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佛教密宗概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冀诚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64,共16页
西藏佛教特重密宗,西藏佛教徒向来把密宗视为佛教的“精髓”,提倡显密兼修,先显后密。密宗教法渊源于印度,兴盛发展于西藏。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密... 西藏佛教特重密宗,西藏佛教徒向来把密宗视为佛教的“精髓”,提倡显密兼修,先显后密。密宗教法渊源于印度,兴盛发展于西藏。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密宗的发达是西藏佛教的重要特点之-。。藏语称密宗为“桑俄”,意为“秘密真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宗四部 佛教徒 西藏 佛教密宗 印度密教 印度教 金刚 曼陀罗 无上瑜伽部 世纪初
下载PDF
藏密曼荼罗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冀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藏密 曼茶罗 哲学意义 金刚乘 大乘佛教 密教 佛菩萨 时轮 成佛 生死轮
下载PDF
西藏佛教萨迦派及其“道果教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冀诚 《中国藏学》 CSSCI 1990年第4期93-103,共11页
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与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相比,它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其它暂且不论,仅在所重教义上它也有独到之处。宁玛派的教义重在“大圆满法”(vdsog chen);噶举派的教义重在“大手印法”(phyag rgya chen... 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与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相比,它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其它暂且不论,仅在所重教义上它也有独到之处。宁玛派的教义重在“大圆满法”(vdsog chen);噶举派的教义重在“大手印法”(phyag rgya chen po,梵文为Mahamudra);格鲁派的教义重在“缘起自性空”;而萨迦派的教义则重在修明空无执生死涅槃无别之“道果”(lam vbras)见。对于其它各派的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佛教 扎巴坚赞 金刚 萨迦派 教义 印度密教 教授 格鲁派 宁玛派
下载PDF
西藏佛教夏鲁派祖师布顿大师及其著述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冀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32-39,共8页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老师。他死后,在夏鲁寺形成了他的活佛转世系统,他的学说由其弟子和转世后辈继承下来。他在佛教教义上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治势力方面,却从不涉足。本文拟对他的生平和著述作一概要论述,并对他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地位给以适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鲁派 宗喀巴 佛教学者 仁钦 丹珠尔 夏鲁寺 佛教教义 善逝教法史 经论 宁玛派
下载PDF
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冀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37-41,共5页
噶举派(bkav brgyud pa)是藏传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因它是用口头传承教敕的宗派,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是“以领得亲语教授而为传承,故称作教传为宜也。”噶举派特别重视密法的修习,此密法的修习全靠师徒口耳相传,所以又称口传派。另外,... 噶举派(bkav brgyud pa)是藏传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因它是用口头传承教敕的宗派,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是“以领得亲语教授而为传承,故称作教传为宜也。”噶举派特别重视密法的修习,此密法的修习全靠师徒口耳相传,所以又称口传派。另外,又有人把噶举派译成“白传教”,这是因为其祖师玛尔巴(mar pa)、米拉日巴(mi la ras pa)、林热巴(gling ras pa)等在修法时著白色衣裙,“遂有书称本派为白传者(dkar brgyud)”。该派派系众多,以大手印为其主要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举派 大手印 玛尔巴 米拉日巴 显教 贡噶 密教 成佛 谛洛巴 金刚持
下载PDF
藏传佛教与五台山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冀诚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4期16-19,共4页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弘期 文殊菩萨 仓央嘉措 藏族人 登巴 噶玛噶举黑帽系 佛教史大宝藏论 噶举派 宗喀巴 觉域派
下载PDF
知识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评《人类奥秘大开放——藏传佛教密宗》
7
作者 李冀诚 《中国藏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藏传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仅对藏族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曾经发生过、而且现在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对周边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门巴族、洛巴族等许多民族,至今仍有... 藏传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仅对藏族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曾经发生过、而且现在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对周边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门巴族、洛巴族等许多民族,至今仍有不少群众十分虔诚地信奉着藏传佛教。可见.藏传佛教不仪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 藏族社会 藏传佛教 多民族 土族 纳西族 裕固族 可读性 奥秘 知识性
下载PDF
浅谈藏传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冀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30-34,共5页
中国佛教分汉地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或称藏传佛教)两大支。藏传佛教思想是印度、汉地佛教思想和西藏传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就对藏族古代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藏传佛教思想实际上是藏族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古代社会... 中国佛教分汉地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或称藏传佛教)两大支。藏传佛教思想是印度、汉地佛教思想和西藏传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就对藏族古代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藏传佛教思想实际上是藏族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从赤松德赞(公元755至797年在位)到西藏解放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研究方法论 佛教思想 藏族 传统思想 中国佛教 古代社会 西藏 上层建筑 藏语
下载PDF
