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状态Markov模型研究糖尿病前期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郝晓红 康晓清 +5 位作者 赵利敏 郭敏 岳荣荣 段拜拜 郭海清 李冉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探讨糖尿病前期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本市>50岁的糖尿病前期体检人群共1148例,统计随访期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探讨糖尿病前期... 目的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探讨糖尿病前期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本市>50岁的糖尿病前期体检人群共1148例,统计随访期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探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糖尿病发生率为22.19%,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9.47%;超重、肥胖、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未遵医膳食、未遵医运动、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均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转移、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状态Markov链显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转移的风险高,且证实上述因素均可增加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转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转移的风险(P<0.05);Markov模型拟合不同状态的观察和预期曲线开始部分较差,后均逐渐重叠,模型拟合效果理想。结论超重、肥胖、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未遵医膳食、未遵医运动、合并高脂血症均是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经多状态Markov模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状态MARKOV模型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临床病例讨论——以双侧肾上腺腺瘤为特征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玮 魏枫 +2 位作者 魏翠英 田稼荟 李冉浩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总结特殊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以双侧肾上腺腺瘤为特征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本例46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血压升高2个月入院,经筛查、确诊、功能试验、多种影... 目的总结特殊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以双侧肾上腺腺瘤为特征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本例46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血压升高2个月入院,经筛查、确诊、功能试验、多种影像学检查及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分型,最终确诊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钾均控制理想。结论对于尚无典型高血压及低血钾表现的早期原醛症病例,及早正确筛查和分型诊断、正确治疗,可使患者最大临床获益。对于罕见的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型醛固酮增多症,AVS检查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关键作用,AVS可作为影像学检查有疑问时分型诊断的金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双侧肾上腺腺瘤 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冉浩 魏枫 王玮 《癌症进展》 2019年第7期745-747,768,共4页
DNA甲基化导致相关基因沉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去甲基化制剂可以使沉默的基因重新获得表达,继续发挥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是目前已知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去甲基化制剂,可通过其去... DNA甲基化导致相关基因沉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去甲基化制剂可以使沉默的基因重新获得表达,继续发挥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是目前已知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去甲基化制剂,可通过其去甲基化作用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分化,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这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均已得到证实。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和方式,大量的细胞系、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也相继开展。本文就5-Aza-CdR在细胞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的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肿瘤 细胞实验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儿童HAIR-AN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李冉浩 李宏鑫 +1 位作者 杨兆军 张雪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5-1431,共7页
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hyperandrogenism-insulin resistance-acanthosis nigricans,HAIR-AN)综合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特殊且罕见亚型,可导致患者出现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 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hyperandrogenism-insulin resistance-acanthosis nigricans,HAIR-AN)综合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特殊且罕见亚型,可导致患者出现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的同时伴有痤疮、多毛症、月经不调等雄激素过多的症状。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收治1例以严重AN为表现的HAIR-AN综合征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基因测序进行分析,明确诊断为儿童HAIR-AN综合征。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的肥胖、IR、高血糖、月经不调、AN等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HAIR-AN综合征的发病形式多样,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黑棘皮及月经不调等表现,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和对症支持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胰岛素抵抗 黑棘皮病 高雄激素血症 月经不调 肥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玮 李冉浩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33期42-42,45,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行骨密度检查的围绝经期,依照血糖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血糖正常者...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行骨密度检查的围绝经期,依照血糖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血糖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糖、脂代谢间的联系。结果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观察组患者的Total、腰椎正位及股骨的骨密度(BMD)值明显比对照组低,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发生骨密度下降,理想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避免骨质疏松症出现,(2)血脂水平可能通过影响骨转化而改变骨质量,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的又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围绝经期女性 骨代谢指标 糖脂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包头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冉浩 魏枫 梁书卿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T2DM合并HUA 200例作为HUA组,选尿酸正常的...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T2DM合并HUA 200例作为HUA组,选尿酸正常的T2DM 200例作为单纯T2DM组。检测并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A/C)以及是否并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视网膜病变和T2DM性肾病,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5年1月—2017年12月T2DM合并HUA的患者分别占全部HUA患者的21.18%、36.45%、42.37%,呈逐年增加的趋势。②HUA组TG、TC、BMI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年龄小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TG、BMI是T2DM合并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T2DM患者,血脂紊乱、肥胖/超重是HUA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T2DM患者要控制体重、甘油三酯、血压水平,尤其对于年龄相对偏小的更要密切检测血尿酸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高血脂 体重指数 高血压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DNA甲基化及DAPK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书卿 魏枫 +4 位作者 孙洪莉 郑朦 王晓艳 李冉浩 马玉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使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酸(5-Aza-CdR)对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μmol/L的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分别应用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株及...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使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酸(5-Aza-CdR)对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μmol/L的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分别应用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株及人正常甲状腺Nthy-ori-3细胞株,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用药前后DAPK、DNA甲基转移酶(DNMTs)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eal-timePCR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相比,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NMTsmRNA高表达;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应用5-Aza-CdR治疗后,DNMTsmRNA的表达量减少,而DAPK的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NMTs蛋白的表达高,DAPK蛋白表达少,经5-Aza-CdR作用48h后,DNMTs蛋白表达降低,D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甲状腺正常细胞中不论给药前后,DAPK及DNMTs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差异。结论DNA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Aza-CdR可能通过调节DNMT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沉默的DAPK基因恢复表达,从而发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DNA甲基化 DAPK基因 甲基转移酶 5-AZA-CDR
下载PDF
以横纹肌溶解为特征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8
作者 李冉浩 崔秀芳 王晓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6-118,F0004,共4页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肌肉坏死,肌细胞内容物等多种物质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并由此产生肌肉疼痛和肌红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hyperaldosteronism,PA)...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肌肉坏死,肌细胞内容物等多种物质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并由此产生肌肉疼痛和肌红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hyperaldosteronism,PA)的患者出现RMS考虑与低钾血症有关,原醛症导致RMS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表现为横纹肌溶解的原醛症患者的诊疗经过,强调对疾病追根溯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横纹肌溶解 肌肉疼痛 肌红蛋白尿 低钾血症 血液循环 肌肉坏死 原醛症
下载PDF
Torin2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孙洪莉 魏枫 +3 位作者 梁书卿 王晓艳 郑朦 李冉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二代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9-(6-氨基-3-吡啶基)-1-[3-(三氟甲基)苯基]苯并[H]-1,6-萘啶-2(1H)-酮(Torin2)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靶向治疗PT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二代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9-(6-氨基-3-吡啶基)-1-[3-(三氟甲基)苯基]苯并[H]-1,6-萘啶-2(1H)-酮(Torin2)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靶向治疗PT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人PCT的TPC-1细胞株和正常甲状腺Nthy-ori-3细胞株运用不同浓度Torin2,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划痕愈合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1)与用药前相比,Nthy-ori-3细胞株均无明显变化;(2)各浓度(100、200、400 nmol/L)Torin2作用于TPC-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作用时间延长(24、48、72 h)和浓度增加,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3)各浓度(100、200、400 nmol/L)Torin2作用于TPC-1细胞24、48 h后,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各浓度(100、200、400 nmol/L)Torin2作用于TPC-1细胞24、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亦上升,呈现浓度依赖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各浓度(100、200、400 nmol/L)Torin2均可抑制TPC-1细胞的迁移,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能力越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orin2可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随着Torin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n2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