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1
作者 李伯达 林泽旭 +1 位作者 黄惠铭 陈德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5年第2期79-81,共3页
对面积较大且边界不清的海绵状血管瘤,自1992年以来作者参照北医三院铜针疗法作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共13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中,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3个月~65岁,治疗详情见附表。
关键词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铜针疗法 直流电 栓塞术治疗 治疗后 边界 局部组织 股部 临床资料 疗效
下载PDF
皮肤快速扩张术修复皮肤缺损9例
2
作者 李伯达 黄惠铭 +1 位作者 林泽旭 陈德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37-38,共2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的应用。扩张时间通常需要2~4周,手术须分两期进行。为了缩短疗程,我们参阅有关资料为9例患者因面颊部、下眼睑、下颌、前胸等皮肤缺损采用快速扩张,术中即刻修复缺损的皮肤,获得...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的应用。扩张时间通常需要2~4周,手术须分两期进行。为了缩短疗程,我们参阅有关资料为9例患者因面颊部、下眼睑、下颌、前胸等皮肤缺损采用快速扩张,术中即刻修复缺损的皮肤,获得满意的效果。(见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下眼睑 修复缺损 面颊部 扩张时间 除皱术 随意型皮瓣 王大玫 长宽比例 血流阻断
下载PDF
转移组织瓣修复小腿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3
作者 李伯达 黄惠铭 +1 位作者 陈德波 林泽旭 《伤残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皮肤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伯达 林泽旭 +1 位作者 黄惠铭 陈德波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泉州市第一医院整形外科(362000)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过去对较大且边界不清楚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够理想〔1〕,我院自1992年以来,为13例头面部、四肢...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泉州市第一医院整形外科(362000)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过去对较大且边界不清楚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够理想〔1〕,我院自1992年以来,为13例头面部、四肢的海绵状血管瘤作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直流电 铜针栓塞
全文增补中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和连接导管外置法的改进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惠铭 李伯达 +2 位作者 林泽旭 袁志明 吴晓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 连接导管外置法 整形外科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睑袋整形术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鱼尾纹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晓红 李伯达 黄惠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52-452,共1页
关键词 睑袋整形术 A型肉毒毒素 治疗 鱼尾纹
下载PDF
应用超声刀治疗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志明 李伯达 +4 位作者 费洪江 林泽旭 黄惠铭 陈德波 吴晓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刀 治疗 头面部 神经纤维瘤
下载PDF
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8
8
作者 袁志明 王向义 +4 位作者 李伯达 林泽旭 黄惠铭 陈德波 吴晓红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38-240,共3页
目的 为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彻底切除后修复提供质地优良的皮瓣。方法 根据足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设计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后创面 ,供瓣区以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3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 ,随访 3个月... 目的 为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彻底切除后修复提供质地优良的皮瓣。方法 根据足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设计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后创面 ,供瓣区以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3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 ,随访 3个月至 3年 ,术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 ,现患者均存活。结论 足外侧皮瓣具有皮肤质地好、富有弹性、有感觉、外形不臃肿、血管易解剖、转移灵活方便等优点 ;该皮瓣用于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操作方便简单 ,对足跟部支撑重物、缓冲震荡和耐磨抗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外侧皮瓣 修复 足跟部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3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志明 李伯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再造成形术 手术方法 阴股沟皮瓣
