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效介质模型和频变AVO反演的裂缝储层参数估算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博南 刘财 郭智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4-244,共11页
由于裂缝性油气藏具有突出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利用地震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精细的定量描述逐渐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了克服以往数据驱动类反演方法无法直接获得裂缝参数、而基于静态等效介质模型驱动的反演方法无法描... 由于裂缝性油气藏具有突出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利用地震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精细的定量描述逐渐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了克服以往数据驱动类反演方法无法直接获得裂缝参数、而基于静态等效介质模型驱动的反演方法无法描述孔隙内部结构和流体信息的缺点,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等效介质模型的储层定量描述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频变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理论建立目标函数并使用全局最优化算法反演裂缝参数。一维和二维模型测试证实,由于充分利用了反射系数频变响应对裂缝密度和时间尺度因子的敏感性,反演方法可以对裂缝储层实现有效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频变AVO反演 动态等效介质模型 裂缝储层描述
下载PDF
基于UG的复杂零件三维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兵 高慧 +2 位作者 孙铁城 李博南 李芳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介绍了UG软件强大的设计功能,分析了利用UG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与步骤,指出了建模时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复杂零件的创建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对机械零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UG 复杂零件 三维建模
下载PDF
Flui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frequency-dependent AVO attribute inversion in multi-scale fracture media
3
作者 刘财 李博南 +2 位作者 赵旭 刘洋 鹿琪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384-394,508,509,共13页
A key problem in seismic inversion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ervoir fluids. Elastic parameters, such as seismic wave velocity and formation density, do not have sufficient sensitivity, thus, the conventional amp... A key problem in seismic inversion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ervoir fluids. Elastic parameters, such as seismic wave velocity and formation density, do not have sufficient sensitivity, thus, the conventional amplitude-versus-offset(AVO) method is not applicable. The frequency-dependent AVO method considers the dependency of the seismic amplitude to frequency and uses this dependency to obtain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fluids in the reservoir fractures. We propose an improved Bayesian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Chapman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1) inelastic attribute inversion by the FDAVO method and 2) Bayesian statistics for fluid identification. First, we invert the inelastic fracture parameters by formulating an error function, which is used to match observations and model data. Second, we identify fluid types by using a Markov random field a priori model considering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prestack inversion and well logs. We consider the inelastic parameter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viscosity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fluids possible. Finally, we use the maximum posteriori probability for obtaining the best lithology/fluid identific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d reservoirs fluid identification reservoir fluids frequency-dependent AVO method Bayesian statistics
下载PDF
股指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博南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特征,及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指出了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面临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给出股指期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制度,良好... 本文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特征,及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指出了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面临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给出股指期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制度,良好的操作策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指数期货 投资风险 中国 金融市场 资金管理
下载PDF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5
作者 李博南 陈虎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3期66-67,共2页
针对舰艇柴油机实装维修训练存在的诸多局限,提出对柴油机采用虚拟维修训练的方法,探讨了虚拟维修系统开发的结构框架,研究了虚拟维修系统实现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从而为其他装备的现代化维修训练手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柴油机 虚拟现实 虚拟维修 人机交互
下载PDF
一种高增益Vivaldi超宽带天线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伟忠 周永刚 +1 位作者 李博南 谢倩倩 《电子科技》 2015年第8期15-17,20,共4页
