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转移率在T_3期胃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附347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凤科 宋书彬 薛英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率≤28. 66%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 28. 66%组患者肿瘤病理分型较差[93. 3%(127/136) vs 76. 8%(162/211),P=0. 000],肿瘤位于全胃的比例较高[12. 5%(17/136) vs 3. 8%(8/211),P=0. 002],肿瘤直径较大[49. 3%(67/136) vs 27. 5%(58/211),P=0. 000],血清CEA浓度较高[33. 1%(45/136) vs 22. 7%(48/211),P=0. 034],远处器官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11. 0%(15/136) vs 2. 4%(5/211),P=0. 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位置(全胃)、肿瘤直径(> 6. 1 cm)、病理分化类型(分化较差)、血清CEA水平(> 5 ng/ml)、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均P <0. 05)。随访期间内有233例(67. 1%)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33. 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根治性手术、肿瘤单发、淋巴结转移率≤28. 66%、M0、肿瘤直径≤6. 1 cm、血清CA19-9≤37 U/ml的T3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 <0. 05),而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P=0. 08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95%CI):1. 487(1. 139~1. 941),P=0. 004]、手术[HR(95%CI):1. 741(1. 205~2. 515),P=0. 003]、淋巴结转移率[HR(95%CI):3. 053(2. 293~4. 065),P=0. 000]、是否发生远处转移[HR(95%CI):1. 766(1. 043~2. 991),P=0. 034]是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类型、肿瘤直径、血清CEA浓度、远处器官发生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T3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可以通过相关血液、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3 淋巴结转移率 预后
下载PDF
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瑞 汪亦民 +3 位作者 李凤科 高嘉良 韩帮岭 薛英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78-1782,共5页
目的:探讨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年间收治的287例发生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姑息性胃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评分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年间收治的287例发生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与评分中得分为2分和1分的患者相比,得分为0分的患者肿瘤侵润至T_(4b)期的患者较少[31%(18/58)比50.8%(63/124)、56.2%(59/105),P=0.039]。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7月。对患者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腹水,腹膜转移范围较大,肿瘤T分期较晚,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评分[HR(95%CI):1.384(1.165~1.644),P=0.000],血清白蛋白浓度[HR(95%CI):0.759(0.593~0.971),P=0.028],肿瘤T分期[HR(95%CI):1.493(1.216~1.832),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评分对于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生存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评分 预后
下载PDF
残胃上的癌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凤科 汪亦民 +4 位作者 李春峰 马岩 张永乐 李志国 薛英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并建立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残胃癌根治术的9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残胃癌的定义为良性疾病(〉 5年)或恶性疾病(〉 10年... 目的探讨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并建立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残胃癌根治术的9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残胃癌的定义为良性疾病(〉 5年)或恶性疾病(〉 10年)胃部分切除后发生在残胃的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1),并根据β回归系数予以加权,建立风险评分模型;模型评分越高,表示风险越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风险评分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进行诊断性评估。结果91例残胃癌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7例;年龄47~82(63.7 ± 8.5)岁。残胃癌手术清扫淋巴结(16.0 ± 11.8)枚,其中42例(46.2%)≥ 15枚,49例(53.8%)〈 15枚。91例残胃癌患者中,有46例(50.0%)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 cm(χ2= 8.106,P= 0.004)、Borrmann Ⅲ~Ⅳ型(χ2= 6.129,P= 0.013)、癌胚抗原升高(χ2= 4.041,P= 0.044)以及肿瘤分期T3~4(χ2= 17.321,P= 0.000)的残胃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 4 cm(OR= 2.362,95%CI:0.829~6.730,P= 0.100,β回归系数= 0.859)和T3~4期(OR= 7.914,95%CI:1.956~32.017,P= 0.004,β回归系数=2.069)为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被纳入风险评分模型,分别被赋予1分和2分的权重。风险评分中0、1、2和3分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1%(2/18)、1/5、51.6%(16/31)和73.0%(27/37)。ROC曲线显示,风险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6(P= 0.000)。