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4 位作者 张汉华 杨小立 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104 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微藻 异养细菌 蓝藻 弧菌 芽孢杆菌
下载PDF
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2 位作者 冯娟 张汉华 杨莺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监测了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sp.)后的养虾池水体和底泥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以及水体浮游微藻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应用芽孢杆菌对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底... 监测了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sp.)后的养虾池水体和底泥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以及水体浮游微藻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应用芽孢杆菌对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底泥异养菌和弧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促进浮游微藻的平稳繁殖。芽胞杆菌通过这些作用抑制了水体中条件致病菌的繁殖,促进了虾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有利于虾池的自我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异养细菌 弧菌 浮游微藻
下载PDF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卓佳 虞为 +2 位作者 朱长波 文国樑 马广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饲料和水环境调控剂是输入氮磷的主要来源,两者在对虾单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7.8%和97.9%,在对虾混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1.8%~91.9%和96%~98.7%。养殖生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对虾单养组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23.4%和10.5%,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为50.5%和80%;对虾混养组中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36%~47%和14.8%~18.1%,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的28.1%~39.4%和72.3%~78%。C组为效果最佳组,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47%和18.1%,其中对虾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和16%,均大于其他混养组,且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研究表明,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明显提高了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减少了氮磷在池塘底部的沉积,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和罗非鱼(3 320尾/hm2)混养可取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对虾 罗非鱼 混养 氮磷收支 氮磷的利用率
下载PDF
应用微生物健康养殖斑节对虾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卓佳 张庆 +3 位作者 陈康德 杨莺莺 黄巧珠 杨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29-232,共4页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微生物 养殖 生态 防病
下载PDF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LH对水产养殖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卓佳 周海平 +2 位作者 杨莺莺 洪敏娜 梁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2-349,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乳酸杆菌LH就养殖废水、饲料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15~30℃,乳酸杆菌浓度为103~106cfu·mL-1,底物浓度为50~150mg·L-1条件下,测定废水的pH、NH3-N、NO2-N、NO3-N、PO4-P和COD。结果表明,与对...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乳酸杆菌LH就养殖废水、饲料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15~30℃,乳酸杆菌浓度为103~106cfu·mL-1,底物浓度为50~150mg·L-1条件下,测定废水的pH、NH3-N、NO2-N、NO3-N、PO4-P和CO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个实验组养殖废水和饲料的NO2-N、NO3-N、PO4-P显著降低,而NH3-N则显著上升,COD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不同温度、菌接种量和底物浓度下,乳酸杆菌LH对养殖废水和饲料NO2-N、NH3-N、PO4-P、NO3-N的降解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乳酸杆菌LH能有效地降低养殖废水和饲料中的NO2-N、PO4-P、NO3-N,而使NH3-N的浓度升高,对COD无明显作用。实际应用上,应把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联用,以发挥各个菌株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水产养殖 污染物 降解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体细菌变动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卓佳 李烁寒 +3 位作者 杨莺莺 文国樑 李奕雯 杨宇峰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4期6-12,共7页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细菌、弧菌(Vibrio)和芽孢杆菌(Bacillus)的数量波动性较大,其中异养细菌波动范围1.35×104~1.39×106cfu.mL-1,平均4.73×105cfu.mL-1;弧菌波动范围1.05×103~5.20×104cfu.mL-1,平均1.80×104cfu.mL-1;芽孢杆菌波动范围0.11×103~4.30×103cfu.mL-1,平均6.6×102cfu.mL-1;粪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大多在1.0×102cfu.L-1以内,平均0.97×102cfu.L-1,远低于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细菌与理化因子的单因子分析显示,异养细菌与溶解氧(DO)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弧菌与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多因子偏相关分析显示,异养细菌和弧菌与DO、pH、COD、TP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调查的养殖池塘对虾生长良好,该养殖池塘是安全、基本健康的系统,水环境中细菌数量受养殖系统中生物、环境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数量动态 凡纳滨对虾 高位池
