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伟杰 沈雪敬 +1 位作者 李冬荟 王留兴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既往化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后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既往化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后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22例可评价疗效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7(58.82~123.18)d。治疗后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7例,有效率为13.64%,疾病控制率为68.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暂未发现ECOG评分(P=0.376)、治疗期间出现的高血压(P=0.338)、手足综合征(P=0.201)是影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1、2级),经处理可以好转或耐受。结论阿帕替尼单药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伟杰 张钟月 +2 位作者 娄世同 李冬荟 王留兴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观察PML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进一步观...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观察PML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进一步观察As_(2)O_(3)联合沉默PML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沉默PML的表达可以降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的克隆数量,抑制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As_(2)O_(3)联合PML沉默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As_(2)O_(3)联合PML沉默组的细胞克隆数最少,细胞迁移数最少。结论沉默PML的表达可以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As_(2)O_(3)可以增强PML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可能作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 三氧化二砷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增殖 侵袭迁移
下载PDF
靶向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杰 薛磊 +2 位作者 马志俊 李冬荟 王留兴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研究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 (TM4SF1)在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抑制TM4SF1通路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构建TM4SF1-RNA干扰质粒,转染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观察乳腺癌干细... 目的研究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 (TM4SF1)在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抑制TM4SF1通路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方法构建TM4SF1-RNA干扰质粒,转染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观察乳腺癌干细胞比例,进而进行细胞生长曲线、乳腺癌干细胞的克隆形成以及裸鼠成瘤能力实验等功能检测。结果特异性转染TM4SF1-RNA干扰质粒后,TM4SF1表达显著被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比例降低,但细胞增殖速度无明显差异;形成的克隆数目明显降低。接种5周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组瘤体体积明显大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DsiRNA-1组。结论通过靶向TM4SF1通路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该通路有可能作为乳腺癌干细胞新的治疗靶点,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跨膜L6家族成员1 三阴性乳腺癌 干细胞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荟 张钟月 +1 位作者 娄世同 张伟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符合条件的晚期卵巢...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符合条件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66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24例,客观有效率为24.2%,疾病控制率为63.6%;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3个月。ECOG评分(P=0.004)、既往有无手术治疗(P<0.001)影响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ECOG评分(P=0.007)、疲劳(P=0.043)、既往有无手术治疗(P<0.001)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HR=2.694,P=0.045)、既往有无手术(HR=0.093,P<0.001)是影响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食欲减退、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手足综合征、腹泻等,均可耐受,大多为轻中度。结论PD-1抑制剂联合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