结论残胃癌患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肿瘤大小4 cm以上、Borrmann Ⅲ~Ⅳ型以及侵犯程度深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联合肿瘤大小和肿瘤侵犯深度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残胃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上的癌 胃癌 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预后营养指数在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凤科 宋书彬 +5 位作者 汪亦民 王瑞 高嘉良 韩帮岭 朱子毓 薛英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7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与PNI〉45组患者...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7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与PNI〉45组患者相比,PNI≤45组患者年龄较大[(59±11)岁比(54±11)岁,t=3.734,P=0.000]、血清白蛋白浓度低[(35±4)g/L比(42±4)g/L,t=15.988,P=0.003]、血红蛋白浓度低[(110±22)g/L比(129±24)g/L,t=6.245,P=0.000)、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大[(210±89)比(150±66),t=6.547,P=0.000]、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大(3.7±2.9)比(2.4±1.2),t=4.628,P=0.000]、姑息性胃切除的比例低(45.5%比58.5%X^2=4.45,P=0.03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58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87、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170、Hb≤130g/L、局部器官浸润均是导致PNI低的危险因素(均P〈0.05)。全组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I〉45、血清白蛋白〉40g/L、无腹水、腹膜转移范围较小、姑息性胃切除、术后化疗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NI(HR=0.717,P=0.039)、腹膜转移分级(HR=1.206,P=0.044)、姑息性胃切除(HR=1.529.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对于评估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营养评价 肿瘤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姑息性胃切除在腹膜转移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子毓 于雪峰 +2 位作者 李凤科 汪亦民 薛英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1-722,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7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与姑息性切除组的155例患者相比,非姑息性切除组13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小(46. 5%比51.0%,χ^2 =5....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87例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与姑息性切除组的155例患者相比,非姑息性切除组13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小(46. 5%比51.0%,χ^2 =5. 532,P = 0. 019),术后化疗患者所占比例低(20. 5%比37. 4%,χ^2=9. 843 ,P =0. 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器官侵润、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姑息性胄切除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姑息性胃切除术对于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性胃切除 胃癌患者 腹膜转移 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浓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姑息性切除 临床病理资料
原文传递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TNMⅠ至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子毓 汪亦民 +4 位作者 李凤科 高嘉良 韩帮岭 王瑞 薛英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比较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TNMⅠ至Ⅲ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分析PLR... 目的比较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TNMⅠ至Ⅲ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分析PLR、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总体生存期,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的预后,ROC曲线比较NLR与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PLR和NLR的截断值分别为141.50和1.94。PLR与胃癌患者的性别、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最大径、是否化学治疗、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部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是否全胃切除均有关(χ^2=9.224、10.577、28.825、6.831、29.059、28.637、30.748、18.023、24.320、77.274、9.021、10.745,P均<0.05);NLR与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均有关(χ^2=14.563、12.092、22.697、44.735、34.151、7.949、9.611、7.498,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程度、是否化学治疗、T分期、N分期、PLR和是否全胃切除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χ^2=23.653、22.023、16.697、24.038、4.110、22.364,P均<0.05)。PLR<141.50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PLR≥141.50的患者(55.4%比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8,P<0.01)。PLR预测胃癌的AUC值为0.629,高于NLR的0.596(P<0.01)。