下载PDF
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卓佳 林亮 +1 位作者 杨莺莺 林小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83-1189,共7页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在养殖后期不同空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了芽孢杆菌的虾池,芽孢杆菌在虾池表泥和底泥形成可培养细菌的优...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在养殖后期不同空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了芽孢杆菌的虾池,芽孢杆菌在虾池表泥和底泥形成可培养细菌的优势菌属,表泥和底泥总异养细菌数量增加而水体总异养细菌数量降低,水体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以及底泥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虾池水体、表泥和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这说明,芽孢杆菌可通过改善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结构,来改善整个虾池的水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BIOLOG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卓佳 李奕雯 +2 位作者 曹煜成 文国樑 刘孝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5-2032,共8页
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海水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基地对养殖全程池塘水体进行周期性连续采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水温、盐度和溶解氧波动较大,pH值从8.95~9.37下降至7.21~7.27,透明度从38~78 cm下降至20 cm;COD在养殖前... 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海水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基地对养殖全程池塘水体进行周期性连续采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水温、盐度和溶解氧波动较大,pH值从8.95~9.37下降至7.21~7.27,透明度从38~78 cm下降至20 cm;COD在养殖前中期即达到较高的水平,在10 mg.L-1左右波动;氨氮和亚硝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养殖后期急剧上升。养殖水体营养状况经历了贫营养-磷限制中度营养-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的变化,活性磷酸盐先于无机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但无机氮在养殖后期积累更加快速。结果表明,水质因子的波动和水体营养的不平衡明显影响对虾的健康生长,养殖过程要加强环境营养调控和微生物调控手段,养殖前期适当提高水体营养水平,养殖中后期强化代谢产物降解转化,减轻富营养化程度,同时要密切监控和及时调控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氮的变化,营造有利于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水体理化因子 水体营养状况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卓佳 袁丰华 +2 位作者 林黑着 陆鑫 杨其彬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8,共6页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含量为10×108cfu/g)分别以0.0%(对照组)、0.1%、0.2%、0.3%、0.4%、0.5%和0.6%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含量为10×108cfu/g)分别以0.0%(对照组)、0.1%、0.2%、0.3%、0.4%、0.5%和0.6%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7.47±0.19 g的尖吻鲈,养殖时间8周.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尖吻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逐渐增高,在0.5%组达到最大,增重率提高9.77%,特定生长率提高4.56%;同时该组的肥满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尖吻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在各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尖吻鲈的前肠蛋白酶在0.2%组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及部位的消化酶则低于对照组或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此作用与消化酶变化相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地衣芽孢杆菌 尖吻鲈 生长特性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卓佳 梁伟峰 +2 位作者 陈素文 文国樑 曹煜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虾池常见微藻种群(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较大的生... 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虾池常见微藻种群(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啮蚀隐藻和微绿球藻的生态位宽度值则相对较小。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最大,啮蚀隐藻在各资源与其他微藻的重叠值最小。新月菱形藻与蛋白核小球藻适应光照强度的范围较广。当水温达16.9℃,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当水温达25℃,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和啮蚀隐藻;当水温达30℃时,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养殖水体盐度处于9~26,可引入蛋白核小球藻与微绿球藻;处于9~17.5,应引入啮蚀隐藻;高盐水体,应引入新月菱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最大,因此微藻定向培育,不可同时引入蛋白核小球藻与微绿球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生态位 光照强度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芽孢杆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卓佳 林亮 +1 位作者 杨莺莺 林小涛 《南方水产》 CAS 2005年第3期54-59,共6页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了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B)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A)在养殖后期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析了2种群落的代谢功能的差异。2个虾...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了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B)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A)在养殖后期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析了2种群落的代谢功能的差异。2个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培养细菌优势菌属都是革兰氏阴性菌;B虾池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比A虾池的少;但B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及其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均显著高于A虾池(P<0.05)。结果表明,虾池施用了芽孢杆菌制剂,可促进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凡纳滨对虾 BIOLOG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集约式养殖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卓佳 曹煜成 +1 位作者 文国樑 李色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1,共5页
