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理之辨——读毕来德《驳于连》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冬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5,共8页
"Oh,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不可能在一起)吉卜林1892年《东西方谣曲》中的这行诗,已成了一句陈词滥调,特殊论者和普适论者基于自己的理解而赋予它完全相反... "Oh,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不可能在一起)吉卜林1892年《东西方谣曲》中的这行诗,已成了一句陈词滥调,特殊论者和普适论者基于自己的理解而赋予它完全相反的意义。不过,这行诗在原作中并非一个完整句子,只是一个完整句子的上半句,它末尾是逗号,而另起一行的下半句则是"Till……"整句话是一个"never……till"的结构,而《东西方谣曲》所欲表达的是:东西方能够在一起,但要达到这一平等状态,双方不得不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从对方那里同时发现一个值得敬重的对手。于连与毕来德,这约等于东方与西方,他们各自站在当今法语汉学的两极。但从其各自所由出发的西方思想源头来看,于连应算做欧洲浪漫主义时代的人,而浪漫主义萌生出了文化多元主义;毕来德呢,则更像欧洲启蒙时代的人,把一切地方性或特殊性视为愚昧,必代之以欧洲的启蒙观念——欧洲的地方性被表述为一种普适性。如此,中国历史(地方史)就被处理成了西方史(世界史)的一个早期的或"野蛮的"阶段。于连和毕来德的争论,是欧洲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的争论还魂于或延烧至"法语汉学"领域的标志。本刊2008年1期刊发了毕来德的《驳于连》,将这场法语争论引进了中国语境,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本期编发的这三篇文章,全都因《驳于连》而起。面对于连和毕来德,就像面对过于遥远的两极,他们之间之所以谈不拢,也是因为各自的极性中断了话语交流的可能性。他们都声称自己发现了真实的"中国",但那都不是"中国",而是关于"中国"的一种阐释。每一种阐释的背后都晃动着阐释者自己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连 真理 SHALL 主持人 the IS
下载PDF
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冬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共7页
先秦儒家经历了三期演变,在此过程中,儒家通过分化而发展,孔子在分化中被圣化,分化的儒家各派殊途同归而回到孔子,走孔子路线,兴起儒门造圣运动,推动儒学意识形态化。与此相应的《论语》结集过程,也反映了儒家从分化到合流的某... 先秦儒家经历了三期演变,在此过程中,儒家通过分化而发展,孔子在分化中被圣化,分化的儒家各派殊途同归而回到孔子,走孔子路线,兴起儒门造圣运动,推动儒学意识形态化。与此相应的《论语》结集过程,也反映了儒家从分化到合流的某些特征,《论语》与秦汉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性,昭示着孔子圣化的历程;《论语》中的“霸王道杂之”的孔子形象,是其圣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即儒家兼刑名、合黄老实现儒学意识形态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异化 圣化 王化 博士儒 霸王道杂之
下载PDF
春秋圣化大趋势与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君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15-121,共7页
春秋时代,周礼下移;春秋诸子,开启圣化大趋势;从民心到人性,从“有德”到“有道”,从礼仪到礼义,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关键词 圣化大趋势 民心 人性 道德 礼义 一以贯之
下载PDF
钱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观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冬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8-96,127,共10页
本文就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中国文化的出路两大问题对钱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观进行了探讨和评析。
关键词 钱穆 儒家本位文化观 文化比较 文化出路
下载PDF
秦博士儒的"王圣"运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3-130,共8页
荀学王霸并用,从儒学内部开了异化原宗的先河,同时也启发了秦初儒门"王圣"运动。"王圣"运动是儒家的政治向往与始皇文化抱负的畸形恋,博士儒"不治而议论",引导始皇建立"革命"统序,开创历史新局... 荀学王霸并用,从儒学内部开了异化原宗的先河,同时也启发了秦初儒门"王圣"运动。"王圣"运动是儒家的政治向往与始皇文化抱负的畸形恋,博士儒"不治而议论",引导始皇建立"革命"统序,开创历史新局面,从而导致博士集团与军功集团的矛盾。始皇帝因不满于博士儒的貌合神离,在李斯的操纵下,大开杀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儒 始皇帝 王圣 革命 异化 秦朝初期
下载PDF