《格萨尔王传》与宗教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冀诚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Z1期60-64,共5页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的民间英雄史诗,其主人公格萨尔是藏族古代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神通广大,降妖伏魔,抑强扶弱,法力无边。他是正义的化身,自由的象征,他又是英明的君主,无敌的英雄。藏族人民通过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的民间英雄史诗,其主人公格萨尔是藏族古代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神通广大,降妖伏魔,抑强扶弱,法力无边。他是正义的化身,自由的象征,他又是英明的君主,无敌的英雄。藏族人民通过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美好、善良的强烈想往和对罪孽、伪善、丑恶的深恶痛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英雄史诗 艺术形象 霍尔王 藏族社会 赛马称王 萨迦 赞普 宁玛派 梵天王
下载PDF
1991年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10
作者 李冀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2-94,共3页
1991年度,中国佛教研究的成果是丰硕的。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国各刊物共发表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110余篇,且研究的趋势愈来愈深广。现从关于禅宗的研究、藏传佛教研究、台湾佛教研究、五台山佛教研究、对藏经的研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 1991年度,中国佛教研究的成果是丰硕的。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国各刊物共发表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110余篇,且研究的趋势愈来愈深广。现从关于禅宗的研究、藏传佛教研究、台湾佛教研究、五台山佛教研究、对藏经的研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几个方面加以概述。一、关于禅宗的研究魏道儒在《宋代禅宗的“文字禅”》(《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中,探讨了宋代禅宗“文字禅”的发展历程,认为文字禅的各种形式都是围绕公案展开的,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标志着宋代禅学思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研究 中国佛教哲学 五台山研究 文字禅 禅宗 世界宗教 禅学思想 佛教理论 藏传佛教 台湾佛教
下载PDF
1990年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11
作者 李冀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8-92,共5页
1990年我国佛教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105篇之多,其中对禅宗、五台山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中国化、佛教心性论、佛教密宗、藏传佛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 1990年我国佛教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105篇之多,其中对禅宗、五台山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中国化、佛教心性论、佛教密宗、藏传佛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对佛教禅宗及佛教中国化的研究禅宗神秀北派因“受惠能一派的排挤、曲解,长期被淹没。”任继愈在《神秀北宗禅法》(《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一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佛教禅宗 佛教中国化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 心性论 神秀 北宗禅 佛教文化 世界宗教
下载PDF
1989年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12
作者 李冀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25,共5页
1989年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丰收之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近百篇之多,其中对佛教的中国化问题、禅宗思想、神会哲学、佛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关于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方立天认... 1989年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丰收之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近百篇之多,其中对佛教的中国化问题、禅宗思想、神会哲学、佛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关于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方立天认为从中国佛教史的纵向考察或从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的横向考察来看,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佛教和中国现实紧密结合,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士大夫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力量,译经注疏是中国化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问题 佛教中国化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史 佛性论 神会 禅宗史 禅宗思想 佛教研究 中国社会
下载PDF
1988年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13
作者 李冀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9-92,共4页
1988年,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30多篇,其中对佛教心性论、佛性论、禅宗哲学、玄奘哲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佛教心性论和佛性论的研究张春波认为,佛教学说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然而至唐末以后,却骤... 1988年,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30多篇,其中对佛教心性论、佛性论、禅宗哲学、玄奘哲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佛教心性论和佛性论的研究张春波认为,佛教学说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然而至唐末以后,却骤然衰微下去。这种升降沉浮,应从其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中寻找答案。印度佛教心性论所提出来的基本矛盾是“真如”与“无明”的矛盾。印度佛学由微而盛,由盛而衰,正是由于“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 真唯识量 基本矛盾 佛性论 印度佛学 真如 禅宗哲学 升降沉浮
下载PDF
1987年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14
作者 李冀诚 《思想战线》 1988年第3期94-98,共5页
1987年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佛教的研究较前几年有所发展,全年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特点是:在对中国佛教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突出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儒、道、理学)关系的研究。因此,对具有中国佛教特点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 1987年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佛教的研究较前几年有所发展,全年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特点是:在对中国佛教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突出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儒、道、理学)关系的研究。因此,对具有中国佛教特点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的论述显得更加深刻,使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佛教能以在中国生根、发展的社会思想根源,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颇有裨益。是年十月在我国召开的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次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出现“热潮”,文章较多。再者,对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比较研究也有了相应的论文,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可喜现象,标志着对少数民族佛教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寺院经济 中国佛教 天台宗 中国化 汉地佛教 禅宗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藏传佛教 外来文化 华严宗
