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表性膀胱癌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原学 舒心雨 +1 位作者 范治璐 孙卫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 该实验旨在探讨MMP-2和TIMP-2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因膀胱癌而行的膀胱部分切除的病例61例(1995-1997),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癌组... 目的 该实验旨在探讨MMP-2和TIMP-2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因膀胱癌而行的膀胱部分切除的病例61例(1995-1997),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癌组织中的7例正常膀胱黏膜的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膀胱黏膜中,MMP-2和TIMP-2均为阴性表达。在61例膀胱癌中,MMP-2的阳性表达为28例,阳性率为45.9%(28/61),MMP-2的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TIMP-2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及间质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另q为50.8%(31/61)和54.1%(33/61)。MMP-2和TIMP-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的高低无相关性;TIMP-2间质表达阳性组中浅表性膀胱癌的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表达阳性组;在已复发的33例膀胱癌中,MMP-2表达阳性组中进展成为浸润性癌的比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结论 TIMP-2在间质中的表达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阳性的浅表性膀胱癌在复发过程中易进展为浸润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基金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复发 浸润
下载PDF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7例分析
2
作者 李原学 吴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408-4409,共2页
关键词 肾结石/并发症 肾肿瘤/并发症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清除结石的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进行碎石手术,研究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清除结石的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进行碎石手术,研究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1.5±5.4)min,住院时间为(8.5±1.5)d,结石清除患者40例,清除率为83.33%;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25.9±4.2)min,住院时间为(5.4±1.0)d,结石清除患者50例,清除率为96.1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中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能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结石清除 并发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疗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不同途径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B组分别采用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 目的探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不同途径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B组分别采用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成功率与不完全梗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51.27±17.19)min,短于B组的(187.26±25.65)min(P<0.05);A组疼痛评分为(4.71±0.51)分,高于B组的(3.87±0.45)分(P<0.05);A组住院时间为(6.45±1.24)d,长于B组的(4.67±1.11)d(P<0.05)。A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22.50%,高于B组的2.50%(P<0.05);A组随访成功率为95.00%,B组随访成功率为87.50%,两组随访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途径相比,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较好,选择术式时需要将肾功能改善作为重点考虑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途径 经腹膜后途径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昕 李原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3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患...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重度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孤立肾盏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昕 李原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目的主要是探讨通过应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来检验孤立肾盏结石治疗开放手术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主要回顾归纳总结我市30例采用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钛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治疗孤立的肾盏结石,其中结石的直径大小约... 目的主要是探讨通过应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来检验孤立肾盏结石治疗开放手术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主要回顾归纳总结我市30例采用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钛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治疗孤立的肾盏结石,其中结石的直径大小约为1.5~2.5 cm,平均值为(2.1±0.3)cm,下组盏结石是19例,中组盏结石是8例,上组盏结石是6例。结果上述提到了30例孤立肾盏结石病患者通过微创经皮取肾石术的治疗,结石全部成功取出,在患者手术后的1周内,没有发现患者的腹部存有残留结石,其他身体症状一切正常。结论孤立肾盏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方法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并且非常适用于现阶段国内医疗的发展水平,从临床经验的角度表明了,精准的经皮肾穿刺才是手术方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肾盏结石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方法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昕 李原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60例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60例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取净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肾长度、切口周围不适发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率、E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部分性鹿角肾结石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取石术 开放手术 部分性鹿角肾结石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8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1 位作者 蔡广育 梁昕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7期135-136,共2页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MPCNL)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64例观察组和64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MPCNL)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64例观察组和64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尿液转清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短于对照组(P<0.005)。结论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能够减少创伤,加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性高、有效性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列腺穿刺术后短期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1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前列腺穿刺术后不同时间间隔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穿刺术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组均为穿刺术后6周内实施手术,B组均为穿刺术6周后实施... 目的观察分析前列腺穿刺术后不同时间间隔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穿刺术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组均为穿刺术后6周内实施手术,B组均为穿刺术6周后实施手术,各34例。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切缘阳性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对比尿失禁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术后短期内对患者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有助于缩短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1 位作者 蔡广育 梁昕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171-172,175,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B组采用微创经...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B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治疗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术治疗时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微创经皮肾碎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11
