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晓艳 陈小菲 +5 位作者 张辉 张明亮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李伟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脂药对的配伍规律,补骨脂常用相须相使药对为肉豆蔻、蛇床子、小茴香、益智仁、肉桂、吴茱萸、巴戟天、杜仲、骨碎补、仙茅,常用相畏相杀药对为胡桃仁、生地黄、五味子、赤芍,相恶、相反禁忌药对有甘草、淫羊藿。结论 总结了常与补骨脂配伍的药对,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七情 配伍 药对 补骨脂 增效 减毒 整体观念
下载PDF
补骨脂肝毒性及其减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科冉 吴娅丽 +6 位作者 李伟霞 王晓艳 张辉 杨柳青 韩冰 汪彬 唐进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65,共4页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多次通报警示补骨脂相关制剂(如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致康胶囊)引发的肝损伤问题,更有单味补骨脂引发肝损伤的临床病例报道,其肝损伤现象已成为当前行业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带来极大挑战。课题组前期基于脂多糖模型证实了补骨脂具有特异质肝损伤的属性,并从体内外角度相互验证了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补骨脂定或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NLRP3信号通路等引发肝损伤。通过对近年来补骨脂肝毒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引起补骨脂肝毒性的主要毒理机制,并总结了配伍减毒和炮制减毒对减轻补骨脂肝毒性的重要意义,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肝毒性 作用机制 配伍减毒 炮制减毒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肾康注射液治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孟高全 张明亮 +9 位作者 陈小菲 王晓艳 李伟霞 张岱 蒋露 李明格 张小帅 孟伟亭 韩冰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3-1962,共10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F作用的药物,然后通过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筛选出SKI潜在治疗RF的成分;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SKI调控RF的核心靶点及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到2个RF相关的数据集,CMAP重定位到3个共同的RF治疗药物(saracatinib、dasatinib、PP-2),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发现,RF治疗药物与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5个SKI成分的结构相似性较高。分子对接结果发现,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与SKI调控的潜在治疗RF的核心靶标MMP1、MMP13等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SKI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Relaxin和AGE-RAGE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表明,SKI可显著降低RF模型细胞AGE-RAGE信号通路中AGER、NFKB1、COL1A1、SERPINE1、VEGFC和Relaxin信号通路中MMP1、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XFP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SKI可通过调控Relaxin和AGE-RAGE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RF的作用,其物质基础可能为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肾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 药物重定位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柴胡防疫组方规律分析及核心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汪彬 李伟霞 +7 位作者 王晓艳 吴娅丽 张辉 贾金浩 韩冰 纪秋如 陈小菲 唐进法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目的预测柴胡-黄芩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柴胡的治疫病方剂,采用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其配伍用药、治疗病症进行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 目的预测柴胡-黄芩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柴胡的治疫病方剂,采用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其配伍用药、治疗病症进行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检索并筛选柴胡-黄芩的化学成分和COVID-19的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9.0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收集含柴胡防疫方剂442首,涉及中药334味,用药总频次4877次。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黄芩活性成分共有靶标80个,治疗COVID-19的主要成分为山柰酚、黄芩素、小檗碱、汉黄芩素、刺槐素等,核心活性基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2(IL-2)等。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3736个相关条目和230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EGFR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柴胡-黄芩药对防治COVID-19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对指导柴胡在中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治未病的开发及防疫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黄芩 《中医方剂大辞典》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组方规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某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分析
5
作者 屈红丽 李伟霞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辉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含配伍禁忌处方共1005张,男性占比44.68%,女性占比55.32%,年龄主要分布在36~60岁;半夏配伍乌头应用最多,其次为瓜蒌配伍乌头;禁忌处方中大多配伍炙甘草,而且乌头主要为附子,两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痛病、胃痞病及恶性肿瘤。结论若辨证准确、合理配伍、煎煮得当,临床应用半夏、瓜蒌与附子配伍“相反”不是绝对禁忌,在治疗慢性胃炎、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配伍禁忌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OGD/R模型研究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纪秋如 泥文娟 +6 位作者 王晓艳 张书琦 吴娅丽 牛璐 李琨 李伟霞 唐进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7个成分的最佳造模时间;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探索最佳给药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个成分对VEGF、VCAM-1、PAI-1、NF-κB、IL-1和IL-6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7个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氧糖剥夺6 h再复氧为最佳造模时间。高剂量绿原酸组、阿魏酸组、洋川芎内酯H组,低、中剂量丁烯基苯酞组,中、高剂量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组显著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VEGF、ICAM-1、V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部分剂量组细胞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绿原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IL-6的表达显著增加,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IL-1表达显著减少,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PAI-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ERK、VEGF、NF-κB、VEGFR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AKT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当归-川芎中的药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黏附因子、炎症因子和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药效成分 缺糖缺氧/复氧 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活血类制剂用药规律分析