研究了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通过全过程采样测试并经回归分析得到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重关系式。研究发现当体长大于12.5cm时相同体长的雌虾要明显重于雄虾(p<0.01)。比较地膜养殖池与沙底... 研究了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通过全过程采样测试并经回归分析得到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重关系式。研究发现当体长大于12.5cm时相同体长的雌虾要明显重于雄虾(p<0.01)。比较地膜养殖池与沙底养殖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养殖天数大于90d时,地膜养殖池对虾的生长明显优于沙底养殖池对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集约化养殖 体长 体重 生物统计
下载PDF
中草药对斑节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卓佳 林黑着 +2 位作者 郭志勋 冯娟 文国樑 《南方水产》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研究了中草药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初始体重0.30g.尾-1)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6种实验饲料(按顺序分别为1,2,3,4,5和6)中中草药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2.0,4.0和8.0g·kg-1饲料。除了饲料2之外... 研究了中草药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初始体重0.30g.尾-1)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6种实验饲料(按顺序分别为1,2,3,4,5和6)中中草药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2.0,4.0和8.0g·kg-1饲料。除了饲料2之外,斑节对虾的成活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都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饲料1)。投喂饲料3的斑节对虾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虽然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投喂添加中草药的饲料对斑节对虾肌肉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脂肪含量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斑节对虾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能够促进生长、显著提高成活率和降低饲料系数,并改变斑节对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斑节对虾 生长 饲料利用 肌肉营养组成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De株的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脂肪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卓佳 曹煜成 +2 位作者 陈永青 江世贵 冯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为探析芽孢杆菌提高水产动物的消化酶活性的作用机制,在体外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w licheniformis)De株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以半透膜... 为探析芽孢杆菌提高水产动物的消化酶活性的作用机制,在体外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w licheniformis)De株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以半透膜法收集地衣芽孢杆菌De株的胞外产物,以匀浆离心法提取凡纳滨对虾成虾的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将胞外产物和对虾消化酶按体积比10:90混合,于体外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pH及胞外产物添加量对样品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胞外产物添加组的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最适的pn8。10下对虾肝胰腺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18%和136.5%;而在其最适温度30℃~50℃时样品的脂肪酶活性则比两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94.2%和195.1%。研究还发现,胞外产物添加组的脂肪酶活性与样品中胞外产物的添加量呈正相关。可见,在体外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De株的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的脂肪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胞外产物 凡纳滨对虾 脂肪酶 体外
下载PDF
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卓佳 李奕雯 +1 位作者 曹煜成 文国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95-98,共4页
近十几年来,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高密度养殖下的残余饵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细菌孳生,增加了养殖对虾... 近十几年来,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高密度养殖下的残余饵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细菌孳生,增加了养殖对虾病害发生的机会。使用大量化学药物防治病害的效果不明显,并增加病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水环境 浮游微藻 细菌 水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卓佳 陈永青 +3 位作者 杨莺莺 杨铿 文国樑 贾晓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分析了对虾养殖生产的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及养殖废水(废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状况,从及时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减少饲料投喂污染、妥善使用安全的养殖投入品、养殖废水(废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养殖环境污染的对策,为对虾的健康... 分析了对虾养殖生产的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及养殖废水(废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状况,从及时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减少饲料投喂污染、妥善使用安全的养殖投入品、养殖废水(废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养殖环境污染的对策,为对虾的健康、安全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环境污染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与3种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卓佳 王少沛 +2 位作者 曹煜成 陈素文 文国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9-844,共6页