传统的Vivaldi天线具有超宽带优点,但存在定向性较差,且在工作频带的两端增益下降严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增益的Vivaldi天线,通过对传统微带线馈电结构的Vivaldi超宽带天线加载零折射率超常介质和轴向边缘梳状结构的矩形槽缝结构... 传统的Vivaldi天线具有超宽带优点,但存在定向性较差,且在工作频带的两端增益下降严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增益的Vivaldi天线,通过对传统微带线馈电结构的Vivaldi超宽带天线加载零折射率超常介质和轴向边缘梳状结构的矩形槽缝结构,提高了天线在整个工作频段内的增益。对所提出的天线进行了设计、优化和仿真分析,并制作天线样品,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测试与仿真结果表明,在4~11 GHz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回波损耗优于-10 d B;与传统Vivaldi天线相比,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天线增益均有所提高,其中在工作频率的低端(4~6 GHz)天线增益提高2.5 d B,高端(9~11 GHz)增益提高1.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VIVALDI天线 零折射率超材料结构 梳状结构
下载PDF
新型可重构临近耦合偶极子天线阵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倩倩 周永刚 +1 位作者 欧阳伟忠 李博南 《电子科技》 2015年第7期28-30,3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的临近耦合印刷偶极子天线阵。其通过控制每个振子的间距和振子偏移中心馈线的距离实现方向图的改变,提出的可重构天线阵,将形成不同方向图的偶极子天线阵嵌套排布,并通过pin管开关切换不同的偶极子辐射单元组,从而实... 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的临近耦合印刷偶极子天线阵。其通过控制每个振子的间距和振子偏移中心馈线的距离实现方向图的改变,提出的可重构天线阵,将形成不同方向图的偶极子天线阵嵌套排布,并通过pin管开关切换不同的偶极子辐射单元组,从而实现天线方向图的重构,改变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仿真结果表明在9.8 GHz的中心频点上,该天线可实现最大辐射方向在0°和40°上切换:波束指向为0°方向时,最大增益为12 d Bi;为40°时,最大增益为8.7 d Bi,两种工作状态下天线输入端s11均优于-30 d B,匹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耦合馈电 偶极子天线 可重构 波束扫描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浅层纵波速度调查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峰 石一青 +1 位作者 符伟 李博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932,共15页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和地层波速的方法,以期通过少量实测微测井实现大范围纵波速度结构的有效预测。该方法的实施流程如下:(1)两两配对静力触探和微测井数据以生成控制点位,以岩性变化为网络分裂条件,输入层神经元接收锥尖阻力、侧摩阻力和深度数据,输出层神经元接收纵波速度,在中间设置多个全连接隐藏层;(2)通过前馈训练机制更新隐藏层神经元参数;(3)将非控制点位的静力触探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取全区近地表纵波速度结构剖面。在苏北某场地进行方法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证实岩性分层的精细度和训练样本量是决定模型表现的两个关键因素。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浅层纵波速度的准确率超过90%,在可靠性、分辨率以及鲁棒性方面都超越了现有的经验公式法,可以辅助判断地下虚反射界面和低降速带分布范围,是提高地震勘探浅层速度调查精度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近地表层速度调查 数据融合算法 静力触探 微测井调查 近地表建模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博南 曲寿利 沈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5-293,共9页
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普遍具有类型复杂和纵向变化快的特征。由于地球物理资料尺度的限制,现有的解释手段不能有效刻画这些关键特征。笔者采用临界孔隙度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微观孔隙结构与宏观弹性参数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 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普遍具有类型复杂和纵向变化快的特征。由于地球物理资料尺度的限制,现有的解释手段不能有效刻画这些关键特征。笔者采用临界孔隙度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微观孔隙结构与宏观弹性参数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岩石物理实验数据为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学的方法估算储层关键参数并识别岩石孔隙类型。在YS1井的应用表明:新方法有效挖掘了声波测井数据中隐含的微观信息,参数预测结果达到较高的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可以为优质储层段的划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岩石物理模型 临界孔隙度 贝叶斯估计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碳酸盐岩储层声波速度测井校正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博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7-83,共7页
中国西部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声波测井资料质量普遍受到测量环境引起的设备失真、泥浆侵入和扩径等因素的干扰。设计了针对性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难题:从岩石的微观结构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统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碳酸盐岩岩石物理... 中国西部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声波测井资料质量普遍受到测量环境引起的设备失真、泥浆侵入和扩径等因素的干扰。设计了针对性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难题:从岩石的微观结构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统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实现了弹性参数响应的预测;新方法通过参数提取的方式实现了目的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快速描述。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尺度测量信息的统计相似性原理,给出了一种面向碳酸盐岩储层的声波速度的上、下界判定准则,该准则利用岩石物理信息来评价声波测井资料质量,进而实现测量值的校正。通过实际测井曲线的验证分析,表明新方法可以:快速建立碳酸盐岩的岩石物理特征与弹性参数响应的对应关系;依据多条曲线准确提取目的层的岩石物理参数;有效评价和改善声波测井资料品质。综上,新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领域内有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岩石物理模型 临界孔隙度 声波速度测井
下载PDF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博南 符伟 张雪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考虑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在弹性波激励下表现出的冰晶黏滞性与未冻水流动性,并融入温度对介质物理性质的2种影响机制,通过结合Burgers黏弹性本构关系、BISQ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冻土中快P波、慢P波和S波传播的相速度及衰减因子的解... 考虑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在弹性波激励下表现出的冰晶黏滞性与未冻水流动性,并融入温度对介质物理性质的2种影响机制,通过结合Burgers黏弹性本构关系、BISQ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冻土中快P波、慢P波和S波传播的相速度及衰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形成了针对该类冻土温度依赖的双相黏弹性孔隙介质理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值算例分析,明确了3种体波相速度和衰减因子的典型响应模式,并依次讨论了土孔隙度、冰晶黏滞性和地温等因素对它们传播特性的影响方式及敏感程度。证实了温度对快P波的相波速、衰减频带及峰值均有显著影响;对慢P波传播影响较小;对S波仅影响其相速度及低频衰减峰值。通过对比理论模型预测与实验室测试数据,证明了与传统基于弹性介质假设的冻土模型相比,基于黏弹性介质理论提出的新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高温、高含量冻土中弹性波的速度和衰减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黏弹性孔隙介质 弹性波 频散与衰减 温度敏感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