作者 徐伟 李原学 +1 位作者 蔡广育 梁昕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0%(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术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瑞馥 张国安 李原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的良好分辨率和多样成像方式对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进行诊断。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对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皮质期、排泄期及延迟扫描;选用VR、MIP、CPR及MPR等后处...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的良好分辨率和多样成像方式对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进行诊断。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对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皮质期、排泄期及延迟扫描;选用VR、MIP、CPR及MP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5例均发生在左侧肾脏,表现出中度或重度肾积水,1例伴同侧肾动脉狭窄、1例同侧出现副肾动脉、2例伴有结石存在。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比静脉肾盂造影有更高的显影率。MSCTU可以通过VR、MIP、CPR及MPR后处理技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曲面重建(CPR)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辉 宋永胜 +3 位作者 李原学 马天明 郭昊 徐奔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47-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医院2010至2012年行手术治疗的28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纤维蛋白原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医院2010至2012年行手术治疗的28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纤维蛋白原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入高水平纤维蛋白原组和低水平纤维蛋白原组。χ^2检验分析两组间多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区别,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组件差距,使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年龄、高血压、肿瘤分级、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35,P=0.006,P<0.001,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肿瘤的分级、病理分期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均<0.001)。进一步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肾癌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但并非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术前血浆中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肾癌术后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肾癌 预后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永辉 宋永胜 +3 位作者 李原学 马天明 郭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期间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1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6例患者。分别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期间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1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6例患者。分别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治疗。将3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5%,显著优于头孢克洛组(67.9%)及左氧氟沙星组(57.1%)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3%)显著高于头孢克洛组及左氧氟沙星组;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满意率(80.4%)显著优于头孢克洛组(60.7%)及左氧氟沙星组(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满意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膀胱灌注 泌尿系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去势疗法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对IL-8、IL-6、TNF-α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王永辉 李原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2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去势疗法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价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接...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去势疗法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价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接受去势疗法治疗,实验组接受去势疗法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炎症因子(IL-8、IL-6、TNF-α)、激素指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常规组的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gG水平高于常规组, IgA、IgM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8、IL-6、TNF-α水平分别为(3.78±0.57)、(0.64±0.31)、(1.32±0.47)ng/ml,低于常规组的(10.72±2.15)、(0.84±0.42)、(3.57±0.7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PSA、T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癌采取去势疗法与免疫疗法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对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疗法 免疫疗法 前列腺癌 疗效 炎症因子 影响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复发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昊 李原学 王永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56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对照组)。患者随访3—6年,每3个月...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56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6例(对照组)。患者随访3—6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观察患者膀胱癌复发、进展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7/56)比44.6%(25/56)和12.5%(7/56)比23.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元死亡病例。两组膀胱癌复发部位比较,观察组原发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2/56)比23.2%(13/56)和8.9%(5/56)比21.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癌进展患者需行根治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6)比16.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需行姑息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复发 预后 回顾胜研究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
原文传递
同期微创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昊 李原学 +1 位作者 王永辉 马忠华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第2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同期微创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 目的探讨同期微创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同期行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采用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40个月,监测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9.3±26.6)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0.5±1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0,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7.3±8.4)min,治疗组手术时间为(71.8±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1,P〈0.05)。经40个月随访,治疗组11例复发,复发率为28.2%;对照组10例复发,复发率为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5,P〉0.05)。结论同期微创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 前列腺增生 微创
原文传递
术前CT测量输尿管壁最大厚度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及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彤威 李原学 +1 位作者 张鑫 苗东旭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CT测量输尿管壁最大厚度(UWTmax)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以及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44例,其中嵌顿性结石组63例... 目的探讨术前CT测量输尿管壁最大厚度(UWTmax)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以及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44例,其中嵌顿性结石组63例和非嵌顿性结石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石CT值、UWTmax等差异。结果嵌顿性结石组患者的结石长度、宽度、容积、CT值以及UWTmax分别为(1.38±0.41)cm、(1.20±0.22)cm、(0.81±0.18)cm^(3)、(988.65±110.15)HU和(3.60±0.71)mm,均明显大于非嵌顿性结石组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容积和UWTmax为嵌顿性结石的影响因素(OR=1.501、1.759,均P<0.05);以UWTmax预测嵌顿性结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P<0.05),截断值为3.10 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和83.70%;嵌顿性结石组术后结石清除率为71.43%(45/63),明显低于非嵌顿性结石组(P<0.05);以UWTmax预测嵌顿性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P<0.05),截断值为3.47 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0%和72.20%。结论术前UWTmax对于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以及镜下钬激光碎石疗效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碎石术 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