为弄清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有益菌——地衣芽孢杆菌和3种常见的浮游微藻的相互关系,本文采用陈海水配制的无机培养液和对虾养殖池水,分别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微绿球藻、隐藻和颤藻的影响以及这几种微藻对地衣芽孢杆菌的反作用。以通径分... 为弄清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有益菌——地衣芽孢杆菌和3种常见的浮游微藻的相互关系,本文采用陈海水配制的无机培养液和对虾养殖池水,分别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微绿球藻、隐藻和颤藻的影响以及这几种微藻对地衣芽孢杆菌的反作用。以通径分析法分析微绿球藻、隐藻和地衣芽孢杆菌对颤藻直接和间接影响力的大小。结果发现,地衣芽孢杆菌对微绿球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隐藻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颤藻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与微绿球藻和隐藻混合培养时,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正常,仅在藻细胞密度较大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与颤藻混合培养时,地衣芽孢杆菌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通径分析结果发现,地衣芽孢杆菌与微绿球藻协同对颤藻产生抑制作用,而隐藻对颤藻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微绿球藻 隐藻 颤藻 关系
下载PDF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与益生菌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卓佳 罗勇胜 文国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排水沟实验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var.liui与益生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和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irmis24h内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协同净化作用。室内实验显示益生... 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排水沟实验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var.liui与益生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和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irmis24h内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协同净化作用。室内实验显示益生菌和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灭菌后的养殖废水有净化作用,净化效果表现为:混合组(江蓠+益生菌)>江蓠组>益生菌组>对照组;室外排水沟实验中江蓠组与混合组都显示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有明显作用,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除TN外)差异不显著(p>0.05),而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并不能否定江蓠与益生菌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可能与排水沟水体的异养细菌数高(检出数为104—105CFU.ml-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益生菌 集约化虾池废水 净化
下载PDF
几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制粒工艺及pH值的耐受性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卓佳 杨莺莺 +3 位作者 陈康德 陈永青 丁贤 杨铿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报道了实验室分离、筛选的 5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对虾饲料制粒工艺流程和pH值的耐受性。结果表明 ,5株芽孢杆菌经 80℃水浴 4 0min后全部存活 ,90℃水浴 2 0min有 35 %~ 70 %存活 ,10 0℃水浴 10min仍有 30 %~ 5 0 %存活 ,显示所... 报道了实验室分离、筛选的 5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对虾饲料制粒工艺流程和pH值的耐受性。结果表明 ,5株芽孢杆菌经 80℃水浴 4 0min后全部存活 ,90℃水浴 2 0min有 35 %~ 70 %存活 ,10 0℃水浴 10min仍有 30 %~ 5 0 %存活 ,显示所筛选的 5株芽孢杆菌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力 ;在对虾饲料中添加 5株芽孢杆菌 ,经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后芽孢杆菌存活 95 %,烘干后芽孢杆菌存活 93%,说明杆菌能够承受饲料制粒生产中压力、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当pH值为 3.8、4 .6、5 .2时 ,分别有 1、3、5株菌能繁殖 ,pH值 6 .0~ 8.5时 ,5株菌生长旺盛 ,将 5株菌经pH值 2 .2~ 4 .6处理1h ,再接种在pH值 7.2的培养基可以良好生长 ,说明杆菌在酸性环境中生长性能较差 ,在弱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生长旺盛 ;能耐受酸性环境而存活 ,再给予适宜环境即能良好生长。 5株芽孢杆菌具有作为水产硬颗粒饲料专用益生素菌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温度 制粒工艺 PH值 耐受性
下载PDF
有益微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研究──Ⅰ.复合微生物分解有机底泥及对鱼类的促生长效应 被引量:75
20
作者 李卓佳 张庆 陈康德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进行分解养鱼池有机污泥的试验,菌剂合活菌数为109个/g.用量为1.5~4.5mg·L-1。经一个月的试验,池底原有厚3~5cm的有机污泥被分解,并对鱼类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说明应用以芽孢杆... 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进行分解养鱼池有机污泥的试验,菌剂合活菌数为109个/g.用量为1.5~4.5mg·L-1。经一个月的试验,池底原有厚3~5cm的有机污泥被分解,并对鱼类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说明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净化养殖池塘底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鱼类 池塘底质 养殖生态 微生物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