7
作者 纪秋如 张辉 +6 位作者 王晓艳 吴娅丽 杨柳青 陈毓龙 李琨 唐进法 李伟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85,共9页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具有活血功效制剂的组方规律,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构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数据库,从中筛选具有“活血”功效的制剂,对活血类制剂进行经胃肠道给药和...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具有活血功效制剂的组方规律,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构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数据库,从中筛选具有“活血”功效的制剂,对活血类制剂进行经胃肠道给药和非经胃肠道给药两大类剂型分析;根据功效将活血类制剂分为活血化瘀、活血止痛、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活血调经和活血解毒6大类,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中函数对制剂组成药物的频数进行分析,采用Vosviewer 1.6.17软件构建药物网络视图,利用IBM SPSS Modeler 18.0提供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制作网络图。结果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共筛选出367个具有活血功效的制剂,264个不同组方,涉及417味中药。其中经胃肠道给药制剂329个,剂型较多的是胶囊剂(29%)和片剂(23%),非经胃肠道给药制剂38个。活血化瘀类、活血止痛类、行气活血类、益气活血类、活血调经类和活血解毒类制剂分别有115、99、56、44、35和18个。从264个组方频数统计发现,川芎(87次)、当归(85次)、丹参(80次)、红花(73次)、赤芍(57次)、三七(55次)、黄芪(49次)的频数最高,药物多苦、辛、甘、温,归肝经。从主治病证发现,组方主要用于13类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病(36%)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骨伤病(20%)、妇科病(14%)和风湿免疫病(10%)。结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活血类制剂主要以胶囊剂为主,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以当归、川芎、丹参为主,组方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药物多性温,归肝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活血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川芎嗪及相关制剂联合用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冯科冉 吴娅丽 +6 位作者 杨柳青 泥文娟 李琨 纪秋如 汪彬 唐进法 李伟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162,共6页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保护脑血管作用方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出来的吡嗪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扩张血管等多重作用。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证实TMP...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保护脑血管作用方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出来的吡嗪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扩张血管等多重作用。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证实TMP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神经元、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对脑血管疾病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对TMP的脑血管病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针对目前有关TMP的联合用药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明确TMP的治疗途径和作用机理,进而促进TMP研究的开展以及临床上更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吡嗪类生物碱 联合用药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女性阴道分泌物真菌感染现状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雪 项玉涵 +3 位作者 李伟霞 史简 李文静 陆书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真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严重扰乱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困扰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疾病之一,并且存在易反复感染和不易治愈的困难,该文将对女性真菌性阴道炎的致病机制、易感人群、病原菌分布、检测、治疗等进行... 真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严重扰乱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困扰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疾病之一,并且存在易反复感染和不易治愈的困难,该文将对女性真菌性阴道炎的致病机制、易感人群、病原菌分布、检测、治疗等进行详细综述,为临床医生的实施抗感染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精准高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真菌感染 检测 治疗 特殊人群
下载PDF
基于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过敏性紫癜儿童血热妄行证和风热伤络证作用机制
10
作者 任献青 张博 +6 位作者 许爽 席乐迎 李伟霞 李曼曼 王晓艳 张辉 唐进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I0005,I0006,共6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不同证候血清差异代谢物,探讨其证候物质基础,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候的精准阐释和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对150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患者、150例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患者和75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不同证候血清差异代谢物,探讨其证候物质基础,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候的精准阐释和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对150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患者、150例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患者和75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经主成分分析筛选证候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利用KEGG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注释和通路富集。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过敏性紫癜两个证型组的生物标志物5个:牛磺胆酸、UDP-L-鼠李糖、5-胸苷酸、磷脂酰胆碱、溶血卵磷脂,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嘧啶代谢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用于区分血热妄行组和风热伤络组的生物标志物8个:苯丁氮酮、花生四烯酸、孕烯醇酮、皮质醇、牛磺胆酸、胆酸、(-)-牛蒡子素、甘胆酸,主要参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甾体激素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结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从微观层面揭示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和风热伤络证的代谢本质,有助于过敏性紫癜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代谢组学 血热妄行证 风热伤络证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加味水牛角地黄汤对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11