下载PDF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72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德波 吴晓红 李伯达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56-556,564,共2页
关键词 肾透析 桡动脉 动静脉瘘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儿童颌面部犬咬伤5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德波 吴晓红 李伯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52例犬咬伤儿童颌面部伤口的临床处理总结治疗体会。方法52例患儿经充分、及时的伤口清创处理及整复手术治疗。结果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明显颜面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充分有效的伤口早期处理以及颌面部伤口整复治疗,可以取得... 目的通过对52例犬咬伤儿童颌面部伤口的临床处理总结治疗体会。方法52例患儿经充分、及时的伤口清创处理及整复手术治疗。结果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明显颜面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充分有效的伤口早期处理以及颌面部伤口整复治疗,可以取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儿童 颌面部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磁力矩电机与外弹道模型串联仿真方法
12
作者 李伯达 祁克玉 +3 位作者 徐国泰 钱荣朝 纪洪森 宋少明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系统仿真中弹道模型与电机模型分立,难以反映全弹道不同转速情况下电机发电与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PGK)弹道与电机串联仿真方法。通过磁力矩电机结构功能分析,建立基于Simulink...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系统仿真中弹道模型与电机模型分立,难以反映全弹道不同转速情况下电机发电与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PGK)弹道与电机串联仿真方法。通过磁力矩电机结构功能分析,建立基于Simulink的磁力矩电机模型,并将电机模型与转角控制模块联立,形成电机控制模型,其输入为电机转速、控制PWM信号,输出为电磁力矩;然后将电机控制模型与外弹道模型联立,由外弹道模型产生电机控制模型所需的输入信号,并将电机输出的电磁力矩作为外弹道模型的输入,形成结合外弹道模型和磁力矩电机模型的串联仿真模型,对全弹道飞行过程中的电机发电性能、电磁力矩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该模型还可用于磁力矩电机及其滚转角控制参数优化,为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样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 磁力矩电机 滚转角控制 系统仿真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胃粘膜缝合术
13
作者 郭介基 吴伟岗 +3 位作者 李伯达 潘群雄 苏亦斌 黄景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6-236,共1页
1988年4月~1991年7月,作者为7例胰头腺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进消化道重建,胰管胃粘膜缝合术,胰断面胃粘膜下埋植术.胰管经胃经鼻外减压引流.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 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5岁~69岁,重度黄疸... 1988年4月~1991年7月,作者为7例胰头腺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进消化道重建,胰管胃粘膜缝合术,胰断面胃粘膜下埋植术.胰管经胃经鼻外减压引流.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 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5岁~69岁,重度黄疸2例,轻度黄疸4例,1例无黄疸.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胰管—胃粘膜缝合术,4例行胰管—胃粘膜固定术.病理报告:5例为胰头腺癌,2例为壶腹部腺癌.手术操作 游离胰断端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十二指肠 切除术 缝合术
下载PDF
第2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缺损9例
14
作者 陈德波 李伯达 +1 位作者 黄惠铭 吴晓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第2掌背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自发性食管破裂症5例分析
15
作者 潘群雄 郭介基 +1 位作者 李伯达 吴伟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35-35,共1页
自发性食管破裂症临床少见。我院自1979年3月至1990年8月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7~43岁。4例发病前有恶心、呕吐,1例合并妊娠。本组4例有胸前区疼痛、呼吸急促、胸闷、一侧呼吸音减弱;1例有上腹部疼痛... 自发性食管破裂症临床少见。我院自1979年3月至1990年8月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7~43岁。4例发病前有恶心、呕吐,1例合并妊娠。本组4例有胸前区疼痛、呼吸急促、胸闷、一侧呼吸音减弱;1例有上腹部疼痛、腹肌紧张。3例误诊液气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腹部疼痛 液气胸 腹肌紧张 颈部食管外置术 呼吸急促 食管钡剂造影 食管自发性破裂 胸腔闭式引流术 绿脓杆菌感染
下载PDF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32例体会
16
作者 陈德波 李伯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 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对 32例单睑患者采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结果 经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术后组织水肿反应轻 ,重睑形成可靠持久。结论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具有术式简单、安全... 目的 探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 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对 32例单睑患者采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结果 经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术后组织水肿反应轻 ,重睑形成可靠持久。结论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具有术式简单、安全、创伤小、反应轻、重睑自然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 手术方法 麻醉
