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软骨支架复合体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5 位作者 姚平 束志勇 吴昊 屠美 熊高鑫 梁耀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1-416,共6页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构建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支架复合体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组织工程化的软骨和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移植体和宿主骨和软骨之间的界面耦合不够理想...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构建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支架复合体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组织工程化的软骨和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移植体和宿主骨和软骨之间的界面耦合不够理想。目的:将体外提纯、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细胞,将其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上联合培养,探索其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和材料复合的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3/07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系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健康新西兰兔10只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把诱导得到的软骨细胞接种于穿"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底部,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鉴定CD29,CD44,CD34和CD45抗原的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测定细胞活力和生长周期,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结构和细胞与支架的复合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分离扩增,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活力为95.27%,G0~G1期细胞占94.68%。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孔支架孔隙率为90%,平均孔径为150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黏附性。结论:初步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的软骨细胞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复合体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最佳浓度及其效应基因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劼若 邓思远 +7 位作者 侯辉歌 黄浩 王欢 郇松玮 佘国荣 罗斯敏 刘宁 查振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2147-2152,共6页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 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 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 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13、Cd55基因及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前列腺素E2 成骨分化 最佳浓度 效应基因 MAPK信号通路 干细胞增殖 调控
下载PDF
横穿钉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5 位作者 潘锐 刘宁 郇松玮 佘国荣 罗斯敏 陈均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比较使用横穿钉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效果.[方法]分析本科室2012年至2014年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共68例,采用取自体腘绳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股骨端使用用横穿钉固定36例,使用纽扣钢板固定32例.对术前术后膝关节的稳定... [目的]比较使用横穿钉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效果.[方法]分析本科室2012年至2014年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共68例,采用取自体腘绳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股骨端使用用横穿钉固定36例,使用纽扣钢板固定32例.对术前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和前抽屉试验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2~ 16月,横穿钉组和纽扣钢板组的Lysholm评分术前分别为:(40.31±13.26)分和(43.21±12.57)分,术后分别为(92.26±5.08)分和(91.13±6.15)分,两组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两组术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横穿钉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都能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两者近期效果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横穿钉 纽扣钢板
下载PDF
纳米HA/CS支架穿“靴”复合软骨样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9 位作者 郇松玮 刘宁 张国威 吴昊 林宏生 姚平 张嘉晴 屠美 郑力恒 谭文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ano-HA/CS支架,用聚四氟乙烯制作成圆柱形"靴"结构。把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穿"靴"的nano-HA/CS支架底部,把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nano-HA/CS支架结构及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构。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制造直径4 mm、深8 mm的骨软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不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空白组仅造缺损,4、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nano-HA/CS支架支架孔隙率为92%,平均孔径为125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粘附性。大体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均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空白组缺损明显,见纤维组织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实验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部分交叉,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的大体评分和软骨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具有成软骨潜能,nano-HA/CS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软骨细胞与nano-HA/CS支架经过穿"靴"结构可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软骨细胞 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昊 查振刚 +3 位作者 林宏生 候辉歌 冯永洪 李劼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0-56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列为两大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简称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简称切开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48例,随访40例。