永嘉先生“八面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随着“永嘉学派”兴起和《八面锋》流行,永嘉子弟在考场上所向披靡。南宋一朝,永嘉一隅,居然出了五百多名进士“八面受敌”,本是苏轼的读书法,叫作“每次作一意求之”。以读史为例,分列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诸目,如“八... 随着“永嘉学派”兴起和《八面锋》流行,永嘉子弟在考场上所向披靡。南宋一朝,永嘉一隅,居然出了五百多名进士“八面受敌”,本是苏轼的读书法,叫作“每次作一意求之”。以读史为例,分列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诸目,如“八面受敌”,分别研读,恰似“八面出锋”,各个击破。苏轼也就那么一说,而永嘉人便真的去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面受敌 一意 孔子传 五百 读书法 制度新学 官制 世用 陈傅良 介甫
下载PDF
中国山水精神的建构
7
作者 李冬君 《关东学刊》 2017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自然与人文,是中国文化里一个值得深思的对子。不过,这一对子,却把我们的思想引向了人类精神的屋脊——十四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视域,以此回顾东方,甚至还要早好几个世纪,中国画里就出现了相似的精神趣旨。相似,不仅出现在人性... 自然与人文,是中国文化里一个值得深思的对子。不过,这一对子,却把我们的思想引向了人类精神的屋脊——十四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视域,以此回顾东方,甚至还要早好几个世纪,中国画里就出现了相似的精神趣旨。相似,不仅出现在人性解放的仕女画里,还出现在水墨山水里。从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有宋一代,历时372年,艺术上最值得称道且足以自豪的,便是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尤其是水墨山水的兴起,可以说是那一时期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山水精神 文艺复兴 水墨山水 中国山水画 历史视域 人类精神 人性解放
下载PDF
“小杭州”与“小邹鲁”
8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4期80-81,共2页
闽浙沿海号称“小杭州”的消费主义文化品位,到了南宋逐渐沉潜为儒风习习的“小邹鲁”,共同构成两宋复兴时期的城市文艺范欧洲文艺复兴滥觞于近代城市的崛起,两宋,在中国内地尤以闽浙沿海开始了东方的城市繁荣景象。北宋灭亡之初,高宗... 闽浙沿海号称“小杭州”的消费主义文化品位,到了南宋逐渐沉潜为儒风习习的“小邹鲁”,共同构成两宋复兴时期的城市文艺范欧洲文艺复兴滥觞于近代城市的崛起,两宋,在中国内地尤以闽浙沿海开始了东方的城市繁荣景象。北宋灭亡之初,高宗渡海逃至温州,曾在温州瓯江的江心屿上望海潮,望了数月,猛然开窍,发现海关贸易税可致财源滚滚,所谓“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更何况,取之于民终究有限,何如取之于外商以至于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繁荣 江心屿 近代城市 上望 市舶 高宗 欧洲文艺复兴 楠溪江 文化搭台 渡海
下载PDF
王朝有史,民间有戏
9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21期94-95,共2页
大团圆是为苦剧或冤剧预设的喜剧账单,为此埋单的是,民女对官男以及矗立在官男身后强势的文化背景的叩头谢恩当南戏不再以“负心人”暴死为结局,转以民女与官男的妥协为剧终时,便意味着一场刚刚滥觞的民间独立话语空间终结了。目前所知... 大团圆是为苦剧或冤剧预设的喜剧账单,为此埋单的是,民女对官男以及矗立在官男身后强势的文化背景的叩头谢恩当南戏不再以“负心人”暴死为结局,转以民女与官男的妥协为剧终时,便意味着一场刚刚滥觞的民间独立话语空间终结了。目前所知最早的两部南戏,《王魁负桂英》与《赵贞女与蔡二郎》出于温州永嘉人之手,编剧让两位“科举官”男主角,皆死于非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贞女 王魁负桂英 九山书会 张协状元 举官 话语空间 市井文化 二郎 宰相府 钱玉莲
下载PDF
乌台诗案——思想者的厚赠
10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坡翁的伟大,不在理论,也不在诗文,而在于他为民间思想者提供了一种美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思想者 乌台诗案 程伊川 有所成就 刮毛龟背 学处 日炙风吹 学之 赤壁赋 智足
下载PDF
王安石:幸运而失落的“哲人王”
11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8期98-99,共2页
王安石是中国文明的刺头,宋代新政新学的“思想共和”局面就是他用刺头挑开的。他有三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初社会,私学兴起,民间思想有了广阔天地。那时,士人有两条路,学而优则仕是一条官学之路,民间讲学则是一条... 王安石是中国文明的刺头,宋代新政新学的“思想共和”局面就是他用刺头挑开的。他有三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初社会,私学兴起,民间思想有了广阔天地。那时,士人有两条路,学而优则仕是一条官学之路,民间讲学则是一条私学之路。有些成就的士人,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官学,另一条腿走私学,但不管在朝,还是在野,他们都要讲学,有一种讲学的使命感和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言不足恤 魏晋名士 天变不足畏 中国文明 中国思想史 邢恕 王文公 乌台诗案 王临川 学而优则仕
下载PDF
王安石变法:被斩断的重商主义之路
12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6期94-95,共2页