结论PLR对胃癌患者生存结果的评估价值优于N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胃窦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子毓 汪亦民 +4 位作者 李凤科 高嘉良 韩帮岭 王瑞 薛英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比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与胃窦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的差异,探讨AEG与胃窦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239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 目的比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与胃窦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的差异,探讨AEG与胃窦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239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同期313例胃窦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入选标准:(1)均接受过根治性手术(R0切除);(2)术后组织标本病理检验证实为AEG或胃窦腺癌;(3)术前均未行新辅助放、化疗;(4)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5)排除非肿瘤相关原因死亡的患者。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总体生存(OS)进行对比,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AEG和胃窦癌患者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与胃窦腺癌组比,AEG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82.0%(196/239)比65.2%(204/313),χ^2=19.243,P<0.001],年龄偏大[(60±10)岁比(55±12)岁,t=4.895,P<0.001],肿瘤直径偏大[(5.6±2.4)cm比(5.0±3.3)cm,t=2.480,P=0.013],T4期比例更高[64.8%(155/239)比55.6%(174/313),Z=-3.998,P<0.001],以及TNM分期偏晚[Ⅲ期比例:60.7%(145/239)比55.6%(174/313),Z=-2.564,P=0.010]。而两组间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G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6(3.0~60.0)个月,5年生存率为33.5%;胃窦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0.0(3.0~60.0)个月,5年生存率为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AEG组患者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红蛋白检测水平(<130 g/L和≥130 g/L两组5年OS分别为24.0%和39.9%,P=0.006)、肿瘤直径(<5 cm和≥5 cm两组5年OS分别为41.9%和28.8%,P=0.014)、N分期(N0、N1、N2、N3a和N3b期5年OS分别为42.2%、40.9%、31.7%、15.8%和9.0%,P<0.001)和TNM分期(Ⅰ、Ⅱ、Ⅲ期5年OS分别为56.2%、38.5%和28.3%,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差的N分期是AEG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04,95%CI:1.164~1.693,P<0.001),而血红蛋白水平≥130 g/L是AEG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HR=0.689,95%CI:0.501~0.946,P=0.021)。对胃窦癌组患者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40 g/L者和≥40 g/L者5年OS分别为49.1%和61.1%,P=0.021)、肿瘤直径(<5 cm者和≥5 cm者5年OS分别为74.2%和39.9%,P<0.001)、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5年OS分别为98.3%、83.3%、50.0%和36.8%,P<0.001)、N分期(N0期、N1期、N2期、N3a期及N3b期5年OS分别为89.0%、62.3%、50.0%、33.9%和10.3%,P<0.001)和TNM分期(Ⅰ期、Ⅱ期及Ⅲ期5年OS分别为97.3%、75.8%及3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差的T分期(HR=1.516,95%CI:1.060~2.167,P=0.023)和N分期(HR=1.453,95%CI:1.209~1.747,P<0.001)是影响胃窦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胃窦腺癌比,AEG预后较差,病理分期较晚,原发病灶较大。N分期和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AEG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胃窦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胃窦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白蛋白联合血红蛋白评分对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子毓 李凤科 +1 位作者 汪亦民 薛英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联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ALB-Hb)评估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近端胃癌根治性手术的311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联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ALB-Hb)评估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近端胃癌根治性手术的311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ALB-Hb计算方法如下:血清ALB ≥40.25 g/L且Hb≥120 g/L(男)或110 g/L(女)的患者评分为0分,具有一者为1分,均不具有为2分.ALB-Hb评分得0分175例(56.2%),1分87例(28.0%),2分49例(15.8%).采用ROC曲线截取血清ALB、血小板和肿瘤最大直径的最佳截取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评估ALB与H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近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采用ROC曲线比较血清ALB、Hb和ALB-Hb的预后价值.结果 全组311例近端胃癌患者中,ALB-Hb评分为2分者与年龄、血小板计数和肿瘤最大直径均有关(均P<0.05).31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3~ 134个月).截至2018年1月,死亡233例(74.9%),生存78例(25.1%).A1B-Hb评分为0、1和2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ALB-Hb评分、肿瘤最大直径及临床分期与近端胃癌患者预后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B-Hb评分(HR=1.249,95% CI 1.047~1.489,P=0.013)、肿瘤最大直径(HR=1.352,95% CI 1.016 ~1.799,P=0.038)及TNM临床分期(HR=1.667,95% CI1.266 ~2.194,P<0.001)是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ALB-Hb评分与血清ALB和Hb相比AUC值更高(P=0.019).结论 术前ALB-Hb评分比单独使用ALB或Hb对近端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类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