疗效优16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3例,随访36例。疗效优9例、良12例、可8例、差7例,优良率58.3%。同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人工肱骨头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4 位作者 吴昊 李劼若 李德彦 熊廷亮 纪志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T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21例,行单节段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P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0例,比较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融合率;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T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TLIF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和P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近期疗效满意;TLIF较PLIF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TLIF较PLIF能更好保留脊柱后柱韧带复合体结构,减少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经后路椎间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生长因子诱导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7
7
作者 熊高鑫 查振刚 +7 位作者 谭文成 吴昊 林宏生 夏吉生 黃馨霈 屠美 张嘉晴 李劼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成软骨生长因子bFGF,TGF-β1。将P3代的BMSCs种植到复合材料上。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于肌袋内植入BMSCs/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胶原的PLGA,于术后第4、8、12周取材观察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生长情况,包括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扫描电镜观察。16只新西兰白兔分2组,上述组织工程骨植入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对照组仅做缺损,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材料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仅见纤维组织生长。各种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物内可见多的成软骨细胞及少量的破骨细胞。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染色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大体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得到修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表面关节软骨形成,与周围正常软骨形成连接。【结论】胶原修饰的PLGA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生物材料上在兔体内可诱导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 软骨缺损 修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8
作者 才忠民 王欢 +2 位作者 尚平 王琦 李劼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第3代大鼠BMSCs分为3组,空白组用完全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素E2组用含1×10-5 g/L前列腺素E2的培养液培养,前列腺素E2+抑制剂组用p38MAPK阻断剂SB203...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第3代大鼠BMSCs分为3组,空白组用完全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素E2组用含1×10-5 g/L前列腺素E2的培养液培养,前列腺素E2+抑制剂组用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处理30 min后用含1×10^-5 g/L前列腺素E2的培养液培养。干预14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qRT-PCR法检测细胞中ALP、RunX2、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前列腺素E2组细胞中p-p38MAPK/p38MAPK比值、ALP活性,以及ALP、Runx2、OPN、BMP-2、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前列腺E2组比较,前列腺素E2+SB203580组细胞中上述各指标降低(P<0.05)。结论:前列腺素E2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诱导大鼠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前列腺素E2 成骨分化 P38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度洛西汀治疗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均源 李劼若 +1 位作者 罗斯敏 查振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32-535,共4页
度洛西汀属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其最开始用于治疗严重抑郁症。目前国外研究显示度洛西汀可以有效减轻骨关节炎所致的慢性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亦已批准度洛... 度洛西汀属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其最开始用于治疗严重抑郁症。目前国外研究显示度洛西汀可以有效减轻骨关节炎所致的慢性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亦已批准度洛西汀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所致的慢性疼痛。本文首次就度洛西汀治疗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做一综述,以期加深国内骨科及疼痛科医生对该药的了解,为治疗骨关节慢性疼痛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度洛西汀 慢性疼痛
下载PDF
环状韧带改良重建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佘国荣 查振刚 +3 位作者 潘锐 李劼若 罗斯敏 郇松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总结尺骨斜形截骨+局部残存纤维组织成形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23例,施行尺骨斜形截骨+局部残存纤维组织成形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 目的:总结尺骨斜形截骨+局部残存纤维组织成形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23例,施行尺骨斜形截骨+局部残存纤维组织成形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检查前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ckay临床功能评定表评估该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23例患儿随访1~8年,平均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根据Mackay评分,优10例,良12例,中1例,优良率为96%.结论:尺骨斜形截骨+局部残存纤维组织成形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能有效纠正肘关节及前臂畸形,改善功能,手术效果确切,中远期随访疗效满意,是该类损伤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陈旧性 孟氏骨折 截骨术 环状韧带重建
下载PDF
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束志勇 查振刚 +1 位作者 李劼若 刘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879-1882,共4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翻修术 骨缺损 治疗 翻修假体 结构稳定性 骨量丢失 剩余骨量 REV
