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用转录因子2I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
1
作者 周建国 姜红建 +5 位作者 朱其辉 张耿强 邓琪琳 齐玲 李凯舒 于洪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7-464,共8页
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2I(GTF2I)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转录因子预测网站(PROMO网站),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甲基转移酶1(DNMT1)、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1(DDB1)、染色盒同源物5(C... 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2I(GTF2I)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转录因子预测网站(PROMO网站),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甲基转移酶1(DNMT1)、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1(DDB1)、染色盒同源物5(CBX5)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PC)的共同转录因子,并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DDB1、CBX5、XPC和DNMT1与GTF2I和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的相关性分析及生存分析。分别用小干扰序列(siRNA)转染并沉默人脑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T98细胞和人脑胶质瘤LN229细胞中MGMT及GTF2I的基因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沉默GTF2I基因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GBM组织中DDB1、CBX5、XPC和DNMT1表达水平与GTF2I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MGM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GTF2I表达水平与MGMT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剔除未接受替莫唑胺治疗的GBM患者的生存分析,GTF2I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降低。沉默MGMT基因后,人脑胶质瘤T98细胞中GTF2I、DDB1、CBX5和XPC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沉默GTF2I基因后,人脑胶质瘤LN229细胞中MGM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DDB1、CBX5、XPC和DNM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沉默GTF2I基因前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转录因子GTF2I可以调控MGMT、DDB1、CBX5和XPC等关键DNA损伤修复蛋白的mRNA表达,参与GBM细胞替莫唑胺化疗抵抗,可能是GBM潜在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抵抗 通用转录因子2I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关键DNA损伤修复基因
下载PDF
椎板切除联合椎管内压力监测治疗颈髓损伤两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凯舒 关靖宇 +7 位作者 李国锋 邓光策 曾敏敏 王岳华 许远鹏 关北漩 尹树斌 安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总结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行减压固定手术中、术后应用椎管内压力(ISP)监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均行颈椎椎板减压,硬脊膜减张缝合,钉棒... 目的 总结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行减压固定手术中、术后应用椎管内压力(ISP)监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均行颈椎椎板减压,硬脊膜减张缝合,钉棒系统固定。硬脊膜切开前,先穿刺置入压力探头测压。硬脊膜切开后,穿刺并将压力探头置入髓外硬膜下脊髓肿胀部位测压。减张缝合硬脊膜,留置压力探头,切口旁皮肤穿出并固定,术后连续监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硬脊膜切开前,压力探头测得压力值分别是13、15 mmHg;切开硬脊膜后,脊髓肿胀部位压力探头测压值分别是8、9 mmHg;术后连续监测,压力波动在13~22 mmHg之间。术后腰穿测压力为150 mmH_(2)O,同时脊髓压力监测数值为26 mmHg(300 mmH_(2)O)。结论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硬脊膜切开可有效减轻ISP压力,术后连续监测ISP,可以监测脊髓灌注压,指导透水药物的应用,同时受伤颈髓局部压力高于椎管内整体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髓损伤 减压 椎管内压力监测
下载PDF
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对不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监测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光策 李国峰 +3 位作者 曾敏敏 王岳华 关北漩 李凯舒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经单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手术切除范围、术后...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经单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半年时,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神经内分泌紊乱(泌乳闭经、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激素水平异常、向心性肥胖等)等症状明显改善。肿瘤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 d、第7 d、第14 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未全切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手术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 d、第7 d、第14 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下载PDF
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谢琳 李凯舒 +3 位作者 田立美 余玉银 徐顺鹏 程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钻孔引流术与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广东同江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以是否辅助口服阿托... 目的比较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钻孔引流术与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广东同江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以是否辅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钻孔引流术后辅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12周,对照组单纯行钻孔引流术,然后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第8周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与对照组(8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2,P=0.151),而观察组治疗效果则优于对照组(Z=-2.413,P=0.016)。观察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3)。术后第8周KPS评分,观察组平均评分(92.78±9.74)高于对照组(87.19±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3,P=0.036)。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优于单纯钻孔引流术,且血肿复发率低,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阿托伐他汀 钻孔引流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G0S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琳 李凯舒 刘安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分析G0S2(G0S2G0/G1 switch 2)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33331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的基因G0S2,并使用DAVID、TCGA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对该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 目的分析G0S2(G0S2G0/G1 switch 2)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33331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的基因G0S2,并使用DAVID、TCGA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对该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及生存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G0S2与胶质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G0S2是芯片中表达差异第3显著的基因(log FC=-2.53672,P<0.001),该基因参与肿瘤的脂质、分子等代谢过程,高表达该基因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显著下降(Chisq=150,P<0.001)。此外通过40例胶质瘤的q PCR结果证实G0S2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表达(t=3.168,P=0.003)。结论 G0S2基因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0S2基因 胶质瘤 恶性程度 预后
下载PDF