作者 高旭光 张辉 +4 位作者 任献青 刘华 李伟霞 翟文生 郭庆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06,共10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血热妄行证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经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后内源性物质的变化。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血热妄行证HSP患儿63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健康组。收集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组儿童...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血热妄行证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经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后内源性物质的变化。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血热妄行证HSP患儿63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健康组。收集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组儿童早晨尿液标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分析HSP患儿经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后尿液中差异性生物标志物。结果经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对比分析,鉴定得到98个差异生物标志物,其中硫酸盐、磷脂酰乙醇胺显著上调(P<0.05),经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5);L-组氨酸、L-色氨酸、6-羟基褪黑激素、1,1-二氯乙烯显著下调(P<0.05),经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后有显著升高(P<0.05)。主要涉及5条代谢通路,分别为组氨酸代谢通路、硫代谢通路、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代谢通路、色氨酸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初步鉴定了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妄行证HSP前后的差异性代谢标记物,在代谢组学层面阐明了加味水牛角地黄汤发挥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热妄行证 加味水牛角地黄汤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誉尹 赵淑云 +4 位作者 田维婷 梁耀允 李伟霞 钟兴明 黄官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及口服复合维生素治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HCY升高的RSA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注射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和口服组(口服爱乐维复合维生素片),收集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及口服复合维生素治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HCY升高的RSA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注射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和口服组(口服爱乐维复合维生素片),收集2组患者的年龄、自然流产次数、抗核抗体谱(ANA)、血清D-二聚体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治疗后HCY正常的百分率、HCY降至正常的时间、低分子肝素使用率、妊娠率、保胎成功率、抱婴率及妊娠合并症。结果与口服组比较,治疗后注射组患者HCY水平明显降低(P=0.002),HCY正常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42),HCY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P<0.001),妊娠率及抱婴率均明显升高(P<0.05),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3)。结论与口服复合维生素治疗比较,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治疗HCY升高的RSA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更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减少妊娠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口服 肌肉注射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传统戏曲传播力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伟霞 牛白琳 李泽伟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2-46,共5页
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传播平台极大丰富和优化了传统戏曲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受众范围。传统戏曲传播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 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传播平台极大丰富和优化了传统戏曲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受众范围。传统戏曲传播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传统戏曲传播力对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加强信息技术赋能、发挥短视频以及网络直播优势、借助终身学习平台、培育超级IP品牌、挖掘传统戏曲丰富内涵、培育青年一代传播力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传统戏曲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新媒体 传播力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开放大学提升老年教育质量研究
14
作者 李伟霞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要进一步发挥体系办学优势,丰富老年教育内涵,创新老年教育形式,帮助更多老年人通过教育改变传统的老...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要进一步发挥体系办学优势,丰富老年教育内涵,创新老年教育形式,帮助更多老年人通过教育改变传统的老年观,进而提升生活品质,为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角 开放大学 老年教育
下载PDF
高速公路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伟霞 《汽车周刊》 2024年第6期0116-0118,共3页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期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最佳原材料和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提高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 ...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期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最佳原材料和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提高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 时,为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胶粉改性沥青 性能优势 配合比
下载PDF
生、熟大黄对湿热泄泻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胃肠激素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凌霄 李春晓 +3 位作者 赵娅 李伟霞 王晓艳 李学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7,I0012,I0013,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 目的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给药,共给药5 d。每日最后一次给药3 h后检测各组泻下指数,最后一次给药3 h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大鼠血清和结肠胃动素(motilin,MTL)、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大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大鼠胃泌素(gastrin,Gas)和大鼠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用16sDNA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泻下指数(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TNF-α、IL-2、IL-6和IL-1β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IL-10水平,其中生大黄组效果最佳。生大黄和熟大黄可以显著降低腹泻大鼠血清MTL、VIP、GAS和SP,提高血清SS水平,其中熟大黄组在降低血清GAS、升高SS优于生大黄。生大黄显著降低了结肠VIP,熟大黄组结肠胃肠激素和生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生大黄可显著降低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和部分条件致病菌(Enterorhabdus和Bacteroides),但益生菌较生理组仍显著偏低。熟大黄有益于部分益生菌(如Ruminococcus、Adlercreutzia和Lachnospiraceae)的增殖,但对于致病菌的无显著抑制作用。整体上比较,生大黄组和生理组的菌群结构更加接近,熟大黄组和模型组的菌群结构更为接近。结论生、熟大黄均有治疗湿热泄泻作用,生大黄偏向于通过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两个环节促进湿热泄泻大鼠的转归,熟大黄偏向于调控胃肠激素水平发挥止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湿热泄泻 肠道菌群 16sDNA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氧化苦参碱重定位及作用机制研究——以多发性硬化症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德鑫 张明亮 +9 位作者 陈毓龙 李伟霞 王晓艳 吴娅丽 杨柳青 张辉 陈小菲 李寒冰 吴宿慧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62-2170,共9页