下载PDF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复合Ⅱ型胶原和生长因子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高鑫 查振刚 +7 位作者 谭文成 吴昊 李劼若 林宏生 夏吉生 黃馨霈 屠美 张嘉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28-3032,共5页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处理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得以实现。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cacid,PLGA)生物材料,再种植到大...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处理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得以实现。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cacid,PLGA)生物材料,再种植到大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将第3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到复合材料上。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于肌袋内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胶原的PLGA,于术后第4,8,12周取材观察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生长情况,包括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材料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仅见纤维组织生长。各种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物内可见多的成软骨细胞及少量的破骨细胞。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染色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从而证明胶原修饰的PLGA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生物材料上在大鼠体内可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 软骨向诱导 复合组织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关节软骨破坏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贵强 查振刚 +5 位作者 吴昊 刘宁 林宏生 姚平 张嘉晴 李劼若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40-240,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7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左膝关节肿胀,经休息和理疗症状好转,后又反复发作。近1年多症状逐渐加重,膝关节肿胀明显,影响生活。在当地医院反复做膝关节穿刺,每次抽出约100 ml暗红色液体,抽液后症状明显缓解。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棘突成型在后路下腰椎椎间融合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2 位作者 查振刚 吴昊 李劼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成型应用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疾病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棘突成型于后路椎间融合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治疗下腰椎疾病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椎弓根峡部裂并椎体滑脱2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11例,单纯椎管狭窄1... [目的]探讨棘突成型应用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疾病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棘突成型于后路椎间融合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治疗下腰椎疾病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椎弓根峡部裂并椎体滑脱2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11例,单纯椎管狭窄10例。观察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结果]5例失随访,72例随访时间1~2年,平均17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有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和椎间植骨块脱出,无滑脱复发。术前椎间隙高度(8.5±1.9)mm,术后2周(10.9±1.8)mm,最后一次随访(10.7±1.7)mrn,术后与术前对比椎间隙明显增高(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对比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0.4〈P〈0.5)。影像学均达到骨性融合。临床评分优42例,良30例,优良率100%。[结论]棘突成型应用于后路椎间融合结合后路椎弓钉系统治疗低位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并发症少、融合效果好、易操作、费用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成型 后路椎间融合 腰椎疾病
下载PDF
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与兔软骨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鸿志 查振刚 +6 位作者 姚平 吴昊 刘宁 李劼若 郇松玮 苗贵强 赵剑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413-1416,共4页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制备聚...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评价其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次相分离技术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将第3代新西兰兔软骨细胞接种至复合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支架复合物在24孔板中培养5d以后,将其植入裸鼠皮下8周。结果与结论: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经化学合成后,具有合适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为90%孔径300-450μm;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的软骨细胞可以像天然软骨一样分泌黏多糖和Ⅱ型胶原。提示生物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兔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支架
下载PDF
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彰 王双利 +4 位作者 潘政军 江华 熊高鑫 李劼若 侯辉歌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Ⅱ型胶原支架的底层,支架表层戴管帽。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并于股骨髁处造模。分别于缺损处植入戴管帽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A组)、PLGA-Ⅱ型胶原支架(B组)、不植入任何材料(C组)。于第4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缺损处均有软骨生成;C组缺损明显,只有纤维组织生长。A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犬牙交错,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B、C组。软骨组织学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 BMSCs诱导分化成的软骨细胞与PLGA-Ⅱ型胶原支架经过管帽结构构建成的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新生软骨、骨与宿主软骨、骨及新生软骨与软骨下骨各界面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Ⅱ型胶原支架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软骨损伤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胫腓前韧带最远束转位增强修复距腓前韧带的可行性
17