下载PDF
西藏的本教 被引量:15
15
作者 霍夫曼 李冀诚 《西藏研究》 1986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本”(Bon)这一名称来源于动词“本巴”(Bon-pa),“本巴”一词表示用拼作圣歌的咒语去交通神灵。后来,当“本”(Bon)进入西藏并同西藏佛教接触时,“本”字则承担了佛教“法”(chos)字的全部含义(“法”字的梵文为 dharma)意为“教法”... “本”(Bon)这一名称来源于动词“本巴”(Bon-pa),“本巴”一词表示用拼作圣歌的咒语去交通神灵。后来,当“本”(Bon)进入西藏并同西藏佛教接触时,“本”字则承担了佛教“法”(chos)字的全部含义(“法”字的梵文为 dharma)意为“教法”,或“真谛”。从此,“却英”(chos-dbyings;dharmdhātu)这种绝对的领域,“无限潜在的实体”,在本教中则被称作“本英”(Bon-dbyings)。萨迦派的扎巴坚参(grags-pargyal-mtshan,1147—1216)在其所著《王统世系》中根据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描述本教早期传入西藏的情形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佛教经典 神话 民间宗教 莲花生 宗教观念 宁玛派 伊朗人 吉尔吉特 藏文
下载PDF
漫談藏傳佛教舆西藏文化
16
作者 李冀誠 《今日中国》 1991年第11期57-58,共2页
佛教,又稱釋教,在中國被列為四大宗教之一(亦有稱三大宗教:佛、道、儒),是家喻戶曉的主要宗教,信仰者較多。七十年代末,“文革”宣告結束,在擧國撥亂反正之際,政府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執行,佛教在中國大陸在某種程度上得到... 佛教,又稱釋教,在中國被列為四大宗教之一(亦有稱三大宗教:佛、道、儒),是家喻戶曉的主要宗教,信仰者較多。七十年代末,“文革”宣告結束,在擧國撥亂反正之際,政府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執行,佛教在中國大陸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發展。而海外廣大讀者對於中國的佛教歷史與現狀尤為關切。我刊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願望,本期特組佛教文化宂?將佛教的主要流派和觀念分別闡述,以饗讀者。中國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格外值得重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自由 西藏文化 三大宗教 信仰者 格鲁派 佛教思想 拉卜楞寺 大陸 夏鲁派 桑耶寺
下载PDF
藏传佛教教义研究的力作
17
作者 李冀诚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5-207,共3页
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不仅具有宗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不了解藏传佛教,就很难达到对于藏族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而就藏传佛教研究自身而言,其核心内容当是对其教义思想的研究。可是当前国内藏... 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不仅具有宗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不了解藏传佛教,就很难达到对于藏族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而就藏传佛教研究自身而言,其核心内容当是对其教义思想的研究。可是当前国内藏传佛教研究多侧重于传承历史方面,很少涉足教义思想的领域,这自然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我国著名藏传佛教专家王森先生在他所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出版时曾说:“佛教思想、教义是佛教的核心,我这本书(指《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侧重于史的方面,原有设想再写本《西藏佛教思想发展史略》,但身体不佳,心有余而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思想 《史纲》 佛教化 佛教教义 藏传 如来藏 主要人物 苯教 宁玛派 宗喀巴
原文传递
藏学研究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冀诚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8-21,共4页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已有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西藏广大人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落实了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关键词 藏学研究 中国西藏 民族团结 三十年 民主改革 祖国 达赖喇嘛 藏传佛教 藏族史 社会历史调查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思想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19
作者 李冀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31,共1页
1.藏传佛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往往却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缘起自性空”是佛教教义的“心要”,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性空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假... 1.藏传佛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往往却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缘起自性空”是佛教教义的“心要”,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性空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假如说有一种法是不待缘而生,那它就是有自性了。缘起自性空在最后的和绝对的意义上说,一切实物都没有实体可言,没有自性可言,所以是空的;而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一切事物又都是因为缘起的关系而存在着。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缘起之有和性空之空,二者非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承认事物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无疑是合理的辩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自性 缘起 积极意义 切法 佛教教义 辩证法思想 唯心主义 “爱民” 不平等现象
原文传递
一部填补空白的专著
20
作者 李冀诚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1-152,共2页
立国于祖国西北的西夏王朝,建国伊始,便同早已流行于该地区的佛教发生了关系,作为西夏王朝主体民族的党项族人(特别是上层人物)很快就信奉了佛教。在西夏统治者的扶持、推崇下,佛教在西夏王朝的辖区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他... 立国于祖国西北的西夏王朝,建国伊始,便同早已流行于该地区的佛教发生了关系,作为西夏王朝主体民族的党项族人(特别是上层人物)很快就信奉了佛教。在西夏统治者的扶持、推崇下,佛教在西夏王朝的辖区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他们不但广修庙宇,剃度僧人,而且还刻印了汉文大藏经,特别是他们历时近50多年译成了3500多卷的西夏文大藏经,从而使佛教成为西夏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西夏文大藏经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迄今为止,我国治西夏史的学者为数寥寥,而对于西夏佛教史则更鲜有问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史 西夏佛教 大藏经 西夏文化 西夏王朝 佛教发展 藏传佛教 党项族 佛经 主体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