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口疮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前瑞 李杰 +5 位作者 田婷婷 姚运亮 许君艳 赵燕青 陈德坤 张淼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8,共3页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羊口疮病毒的最低检测下限可达到1...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羊口疮病毒的最低检测下限可达到100.2 TCID50/mL,能够特异性地扩增出3个检测基因的相应片段。应用本方法对临床采集的羊口疮阳性样品和待检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的羊口疮病毒检出率为100%,待检样品的检出率为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隐性感染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B2L和VIR基因原核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杰 李前瑞 +3 位作者 田婷婷 许君艳 姚运亮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B2L和VIR蛋白的抗原性,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羊口疮病毒B2L和VIR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中,对其进行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对鉴定为阳性的菌液进行诱...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Orf virus)B2L和VIR蛋白的抗原性,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羊口疮病毒B2L和VIR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中,对其进行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对鉴定为阳性的菌液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用灭活的羊口疮病毒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ELISA鉴定B2L和VIR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B2L、VIR蛋白均能与兔抗羊口疮病毒抗血清结合,证明B2L、VIR蛋白具有与羊口疮病毒共同的B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VIR基因 原核表达 抗原性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婷婷 李杰 +4 位作者 姚运亮 李前瑞 许君艳 赵燕青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0,共4页
从杨凌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临床症状典型的奶山羊唇部结痂部位分离病毒,采用羊口疮病毒敏感的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病毒的增殖培养,将不同稀释度的羊口疮病毒液接种到牛睾丸原代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将羊口疮病毒液用4mL/L甲醛溶液灭活48h... 从杨凌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临床症状典型的奶山羊唇部结痂部位分离病毒,采用羊口疮病毒敏感的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病毒的增殖培养,将不同稀释度的羊口疮病毒液接种到牛睾丸原代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将羊口疮病毒液用4mL/L甲醛溶液灭活48h,取少量样品,鉴定病毒灭活效果,并进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待孕羊分娩前42、28、14d分别免疫1次,均为颈部皮下注射,然后利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进行中和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从羊口疮结痂中成功地分离出了病毒,其能够引起原代犊牛睾丸细胞病变;测得羊口疮病毒液滴度为108.1 TCID50/mL;灭活的病毒不能引起犊牛睾丸细胞病变,也未导致羔羊发生羊口疮;灭活病毒免疫孕羊后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24,对羔羊的保护率为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关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姚运亮 田婷婷 +3 位作者 许君艳 李杰 李前瑞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为摸清近年来陕西关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利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盒对陕西富平关中奶山羊进行随机抽样检测,采集乳房炎阳性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从364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337株细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 为摸清近年来陕西关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利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盒对陕西富平关中奶山羊进行随机抽样检测,采集乳房炎阳性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从364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337株细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6株,占所分菌的55.2%;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占所分菌的14.8%;乳房链球菌24株,占所分细菌的7.1%;猪链球菌9株,占所分细菌的2.7%;大肠埃希菌61株,占所分细菌的18.1%;其他细菌7株,占所分细菌的2.1%。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本研究结果为奶山羊乳房炎防治和鲜乳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奶山羊 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金友 李前瑞 +2 位作者 赵恒章 周全霞 余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134,共3页
为发病猪场合理用药控制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从河南省7家猪场12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和培养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2株分离菌对土霉素、氟本尼考、... 为发病猪场合理用药控制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从河南省7家猪场12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和培养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2株分离菌对土霉素、氟本尼考、苯唑西林钠、头孢噻呋、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和硫酸链霉素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硫酸卡那霉素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河南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Hl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溶血活性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君艳 姚运亮 +3 位作者 李杰 李前瑞 田婷婷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α毒素(Hla)作为重要的毒力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具有破坏宿主细胞免疫屏障的效应。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Hla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得到重组Hla融合蛋白,对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 α毒素(Hla)作为重要的毒力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具有破坏宿主细胞免疫屏障的效应。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Hla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得到重组Hla融合蛋白,对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并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显示,重组Hla融合蛋白的大小约为53ku,与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70mg/mL;重组Hla融合蛋白对山羊血红细胞有良好的溶血活性,溶血指数为92.84%±3.73%。本研究获得有活性的重组Hla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研究α毒素的作用机制和防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Α毒素 原核表达 溶血活性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的分离培养与PCR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余燕 邵林 +2 位作者 郑红玉 孟莎莎 李前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根据某猪场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为确诊该病,随即取患病猪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从患病猪的胸水、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其生化试验为:接触酶阳性,氧化酶、吲哚和脲酶阴性;发酵果糖... 根据某猪场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为确诊该病,随即取患病猪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从患病猪的胸水、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其生化试验为:接触酶阳性,氧化酶、吲哚和脲酶阴性;发酵果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不分解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醇、乳糖.生长需要V因子.用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CR技术分别从该分离菌株扩增出828bp的特异基因片段,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传统媒体的责任缺失与信息污染
8
作者 李前瑞 《西部广播电视》 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
社会责任是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媒介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对于过于自由无度的新媒体,传统媒体更应体现出道德感、专业性与前瞻性,引导大众向积极、理想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商业利益以及新媒体的压力之下,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 社会责任是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媒介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对于过于自由无度的新媒体,传统媒体更应体现出道德感、专业性与前瞻性,引导大众向积极、理想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商业利益以及新媒体的压力之下,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开始以媚俗化的姿态出现于公众视野,生产出许多虚假性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社会责任 信息污染 媚俗化 虚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