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刘振国 李仲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5-1460,共6页
根据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分别假设编织纱线和轴纱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建立了计算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热传导系... 根据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分别假设编织纱线和轴纱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建立了计算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热传导系数,并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热传导系数的影响规律.此外,还确定了材料内部的温度、热梯度及热流量的分布,为材料热力耦合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编织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有限元 单胞
下载PDF
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及破坏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典森 刘子仙 +1 位作者 卢子兴 冯志海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压缩和横向压缩试验,获得了其主要压缩力学性能,分析了编织参数、温度对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压缩和横向压缩试验,获得了其主要压缩力学性能,分析了编织参数、温度对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温度效应明显;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材料压缩性能的主要参数。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与横向压缩具有完全不同的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复合材料 压缩 破坏机理 炭纤维/酚醛
下载PDF
三维五向圆型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分析及弹性性能预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陈利 李嘉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基于三维圆型编织的主要工艺,系统研究了三维五向圆型编织的纱线交织结构,建立了内部单胞和表面单胞模型。推导了单胞的几何特性、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此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计算了三维圆型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 基于三维圆型编织的主要工艺,系统研究了三维五向圆型编织的纱线交织结构,建立了内部单胞和表面单胞模型。推导了单胞的几何特性、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此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计算了三维圆型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参数,并与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向圆型编织复合材料保持了四向圆型编织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轴纱的加入,使得轴向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圆型编织 复合材料 单胞模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李嘉禄 陈利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采用悬臂梁自由振动衰减实验方法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分析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和编织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影响。根据测量得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频率和模态,确定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三... 采用悬臂梁自由振动衰减实验方法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分析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和编织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影响。根据测量得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频率和模态,确定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编织角的增大、纤维体积含量的降低而提高;而五向编织结构的材料阻尼性能比四向编织结构的材料优异。此外,确定的纵向弹性模量随编织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文献中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振动 损耗因子
下载PDF
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破坏机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李嘉禄 陈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7,共6页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不同编织结构的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弯曲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材料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不同编织结构的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弯曲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材料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力学性能,弯曲载荷-挠度曲线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及编织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有较大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机理与编织工艺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破坏机理
下载PDF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刚度和强度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卢文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以单胞模型为基础,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中相同走向的纤维束视为单向复合材料,利用桥联模型确定了单向复合材料的柔度矩阵,再将具有不同材料主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通过体积平均,得到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总体刚度矩阵,从... 以单胞模型为基础,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中相同走向的纤维束视为单向复合材料,利用桥联模型确定了单向复合材料的柔度矩阵,再将具有不同材料主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通过体积平均,得到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总体刚度矩阵,从而得到其工程弹性常数.然后,以单向复合材料为基础,基于等应变假设和桥联模型,确定出材料内各组分(纤维束和基体)的细观应力分布,且对纤维束采用Hoffman失效准则,对基体采用Mises失效准则,预报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强度 刚度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理论预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陈利 李嘉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在三维六向编织物纱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胞模型,推导了编织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该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导出了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 在三维六向编织物纱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胞模型,推导了编织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该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导出了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由于面内纬纱的加入,使面内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六向编织 复合材料 单胞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典森 陈利 李嘉禄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11,共5页
针对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与其细观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分析三维五向编织物纱线的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五向编织结构的单胞模型,并推导了有关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计算了纤维体积含量.实验数据和理论预测吻合较好.
关键词 纺织复合材料 三维编织 细观结构 单胞模型
下载PDF
室温和高温下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破坏机理(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典森 姚倩倩 +1 位作者 姜楠 江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7-444,共8页
本文制备了高密度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弯曲性能,并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与失效机理。结果表明,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好的抗弯曲性能,400℃以下的载荷-挠度曲线呈线弹性和脆性破坏特征;... 本文制备了高密度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弯曲性能,并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与失效机理。结果表明,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好的抗弯曲性能,400℃以下的载荷-挠度曲线呈线弹性和脆性破坏特征;而更高温度下的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和塑性失效。由于氧化作用的加重,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材料呈现锯齿状断裂特征,在500℃以下,主要的损伤形式表现为基体开裂,90°纤维/基体脱粘,0°纤维的局部扭曲和断裂;而在更高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氧化特征更加明显,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 高温 弯曲性能 失效机理
下载PDF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有限元预报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蔺晓明 卢文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832,共5页
在四步法方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单胞模型的基础上,假设纱线具有六边形横截面,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表面与预制件表面平行,更加符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实际结构,且有利于力学性能的分析,同时,该模型中还考... 在四步法方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单胞模型的基础上,假设纱线具有六边形横截面,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表面与预制件表面平行,更加符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实际结构,且有利于力学性能的分析,同时,该模型中还考虑了织物的编织角与内部编织角的几何关系.基于该模型,计算了材料的弹性常数,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还确定了材料内部的应力场分布,为材料的强度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有限元
下载PDF
三维七向编织结构细观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陈利 李嘉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41,共7页
根据三维编织的主要工艺,系统地分析了三维七向编织物纱线的面内和空间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反映其基本结构的几何单胞模型,并推导了编织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为进一步分析三维七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三维七向编织 复合材料 单胞模型 细观结构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典森 李嘉禄 +1 位作者 陈利 卢子兴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对不同编织结构、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蠕变测试实验,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低于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编织角小的材料抗蠕变... 对不同编织结构、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蠕变测试实验,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低于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编织角小的材料抗蠕变性能较好;纤维体积含量高的材料抗蠕变性能较好。并且材料所受应力水平越高,蠕变速率越高。此外,还表明幂指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蠕变