下载PDF
卤素交换法绿色合成1,3-二溴丙酮——推荐一个基础有机合成教学实验
17
作者 苏胤伍 郑绚文 +3 位作者 杜江辉 李伯达 王涛 黄治炎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307-314,共8页
基于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围绕“科学问题为目标导向”的实验教学指导原则,本文将1,3-二溴丙酮的绿色合成工艺开发为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实验,首次将卤素交换反应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以1,3-二氯丙酮和溴化锂为原料,采用二氯甲烷和... 基于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围绕“科学问题为目标导向”的实验教学指导原则,本文将1,3-二溴丙酮的绿色合成工艺开发为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实验,首次将卤素交换反应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以1,3-二氯丙酮和溴化锂为原料,采用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0:1)打破卤素交换反应平衡,有效促进正向反应进行。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3.5当量溴化锂,40℃回流反应1.5 h,以97%的分离产率实现了1,3-二溴丙酮的绿色合成,纯度高于97%,精制后纯度为98.8%。本实验所用试剂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教学时长约为4 h,不仅涉及多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还包含反应监测、结构表征、纯度分析等重要环节,非常适合用于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同时,以本实验方案为蓝本,结合有关卤素交换反应发展历史和1,3-二溴丙酮应用发展的微课学习和拓展练习,实现理论知识与合成实践之间的互动,提升化学专业本科生解决有机合成问题的综合能力,夯实化学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卤素交换 1 3-二氯丙酮 1 3-二溴丙酮 溴化锂
下载PDF
运用描眉贴绣眉87例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志明 李伯达 +3 位作者 林泽旭 黄惠铭 陈德波 吴晓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描眉贴绣眉 眉型设计 操作步骤
下载PDF
睾酮代谢的种属差异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芋岐 曾瑶 +6 位作者 凌蕾 陆安静 杜艺玫 杨滔 李伯达 彭捷 吴庆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63-468,共6页
目的研究睾酮在人及小鼠、大鼠、犬、兔、猪、豚鼠、牛、羊等实验动物肝微粒体代谢中的差异。方法睾酮分别于上述种属肝微粒体进行孵育,加入NADP N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试剂启动体外P450酶反应。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研究睾酮在人及小鼠、大鼠、犬、兔、猪、豚鼠、牛、羊等实验动物肝微粒体代谢中的差异。方法睾酮分别于上述种属肝微粒体进行孵育,加入NADP N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试剂启动体外P450酶反应。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及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代谢轮廓用热图进行可视化,并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差异研究。结果 6β-羟基化不是睾酮唯一的代谢途径。本研究在不同种属中共发现了18种睾酮的代谢产物。尽管6β-羟基化在不同种属中与睾酮的底物消除基本呈正相关,但该途径无法补偿其他途径造成的底物消除。豚鼠具有最强的睾酮代谢能力,而羊对睾酮的代谢能力最弱。小鼠、犬、兔肝微粒体中,睾酮的代谢轮廓与人最相似。结论 6β羟基化途径的定量不能用作所有物种CYP 3A活性评判的精准依据。如果药物证明由CYP 3A4进行代谢,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应结合药理学模型的需要,尽量采用小鼠、犬、兔作为动物模型,以保证药物体内暴露与人体实验尽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种属差异 CYP 3A 代谢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复合阵列的未知信源数波达方向估计
20
作者 李伯达 刘爱华 +3 位作者 施君南 侯凯强 姜艳娜 蒋洁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为解决信源数未知情况下的多分辨率复合阵列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将未知信源数的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拓展到多分辨率复合阵列中。本文研究了基于子阵空间谱联合的DOA估计方法,首先构造各个子阵列的托普利兹矩阵,并进行未知信源数的相... 为解决信源数未知情况下的多分辨率复合阵列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将未知信源数的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拓展到多分辨率复合阵列中。本文研究了基于子阵空间谱联合的DOA估计方法,首先构造各个子阵列的托普利兹矩阵,并进行未知信源数的相干信号DOA估计;然后利用多分辨率复合阵互质的特性,构建联合代价函数进行解模糊。针对全范围搜索计算量大的不足,文中提出了单个不模糊区搜索,反推全部模糊角度的改进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全空间搜索的MUSIC算法和Capon算法,该算法无需信源数先验信息,且在信噪比大于15 dB和快拍数大于300时,其DOA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仅为传统方法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复合阵列 信源数 波达方向 相干信号 托普利兹矩阵 解模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