胶体金标记 类胰蛋白酶 类糜蛋白酶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环境铅暴露对儿童外周血红细胞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浴玲 徐锡金 +3 位作者 鲁芳芳 彭琳 李伟秋 霍霞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9,35,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铅暴露对儿童外周血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影响。方法:采集143名8-14岁儿童(暴露组70名,对照组73名)肘静脉血2 m 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浓度,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数。结果:暴露组(8...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铅暴露对儿童外周血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影响。方法:采集143名8-14岁儿童(暴露组70名,对照组73名)肘静脉血2 m 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浓度,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数。结果:暴露组(80.5μg/L)血铅中位数水平高于对照组(73.4μg/L),暴露组血铅中位数水平≥100.0μg/L的占20.0%;暴露组男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含量及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均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暴露组女童RBC、HGB、HCT及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水平均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1);MCV、平均HGB和RDW改变与血铅暴露相关。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铅暴露对学龄儿童造血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学龄期儿童 血铅 红细胞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