作者 李博伟 肖磊 +4 位作者 郑小飞 李劼若 王华军 侯辉歌 查振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胫腓前韧带最远束(ATiFL-DF)转位增强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具新鲜冷冻男性尸体下肢标本分为正常组(不离断ATiFL-DF,6例)和缺损组(离断ATiFL-DF,6例)。通过内旋实验比较两组的失效...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胫腓前韧带最远束(ATiFL-DF)转位增强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具新鲜冷冻男性尸体下肢标本分为正常组(不离断ATiFL-DF,6例)和缺损组(离断ATiFL-DF,6例)。通过内旋实验比较两组的失效扭矩和失效角度。结果失效扭矩:正常组、缺损组分别为8.152~13.725(11.22±1.96)、7.848~14.031(10.93±2.16)N·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P=0.813)。失效角度:正常组、缺损组分别为27.5°~38.6°(33.85°±4.21°)、28.3°~41.7°(34.80°±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P=0.723)。结论离断ATiFL-DF并不会对踝关节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说明全关节镜下ATiFL-DF转位增强修复ATFL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镜 距腓前韧带损伤 生物力学 胫腓前韧带最远束转位增强修复术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损伤的分型方案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辉歌 胡大海 +3 位作者 肖磊 李劼若 王华军 郑小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慢性踝关节不稳(CAI)通常是由一次或多次踝关节扭伤而导致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归因于关节囊内距腓前韧带(ATFL)上束的损伤,在关节镜下残留韧带的表现各异。有关慢性踝关节不稳的ATFL损伤镜下分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 目的:慢性踝关节不稳(CAI)通常是由一次或多次踝关节扭伤而导致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归因于关节囊内距腓前韧带(ATFL)上束的损伤,在关节镜下残留韧带的表现各异。有关慢性踝关节不稳的ATFL损伤镜下分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慢性踝关节不稳ATFL损伤的镜下分型方案,为骨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近4年间31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关节镜录像资料,通过有标识关节镜探钩来识别、描述和记录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镜下的AFTL损伤类型。结果:ATFL损伤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距腓前韧带松弛或张力丧失(4.76%);Ⅱ型为ATFL部分撕裂(65.08%),包括Ⅱ-A(ATFL腓骨侧内表面部分撕裂,14.6%)、Ⅱ-B(ATFL腓骨侧上表面部分撕裂,36.52%)、Ⅱ-C(ATFL体部部分撕裂,11.75%)、Ⅱ-D(ATFL距骨侧部分撕裂,2.22%);Ⅲ型为ATFL完全撕裂(19.69%),包括Ⅲ-A(腓骨侧ATFL完全撕裂,11.43%)、Ⅲ-B(ATFL体部完全撕裂,6.67%)、Ⅲ-C(距骨侧ATFL完全撕裂,1.59%);Ⅳ型为ATFL损伤后完全吸收(10.47%)。结果显示ATFL损伤的分型越高,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情况越严重,相关并发症(如距骨外侧或内侧骨软骨缺损、游离体、胫骨远端骨赘等)的发生率也越大。结论:本研究确立了一种新的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分型方案,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此种精确的镜下分型有助于骨科医生根据ATFL损伤的程度,采用相应精确的手术方式解决患者个体化的损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 关节镜 损伤分型
下载PDF
全镜下增强的Internal Brace与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峰 胡大海 +5 位作者 肖磊 滕强 李劼若 王华军 郑小飞 侯辉歌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29-33,42,共6页
目的评价全镜下Internal Brace(IB)增强术和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本研究纳入57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26例使用增强的IB,设为增强的IB组,31例使用ATF... 目的评价全镜下Internal Brace(IB)增强术和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本研究纳入57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26例使用增强的IB,设为增强的IB组,31例使用ATFL肌腱重建,设为ATFL肌腱重建组,术后随访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Karlsson评分、前抽屉试验、患者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P<0.001)和AOFAS评分(P<0.001)在增强的IB组和ATFL肌腱重建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Karlsson评分(P=0.602)、前抽屉试验(P=0.933)、患者满意度(P=0.869)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的IB组出现1例皮肤并发症,而ATFL肌腱重建组出现2例肌肉萎缩症状。结论与ATFL肌腱重建组相比,增强的IB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而ATFL肌腱重建组在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表现较好,且AOFAS评分显著高于增强的IB组。在其他方面,两组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肌腱重建 Internal Brace 距腓前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中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的中期临床疗效评价
20
作者 黄志宇 滕强 +4 位作者 李劼若 侯辉歌 王华军 张翠文 郑小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6-821,共6页
目的 探讨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中应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的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42例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 探讨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中应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的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42例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肩关节镜进行手术,术中利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损伤。统计对比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影像学结果等。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64.5±15.2)岁,随访(43.9±7.1)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由术前80.8°±26.5°提高至154.2°±14.3°,外旋活动度由术前18.2°±13.6°提高至31.8°±7.8°,VAS评分由术前(5.5±1.3)分降至(0.7±0.7)分,UCLA评分由术前(21.3±3.7)分提高至(29.9±2.1)分,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5.4±10.0)分提高至(87.2±4.8)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01)。X线片显示肱骨头均无上移,MRI检查除1例发生再次撕裂(Sugaya分型Ⅲ级)外,其余病例肩袖均愈合(Sugaya分型Ⅰ~Ⅱ级)。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有上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Kim ⅠA型肩袖分层撕裂中应用自体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修复肩袖深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再撕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分层 肱二头肌长头腱 自体移植物 桥接 关节镜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