PDLIM4基因对胶质瘤预后及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罗铭 蔡望青 +2 位作者 李凯舒 刘家豪 薛卫平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5-729,762,共6页
目的 分析PDLIM4(PDZ and LIM domain 4)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53733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基因,并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LIM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siRNA、MTT... 目的 分析PDLIM4(PDZ and LIM domain 4)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53733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基因,并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LIM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siRNA、MTT、流式细胞法检测、X射线照射等方法研究PDLIM4基因对胶质瘤预后及胶质瘤细胞照射敏感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PDLIM4在芯片中表达差异最明显(logFC=1.055897,P〈0.05).通过40例胶质瘤的qPCR结果证实PDLIM4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表达(t=4.44,P〈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χ^2=5.52,P〈0.05),且PDLIM4基因与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相关(t=35.99,P〈0.05).结论 PDLIM4基因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并参与了细胞的X射线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IM4基因 胶质瘤 恶性程度 预后 放射抵抗
原文传递
IDH1突变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明亮 李凯舒 刘安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5-1219,共5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占神经上皮肿瘤约60%,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还是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虽然最近20年对于胶质瘤的研究取得...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占神经上皮肿瘤约60%,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还是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虽然最近20年对于胶质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个体化的基因与分子靶向性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1 预后
原文传递
血红素氧化酶Ⅰ型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乐平 李凯舒 +4 位作者 刘家豪 何明亮 蔡望青 邓跃飞 刘安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研究血红索氧化酶Ⅰ型(HO-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6例。其中WHO分级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26例。将Ⅰ、Ⅱ级... 目的研究血红索氧化酶Ⅰ型(HO-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6例。其中WHO分级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26例。将Ⅰ、Ⅱ级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将Ⅲ、Ⅳ级胶质瘤分为高级别胶质瘤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胶质瘤中HO-1的表达。(2)采用R语言survival工具包分析癌症基金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1107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HO-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高级别胶质瘤中HO-1高表达率(75%)高于低级别胶质瘤(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中HO-1的表达水平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用HO-1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7(P=0.002),说明HO-1的表达水平对胶质瘤分级的判断有参考价值。Log-rank检验显示HO-1低表达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高于HO-1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CGA数据库中HO-1低表达组患者的同期生存率高于HO-1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中H0-1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有望作为反映胶质瘤诊断及治疗的新生物学指标,并成为胶质瘤治疗和研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Ⅰ型 神经胶质瘤 恶性程度 预后
原文传递
经典抗菌药氯碘羟喹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凯舒 何明亮 +1 位作者 皮荣标 刘安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氯碘羟喹从1934年开始作为一种口服抗菌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后来因为发现其能诱发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而被限制使用。2005年开始,陆续有研究报道,氯碘羟喹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随后针对氯碘羟喹抗癌作用机制的一系列研究... 氯碘羟喹从1934年开始作为一种口服抗菌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后来因为发现其能诱发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而被限制使用。2005年开始,陆续有研究报道,氯碘羟喹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随后针对氯碘羟喹抗癌作用机制的一系列研究逐渐开展,并证实其能作为铜、锌等金属离子载体,通过多种细胞通路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因此氯碘羟喹抗癌作用的研究得到重视。本文就氯碘羟喹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碘羟喹 癌细胞 离子载体 凋亡
原文传递
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谢琳 黄佐於 +3 位作者 何明亮 李凯舒 欧阳乐平 刘安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讨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在30例胶质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来源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以及正常胶质细胞株(HA1800)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 目的探讨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在30例胶质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来源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以及正常胶质细胞株(HA1800)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ZEB1的表达。采用si-circ-ZEB1转染A172和U251细胞以敲低circ-ZEB1。按照si-circ-ZEB1的种类分为si-1组和si-2组(分别转染si-circ-ZEB1-1、si-circ-ZEB1-2),并设立对照组(siRNA-NC阴性组,转染siRNA-NC)。以CCK-8法检测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应用CircNet数据库分析评价circ-ZEB1的circRNA-miRNA的基因调控网络,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RNA-miRNA的基因调控网络中circ-ZEB1/miR-140-3p的互作关系。结果Circ-ZEB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12.16±1.31对比6.84±0.56,P=0.001);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为Ⅲ~Ⅳ级)组织中的circ-ZEB1表达更高(13.77±3.27对比7.50±1.82,P=0.001);且A172和U251的circ-ZEB1相对于HA1800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91±0.30和3.32±0.20(均P<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i-1组和si-2组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A172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别降低了40.0%和57.1%(均P<0.01),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别降低了35.3%和48.5%(均P<0.01)。划痕实验中,si-1组和si-2组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受到抑制(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1组和si-2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CircRNA-miRNA的基因调控网络检测结果显示,circ-ZEB1可与多种miRNA相互作用,调节其表达并影响其下游蛋白的功能。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circRNA-miRNA的基因调控网络中circ-ZEB1/miR-140-3p存在互作关系。结论Circ-ZEB1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下调circ-ZEB1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以及迁移能力,circ-ZEB1能通过与多种miRNA相互作用而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环状RNA ZEB1 细胞迁移分析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