下载PDF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数值预报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典森 刘子仙 卢子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1-895,共5页
基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通过假设挤压固化后编织纱线和轴纱分别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以及分析纱线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该类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并且,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基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通过假设挤压固化后编织纱线和轴纱分别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以及分析纱线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该类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并且,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同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值预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轴纱的加入使得轴向力学性能得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复合材料 有限元法 弹性常数 单胞
下载PDF
异型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许晓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4-718,共5页
阐述了异型截面三维编织物编织的基本原理,以“口”字型截面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携纱器在机器底盘上的运动规律以及纱线在面内和空间的交织运动规律.采用控制体积单元法建立了异型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除普通方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所具... 阐述了异型截面三维编织物编织的基本原理,以“口”字型截面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携纱器在机器底盘上的运动规律以及纱线在面内和空间的交织运动规律.采用控制体积单元法建立了异型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除普通方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所具有的内胞、面胞和角胞外,在矩形与矩形相连区域的相连内部单胞、相连表面单胞和相连角单胞模型.这些单胞模型的表面与预制件的表面平行,有利于今后的力学性能分析.此外,在假设纱线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基础上,推导了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为进一步分析异型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结构 复合材料 三维编织 异型截面 单胞模型
下载PDF
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典森 许晓燕 +1 位作者 卢子兴 张海国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3-627,共5页
基于单胞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对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各单胞及各层的弹性性能进行预测与分析;进一步,利用材料力学理论,推导材料的弯曲模量,分析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以及试件尺寸对其的影响,并与拉伸模量及试... 基于单胞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对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各单胞及各层的弹性性能进行预测与分析;进一步,利用材料力学理论,推导材料的弯曲模量,分析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以及试件尺寸对其的影响,并与拉伸模量及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不同胞体及各层之间的弹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材料的弯曲模量大于拉伸模量。研究还表明,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是影响材料弯曲模量的重要参数,弯曲弹性性能受试件厚度的影响比宽度大,当宽度和厚度达到一定尺寸时,弯曲模量会趋于定值。此外,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性能明显优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单胞模型 弯曲模量
下载PDF
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破坏机理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仲平 卢子兴 +1 位作者 冯志海 李典森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873,共5页
对不同编织角、不同体积含量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拉伸实验和横向拉伸的对比实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拉伸力学性能。实验后对拉伸试件的断口进行了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 对不同编织角、不同体积含量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拉伸实验和横向拉伸的对比实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拉伸力学性能。实验后对拉伸试件的断口进行了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编织角仍是影响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且复合工艺的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此外,发现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具有完全不同的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破坏机理 碳/酚醛
下载PDF
高温炭化处理对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仲平 卢子兴 +1 位作者 冯志海 李典森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对未经炭化和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拉伸实验,获得了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并确定了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破坏应变和泊松比等主要力学性能,分析了这类材料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拉伸力... 对未经炭化和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拉伸实验,获得了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并确定了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破坏应变和泊松比等主要力学性能,分析了这类材料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后拉伸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对试件拉伸实验后的破坏断口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分析,探讨了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炭化处理温度的增加,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存在一个转折温度,超过该温度,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从下降变为上升,但拉伸模量的变化幅度较小;但是,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破坏应变是逐渐降低的。通过形貌观察和树脂热分解机理分析,认为在不同的炭化处理温度下,材料的细观组织结构演变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造成了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高温炭化 拉伸性能 破坏机理 碳/酚醛
下载PDF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景艳 陈利 +1 位作者 李典森 李嘉禄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用拉伸蠕变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分析了编织结构、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树脂基三维复合材料的蠕变曲线分为减速和恒速两个阶段;三维编... 采用拉伸蠕变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分析了编织结构、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树脂基三维复合材料的蠕变曲线分为减速和恒速两个阶段;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随编织角的减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三维五向结构的抗蠕变性能优于三维四向结构的抗蠕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蠕变 三维编织
下载PDF
基于桥联模型预报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和强度
19
作者 魏丽梅 李典森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5,共5页
基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单胞模型,将材料内部、表面、棱角区域内具有相同走向的纤维束简化为单向复合材料,利用桥联模型,确定了单向复合材料的柔度矩阵,将具有不同材料主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通过体积进行平均,得到了三维五向... 基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单胞模型,将材料内部、表面、棱角区域内具有相同走向的纤维束简化为单向复合材料,利用桥联模型,确定了单向复合材料的柔度矩阵,将具有不同材料主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通过体积进行平均,得到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总体刚度矩阵,进一步计算得到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以单向复合材料为基础,宏观上基于等应变假设,结合桥联模型,确定出材料内各组分(纤维束和基体)的细观应力分布,对纤维束采用Hoffman失效准则,基体采用Mises失效准则,预报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和强度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复合材料 强度 刚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three-dimensional and four-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20
作者 李典森 卢子兴 卢文书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8年第2期163-170,共8页
Based on unit cell model, the 3D 4-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simplified as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local axi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compliance matrix of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can ... Based on unit cell model, the 3D 4-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simplified as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local axi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compliance matrix of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can be defined utilizing the bridge model. The total stiffness matrix of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obtained by the volume average stiffness of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local axi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engineering elastic constants of braided composites were computed further. Based on the iso-strain assumption and the bridge mode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fiber bundle and matrix of different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can be determined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3D 4-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was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e Hoffman's failure criterion for the fiber bundle and Mises' failure criterion for the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braiding STRENGTH STIFFNE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osit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