目的为探索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AT)新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OMAT的药理作用重定位,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并探索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筛选OMAT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导... 目的为探索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AT)新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OMAT的药理作用重定位,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并探索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筛选OMAT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导入CMap与Coexpedia数据库对OMAT药理作用及适应症重定位,选取代表性适应症对应靶点基因与DEGs取交集,构建靶点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619个OMAT调控的DEGs。重定位结果表明,OMAT或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关节炎等疾病。以MS为例进行后续分析,GO与KEGG结果提示,OMAT可能通过调控ERK的生物过程与Ras和钙离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MS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OMAT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中枢神经炎症浸润和髓鞘脱失程度也明显减轻。RT-PCR结果显示,OMAT明显降低模型组小鼠Fgfr2、Rras2、Raf1、Camk2a、Calm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gf2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OMAT对MS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gf2、IL4、ICAM1、Fgfr2等靶点,抑制Ras信号通路和钙离子信号通路的关键靶点有关。本研究扩大了OMAT的应用范围,也为其他药物的再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药物重定位 生物信息学 多发性硬化症 实验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组学的地龙抗血栓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娅丽 马韫楠 +5 位作者 李伟霞 王晓艳 张辉 杨柳青 唐进法 杜守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82,I0019,I0020,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地龙抗血栓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地龙小分子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基于文献检索收集地龙化学成分101个,包括核苷酸、有机酸、氨基酸及寡肽、脂类及其他,构建成分数据库,预测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地龙抗血栓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地龙小分子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基于文献检索收集地龙化学成分101个,包括核苷酸、有机酸、氨基酸及寡肽、脂类及其他,构建成分数据库,预测成分作用靶标共798个;以课题组前期已验证的地龙抗血栓靶点(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溶酶原)为基础,通过BioGRID数据库挖掘与其具直接作用的靶点1046个,为潜在抗血栓靶点库,二者共有靶点81个;根据核心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发现脂类、氨基酸和寡肽类成分为主要抗血栓成分,纤连蛋白、纤溶酶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为地龙抗血栓核心靶点,通过调控黏着斑、白细胞跨内膜转移、补体与凝血、细胞周期及坏死性凋亡等发挥作用。继而采用TMT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定量蛋白组学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以课题组前期分离纯化地龙抗血栓活性蛋白DPf3为研究对象,预测地龙大分子活性成分抗血栓的作用机制,其潜在调控通路包括结氨基酸代谢、紧密连接、坏死性凋亡、吞噬、甘油磷酸代谢等。反映了地龙多成分、多靶点、多功效的特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依据,为其抗血栓机制的进一步验证提供方向,并为采用现代药理学技术研究中药动物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蛋白组学 地龙 抗血栓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当归-川芎药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代谢组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优 李琨 +7 位作者 陈毓龙 泥文娟 纪秋如 王晓艳 张辉 孟伟亭 唐进法 李伟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7-763,共7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当归-川芎药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DG、CX和GX组按5倍临床剂量给药当归、川芎、当归-川芎药对;NM组按照20 mg/(kg·d)灌胃尼莫地平片混悬液;假...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当归-川芎药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DG、CX和GX组按5倍临床剂量给药当归、川芎、当归-川芎药对;NM组按照20 mg/(kg·d)灌胃尼莫地平片混悬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除假手术组,其他5组于第7天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集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利用非监督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注释。结果: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血清和脑组织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P<0.05),共筛选出与MCAO/R相关的嘌呤类、磷脂类、脂肪酸类等1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血清生物标志物5个,脑组织生物标志物14个。与当归-川芎药对治疗MCAO/R损伤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11个,主要与抗坏血酸与醛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戊糖和葡糖醛酸的相互转化、柠檬酸循环等代谢通路有关。结论:当归-川芎药对可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大鼠的代谢紊乱,筛选出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或可成为该药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代谢组学 UPLC-QTOF/MS 大鼠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病症特点的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瑞 李伟霞 +5 位作者 王晓艳 吴娅丽 张辉 冯科冉 任献青 唐进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基于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过敏性紫癜的动物模型,探讨现有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方法通过整理分析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优缺点、临床症状吻合情况,提出... 目的基于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过敏性紫癜的动物模型,探讨现有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方法通过整理分析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优缺点、临床症状吻合情况,提出建立复合性病症结合的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的设想。结果卵清蛋白法复合血热症动物模型、麦胶蛋白联合印度墨水复合血热法动物模型、BSA+LPS+CCl_(4)复合瘀热法动物模型为与过敏性紫癜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目前现有的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制备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多以西医发病机制为主,中医学证候体现较差。结论提议利用现有的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相结合,建立复合动物模型,并建立合理的模型评价体系,为研究过敏性紫癜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