梁启超把王安石当作走向新中国的先驱:后来中国历史,并未按他的思想走去。反倒是西方历史进程,与他思想相契。在北宋的繁华世景中,王安石变法,即便放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笔近代性的重彩。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主张,已经具有前国家主... 梁启超把王安石当作走向新中国的先驱:后来中国历史,并未按他的思想走去。反倒是西方历史进程,与他思想相契。在北宋的繁华世景中,王安石变法,即便放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笔近代性的重彩。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主张,已经具有前国家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重商主义 中国历史 历史进程 世界历史 国家主义 新中国 梁启超
下载PDF
南宋民间话语权的亮相
13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6期94-95,共2页
祭祖的日子,除了杀猪宰羊置于祖先案头上外,大门一关,鼓板打将起来,引笛长吹,歌舞说唱登台,一出一折,都是百姓日常悲喜剧 在宋代文艺复兴中,南宋民间话语文艺形式确立。将碎片化的语言批判整合为更具有艺术力量的自由风景——... 祭祖的日子,除了杀猪宰羊置于祖先案头上外,大门一关,鼓板打将起来,引笛长吹,歌舞说唱登台,一出一折,都是百姓日常悲喜剧 在宋代文艺复兴中,南宋民间话语文艺形式确立。将碎片化的语言批判整合为更具有艺术力量的自由风景——戏曲。至少在南宋.乡村建筑的核心,一定是宗祠。宗祠对面,一定耍搭建一座戏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话语 南宋 话语权 文艺复兴 文艺形式 语言批判 悲喜剧 碎片化
下载PDF
收藏宋代文艺复兴
14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23期98-99,共2页
谈中国古典艺术的收藏,宣和恐怕是最火的年号了。如果说宋代是人类文艺复兴之滥觞期,那么宣和7年间应该是这一运动最饱满的集结期。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宋代 收藏 中国古典艺术 滥觞期
下载PDF
宋人嘉年华
15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24期86-87,共2页
两宋时,宫廷盛行簪花宴,宋太宗在宴会上,曾赐千叶牡丹给寇准簪戴;宋真宗也常常赐花给大臣簪戴,
关键词 嘉年华 宋人 宋太宗 宋真宗 簪花
下载PDF
王朝有史,民间有戏
16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8期86-87,共2页
载入史册,还能被翻案,一经革命,改朝换代,过去的一切都有可能颠倒过来,可一旦被人民传唱,无论善恶,都会被钉在民意的铁案上,
关键词 民间戏曲 中国 民间情绪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宋徽宗:用文艺复兴照亮中国
17
作者 李冬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2期96-97,共2页
脱脱撰写《宋史》,写到《徽宗纪》时,不由掷笔惋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关键词 宋徽宗 文艺复兴 中国 《宋史》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163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闫波 姜正伟 +3 位作者 薛峥 李冬君 林财威 王连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745-746,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诸多,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微血管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等.其常见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诸多,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微血管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等.其常见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冠状动脉,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栓塞、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炎、冠脉畸形和外伤等.现就急诊科2002年12月29日至2005年12月30日临床观察诊治急性心肌缺血患者163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患者 心电图变化 斑块破裂 ACS 冠状动脉炎 易损斑块
下载PDF
走出“东西方”——从轴心期到太平世
19
作者 刘刚 李冬君 《关东学刊》 2016年第7期5-9,共5页
我们知道,所谓“东方学”,都是西方人针对东方搞出来的.按照赛义德的说法,作为一门学科的东方学,始于1312年维也纳宗教会议,因为会议决定在巴黎、牛津等地正式开设阿拉伯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叙利亚语的教职。
关键词 轴心期 东西方 东方学 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赛义德 西方人 维也纳
下载PDF
先秦儒家圣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冬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71-76,63-130,共8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角度论述了由孔子提出,经孟子的发挥,到荀子而完成的儒家圣化观念及内圣外王的圣化模式发展和形成的历程。同时,也指出孔、孟、荀三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孔子 圣化 先秦儒家 孟子 圣人观 知天命 内圣 天人合 政治文化 “约定俗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